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sBv>E}*R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坚实、宽厚的基础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并在本学科做出创造性成果、能从事体育教学、科研、训练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Qr#1 u 二、报考条件 T^Ab!O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C1T_9}L-A 2.学位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2/,0iwj- (1)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nxE)D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不含非学历教育的在职硕士研究生,如在职体育硕士、高师班等在读学员等。
hO{cvHy` (3)同等学力人员还须达到以下具体业务要求,且不得跨专业报考:
7\o!HMfK ①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学士学位满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
博士生入学之日);
@1zQce> ②近五年内在核心刊物上至少发表三篇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独著),或有正式出版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须有两位专家的书面学术水平证明)。
R E1/"[t ③独立主持过省部级课题(出具相关证明),或近三年内(2021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前三位)。
# N~,F@t (4)武汉体育学院在学二年级全日制学术学位型硕士研究生(不含定向培养硕士生)仅限报考硕博连读类别(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培养)。
Ou'?]{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的规定。
,n2i@?NHZ 4.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1979年9月1日后出生)。报考硕博连读类别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1989年9月1日后出生)。
Dc~,D1xWj 5.有两名与所报考学科专业相关或相近的高级职称的专家推荐。
Z,N$A7SBE 6.现役军人报
考博士生,按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有关规定办理。
5CAR{|a 三、招考方式 59(U `X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采用申请-考核、普通招考、硕博连读三种方式。
"s
W-_j] 1.申请-考核:详见《武汉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申请-考核”办法》)。报名申请-考核的考生如未通过该类别考核可再报名参加普通招考,按照普通招考的招生方式,录取原则进行考核和录取。
Kex[ >L10G 2.普通招考: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选拔。考生在通过资格审核后须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博士研究生综合考核,包括笔试和面试,根据成绩择优录取。
;%J5=f%z) 3.硕博连读:详见《武汉体育学院硕博连读招生实施办法》(以下简称《硕博连读办法》)。面向我校在读二年级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进行选拔。申请人通过资格审核后参加综合考核。
1|,Pq9 四、学制、报考类别与学费 ,]R8(bD) 学制:博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四年,硕博连读学制以研究生院公示为准,最长学习年限按学校研究生学业管理规定执行。
jdevat,&u 报考类别:考生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和非定向两种。录取类别与报考类别一致,报名后无法更改。请考生在报考时慎重选择。
$#o1MX 1.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人事档案必须转入我校,户口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迁入我校,毕业后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工作单位后,学校按国家有关就业政策予以派遣。
(yQ
5` 2.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留在原工作单位,并与原工作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毕业后仍回原单位工作。
$ &5w\
P 注意: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考生须征得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且至少脱产三年(2024年9月-2027年7月)在校学习,以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开具证明为准。考生应根据个人实际谨慎选择,报名信息一经确认不得随意修改。
G,&%VQ3P> 学费:10000元/学年
,KW;2t*IQ@ 五、报名 9-*NW0 1.报名时间:
x)5V.q 申请-考核网上报名日期:
2023年12月10日-12月24日 xu%'GZ,o9 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网上报名日期:
2024年1月2日—1月17日 ,S[K{y< 注:如考生重复报名,我校仅保留距离网报截止日期最近的一条有效报名记录,其他报名记录认定无效,我校不再单独和考生进行核实。
y_F}s9wj 2.报名方式:考生在规定的网报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在“报名入口”栏目中点击“博士”报名,进入报名系统后,按要求注册、准确填写有关报名信息。
_3Q8n| 注:报名成功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系统自动生成《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请下载打印填写,务必按照要求进行签字、盖章,否则报名无效。
OVoO6F] 其中“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意见”一栏,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需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并签字盖章;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就业的应届毕业生需所在培养单位签字盖章,往届毕业生如有工作单位需人事部门同意并签字盖章,其他情况的考生无需在此栏签署意见。
>AD=31lq 3.报名费:200元,报名系统内缴纳。网报期间未进行网上缴费的考生,报名无效。网上缴费后,无论考生是否符合报考资格,或者是否参加考试,一律不再退费,请慎重报考。
"5DJu~ 六、资格审核 }4jC_ZAupt 考生报名后均须进行资格审核,包括报考资格及学术能力。资格审核不合格者不得进入后续招考环节。初试阶段考生不需提交纸质报名
材料。进入复试的考生,需将全部资格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提交研招办审核并备案。
lXrD!1F 1.申请-考核
1r`i]1<H 根据《“申请-考核”办法》中申请程序-申请材料内容要求,于
2023年12月份提交申请材料。学校将在当月公布该类别资格审核结果。
ph30'"[Z} 申请-考核制考生网上报名提交材料清单: 7-iIay1h" (1)网上报名表;
:,]S}R (2)身份证件正反面扫描件;
C77D{@SM (3)硕士和本科学位证、毕业证书(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供学生证,入学时核验学位证、毕业证);
dK?);*w] (4)硕士课程成绩单(须加盖出具部门公章);
f|0lj (5)公开发表的代表性学术成果、运动成绩等证明材料复印件;
1/j$I~B (6)所报考
导师出具的书面同意报考函;
T@+ClZi (7)两封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高级职称专家推荐书(专家签名);
6o}V@UzqV (8)最高
英语水平材料复印件;
%&] 1FhL (9)招收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
P15:,
9D 注:申请-考核制考生请将上述九种材料原件(有红色印章或手写签名的页面)以扫描方式合成一个"报名号__姓名F.PDF"文件(包含:报名表首尾2页、身份证1页、学位证+毕业证或学生证1页、成绩单1页、相关成果4页、导师同意函页1页、专家推荐表2页、英语水平1页、思政表1页)共14页(不要生成压缩文件*.pzip等),文件大小在5MB以下,内容要清晰,按报名流程的提示上传至网报系统。材料不全,不予准考。
E1q%gi4 Q% 2.普通招考 NXoK@Y 考生报名信息填报完毕,请考生将相关报名材料上传至网报系统,提交我校审核。学校将在2024年3月公布该类别资格审核结果。
w-FnE}"l 考生网上报名提交材料清单: o\4t4}z~'f (1)网上报名表;
4\Di,PPu (2)身份证件正反面扫描件;
}0eg{{g8 (3)硕士和本科学位证、毕业证书(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供学生证,入学时核验学位证、毕业证);
_x\m|SF_g (4)硕士课程成绩单(须加盖出具部门公章);
}5S2p@W) (5)两封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高级职称专家推荐书(专家签名);
8GB]95JWwp (6)招收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
b :\D\X 注:考生将上述六种材料原件(有红色印章或手写签名的页面)以扫描方式合成一个"报名号__姓名F.PDF"文件(包含:报名表尾首尾2页、身份证1页、学位证+毕业证或学生证1页、成绩单1页、专家推荐表2页、思政表1页)共8页(不要生成压缩文件*.pzip等),文件大小在2MB以下,内容要清晰,按报名流程的提示上传至网报系统。材料不全,不予准考。
g^lFML|
% 3.硕博连读 yjZ2 if 根据《硕博连读办法》中申请程序-申请材料内容要求,于
2024年1月份提交申请材料。学校将于3月公布该类别资格审核结果。
`ut)+T V 硕博连读考生网上报名提交材料清单: <c%n?QK{ (1)网上报名表;
: ^(
nj7D (2)身份证件正反面扫描件;
gduxA/aT (3)本科学历、学位证书,研究生在籍证明;
p$OD*f_b (4)硕士课程成绩单(须加盖研究生院培养部门公章);
rgR?wXW]jE (5)公开发表的代表性学术成果证明材料;
N{pa)
/ (6)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2位高级职称专家推荐书(专家签名);
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