每到一年一度的求职季,笔者就会被想要读博的学弟学妹们的
求助信息包围,随着就业
环境的变化,我发现有读博想法的童鞋们不在少数,于是笔者在失眠的凌晨三点,把一些想法写下来,以供对读博有无限向往的童鞋们参考。笔者的专业是
法学,因此下述观点主要针对文科
博士,理工科的情况有出入,请自动绕过。如果你承受不了下面这些,没有通过这五关考验的勇气和底气,请慎重考虑读博的决定。
:)o 4fOJ8 $0$'co" @32~#0a ,cZhkXd
1F第一关: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让你时时刻刻思来思去的是科研,博士研究生的首要任务和毕业的前提是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任务。博士研究生做科研需要面对成果产出的压力和成果转化的压力。如果硕士阶段你已经掌握了查阅文献、收集
资料等基础科研能力,恭喜你,博士阶段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如果你在硕士阶段没有养成初步的科研能力,那么博士的开始注定不会轻松。首先,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博士阶段成果的产出考验的是实打实的硬功夫,之前无论是由于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缺失的能力,你都必须在博士前期解决,否则后面写论文的时候就只有凄凄惨惨戚戚了。其次,请记住,博士阶段比科研产出更难的是成果转化,对于文科博士来说,成果转化就是论文的发表。一般高校对于博士毕业都有C刊和核心等级别刊物的要求,如果你觉得写论文已经很痛苦,那么请相信我,发表阶段你早晚会觉得生无可恋。除了发表渠道少、周期长的困境外,你还要学会面对科研的丛林法则。决定一篇文章能否发表的不仅是文章内容的质量,更重要是你的身份和社会关系,从某种层面说,论文发表数量和学术水平完全挂钩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科研转化的压力可能会挑战你做人的原则和学者的尊严,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
O<7Q>m zx` %)r 5
.m&93P 2F第二关:一枝金笏担朝政,担起也要歇肩根据数据统计,博士生群体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寒门子弟,这有社会层面的因素影响,也有个人的原因。让我负责任地告诉你,在中国,科研不是寒门子弟能够承担的。即使你足够优秀,获得了学校的全奖,博士阶段的支出也绝对让你咂舌。除了博士阶段的基本生活支出,隐性花销才是你主要担心的。例如论文发表的困境让很多博士不得不通过中介或者其他方式寻求解决,如果你的文章不是让人拍案叫绝的水平、如果你没有强大的人脉网络、如果你想早点毕业,那么请准备好这部分资金。再比如,目前很多高校招聘要求博士至少有一年的海外留学经历,如果你想进一所不错的高校,博士期间请至少准备好一年国外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与流水一般的支出相对的是少的可怜的收入。博士前期或许你可能还能有时间和精力做点兼职,但是在后期的几年中基本是不可能的。对于文科博士来说,即使你不是免费劳动力,
导师的项目也很难支付给你能够度日的劳务费。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理工科的省级项目研究经费可能是几百万,但是文科的省级项目研究经费基本就几万块钱,僧多粥少。没有工资、没有项目的劳务报酬、没有兼职的收入,请想好资金的来源再决定读博,纵使你有一枝金笏担朝政的雄心壮志,也请停下来思考后再做决定。
2-!OflkoM0 EQ
'L" qTSyy= 3F第三关: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热衷于学术研究、志在自我提升、建功立业等常常是读博人士的稚子之心,总而言之是希望博士毕业能够在更广阔的平台发展。但现实是,博士毕业并不一定能为你进入理想平台增加筹码,天花板处处都在。以高校招聘为例,很多博士毕业后只能进入当年硕士阶段也不愿意去的高校,拿着比农民工更低的工资薪酬。这是很多因素决定的,首先,现在用人单位招聘的第一个硬件条件是你本科阶段学校的层次,也就是说如果你本科不是985、211,简历初选你就已经出局了,至于你是否凭借自己多年努力拿到了博士学位,并且做出了出色的成果,可能根本没有人在意,所以请记住本科学历是博士求职的天花板。其次,很多高校招聘需要海归博士,至少有一年的海外留学经历,如果你博士期间为了省钱或者其他原因,没有这个经历,那么你就注定与好一点的985、211失之交臂,这也是现在寒门子弟离一流高校越来越远的原因之一。再次,户口是许多985、211高校招聘的前提条件,没有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的户口,就业和生活的压力会让你瞬间由理想回归现实。所以尽管你可能觉得非985、非211学校与自己的博士学位水平不符,你可能叹年华去也,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但对不起,天花板存在是现实。
$J6 Pv
<;Q1u,Mc 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