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博士生入学考试英语科目是没有统一大纲的,因此并没有绝对通用的词汇手册。一般情况下,考博英语词汇量在7000—8000左右。部分院校,如社科院,对词汇量的要求会比较大,大约会达到10000以上。虽然不推荐盲目的扩大词汇量,但是足够的单词储备还是会对应试起到比较积极的作用。根据自身的复习时间和实际需要,可以选择考研词汇、六级词汇、托福词汇、专八词汇、或者GRE词汇进行备考。 y[sO0u\
#x5?RHX56
推荐一种单词记忆的技巧: SpX6PwM
iwT
PJGK|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E )0)A3=
'z3I*[!
有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忽视了记忆中的更大的问题——即记忆的牢固度问题,那就牵涉到心理学中常说的关于记忆遗忘的规律。所以我们一直在向强调反复记忆单词,但是如何反复记忆却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_V-pr#lP1
/%w3(e
记忆规律可以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如果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但是普遍的记忆规律是: *k
^?L
0Wc
8\c
在5 分钟后重复一遍,30 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2 小时后,1 天后,2 天后,4 天后,7 天后,15 天后重复记忆,就会记得很牢。 /#I~iYPe
o+^5W
二、考博英语语法 B`<K]ut
$z5
语法的复习是比较枯燥的,同时对于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的学员来说,基础语法的学习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要想在短期内提高语法基本功,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做题”。但这不是说搞“题海战术”。做题是要讲究方法的,要通过题目温习语法现象,发现自己的语法薄弱环节,进而各个击破。可以采用如下语法复习步骤: ~zT7 43
1A.e cv'
1. 搜集考博真题或者具有相应难度的英语语法试题。 |#?:KvU97E
U[t/40W}P
2. 独立完成题目解答,并核对答案。 QNesiV0MI
X{G&r$
3. 通过查阅语法参考书,解析语法习题中做错的、似是而非的、蒙对的题目(自己研究出来的题目记忆更加深刻)。 "8sB
,$
W 2.Ap
4. 对于自己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再咨询相关老师。 U/l3C(bc!
5VR=D\j
5. 将所有解析及题目整理到一个语法笔记中,要条目清晰。 kx31g,cf]w
@pkQ2OM
2
6. 定期更新错题集并且反复查阅,直至烂熟于心。 H^r;,Q$9
<Po$|$_~
三、考博英语阅读 5l[&-:(Lh
NY3.?@Z
阅读能力不是通过集训可以提高的,但是应试技巧却可以在短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LZH~VkK@m}
,A9_xdv5
对于平时的积累,建议经常看看英文网站,看看英文杂志,比如Nature、Science就很不错,以上为英文泛读,用于增加英文阅读的兴趣及增加话题的广度。同时,可以在平时精读一些文章,即学习其语言、语法结构、行文结构、主题思想等具体内容。这类文章可以选择考博真题中的阅读理解,也可以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些英文美文,但是建议难度要与考博试题难度相当。 m;@8z[
^5
L|
K8
以下是考博英语阅读的解题策略: g`\5!R1
&Xh_`*]ox
(一)阅读的步骤 $@^*lUw
Q"F" 13
A. 通读全文,抓住中心。需要特别关注首段和末尾段以及每一段的首末句。 {U"=}j(
4U>
g0
1. 文章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bp4ly^
B
|SE |
2. 作者持什么态度?
34<k)0sO
<\`qRz0/
B. 仔细审题,返回原文。搜素题干中的核心信息,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应的位置。 e82xBLxR%
R1vuf*A5,
C. 核定答案。 8@,8j!$8G
IN7Cpg~9%
(二)各种题目的对策 %sCG}?
y
|'qvq/#^
A. 细节事实题----回到原文,找准出处。选项中符合一般常识,意义深刻富有哲理,属于普遍现象的往往是答案。干扰项的特点: W$xW9u8@+(
#Q` TH<
1. 与原句内容相反。 D
6,Ol4d
]FEDAGu
2. 与原文内容一半相同一半不同。 of8
>xvE|
xSrjN
3. 与原句内容相似但过于绝对化。 RQYD#4|
IoZ_zz0
4. 原文没有提到。 ZRj/lQ2D
G@P+M1c
B. 判断词汇和短语的意义题 089v;
d 6
Ug )eyu
1.内容全面、概括性强的一般为答案。 Q zp!)i
K-[;w$np0
2.与文章主题相近的一般是答案。 '| p"HbJ
e$7KMH=
3.通过连接词关系判断被考词汇含义:And 表示接近和递进;Or表示相反或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q! :t0X.Y
u#UtPF7q
4.与被考单词在含义上肤浅相近的一般不是答案。 !P3y+;S
N}nE?|N=5
C. 推理判断题 G
> t
Qb|@DMq%
1. 合乎常理的选项一般是答案。 6O_l;A[=1
(TU/EU5
2. 选项措辞过于绝对化、找茬原文和对文中做字面解释的的一般不是答案。 jq%}=-%KE
|K" nSXzk
D. 主旨大意题 Z*Rgik
Ehxu`>@N
1. 答案常在首尾段,出现频率高的词可能是蕴含中心思想的关键词。 ^1y D&i'q
M%WO
2. 局部信息概括、概括范围过宽的都为错误选项。 ^B1$|
C
D,
aW}d=y
[
E. 观点态度题---看清楚态度的对象以及态度的主体。 qeb} ~FL"o
!#zO%
1. 作者的态度一般会在行文中体现,要关注形容词、副词。 'j-U=2,n
G1\F7A
2. 引语和实例也会映射作者的态度。 WZTAXOw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