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北大历史文化博士试题科目 ,$3
历史文化 {mL/)\
一名词解释 ;-=y}DK
<周易>出土本 <老子>出土本 净土宗 山长 VO(Ck\i}
蝴蝶装 禅宗 会典 c
i7;v9
春秋三传 (其余忘了) U=XaI%ZM)
二著作作者时代著作者\年代大部分是 清人著作 P0Na<)\'Y!
茶经 G"MpA[a_
三论述 Kggf!\MR8
1 疑古派对中国史学的贡献 D4'?
V
Iz
2王国维学术思想演变的脉络 r _xo>y~S
3 &X+V}
四标点翻译 T9Vyj3!i_
1左传一段 ENC_#-1x
2孙子兵法一段 SX^fh.
什么是宗法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和影响? e%bERds
(53dl(L?
@+1E|4L1vf
<O5;w
复旦大学古代文学2005年考博试题—— 魏晋南北朝方向 6xL=JSi~
#j-,#P@
一、谈谈建安文学的新面貌。 bwVv#Z\r
二、苏轼说陶渊明的诗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hrv~=
$:u,6|QsS=
大综合我考砸了。 所以具体内容我也记不清了。 pDkT_6Q
名词解释:萧规曹随 平仄 其他的记不起了 8@hzw~>
填空:《书目答问》的作者 nNhN:?
选择 谁不赞成把比较文学单独设课? $elrX-(vL
论述题。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好像是六十分。我选的是 :在中国文学史上,对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请用文学理论分析之,并举例。 e_1mO 5z
T@yH.4D
S_bay8L1
北京大学05年魏晋隋唐考博试题
=oQzL
专业课: ^OBaVb
一, 名词:1,连珠体;2,白氏长庆集,3,拾遗记,4,敦煌曲子词,5,梁鼓角横吹曲 J~_p2TZJ\3
二, 诗歌赏析:谢灵运《过白岸亭》刘禹锡《松滋渡望峡中》 l*v([@A\
三, 论述:1,梁简文帝萧纲为中心的文学创作 A^K,[8VX
2,李贺诗歌艺术特色和艺术渊源。 _5`M( ;hL2
专业基础课: "~V}MPt
一, 名词:1,鸿都门学;2,改土归流;3,《碧鸡漫志》;4,《燕子笺》5,湘乡派 HO@T2t[
二, 论述:1,魏晋之际政治格局和士人心态 gE
,j\M*
2,联系词史来讨论李清照的词论 fwq|8^S@
3,《水浒传》的语言艺术 _O!D*=I
) F~>
Vbj?:29A
2003复旦博士入学中文系文史哲题目 Q5<vK{
2003复旦博士入学中文系、古籍所各专业文史哲试卷题目 hf?^#=k
^
该卷适用于古代文学、文艺理论、比较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六个方向。 jSG
jv>
一、名词解释:(6*5=30分) V
uPET
相对真理 文字 资治通鉴 新感觉派 五经 元杂剧 #
#s!-.T
二、填空(1*15=15分) :jUuw:\
1、反映论是----的认识论。 /GXO2zO
2、意识和物质的相互关系体现人的-------。 pc.0;gN
3、《文赋》和《诗品》作者 )I>rC%2P
4、乾嘉学派发生年代 }cPV_^{
5。同光体发生年代 Z~c7r n
6。三言是指 TdE_\gEo/R
7。甲骨文以前的成体系文字是------ kdHql>0
8。----是语言的最小单位。 %om7h$D=`
9。梅希金是陀斯妥耶夫斯基-------中的主角。 > Qtyw.n
10。卡来班是莎士比亚-------中的主角。 j |i6/Pk9J
11。汉语和藏语属于汉藏语系。 As\5Ze9|
12。前四史是指 qnS7z%H8
三。选择(1*10=10分) x$Oz0 [
1。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 @i68%6H`?
2。词汇的定义是 Q:M>!|
3。古代文字的表意性 +|H'Ij$
4。黄巾起义确切年代 EK#m?O:>
5。《通典》作者 ^0&]
.m
6。哪部是巴金作品 h
|H;ZC(B
7。王立发是----的主人公。 e)xWQ=,C
8。《等待戈多》主人公 4eEs_R
9。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这是---关系。 ]03ZrZ!
PM
四。问答(任选3题,每题15分) 2|=_kN8;
1。为什么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kW~F*
2。目录版本对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B1M/5cr.
3。古代文学史文学和政治的关系 y|d
Xxd9
4。左拉自然主义小说特征。 xS}H483h6W
5。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的美学特征。 _+N^yw ,r*
6。谈谈文学创作中再现、表现与想象力的关系。 ]xG8vy
xAjQW=
8Vn6* Xn
*o[%?$8T
05复旦考博之哲学综合知识 r+\z0_'
w6
名词,60分,12个,忘了一个…… ^ ?=K
)
感性活动,现实的个人,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奥卡姆剃刀原则,贝克来的“存在即是被感知”,玄学,《新唯实论》,《判断力的批判》,重言式,推理的决定性,知行合一。 v'!Ntk
论述6选2,40分 c-.>C)
分工与私有制 JB+pFBeY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 MuobMD}jqe
从你熟悉的宗教出发,结合其教义,论述宗教对环境保护有何意义和可借鉴之处(大概如此,字句有出入) p*0Ve21i,
跟黑格尔有关的一个问题,具体忘了…… kYB
<FwwB
另两个完全忘了…… 0 MIMs#
AD\<}/3U
04复旦考博入学试题——文史哲综合 k&/)g3(N(
名词解释(6*5): sZ"U=6R
魔幻现实主义;类书;玄言诗;“形而上”;词汇学;? V]]qu:Mh8
填空(10*1’): bUN,P"
[古今中外都有,难度不大,关键是范围广,不易复习,感觉只能*平时积累] [M^[61
选择(15*1’): Pm^N0L9?q
[感觉与填空差不多,如1969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哪一位?] 38rZ`O*D
论述(8题选三,3*15’): #(
sNk,^Ax
1、请对儒家的几个代表人物的思想说说你的看法及其现实意义; qb4;l\SfT
2、谈谈人文学科对于科技和经济的导向作用; 6I.m c
3、试述“垮掉的一代”创作思潮的特点及其对于中国青年文学的影响; oqba:y;AR
4、乾嘉学派在文献整理方面的成就; :bRR(sP
5、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流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Ue#yDTjc
R.H\b!
北大2004古代文学博士生招考魏晋隋唐方向试题 : W^\
mH
专业: SMO%sZ]
1、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辨析与总集编纂。 @JEmybu
2、评价西晋诗歌及其在中古诗史上的地位。 h
^h-pd
3、论述唐代散文发展的过程及其与骈文的消长。 n&m?BuG
4、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有“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试详论之。 D}/=\J/
7~ese+\smG
专基: sV^h#g~Zb
一,名词解释。5%*5 9G&l qfX:
1战国楚竹简(上海博物馆藏) C^" Hj
2? GHJ=-9{YL
3今文经学 L%K_.!d^
4《乐府诗集》 ^T&u!{82j
5《四声猿》 *_<*bhR<
二,论述题。25%*3 <,pLW~2-"
1严羽诗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得失。 cF&h$4-
2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主要矛盾。 Ac!&j=ZE
3《聊斋》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言小说史上的地位。 =3sldKL&F
|/\U^AHm"h
山东大学2004年古代文学博士生入学考试之中国文学史试题 7#9'2dI
1、请举例分析赋在《诗经》中的运用。 ;Co[y=Z
2、试述《史记》的风格特色。 ]v@ tZ}
3、建安文学是乐府诗向文人诗转变的重要时期,请试述曹植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K"k"ml<4E
4、陆游爱国诗歌的内涵和风韵。 r$r&4dY
5、鲁迅认为《聊斋志异》为“拟晋唐小说”,请说出你的看法。 ~6:LUM
此外还有一道近代的题,记不清了。 cUZ!;
*
3KG) 6)1*
]\a\
6&R
2004年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题 1>@]@ST[:
一 , 请分析下列汉字的字形并指出其本义(21分)(阙) Ie2w0Cs28
常 脩 勝 盥 星 < R|)5/9
二 , 请指出下列字组内两字之间的关系(阙) urrO1
秋/鞦 禽/擒 强/ 彊 ?b@q5Y
三 , 请写出下列作家的一部作品(十人)(阙) :n+y/6*
郭璞 陆法言 陆德明 陈澧 江永 2%5^Fi
桂馥 王引之 郝懿行 徐锴(徐铉?) P )t]bS
四 , 请说出下列作品的出处(阙) !Bk[p/\
《中庸》 《告子》 《说难》 《孤愤》 《性恶》 o5=)~D{/G3
《季孙》 《货殖列传》 +H
[}T ]
五 , 请用汉语拼音写出下列反切的读音 (阙) Ms:KM{T0
德红切 古见切 徒贡切 乃都切 P&[F t)`
六 , 名词解释(全) $ ]W[y=
上古音 韵脚 韵 字母 破读 d`?U!?Si
七 ,请指出下面《诗经-()女》所押的韵部,并指出韵脚字(阙) &547`*
]k'#g Z$
八 ,(一道语法题) $PatHY@h
$z2xZqe
九 ,“姜氏何厌之有”的“何厌/之有”有两种可能的分析,即“何厌/之有”、“何/厌之有”。请分析下列句子有几种可能的分析:(八例) +,&m7L
1、何蜀之敢望 ,zAK3d&hj
2、臣何力之有焉 Mvy6"Q:
3、何不可之有 --in+
十 ,请分析“为之所”和“无使滋蔓”的语法特点。 MB]#%g&
4ss&'h
十一,请指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 a&$Zpf!!
z>cIiprX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pT("2:)x
gHQPhe#n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m0=cMVCA!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GXT]K>L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p+orBw3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0n4g$JK7
十二,请标点下文并翻译成标准的现代汉语 Dh
hG$
文公出亡——————惠公朝卒而暮事文公寺人之贞何如。 d>lt
!OPSS P]-
及难公使寺人披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斩其祛遂出奔翟 >%9^%p^
TRF]i/Bs
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従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 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 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 pTcbq
6yE'/VB<
O4m(Er@a
9 wAA.
-"
2004年北大汉语言文字学部分小综合试题 +J"' 'cZ
2004年北大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基础课第一部分各方向必答题,共50分。以下是填空题,42个空,每空一分。此题之后,还有一道8分题。内容是一篇古文,让解释其中8个单字的意思。具体试题暂时缺失,待我以后找到了一并发表。 L<bYRGz
mfZ)^X
1、 长篇小说《白鹿原》的作者是( )。 qOW#Q:T
2、 1957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 ),开始整风运动。 ~V @;(_T
3、 诗歌《林区三唱》的作者是( )。 n%F-cw
4、 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的作者是( )。 Rb)|66&3&
5、 周作人第一部散文集是( )。 g.9L)L
6、 中国现代早期象征派代表人物是( )。 wAw42{M
7、 《围城》中出现的最后一位女主角是( )。 },rav]
8、 “主观战斗精神”是( )提出的文学理论。 ERF,tLa!
9、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白蛇传”、“梁祝”和( )。 &B}Lo
10、藏族人创作的( )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x0)7xX
11、( )是中国民间中能工巧匠的代表。 ndr)3tuYu
12、新疆民间笑话中最机智的人物是( )。 @c Z\*,T
13、古代文学中《长门赋》的作者是( )。 t\zbEN
14、《悲愤诗》的作者为建安时的( )。 >W
r$Y{
15、永明体出现在( )代。 cA<<&C
16、“仰天大笑出门去”的下句是( )。 _m
Xs4
17、“香稻啄馀鹦鹉粒” 的下句是( )。 e8oKn&
18、“小儿误喜朱颜在” 的下句是( )。 flP>@i:e6
19、“桃李春风一杯酒” 的下句是( )。 (%bE~Q2P*<
20、纪昀创作的文言小说集是( )。 #EJP(wXa
21、中古文论专著《诗式》的作者是( )。 X'f)7RbT
22、中古文论专著《艺概》的作者是( )。 :s"2Da3B
23、( )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文艺论著。 fp{G|.SA
24、《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作者是( )。 ZZ("-#?
25—29、按词法结构分类,世界上的语言分为( )、( )、( )、( )四型,汉语是( )。 fz3
lR2~G
30、为使音节界限清楚,《汉语拼音方案》设计了( )和隔音符号。 ys%zlbj[
31、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 )为基础方言。 r!kLV )_
32、在“攻击、奶奶、意译、蝈蝈、改善、姐姐、个个”里,属于单纯词的有( )。
pA.._8(t
33、在“写de好、觉de好、说de就是你”中,只能归入主谓结构的是( )。 4d`+CD C
34—37、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中,“六家”指“儒、道、( )、( )、( )、( )六家。 9/@ &*
38—42、唐代《五经正义》是( )、( )、( )、( )、( )五经。 TGf;_)El
"]#'QuR
这些题似乎就是所谓的以前100分的大综合,以50分的容量并入专业基础的试题。我觉得不难,像鲁班、阿凡提那两道,几乎就是白给分。但想全部答对似乎也并没那么容易罢。对诗的那几道,我只会两个,整个全做下来,也只能拿26分,实在是差劲!不过从题本身看,语言的那部分确实跟玩一样。 cvfUyp;P
Qs l80~n_7
&RW`W)0;
04年南开古代文学专业批评史考题 ZVL
gK}s
一,名词解释 Lc]1$
1 小说界革命 fQU{SjG
2 浙西词派
WK==j1
3 无我之境 IP ,.+:i
二,简答 X?/Lz;,&
1 刘勰的知音论简说 E!!
alc{
2 简述冯梦龙的小说观 z)}!e,7
3 苏轼论辞达的含义 YJ,*(A18
4 孟子以意逆志说简议 ^m%52Tm
h
5 陆机《文赋》创作论构思论 [b/o$zR
三,论述 -bS)=L
1 韩愈古文理论及中唐散文创作综论 3v1 7"
2 庄子与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综论 dZ]Rqr
_!
|4mVT&63(
{eQWO.C{
04南开古代文学考试文学史考题 OJ1tV% E
一,选择 :( ,mL2[
10个。 0V`[Zgf
魏晋南北朝之前的较多(《诗经》成书方式、三曹、陆机文风、西晋文风等各一个),宋人词集题一个,元杂剧一个,“前四史”一个…… ER^QV(IvP8
二,词语解释 `}fw1X5L
1 游仙诗 F!yV8XQ
2 苏门四学士 Qxa{
UQh}9
3 台阁体 (=c1
4 南洪北孔 VkZ.6kV
5 西曲 I ~$1Lu`~
6 北地三才 UE"GJt`I
7 《录鬼簿》 e0HfP v_
还有一个,却暂时记不起了。 pA}S5x
三,简答 q3P+9/6
1 《七发》在赋史的影响及地位 y 1\'(1
2 《桃花扇》是否优秀历史剧?为什么? #&
?g %'
3 李煜词的艺术特点
fV\]L4%
四,论述(3选2) )>a B
|>
enp>
Zjh
2{ :
2002年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博士入学考试题目 /)3Lnn{W
B&?sF" Y
中国通史: YN/}9.
1 五经及其意义 Rl~T$
Ey
2 夏商周断代工程 Z u*K-ep"
3 汉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及其特点 na+d;h*~y
4 五代以前的王位更替大多是以禅让的形式完成的,而五代以后则主要是以武力争 9&]M
**X
夺实现的,试分析其原因。 yYZxLJ='
5 一条鞭法。 \}0-^(9zd
9ooY?
J
先秦社会历史文化 K4ZolWbU
1郭店竹简的概况及对先秦史的意义,为什么一出土就成为热点? RO(TvZ0pE
2,谈谈你对文明起源的看法 5*g]qJF
3,战国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 #U
mF-c
4。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 ?#A]{l
!D^c3d
NQHz<3S[
1 宫体诗发生发展的三个阶段 ]b?9zeT*'l
2 《西游记》中的佛道思想 6A
R2htN^
3 科举制与唐代文学 a?h*eAAc.
(rtY!<|p
W#fZ1E6
KL,/2(
北大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入学试题 l\0w;:
N3
招生专业:中哲(国内) 2-*V=El
导师;李中华 zw<p74DH
一、 简论《易传》与《老子》思想之异同(30分) ZzGahtx)Y
二、 试论支遁与郭象对庄子逍遥义的不同解释(30分) 9LnN$e
三、 简述先秦时期儒、道、法三家对春秋以来百家争鸣的评论与总结(40分) ji1HV1S
eDI=nSo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IA zZ1#/3
招生专业:中国哲学(国内) {~GYj%-^
导师:陈来 Vgb *% I
(共五题,任选四题每题25分) 1+;C`bnA
一、 荀子对先秦诸子的评论 Dn9w@KO
二、 张载的心性论 +yob)%
三、 程颢的生之谓性说 s'aip5P
四、 王畿的良知异见说 `N//A}9
五、 康有为与谭嗣同仁思想之异同
wm{3&m
B5V_e!*5F*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63|+2-E2Q
招生专业:中哲 |'ln?D:&
导师:魏常海 /^{BUo
c\6+=\
一、 分析并比较《老子》与《庄子》对道、有、无的论述(25分) *_ Z#O,
二、 解释分析《坛经》中的三科法门(25分) Pz#7h*;cw.
三、 论述并比较《大乘起信论》和《成唯识论》中的阿赖耶识(阿黎耶识)概念(25分) ,
^F)L|
四、 论述分析《传习录》中的四句教说(25分) }eQRN<}P
W%2
80\h
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 jCAC
`
招生专业:非西哲专业 w@-PqsF
G&xo1K]
一、名词解释(每个词5分,共20分): ,mS/h~-5n
1、灵魂助产术;3、(斯宾诺莎讲的)实体; w~_;yQ
2、唯名论; 4、休谟讲的两种知识。 07Gv* .
b `2|I {
二、阐述题(任选4题,每题20分,共80分): x^|V af
1、举例说明毕达哥拉斯关于“数”的学说如何体现出“对立”与“和谐”的原则。 Nw& !}#m
2、芝诺反对运动的论证是否合理?为什么? `b8v1Os^2
3、亚里士多德如何看待德性?分析他的德性观与他的自然观的关系。 ,P'P^0qJ
4、介绍并讨论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
9Rp2|
5、黑格尔如何批判地吸收康德的思想? ,:~0F^z
;Sd\VR
4k/VBZB
北大中文1999博士生入学考试当代文学专业试题 ZKQ hbNT
试题(任选4题,每题25分) 4L-:*b_v\
1. 论胡风关于文学创作主客观关系的主张以及这一主张在现代中国左翼文学发展中的意义。 $Y=T&O
2. 如何看待九十年代诗歌中的”叙事”倾向? -U<Upn)2
3. 论西方现代派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命运。
`r5$LaD
4. 谈谈你对”中国当代文学不宜写史”这一观点的看法。 p~ C.IG
5. 在评价”十七年”文学的价值时,是应直接面对文本还是应将其放入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2、论述中唐文学风气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