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1999年中国古代史 T=(/n=
一、名词解释 L/_h5Q:'W
1、五刑 2、合纵连横 3、王莽 4、《水经注》 5、牛、李党争 6、锄社 7、开中法 8、改土归流 二、论述 %/"I.\%d
1、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制度演变的主要内容入及其实质。 Hgu$)yhlj
2、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及其一生的实践,并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 I;<0v@
浙江大学2000年中国古代史 Fm_^7|
一、名词解释 $~!%Px)
1、共和行政 2、更戍法 3、党锢之祸 4、玄壮 5、三长制 6、斡脱钱 7、多伦会盟 8、乾嘉学派 二、论述题 O`Er*-O
1、西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及作用。 LQ`s> q
2、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表现。 /W1!mih
浙江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 L15?\|':Y
一、名词解释 1、马陵之战 2、上计 3、尚书台 4、齐民要术 5、 讲与变 6、差遣制度 7、猛安谋克 8、马可波罗 三、 论述 uf]SPG#/D
1、评析曹操的统一北方 njtz,qt_;G
2、论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改革——以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为中心。 "XfCLc1 T
yhv(KI
c[J?`8
厦门大学1999年中国古代史—通史 4l7TrCB
一、名词解释 1、敬天保命 2、文景之治 3、屯田客 4、鉴真 5、行省 WvR-0>E
6、摊丁入亩 二、论述题 (hNTr(z
1、试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并分析及其意义; 2、试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L~j;p_G&
厦门大学1999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V
6I77z
一、名词解释 1、牛李党争 2、容闳 3、靖难之役 4、“投下” 5、改土归流 6、《 胜之书》 二、论述题 )UbPG`x8
1、试述明朝嘉靖时期政治的腐败与张居正整顿政治、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 2、试述清朝前期(康熙至乾隆)强化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措施和手段; 3、试析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 4、简论“九品中正制”。 {,NGxqhE
:dq.@:+<R
WJWi'|C4
一、名词解释 uP, iGA
1、卿大夫 2、约法三章 3、厂、卫 4、乾嘉学派 5、《瀛寰志略》 6、《筹办夷务始末》 7]W6\Z
二、论述题 DmU,}]#:
1、简述元朝的对外关系; r5 tn'
2、试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3、试析张居正改革 EP,j+^RVf
4、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对外态度和观念的变化。 2[~|#0x
厦门大学2000年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S&/,+x'c|
一、名词解释 1、二里头文化 2、郑国渠 ?M!Mb-C[
3、田租户调令 T5nBvSVv'
4、周世宗改革 5、郭守敬 二、论述题 $B%wK`J
1、试析李悝变法的内容及其意义; /T_{k.
2、试析唐宋明清四朝中央行政运作体制的主要变化. ebno:)
厦门大学2001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Gob `# r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长平之战 2、党锢之祸 3、魏晋玄学 4、《元和郡县图志》 5、张格尔 6、五族共和 /pY-how%!
二、论述题(中外关系史、华侨史方向考生必答1、2题;其他方向考生可在2、3、4题中选答两题。每题35分,共70分。) @$}Ct
1、试述宋代商业的发展 Kb X&E0
2、简述清代(鸦片战争以前)西方传教士的活动 SR%k|YT
3、试述北宋中期(庆历——熙宁)变法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效果 4、简论康熙帝 aVB/CoM9
厦门大学2001年古代史—中国通史 yY[9\!
一、名词解释 1、周公东征 2、黄老无为政治 3、三省六部制 4、《梦溪笔谈》 5、土木之变 二、论述题 mR["xDHD
1、试析二里头文化对于研究夏史的意义; 2、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3、试析清前期的主要经济政策。 Cj%n?-
厦门大学2002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S(
一、名词解释 1、百家争鸣 2、《通典》 +*RaX (&
3、五均六管(莞) 4、葵丘之盟 5、萨尔浒战役 6、《天朝田亩制度》 二、论述题 Ml_Hq>\U
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wE[gp+X~
2、试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3、试析元代兴衰的历史教训; 4、简评清末新政。 e,kxg^
IG+g7kDCY
}7non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40分) O&dBLh!G
1、郡县制 2、均田制 3、五代十国 4、三言二拍 5、《天朝田亩制度》 6、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7、护法运动 8、赫德 二、问答题: (每题30分,共60分) 1、试析明清鼎革的原因。 @E 8P>kq
2、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史实,试论资产阶级在近代中国的历史特征和作用。 azz=,^U#
zu3Fi= |0
&(7=NAQsE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30分) 6k_Uq.<X
1、胡服骑射 2、颜氏家训 3、贞观之治 4、牛李党争 5、大明律 6、改土归流 二、问答题:(共70分)。 t4iD<{4
1、西周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2 (30分) 2、论王莽。 (20分) Xh}S_/9}5
3、简述清前期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 (20分) "1YwV~M5
1:JwqbZKJ
2HUw^ *3
一、简论题(每题l O分,共计40分): 8.,d`~
1.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 魏晋玄学的特点及在当时的影响。 5JHWt<n{P
3.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以及研究唐代科举制度的意义。 4.宋代编纂的“四大部书”及其价值。 ]]0Yh
二、综述题(结合史实,论述下列问题, 并谈出白己的看法,每题30分,任选2题,共计60分。) 1.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 2.清代乾隆时编纂《四库全书》的情况及其对古代文献整理的影响。 3.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情况及其与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史的关系。 ~NZL~p
E!'6vDVC:
G6Q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