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GTV$T`1
5}#wp4U
rpT.n-H>%A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X"(tpu@
第一章 总 则 YQ+hQ:4-
第一条 为保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工作的意见》《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实际,制定本章程。 !
xCo{U=
第二条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贯彻立德树人、育警铸魂根本任务,围绕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过硬公安队伍建设需要,落实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制度改革要求,突出政治标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r`O
Yq
第三条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申请考核3种。其中,普通招考包括初试和复试2个阶段,硕博连读、申请考核直接进行复试。 T D_@0Rd
第四条 我校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的考生,按工作情况分为在职人员和非在职人员。 ;m(iKwDt
第二章 学校概况 >d/H4;8
第五条 我校是公安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现有公安学、公安技术、法学、国家安全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WTvUz.Et
第六条 我校现有木樨地(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和团河(北京市大兴区团河路)2个校区。 i>F=XE
第三章 组织机构 `R[Hxi
第七条 我校设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包括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 |mb2<! ag{
第八条 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负责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coO~qvU
第四章 招生学科与招生计划 iod%YjZu
第九条 我校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为公安学、公安技术、法学、国家安全学4个一级学科,详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附件1)。 :?t~|7O:
第十条 我校根据教育部、公安部核定下达的招生规模(预计2024年3月下达),综合考虑办学定位、办学条件、优势学科以及公安机关和其他单位人才需求等情况,统筹编制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招生计划)。我校2024年博士研究生预计招生计划详见附件2。 !/zRw-q3B
根据公安工作高负荷、高对抗、高压力、高风险等特点和人民警察职业的特殊要求,我校公安学、公安技术2个一级学科(以下合称公安学科)非定向就业类别招生计划(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中的招收非在职考生计划)录取女生人数不超过该类别招生计划总数的15%,下设各二级学科非定向就业类别招生计划录取女生人数不超过1人。 (
ayAP
第五章 报考条件 6Z2 ,:j;
第十一条 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47h0 i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C
0
w+
j
(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I.<c{4K5
(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JB_fS/I
(四)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a{5SOe;;
(五)学业水平符合有关要求。 ^J'_CA
第十二条 报考我校公安学科博士研究生的非在职考生(限报“非定向就业”类别,但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招生计划的非在职考生须报“定向就业”类别),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Jz@~$L
(一)志愿从事公安工作,热爱人民公安事业; !|
cg=
(二)入学时年龄不超过三十周岁(即1994年9月1日以后出生); TktH28tK
(三)符合公安院校公安学科研究生招生政治考察合格标准(见附件2); \(o"/*
(四)符合公安院校公安学科研究生招生体检和体能测评合格标准(见附件3、4)。 ;a:H-iC
第十三条 报考我校公安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在职考生(限报“定向就业”类别),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rd%%NnT"
(一)应为公安机关和移民管理机构及所属单位的在职人民警察,入学时应具有2年以上警务工作经历(即2022年8月31日前参加公安工作); 'Uok<;
(二)入学时年龄不超过四十五周岁(即1979年9月1日以后出生); 6
63o
(三)身体健康,未患《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第一条所列疾病; NTg@UT<
(四)现实表现良好; CD|[PkjW
(五)所在工作单位同意报考(复试前须由工作单位书面出具同意就读意见)。 cnv>&6a)
第十四条 报考法学、国家安全学2个一级学科(以下合称其他学科)博士研究生的考生,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 n^{v
(一)身体健康,未患《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第一条所列疾病; dAo;y.3
(二)现实表现良好。 P]_d;\
!"v
第十五条 选择普通招考方式的考生,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K2
(一)应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应于2024年8月31日前取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wX$:NOO
(二)已取得硕士学位; xO~ElzGm
(三)入学时已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满6年(即2018年8月31日前取得),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 2-&EkF4p'
第十六条 选择硕博连读方式的考生,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B/?
L$m
(一)现为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优秀,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本校在学二年级硕士研究生; @f!X%)\;x
(二)报考学科专业与硕士研究生期间所学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 op,L3:R\Z
(三)英语能力达到以下水平: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450分,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60分,全国英语等级五级考试≥60分,托福≥80分,或雅思≥6分(须为近五年内成绩,即2018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 I[\~pi,
(四)具有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高水平学术成果(论文、著作、决策咨询报告等,须为第一作者,原则上不少于2份)。 $vO&C6m$
第十七条 选择申请考核方式的考生,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K!Ra\W
(一)现为应届硕士毕业研究生(应于2024年8月31日前取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6_LeP9s )
(二)报考学科专业与硕士研究生期间所学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 ZzT=m*tQ&
(三)英语能力达到以下水平: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450分,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60分,全国英语等级五级考试≥60分,托福≥80分,或雅思≥6分(须为近五年内成绩,即2018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 nQ%HtXt;
(四)具有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高水平学术成果(论文、著作、决策咨询报告等,须为第一作者,原则上不少于2份)。 ]BQYVx/
第十八条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有关要求。 bp1AN9~
第十九条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8xpplo8
(一)入学时已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满6年(即2018年8月31日前取得),报考学科与本科期间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tK%]c d-
(二)英语能力达到以下水平: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450分,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60分(须为近五年内成绩,即2018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 9
_d2u#
(三)近五年公开发表3篇及以上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应为5000字以上); 1+o]+Jz|
(四)已补修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须由补修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1GY2aZ@
第二十条 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原则上应能脱产攻读。 IG-\&
第六章 报名与审查 9g9 2eKS
第二十一条 考生应按照教育部、公安部以及我校有关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并提交相关材料。普通招考方式的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年11月15日至12月31日;硕博连读、申请考核2种方式的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年9月21日至10月6日。网上报名时一律通过网上支付的方式缴纳报名费。未缴纳或缴纳不成功的,视为放弃报名。 )Q)qz$h@
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而造成后续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L'e_?`!:
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因网上报名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或提交虚假材料而造成后续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7]/_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