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培养造就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领域的复合型、职业型高级专门人才,我校2022年继续招收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pAuwSn#i 一、招生专业领域 kDh(~nfj 2022年我校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招生专业领域为教育领导与管理、学校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与教育。 xn8B|axB 二、招生人数 am3E7u/ 拟招生153人,其中培养地点在北京校区的53人,培养地点在珠海校区的100人,最终招收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Ke'2"VkQt 三、报名条件 sQs5z~#5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 hM)e*" 2. 具有硕士学位; T7~v40jn| 3. 具有5年(含)以上相应教育领域全职工作经历; [#Vr)\n 4. 教育领导与管理领域限招高等学校(含本专科)和高中(含中职中专)的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高层管理人员;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域限招具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有较高教学成就、较强研究能力的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师,以及在省市区县教育研究机构(含教研室)从事教学研究的人员;学生发展与教育限招高等学校(含本专科)、高中(含中职中专)以及初中、小学和幼儿园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领域的教师或管理人员。 |/;5|
z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招收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F"3<*%x 5. 两位与所报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Wp3l>: 6.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体检标准请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
cdP* 四、报名办法 vKC&Qi ;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了解我校的报考条件和招生对象要求,确认完全符合后再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必须如实、准确地填写信息。凡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者,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yZ
$;O0f&& 1. 报名时间:2021年11月10日10:00至12月1日22:00(北京时间)。
G\ZRNb 2. 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网址为:https://yz.bnu.edu.cn/。具体要求、流程请在网上报名期间查阅相关说明。报名费200元,采取网上支付方式,一经支付,将不予退还。 2kq@*}ys 网上报名时,报考类别选择“定向”,考试方式选择“公开招考”。 t|QMS M?s 3. 提交书面报名材料的时间、内容及方式须符合所报考专业领域的“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实施办法(以下简称“申请-考核”制办法)中的要求。书面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必须与网上信息一致。
网上报名时考生必须如实、准确地填写信息。考生须按要求提交书面材料,书面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必须与网上信息一致。 ~|C1$.- 凡发现弄虚作假、违规违纪者,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iQC&d_# 五、考核方式 ix @rq# 考核分为初审选拔和复试考核两个阶段,由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具体流程和要求详见教育博士各专业领域“申请-考核”制办法。 {OrE1WHB 六、录取办法 -yGm^EwP 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依据复试考核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dAqYi $ 七、培养方式 Ec*7n6~9 我校教育博士研究生为非全日制学习形式,学制4年。培养方式包括课程学习、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团队学习、社会调查。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中期考核、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环节。 e*6` dz@ 其中课程学习阶段实行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形式,由培养单位统筹安排,在前两年采用短期集中授课方式完成。课程学习完成后在职撰写博士论文,在论文选题和写作阶段实行主导师负责制。 wg_CI,Kq 具体指导教师在学生入学后由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后确定。 `1<3Hu_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学生人事档案和户口不转入北师大,毕业后必须回定向单位就业。 TbAdTmW 八、学费标准 [W=S8> 教育博士研究生学费共计10万元,2.5万元/生/学年。 W?J[K;< 非全日制教育博士不享受奖助学金。 Z*)Y:tk)b 学习期间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pbxcsA\ 九、毕业和学位授予 ~<[5uZIo 修满学分,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颁发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证书和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I jztj 十、联系方式 ixHZX<6zYT (1)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电话:(010)58808156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楼A区103室 `oRs-,d|< 邮政编码: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电话:010-58804091
联系人:赵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育楼253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875
(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电话:010-58805302
联系人:刘虹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后主楼1404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邮政编码:100875
(4)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
电话:0756-3621966
联系人:杨萍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镇金凤路18号北师大珠海校区励教楼F301-12
邮政编码:51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