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博首先要确定院校和意向博士生导师 j0S#>t
1. 为了保险起见,目标院校一般最多选择三个,太多了你也没精力应对。选择的原则是考试时间不冲突、距离相近、参考书目相似的院校。 6/Xk7B
2. 你是愿意去研究所还是去高校呢?一般来说,研究所的科研氛围较浓厚,但生活有些枯燥;而高校相对活跃,掺杂着科研和教学,氛围稍淡。其实,不管你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关键看你愿不愿意静下心来做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0s3%Kqi[
3. 选择什么样的导师?导师对于你读博期间能否能做出成绩至关重要,好导师让你向往科研,差导师让你厌恶科研,这就是差距。自己寻找导师很盲目,犹如大海捞针。一个捷径:征求你的硕导或身边的导师的意见,让他们帮忙推荐一下。如果你早就有考博意愿,还可以通过参加讲座、学术会议的时候遇到一些导师,比如在会议茶歇的时候可以有礼貌地向他们请教科学问题或者询问考博事宜,借此给导师留下印象。在获得导师允许后可以专门拜访,这都比邮件沟通要高效的多。 A) %/[GD2
选择导师的原则是人品第一,学品第二。 OXSmt
DvJ
人品:导师能够建设学生的内心世界,他对你的耳濡目染会影响你的做人做事,你应该重点考虑他的品格修养。 #9}D4i.`}
学品:选择那种学术水平处于上升且有时间指导你。帽子较大的牛导,比如院士、杰青、长江学者等,他们的博士招生名额几乎都被硕博连读生占据,外招考生基本没戏。 lVR~Bh
虽然说牛导有利于以后的发展,但在中国学而优则仕,他们通常担任行政职务,没有太多的精力来指导,往往会指派小导师来代替自己进行指导,这种亲娘不亲后娘不爱的指导,效果实在不敢恭维。所以,选择那种名气一般,亲力亲为的年轻导师对于热衷于学术的考生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联系导师以后,如果导师对你满意,基本会把考试的情况指点大概;如果导师对你不感冒,大多会说“欢迎报考”之类的客套话,这就需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斟酌导师的意思了。 NAQAU
*yP
二、考博英语初试是敲门砖 AFDq}*2Qb
确定学校之后,首先要清楚目标院校的考试形式。大多高校是申请制或申请+考核制,比如上海交大今年完全改为申请制,而复旦还是申请+考核制;其次是考试内容、考试时间地点、参考书目等。如果今年的还没有公布,可以参考往年的,基本上每年的差异不大,除非遇到考试改革的年份。
7>Ouqxh21
接下来你要搜集报考院校的历年考博真题。个别院校不公布历年的真题,这就需要咨询考过的师兄师姐,向他(她)们取得真经。如果实在找不到师兄师姐的信息,你需要向报考院校附近的书店进行咨询。做真题的目的不是指望让你做到原题,而是让你从中把握试题难度和研究命题规律上。下面简单说明一下初试的内容。 ," Wr"
1. 提交个人材料,包括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推荐信、本硕期间的成绩单、硕士论文的目录摘要、研究成果、博士研究计划书等。推荐信一般是两封,通常要求推荐人是正高级职称。硕士期间有文章是加分选项,没有文章并不代表导师一定不会录你,主要看你的科研潜力。谨记12月初就要关注院校研究生网的相关信息,大部分院校是需要在博士报名端口进行报名的。这些材料的准备很耗费精力,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提交,所以要尽早认真地准备。 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