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民是北京一所重点大学经济系的副教授,最近他的心思一直放在论文能否 U49
`!~b7
发表的事情上。张民告诉《北京科技报》,再过四个月,学校就要评职称了。学 9N]V F'
校规定,正教授的职位的评审需要应征者5年内在指定的72种核心期刊上发表6~ v
L"[7'
8篇论文。由于学校已经3年没有进行职称评审了,所以积压了一大批达到这一标 Bys _8x}
准想要晋升的副教授。可正教授的名额就那么几个,要想从众人中冲出重围,就 )w++
cC4/5
得有点硬指标。 k3B-;%3I;
t!,GI&
张民介绍,所谓的硬指标并不在论文多,只要发表一篇论文就够,但一定要 x#_0
6
发表在《经济研究》或《管理世界》这两个权威期刊上。谁的论文要能在这两个 e[a?5,s2
期刊上刊登,那么评为正教授,就板上定钉了。 -<tfbaA
x<%V&<z1g
张民曾把论文寄到这两个权威期刊,但总是石沉大海。后来有人指点,要想 }\Mmp+<
在这两个期刊上发表论文,首先论文要有一定理论水平,其次要有项目经费来支 9xm' 0 '
付版面费和审稿费。即使这样,如果没有关系,也很难刊登。 &p2fMVWJ7
{g(-C&
经过一番辗转,张民终于托关系联系上《管理世界》的一位编辑,但对方说, x:O;Z~ |.
看在朋友的面子上,可以在编辑会上帮你推荐,即使能上版,也要排到半年后。 %>G(2)Fb\\
x#{.mN
张民说,尽管版面费高低不等,但收取版面费几乎是现在国内学术期刊的惯 z3:tSjF
例。他告诉《北京科技报》,以前他在《商业研究》、《商业时代》等核心期刊 B:Xmc,|,
上发表论文也收版面费,大约一篇1200元~1500元左右。照此推断,《管理世界》 y.:Z:w6$
的版面费一篇大约1万元,除此外,估计还会有3000~5000元的审稿费。如果这个 $
h( B2
月再得不到《管理世界》的答复,他就准备向论文中介寻求帮助了。 PV_q=70%T
7FiQTS B:
在百度搜索中输入“论文发表”几个字后,排在前几位的搜索结果都是各种 BcvCm+.S:
提供论文发表服务的中介网站。记者打开其中一家名为“中国论文发表资讯网”
dwc$#cMf
的网站,网页上显示这家机构在湖北武汉。网站首页上写道:“本网站与多家国 i!JVGs
内知名核心和优秀期刊保持紧密联系,确保你的成果在核心、优秀期刊发表,为 3 O)^Hq+9
社会承认,解决您文章刊发难、时间长的后顾之忧。” 71# ipZ
i;XkH4E:)
听起来不错,记者赶紧拨打网站的咨询电话:“我有一篇经济学的论文,想 `bdCom
在《管理世界》或《经济研究》上发表。”接电话的王编辑说:“你说的这两个 dlx"L%
期刊不一定能发,因为我们跟他们不太熟。这样吧,我给你推荐一个CSSCI期刊, XJ`!d\WL/!
叫《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肯定能发,而且这个期刊也是核心期刊,符合你 VkNg Vjg
评职称的标准。” [0(+E2/:2
M;{btu^a
“我的论文是经济学的,能在这种技术类期刊上发表吗?”记者疑惑地问。 -$[o:dLO
王编辑爽快地回答:“没问题,你就别操心了。” “那么,版面费多少钱?最 )lo;y~ o
快什么时候能发表?”记者追问。王编辑回答:“你把论文控制在8000字,版面 }op0`-Xb
费和审稿费6000元,估计明年7、8月就能发。 ”记者表示,如果按这个时间就 bH-QF\>
赶不上评职称了,能不能提前一些发表。王编辑说,这个虽然很难办到,但是他 EC4RA'Bg1k
们和很多期刊的关系非常好,只要多出版面费就可以。 _U"9#<
J(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对方如此热情,记者不禁问道:“如果发表成功,是 <=D\Ckmb
不是要付给你中介费?”王编辑说:“刚才跟你说的6000元都包括了,我们只收 />Z`?
其中的1000元作为服务费。”最后,王编辑叮嘱记者尽快把论文发到网站邮箱里, fU )@Lj1Wo
如果感觉写起来困难,网站可以帮着写。 OUd&fUmH
(Mk9##R#
打完电话后,记者查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是由天津市科学技术 7$l! f
委员会主管,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科学 YQ&Ww|xe
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z)RJUmY3B
i58&o@.H<u
在采访中,杂志社殷编辑告诉《北京科技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peodj^
的审稿时间1个月,审稿通过后,半年内肯定发表。而且杂志不接受电子邮件投
ID-Y*
稿,来稿必须用A4纸打印出来。另外杂志主要发表科学学、科技政策与管理的论 P9Yw\
文,经济学论文所占比例很小。 YTc
X4cC
]5V=kNui
在张民看来,论文中介肯定是要挣钱的,但挣多少,取决于期刊的权威程度。 o1m+4.-
而论文能在权威期刊发表,又决定了职称评审的成功率。但是,张民觉得,如果 zPonG
d1
能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从而评上正教授,即使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HinPO
m
~[4eH,
因为一旦评上正教授,张民在学校里不但会说话更有份量,享有带博士生的 x:7"/H|
权利,发表论文、出书也更容易。更为关键的是住房标准将由现在的85平米,提 H%L oI)w
高到105平方米~120平方米,工资也将涨近1000元,同时能够拿到一些经费多的 AG3iKk??T
大课题,综合收入自然水涨船高。 <6
HrHw_
}#u.Of`6"
为了获得更高的待遇,像张民这样不断谋求更高职称的人还有很多。正因为 =RA8^wI
如此,为了在职称评审中体现相对的公平,这种硬性指标在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 kBh*@gf
都存在。随之而来的,关于专业期刊收取版面费的事情也逐渐成为了视线的焦点。 E%[2NsOM]
s?fO)7ly
近日,一则关于《报告文学》收取版面费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据称,一 6aw1
般两万字稿件,杂志社要收3万元,需要杂志社派记者来写的还要多付5000元。 `b11,lg
事后,《报告文学》主编承认收费,称因杂志亏损而采取了市场化运作,并表示 :7WeR0*%
“大家都这么做,就我们倒霉”。 eWN[EJI<
>/r^l)`9_f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内学术期刊版面费泛滥呢? %kHeU=
wM-I*<L>
北京大学?锢硌г合执庋а芯克淌谡偶疑嫠摺侗本┛萍急ā罚本┐? 8_
d>=*(
学物理学院在评审正教授时,要求征评人必须在获得副教授职称后发表在SCI期 [Yq*DkW
刊论文10篇。(SCI英文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一部世界著名的期 q':P9o*N?
刊文献检索工具)中国气象科学院祝从文研究员也告诉《北京科技报》,他所在 |7pi9
的单位在评定职称的时候要求在国内的《科学通报》、《气象学报》等核心期刊 ?2q;`Nb
上发表8篇第一作者的论文。“我们单位在评审论文的时候,要求必须在电力系 z0jF.ub
统最权威的《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电工电能新技 8l50@c4UF~
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3篇论文。” 中国电力科 $:RP tG
学研究院汤广福教授表示。 ^$D2fS
![ce=9@t<
对大量发表论文有需求的不仅是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在职科研人员。研究 \#hp,XV>
生毕业要获得学位也需要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yP~O C|Z
@ptE&m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自然地理学硕士刘斌告诉《北京科技报》,中科院系 2H
p<(
统的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时必须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至少1篇第一作者的论文。 o6v'`p'
而博士研究生必须在SCI期刊上发表至少1篇第一作者的论文,而且该期刊的影响 L'@@ewA
因子必须2.0以上。(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 `{B<|W$=
物的影响因子越高,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 j1sgvh]D
2,"
(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计,国内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有100万人,大多 k^:+Pp
数学校要求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还有100万高校教师和研究机构人员面临职称评 EQvZ(-_;4
审。近日,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根据会议资料显示,到2007 m35
$4
年底,我国的科技期刊已达约5100种。 )/Mk\``j
OngUZMgdb
如果按研究生每人每年发表1篇论文,教师和研究人员每人每年发表2篇论文 V-N`R-FSr
计算,需要发表的论文一年就有300万篇。如果按一家科技期刊每期可刊登30篇 #
VAL\Z
论文来计算,一家期刊一年可刊登360篇论文,那么全国5100种科技期刊一年可 @krh <T6|
刊登论文数量为183.6万篇。与发表论文的需求相比,还有116.4万篇的缺口。 {*NM~yQ
^*@D%U
在《物理学报》副主编章志英看来,职称评审中的硬性指标还是有一定价值
+DR,&;
的,起码在众多的衡量标准中,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但是,如 S4!}7NOh
此巨大发表论文的需求,仅靠5千份学术期刊很难满足。于是学术期刊的版面就 8IQqDEY^
洛阳纸贵了。 -n#fj;.2_
v*3tqT(%
著名学者方舟子告诉《北京科技报》,“有些职业(例如中小学教师、医生)
8n~ o="
的职称评定完全没有必要要求发表论文,但也被要求发表论文,造成论文发表需 &f_ua)cyY
求在中国比国外大得多。” /8Xd2-
_2Hehw
目前,国内学术机构职称评定制度和科技期刊的生存都存在问题。 <%ZlJ_cM
\*i[m&3;q
章志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Cz)/
Bq
Nxr %xTD
《物理学报》是物理界中的权威期刊,被SCI收录,影响因子1.25,被引用 hG! |ts
频次居中国物理类学术期刊第一位。也被张家森誉为物理领域最好的期刊。而这 u7G9 eN
份600页的月刊却一直处于自收自支的状态。 sNbCOTow
i0py5Q
目前《物理学报》有6个编辑,平均每人每月工资4000元,人员工资开支就 skzTw66W.
是24000 元/月。《物理学报》每月一期,每期印1000份,印刷费大约45000元。 ^oH!FN`;{
此外,还有房租每月60000元。这样加起来,一个月的成本大约130000 元。目前, $geDB~ 2>
每期定价85元,发行收入大约85000元。 s{@3G8
sA1 XtO<&7
如果用按15页一篇论文来算,一期大约刊登40篇论文, 用(130000元 A>Y!d9]ti
-85000元)40=1125元/篇,也就是平均每篇论文收取1125元版面费正好收支平衡。 dePI&z:
H
;kk:s'
章志英介绍,由于中国科协规定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不能超过 150元/千字, r]yI5 ;
所以《物理学报》的版面费只收100元/千字,这样一篇论文也就收不到1000元的 Y V#|qb
版面费。而审稿费则是象征性的收40元/篇,哪怕是反复审阅修改4、5次的。这 l>{+X )
样算下来,收支刚好持平。 OJTEvb6nPg
NI)q<@ju
在章志英看来,学术期刊读者面窄,拿《物理学报》来说,600页厚的期刊 .In8!hjYy4
只有物理界专业人员才会订阅,所以每期只印1000份,靠发行是很难维持的。 ; +%| !~
b]XDfe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在接受《北京科技报》记者采访时也对一些学术 6,:`esl
期刊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的问题表示理解。 3oE3bBj
[>xGynU0
冯长根指出:“从学术期刊的性质来看,它就是应该为科研项目服务的,科 ]YqeI*BX
技期刊收版面费就和参加会议要交注册费一样,为发表者提供了学术交流的机会, xj
O((JC
同时也为其他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信息和参考。而且在科研经费中有一部分就是保 ;y%C\YB#
证学术交流的,所谓的学术交流就包含了版面费、会议注册费。因此,科研工作 wML5T+
者分摊一部分科技期刊的成本是合理的 。”
9<Kc9Z
{xS\CC(g
方舟子博士介绍了美国的学术期刊情况:“生物医学领域的学术期刊一般都 ?>
SH`\
收版面费。而且,各个科技期刊版面费的收取标准不一样。例如《美国科学院院 o])2_e5
刊》,按每页70美元向有资金来支付版面费的投稿者收取,如果有彩图,还要另 2%oo.?!R
外收费。美国《生物化学杂志》则按每页70美元的标准收取。但是费用都比国内 e Zb8x
要低得多,并且他们有严格的审阅环节。” 8jxs%N,aI
b*@y/ e\u`
汤广福告诉记者,收取版面费是合理的,因为在国外的电力期刊上发表论文 Tx!c}
也需要缴纳300 至500美元不等的版面费。而国内优秀的学术期刊版面费也不高, i~04 P
比如《电工电能新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都在1000元左右。问题的关键是 Ls~F4ar$/
少数学术期刊只认钱不把关论文质量而使版面费背上了坏名声。 o
N/T>&d
+ysP#uAA
汤广福就经常接到所谓“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业内权威学术期刊”的?? |=CV.Su
信,“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学术期刊寄的,里面除了说收钱发论文外,对于论文质 <D!\"C
量只字不提。”汤广福对《北京科技报》记者说,他现在已经产生逆反心理,对 |Y42ZOK0
于这种主动上门的学术期刊不屑一顾了,甚至,他要求自己带的学生也不许在这 E%E3h1Ua
样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但是,汤广福坦言,在单位评审职称的时候,一些人拿这 Axtf,
x+lH
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充数。 m+Bt9|d
}\oy?_8~
那么学术期刊收版面费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wZV/]jmlEt
&bO0Rn1F
对此,冯长根指出,版面费制度本身不是一个坏制度,因为它使得科技界按 Y)=89s&t
照科技界的规律发表论文。但是,中国的科技期刊有5000多种,由于当初申请刊 X(;,-7Jw
号的时候各种层次和级别的都有,管理上确实比较混乱。而正是这些少数出问题 ,Uh7Q-vd
的期刊成为整个科技期刊的害群之马。 I}a iy.l
%kg%ttu7
担任了20年《理论物理通讯》主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告诉《北京科技 j+c<0,Kj
报》,一旦收取版面费,必将影响学术论文的质量,降低学术期刊本身的信誉。 e Ert_@}
“这也是造成现在国内学者更愿意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外学术期刊上 9OC!\'
8
的‘崇洋媚外’的直接原因。” 0O,l
rF0 '
wM;9plYlw0
相关数据也印证了何祚庥院士的判断,从1994~2004年,我国科技论文的数 ZMH
b
量和影响力是不成比例的。论文的数量排名位居世界第9,但我国科技论文被引 GCUzKf&
用次数在世界上仅排第18位。我国每篇论文平均被引证次数更低,排在世界第 W:7oGZ>4
124位。 L.[ H
kphv)a4z=
长期在日本留学工作的张家森告诉《北京科技报》,日本科研机构在评职称 WJ9= hr
时,没有SCI概念,也不考核影响因子,而是看研究者在整个领域的贡献和成就。 Asn7;x0;
对比国内在巨大的论文数量背后,论文的质量是很难保证的。 _d'x6$Jg
Q`qHzb~%
何祚庥院士在分析国内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根源时认为,学术期刊和其他 S3[r
v
社会类的期刊不一样,学术期刊是公益性质的,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从事这个行 K.Tfu"6
业的科研人员,而不是普通读者,坚决不能市场化、商业化运营。 ?Mg&e/^
`5:Wv b>|
张家森告诉记者,在日本,学术期刊都是隶属于不同协会的,每年,这些协 wjF/c
会都会给下属的期刊足够的经济支持。张增艳也说,欧洲的一些学术期刊甚至都 $/aZ/O)F
不收费。比如,她当年曾投稿德国的《理论应用遗传学》。这个期刊规定论文在 SSKn7`
12个页面以下是不收费的,而彩版或超出规定页数就要收费。当时她的论文超出 Y.
]FVq
一页,交了200欧元。同时,欧洲的期刊在审稿上有一套评价标准。比如英国的 y#:_K(A" k
《植物学》就要求论文具有创新性、理论价值、实用价值,论文中的试验结果必 8I)6
6
须要经得起重复推导,有关数据在计算机模拟中要能够还原,论文的逻辑关系也 1 f ]04TI
要清楚。 Ji_3*(
u=h:d+rq@
章志英说,其实国内的权威期刊也是注重稿件质量的。《物理学报》作为严 :=BFx"Y
肃的学术期刊,一直坚持论文质量高标准。长期以来,期刊的论文录用率只有 C`z[25o
20%。这也需要严格的审稿制度来保证,目前,每一篇论文都先经过责任编辑初 )\C:|
审,通过后再由至少3 位该领域第一线学术带头人组成的审稿组进行审评,通过 (c ?OcwTH
后再由副主编、主编审定。 c(.2D
Z5re Fok
而我国的学术期刊由于近年来全部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期刊的一切 b-8{bP]n
开销均须自负盈亏,有的地方主管部门还给期刊下达了创收任务。可是学术期刊 cv(9v =](
专业性强,导致广告额少,很多学术期刊甚至都没有广告。为了生存,只能走收 Xm./XC
版面费这条路。 [R[]&\W
Ah,X?0+
何祚庥认为,有关部门既然把学术期刊推向市场,也要考虑到生存问题。 bI
3o|
1988年中国科协出台了039号文,建议各学会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此举成为国 ;Bk?,
g
内期刊收取版面费的开端,可以说,把学术期刊推向市场是版面费泛滥的主要根
")MjR1p
源。 #Hl0>"k
,
?IR]y-r
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有关部门承担起学术期刊生存的责任。在此基础上版 U}ei2q\
面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学术期刊也会获得更大发展,《理论物理通讯》就是最 3 f=_F
好的例子。 9MQ!5Zn
P` Hxj> {
《理论物理通讯》现任编辑王伯林告诉《北京科技报》,我们的所有办刊人 k%|7H,7
员都是理论物理所的在编人员,每年人员工资、房屋、办公、印刷等大约需要40、 I8
;xuutc
50万,期刊的主要经费都来自理论物理所的支持。 2Fk4jHj
#@s[!4)_I
另外,为了扩大在国际理论物理学界的影响,《理论物理通讯》在2008年1 84v7g`lrR
月和英国物理学会签订协议,通过他们的所属出版公司专门负责期刊在中国以外 EXDZehLD<]
的发行。 LpwjP4vWJ
Lc.=CBQ
虽然由于保守商业秘密的原因,王伯林没有向记者透露签约金额,但是,双 !n
h7<VJ
方会在1年到期后,按照第三方评估的方式,判断《理论物理通讯》的影响力和 to-D
XT.
下载次数。然后,双方按照一定比例分成。 9u6GeK~G
Jg} w{,
也许,《理论物理通讯》的做法能够让举步维艰的国内学术期刊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