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76Z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Wg{ 二、报考条件 `9k\~D=D~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Ki1 zi~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全日制应届硕士(不含未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专业学位)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
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Dw 5Ze 硕士同等学力指①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获学士学位后工作满6年或6年以上;②已修满所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学位课程,成绩合格;③在全国性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文章三篇以上(须为第一作者)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证书,经审核确认已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硕士同等学力者一般不得跨专业报考。
Z"KrirZ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yRDtPK"E- 4、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考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博士生考生年龄不限。
]ncK M?'O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4%78K\ 6、本校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具体办法见《东华大学关于选拔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办法》。
@$CPTv3e 7、我校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招收直博生,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具体办法见《东华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的实施办法》。
R&:Qy7" 8、现役军人报
考博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办理。需师级以上部队政治部签章同意。
D><^ 7nr% 三、报名 +;*4.}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oA:`=f%\ 1、网上报名 {d0
rUHP 报名时间:
2012年11月1日~12月15日
EMxMJ= 报名网址:
http://yjszs.dhu.edu.cn (WP^}V5 网报期间,考生可在网上查询、修改、打印本人报名信息,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正。网报结束后,考生报考信息一律不予修改。因误填、错填或虚报报考信息而导致的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jwuSne 2、上传数码照片和报名材料电子版 h`eHoKJ#w 考生应上传本人近期免冠2寸正面证件电子照片,jpg格式,大小不要超过50K。在规定的网报时间内,按照要求
下载、上传有关报名材料。
5|`./+Ghk 3、交费 m?1r@!/y 报考费为250元/人。
] yWywa\ 4、网上下载准考证 0-uVmlk=/ 2013年1月11~17日考生通过报名网站下载准考证。
C1qlB8(Wh> 5、资格审查 e2>AL 初试前学校安排现场资格审查,考生应携带以下材料:
d/ @P;YN! ①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网报时下载打印);
TTWiwPo59 ②硕士学历和学位证书原件、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凭学生证原件,无硕士学历的可只带硕士学位证书);同等学力者须带本科学历和学位证书、评审材料的原件;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携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书原件、复印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网址:
http://renzheng.cscse.edu.cn/);
&m]jYvRc ③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应届生交原件。往届生如无原件,可交加盖档案所在部门或在读高校研究生院、部红章的复印件);
+D[C.is>]} ④硕士学位答辩委员会决议的复印件(应届生可不交。往届生在复印件上加盖档案所在部门或在读高校研究生院、部的红章,决议复印件应包含对硕士论文的评语);
YY$Z-u( ⑤两封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以上的专家推荐信(推荐信须密封并由推荐人在封口签字);
s;[=B ⑥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i=hA. y` 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想致力研究的问题和设想的陈述书;
g5x>}@ONq7 ⑧其他材料: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连同刊物封面复印件;科研成果证明书、学习(工作)中获奖证书复印件;
aZ|S$-} 以上报考材料务必真实、准确。材料齐全并通过报考资格审查的考生,由研招办换发加盖公章的正式准考证。无论考生是否录取,报考材料一概不退回。学校将组织专家对考生提供的报考材料进行认真的审查,并对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专家通过考生的硕士课程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含评议书)、考生参与科研、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奖等情况及专家推荐意见、考生自我评价等材料对其做出评价结论,该结论应作为录取环节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K$s{e0
79 四、考试(初试、复试) !CY*SGO 1、初试
,w=u? 考试科目为三门,均为笔试。每门100分,满分300分,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由我校统一组织。同等学力报考者还需加考《自然辩证法》。
4af^SZ)l 初试时间:2013年3月(具体时间以我校研招网上公告为准);
b&d4(dk 初试地点: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
jR+kx:+ 初试科目:①外语 ②业务课一 ③业务课二
jfam/LL{V 2、复试
(.wR!l#! 达到学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参加复试。复试由各报考院系组织。通过面试等形式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的听、说、读等能力的测试。参考考生的报考材料,进行综合测评,判断考生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素质。
_?K,Jc8j. 复试时间:2013年4月中下旬
Id>I.e4 复试地点:由各报考学院确定
SP>&+5AydX 3、同等学力的考生初试通过后,在复试阶段加试(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加试的科目及考试时间由报考学院另行通知。
K!2%8Ej,J 五、体检 ~at:\h4: 体检在复试时统一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 3号)。
WA*1_ 六、录取 /#q6.du 1、博士研究生的录取工作贯彻“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的原则,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的总成绩,报考材料审核,并结合考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学术研究经历、科研及外语能力、专业外文阅读水平、个人品行、创新能力和培养潜质等综合考核情况,以及体检结果等确定拟录取名单。
Bo'v!bI7 录取为非定向的考生,入学前将户口和人事档案等关系转入我校,毕业后根据国家需要和学以致用的原则,考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录取为单位委托培养的考生,委托培养单位、考生、学校之间需签署委托培养合同,入学前不转户口和人事档案等关系,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e$8
IZm 2、新生九月份报到后,学校对其进行政治、业务、健康状况等复查,对符合标准者给予注册、取得学籍。
d7 :=axo, 3、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取消录取资格。
i.KRw6 4、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vWL|vR 七、培养机制改革 xX Dj4j, 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激励机制,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自2009年起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和实施全新的以研究生奖学金、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为主要构成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实行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
导师负责制和与科学研究紧密
联系的导师资助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可获得全额学业奖学金抵缴全部培养费,同时享受助研津贴1600元/月(直博生第一学年助研津贴为1000元/月)。
_~}2@&*G" 八、委托培养费 _NpxV'E 我校各招生专业均接受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博士生,委托培养费为36000元/人(三年),由委托单位按学年支付。委托培养博士生工资福利等待遇由委培单位负责。
dOKe}?}== 同等学力考生一般按照委托培养形式录取。
"{2niBx 九、学习年限 1?Tj 脱产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在职博士生可相应延长1~3年。
r$x;rL4 ,pVe@ d' 十、就业 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