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电子科技大学2016博士招生简章
级别: VIP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6-05-23   
来源于 考博资料 分类

电子科技大学2016博士招生简章

WX LK89ev\  
aFyh,  
电子科技大学 pKq]X}[^c  
lVP |W:~K  
v_.HGG S  
2016年博士研究生 W8y$ Ve8m  
 ![ a  
wE?CvL  
招生简章 Q<1L`_.>  
BGN9, ii  
X{`1:c'x  
=PZWS& (L  
_H8*ReFG  
Xo\S9,s{  
cW; H!:&  
^zg acn  
S@Iw;V  
JYQ.EAsr!  
yyjw?#\8  
目    录 7*/J4MN  
学校概况 - 1 - s%O Y<B@V2  
招生类别 - 2 - -x{&an=  
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试点方案 - 3 - $it@>L8  
报考说明 - 4 - {yS;NU`2  
招生专业 - 6 - t!:)L+$3  
学院专业对照 - 7 - <aXoB*Y  
招生专业目录 - 10 - l sr?b  
常见问题 - 26 - j`9Qzi1  
学院介绍 - 27 - :v)6gz(p  
招生咨询 - 41 - F,&)X>:l  
^BiP LQ   
bcn7,ht  
#1gO?N(<=  
学校概况 mf9hFy* <4  
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西部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四川省成都市。 c0ZaFJ  
学校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经过50多年的建设,学校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ke]Yfwk  
学校设有清水河、沙河、九里堤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00余亩,拥有馆藏丰富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和一批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湖水悠悠,银杏成海,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IN[uQ  
学校以培养“基础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设有24个学院(部),59个本科专业,其中14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各类全日制在读学生33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2000余人。学生以素质全面、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后劲足等鲜明特点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本科生国内外深造比例在50%左右,成电学子遍布海内外IT领域。 zN")elBi  
学校已建成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精品开放课程、精品教材,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国家工科数学教学基地、国家工科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国家级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10余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和示范中心,获得一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A4&k{C_  
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活动,构建了“普惠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学生活跃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艺术比赛、亚太大学生机器人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大专辩论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等国内、国际各类竞赛的赛场上,争金夺银,成绩斐然。 =?/&u<  
学校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9个,具有电子与信息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7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3个。 T,OS0;7O  
学校以“顶天、立地、树人”为科研工作定位,努力构建“三足鼎立”(军事电子科研、以国家各类基金为代表的基础研究、与企业合作为主体的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架构,“十一五”以来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14项、部省级奖励181项,发表论文(专著)31000余篇(部),申请专利4500余项。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省部级科研机构41个,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无锡研究院、成都研究院,致力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kP^*h O !%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100余人,教授445人。拥有一支包括7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59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含“青年千人计划”),1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6位长江学者,14位国家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8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在内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fEwifSp.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已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同一批国外知名高校签署了学生交流及联合培养协议,与美国威廉玛丽学院、韩国浦项工科大学成为姊妹学校。自2010年实现留学生规模招生以来,学校已招收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留学生。学校每年主办十余次国际学术会议,选派大批教师赴海外访学进修、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会议。INTEL、MICROSOFT、TI和IBM等跨国公司在我校设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奖学金项目等,直接参与我校的人才培养。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与法国蒙彼利埃二大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孔子学院;与美国和葡萄牙名校开展IMBA和DBA合作办学项目。 qrE0H  
电子科技大学以“求实求真、大气大为”为校训,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己任,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为建成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5\'AD^{  
(O0byu}  
招生类别 KUKI q AA  
性质 发证 层次 授位 类别 报考方式 录取类别 ]r959+\$  
全日制 毕业证 h.}u?{  
学位证 博士 学术 U\bC0q   
学位 法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 自主 {SdO9Yy?@7  
招生 1. 本科直博 EO:avH.*0  
(十月报名) [.-a$J[4+F  
2. 硕博连读 :0I l|aB  
(三月报名) 'RLOV  
3.公开招考 DFy1 bg  
(三月报名) V.VJcx  
4.申请考核 vD26;S.y[a  
(三月报名) 自筹(调档)或委培 @GeHWv  
专业 %{'4. ,  
学位 工程  }_%P6  
硕士 学术 niWx^gKb$  
学位 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 全国 xS+rHC  
统考 1.推荐免试 (B}+h   
(十月报名) 9rcI+q=E  
2.全国统考 6fGK (r  
(十月报名) 自筹(调档)或委培 1;&T^Gdj  
专业 iN)af5)[^  
学位 金融、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c-*2dV[@  
非全日制 学位证 硕士 专业 9o_- =>(  
学位 工程硕士 委培 hW' HT  
示范性软件学院 c0[k T  
软件工程领域 ?\ Q0kr.T%  
工程硕士 I7G,`h+H  
公共管理 v3-?CQb(  
高级工商管理 Xw^X&Pp  
EMBA 自主 *s\sa+2al  
招生 咨询报名 .'lN4x  
来华留学 毕业证 w~N-W8xNR  
学位证 博士 学术 ipZ HSA  
学位 同全日制 自主 .$wLLE^*  
招生 咨询报名 不限 VQ<5%+  
硕士 2 ~-( A  
中外合作 国  外 p(?3 V  
学位证 博士 国外 `%y5\!X  
学位 工商管理 自主 fS I%c3  
招生 咨询报名 不限 I?M@5u  
硕士 国际工商管理 968^ "T#  
说明:1、性质 v<&v] !nF  
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完成学业后将颁发毕业证(即学历证)和学位证。 @vAFfYU9<.  
非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完成学业后只颁发硕士学位证。 sTOFw;v%  
2、录取类别 C Z tiWZ  
自筹:入学须调入个人档案,毕业后由学校统一派遣。 &7Kb]Ti  
委培:入学须签订委培协议(除强军计划、国防生外),不调入个人档案,毕业后按委培协议执行。 6x4_b  
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报考类别 xb`CdtG2.  
非定向就业:等同“自筹”,应届毕业生、无工作单位人员请选择此项。 \EI#az=I  
定向就业:等同“委培”,在职人员、军人、强军计划、国防生请选择此项。 0;cuX@A/a?  
xJc.pvVPw  
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试点方案 PbEQkjE  
根据教育部深化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改革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具体如下: 5/(sjMB  
一、申请考核制是指对原以公开招考方式报考的博士研究生,不再按原定科目进行初试,直接由导师组面试和学院考核确定是否拟录取的选拔方式。  MYx88y  
二、申请考核制考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v, 0<9!'v  
(一)申请085271电子与信息专业条件 f4 O]`U  
1、符合我校2016年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且报考方式为申请考核,并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_ #SAhOR)  
2、报考博导、考生所在单位拟联合培养专家书面推荐。 iNLDl~uU  
3、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承担过或正在承担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rKIRNc#d  
4、接收学院、方向、导师信息,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vHc#m@4o  
5、申请学院另有要求的,按学院要求执行。 !Bj^i cR  
(二)申请其他专业条件 k =|K|  
1、符合我校2016年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且报考方式为申请考核,报考类别为非定向或自筹,并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zq=&4afOE  
2、符合下列两种情形之一: :D4];d>1  
(1)国内2016年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2016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接收此类申请的学院有:001、002、005、009、010、011、012、018、019、022、026、031。 Tzf$*Uje3  
(2)近2年(2014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校级或以上全日制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以学校文件为准)。接收此类申请的学院有:001、002、003、004、005、006、009、010、011、012、016、017、018、019、022、026、031。 hgwn> p:S#  
3、今年暂不接收申请的学院有:007、008、021。 K0 QH?F  
4、申请学院另有要求的,按学院要求执行。 ,!H\^Vfl  
三、招生名额 kQ[Jo%YT?E  
申请考核制招生名额,均含在学院招生总名额内。学院统筹协调本科直博、硕博连读、公开招考、申请考核之间的名额分配。 &Ea"hd  
07Y_^d  
报考说明 s9 &)Fv-#V  
一、报考条件 kwc*i s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B,MQ.|s[  
2、已获硕士学位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QH:>jmC{1h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公告栏”)要求。 '}CN?f|.  
4、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wZ3  
5、现役军人考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A$ J9U3+O  
6、现为或原为委培或定向、拟报考委培或定向、尚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内的考生,须征得委培、定向或服务单位的同意,否则因报考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 BjB&[5?z  
7、硕博连读、本科直博除满足上述第1、3、4、5、6条规定之外,还必须是品学兼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出类拔萃的在读优秀硕士生(硕博连读生)或取得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本科直博生)。 sX!3_ '-  
8、报考工程博士(085271电子与信息)除满足上述第1、2、3、4、5、6条规定之外,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承担过或正在承担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z6 a,0&;-L  
二、报名方法 Eo Ko   
(一)网上报名 yIWc\wv  
时间:2016年3月1日至31日(直博生网上报名时间提前到2015年11月2日至6日,报名信息须与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推免公示信息一致) -EVs@:3]j  
ETxp# PZ  
R~$hWu}}  
要求:(1)报名信息必须真实准确,经本人确认无误后打印全套报名材料,在现场确认时提交。 4?v$<=#21*  
(2)报考类别:应届毕业生、无工作单位人员请选择“自筹”,在职人员、军人、国防生请选择“委培”。 !"`Jqs  
(3)我校已开通报名费网上交费,180元/人(川发改价格〔2012〕641号) blUY.{NN3  
(二)现场确认 ^K"ZJ6?+1  
时间:2016年3月21日至31日(直博生现场确认时间提前到2015年11月2日至6日,周末节假日除外) L,WkJe3  
地点:清水河校区主楼B2-419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WqR7uiCi  
要求:(1)提交报名材料,包括:①报考登记表(网上报名后打印,本校应届硕士毕业生须由所在学院盖章,外校应届硕士毕业生须由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盖章,本科直博生须由博士培养学院盖章,其他人员须由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盖章),②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报考工程博士必须是报考导师和考生所在单位拟联合培养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详见网上报名打印材料,也可另附页,无格式要求),③硕士阶段学习成绩单(本校应届硕士毕业生无须提交,由研究生院统一提供,外校应届硕士毕业生须由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盖章,硕博连读生及本科直博生无须提交,其他人员须由档案所在单位盖章),④身份证复印件,⑤硕士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港澳台或外国硕士学位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原件验证后退还,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供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并在新生报到入学时补验硕士学位证原件,硕博连读生及本科直博生无须提交),⑥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申请表(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资料下载”,仅申请考核制学生提交,其他考生无须提交)。 PP],HB+*[  
(2)外地考生可函报代替现场确认,报名材料须于3月31日前(以研招办签收时间为准)送达: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主楼B2-419,收件人:研招办,邮编:611731,电话:028-61830153。注意:请勿邮寄硕士学位证、学生证等证件原件,以免遗失,以上原件在入学考试期间提交到考场办公室或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均有效。 */4tJ G1U  
(3)4月1日后登录网上报名系统查询现场确认结果。 %n4@[fG%K  
(4)硕博连读生、本科直博生均须现场确认,否则不予录取。 4`$5 _} j!  
三、入学考试 k{_1r;  
(一)初试 |^ ?`Q.|c$  
时间:2016年4月16日至17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 (X*'y*:  
地点:清水河校区基础教学楼B区 xUQdVrFU  
科目:第一天上午(第一单元)  英语(满分100分) hI*`>9l  
第一天下午(第二单元)  业务课一(满分100分) ^)Smv\Md  
第二天上午(第三单元) 业务课二(满分100分) Ndo}Tk!  
(二)复试 tc"T}huypU  
对象:初试成绩达到学校复试线(学院如有划线则需达到学院复试线)的考生及硕博连读生、申请考核制学生,不含本科直博生 JR] )xPI`  
时间:5月上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ix:2Z-  
地点:各学院(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cW=Qh-`jU;  
科目:专业笔试(满分40分):内容形式学院自定。 [?A&x qO3  
英语面试(满分20分):包括听力和口语,内容形式学院自定。 yq1Gq bh l  
综合面试(满分40分):内容形式学院自定。 _cR6ik zW(  
?Y%}(3y  
LFl2uV"  
四、录取 $I\) )*a  
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我校自主划线,根据考生思想政治表现、入学考试成绩、硕士阶段学习成绩、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 4 tbw*H5!5  
五、学制 cZ6?P`X  
直博生5年,其他博士生(含硕博连读生)4年,学习年限可视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但最长直博生不得超过8年,其他博士生(含硕博连读生)不得超过6年。 3Wjq>\  
六、学费 4s[`y V  
学费标准按物价局核准标准执行。 tX@ 0:RX%  
七、说明 Y,3z-Pa=@  
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无法被录取或其他问题,我校不承担责任。现役军人报考,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c]GQU  
招生专业 &,^mM' C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SL6mNn9c  
1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7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Q1aHIc  
2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18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KX0<j  
3 070100 数学 19 0810Z3 ▲*****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 AmP#'U5  
4 070200 物理学 20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kTr6{9L  
5 070208 无线电物理 21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d1UVvyH  
6 080200 机械工程 22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b; rr  
7 080300 ▲光学工程 23 0812Z1 ▲*****信息安全 _Syre6k  
8 0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 24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sZqa+jB0  
9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25 083500 软件工程 K#_~ !C4L  
10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26 083900 网络空间安全 <FCj)CP%  
11 080901 ▲物理电子学 27 085271 电子与信息 (J6" ;  
12 080902 ▲电路与系统 28 107200 生物医学工程 D2Vb{%(4.  
13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29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L4MxU 2  
14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30 1201Z1 *****金融工程 SNQz8(O  
15 0809Z1 ▲*****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 31 120200 工商管理 Zkf 3t>[  
16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K<$wz/\  
说明:专业名称前有▲的为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有*****的为自主设置专业。 1"8Z y6t  
h$E\2lsE  
学院专业对照 ^L>MZA ?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ygmv_YLjm  
001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080300 光学工程 \[Sm2/9v  
001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wz;}9v  
001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k98< s  
001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083900 网络空间安全 8[6ny=S`  
001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085271 电子与信息 2rK-X_}  
002 电子工程学院 080902 电路与系统 A[sM {i~Z  
002 电子工程学院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e&q  
002 电子工程学院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LydbP17K}  
002 电子工程学院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D6&mf2'u  
002 电子工程学院 083900 网络空间安全 kx "hWG4  
002 电子工程学院 085271 电子与信息 ( z8]FT  
003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iFMU#  
003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Ze [g0"  
003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0809Z1 *****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 K7 t&fDI  
003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085271 电子与信息 *G%1_   
004 物理电子学院 070200 物理学 7Y-FUZ.`>  
004 物理电子学院 070208 无线电物理 |<|28~#  
004 物理电子学院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WUE)SVf  
004 物理电子学院 080901 物理电子学 ]jVIpGM  
004 物理电子学院 085271 电子与信息 p56KS5duI.  
005 光电信息学院 080300 光学工程 @+0@BO1 2  
005 光电信息学院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d1srV`  
005 光电信息学院 0809Z1 *****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 !SLP8|Cd  
005 光电信息学院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JfZL?D{NM  
005 光电信息学院 085271 电子与信息 Zd[y+$>  
00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200 机械工程 T[Z <bW~0  
00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902 电路与系统 2 pM  
00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dCf'\ @<<  
00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SeRK7Q&_  
00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0812Z1 *****信息安全 _1w.B8Lyz@  
00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083900 网络空间安全 !uj !  
00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271 电子与信息 nhVK?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0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 "k\Ff50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boC>N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Gx(KN57D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J Bbuzj!  
008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080200 机械工程 n&2=6$*,k  
009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3X-{2R/ 3  
009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sx)$=~o  
009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2-"Lxe65f  
010 数学科学学院 070100 数学 N[+o[%A  
011 经济与管理学院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te@3v  
011 经济与管理学院 1201Z1 *****金融工程 gqO%^b)6  
011 经济与管理学院 120200 工商管理 t?%}hs\!  
012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DU*g~{8T$  
012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Mxvp*Hg  
012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8^P2GG'+-  
016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WQIM2_=M  
016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o5*74Mv  
017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B/s H N  
017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Y-neD?VN  
017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yO$r'9?,*  
018 资源与环境学院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n7`.<*:  
018 资源与环境学院 0810Z3 *****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 xvdnEaWe$  
019 航空航天学院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uT fhr  
019 航空航天学院 085271 电子与信息 (_%JF[W  
021 医学院 107200 生物医学工程  hZss  
022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iP#A-du  
022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083500 软件工程 jziA;6uL  
026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VxPTh\O*[  
026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083900 网络空间安全 bAy5/G!_R  
026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085271 电子与信息 $E4O^0%/p  
031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070200 物理学 I).^,%>Z)  
031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080300 光学工程 ]mO+<{{4X  
031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8&2gM  
031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yNW bI0a  
031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0809Z1 *****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 A\PV@w%A i  
031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_!CvtUU0Vv  
0\_R|i_`>  
JI[rIL \Ey  
m|Q&Lphb8  
招生专业目录 @h7GTA \  
说明:1、各专业招生人数为2015年招生情况,仅作参考,招生总人数以教育部下达文件为准,实际录取时各专业招生人数根据报考情况进行调整。 QLpTz"H  
2、导师按学院和导师代码排序,最新导师信息请查询: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导师介绍”。 M;RnH##W  
3、导师姓名后[兼]表示兼职导师。 bbPd&7  
4、导师代码、导师姓名前的“学院代码”为网上报名时所填的“报考学院”。 1 Z$99  
5、初试科目均为学校自主命题,考试大纲请查询: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考试大纲”。 R=Ly49  
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 uy*x~v*I]  
人数 学院 B,VSFpPx  
代码 导师 h>5~ (n8  
代码 导师姓名 导师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xz+`]Q  
030501 cwW~ *9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5@&i:vs5 y  
0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3xCA\*  
0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 %ucmJ-< y#  
04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和方法研究 8 016 EV7+u0uN&Q  
016 U-]PWt?C{  
016 HS&uQc a  
012 10560 uu/7Ie  
10562 N4]6LA6x6  
10567 [6gHi.`p'  
10559 邓淑华 E,?aB Rxy  
戴钢书 fD}]Mi:V  
王让新 z^HlDwsbm  
祝小宁 02/03/04 =/'*(\C2  
02/03/04 _j<M}  
01/02/03 o?hw2-mH  
01/02 ①1002英语 ]~ 8N  
②200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LYT<o FE-  
③3018马克思主义理论 Zu73x#pI  
030505 W oG  
思想政治教育 01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研究 \hD bv5  
0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eS%6 h U b  
03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研究 nPX'E`ut-V  
0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 8 016 cZF;f{t  
016 CbaAnm1  
012 10564 (S 3kP5:F  
10574 LO*a>9LI  
10579 吴满意 ;Wm)e~`,  
申小蓉 F88SV6  
张  震 02/03 |N.q[>^R  
02/03/04 c@{^3V##T  
01/03 ①1002英语  p.Yg-CA  
②200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 yl"A4p S  
③302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n&{N't  
070100 7#*CWh1BNO  
数学 01数值代数与科学计算及应用 (:k`wh&  
02图像与视觉计算建模与高性能算法 } j@@  
03微分/积分方程数值解及应用 yAkN2  
04动力系统与控制 4KB?g7_*  
05不确定性的数学理论及其应用 bv"({:x  
06概率论及应用 e' ;c8WF3E  
07偏微分方程 9cPucKuj  
08信息处理与小波分析 D)$k{v#~  
09多元时间序列分析 O@&I.d$  
10孔隙建模和数值模拟 \:28z  
11拓扑与混沌及其应用 11 010 mw.aavB  
010 !-Q!/?  
010 Efd[ZJxS6  
010 ~/[N)RFD  
010 QNBzc {XB  
010 1#RA+d(  
010 o?8j *]  
010 (jMp `4P  
010 lK@r?w|<M  
010 5< nK.i,  
010 10482 GoXHVUyp  
10486 B}T72!a  
10487 g}h0J%s  
10488 y5 +&P  
10490 c3mlO [(  
10493 y['i cGU6  
10498 Xb;`WE gC  
10500 GQ8P}McA  
10795 b6VAyTa  
11719 81g0oVv  
11796 黄廷祝 {)xrg sB  
黄  晋 b`=rd 4cpU  
钟守铭 8i"fhN3?Y  
朱培勇 {[dqXG$v `  
舒  兰 3e:y?hpeL  
蒋泽云 1 uE[ % M  
王定成 {^iV<>J  
冷劲松 ~*Wb MA  
向昭银 ujBADDwOg)  
夏应存 SuSZ,>  
陈小杰 01/02 XO>Y*7rO  
03 P nDZi  
04 >~ :]+q  
11 U/X ^  
05 !LA#c'  
10 0rj*SC_  
06 eX/$[SL[  
08 ~Hf,MLMdTf  
07 "k/x+%!Spc  
09 r}w 9?s^rB  
04 ①1002英语 ZBWe,Xvq  
②2010矩阵分析 bBf+z7iyc  
③3043泛函分析 g}7B0 yo  
070200 SE1 tlP  
物理学 01量子场论、超弦与宇宙学 -=Hr|AhE  
02光通信及光信息传输与处理 a &j?"o  
03亚波长光学及其应用 1vr/|RWW  
04功能纳米结构及其物理性能 n >^?BU  
05相变及其辐射效应 zq#o8))4X  
06等离子体理论与应用 JqO( ]*"Hi  
07量子光学 c}lgWu~  
08信息物理 17 004 &nss[w$%C  
004 0qv)'[O  
004 4#T'Fy].  
004 Hcpw [%(  
004 (.cT<(TB  
004 *w;f\zW  
004 Jg:'gF]jt  
004 ^s-3U  
004 LImD]e`  
004 !dGgLU_  
004 _i&\G}mrC  
004 $T6<9cB@  
004 %+.]>''a  
004 _ n>0!  
006 .'4 *'i:  
031 5]{YERa'  
031 nD_g84us  
031 10208 o8" [6Ys  
10213 4DNZ y2`  
10214 |^=`ln!  
10216 1osI~oNZ  
10219 ]KfHuYjM  
10234 \6N\6=t!A  
10237 PU8R 0r2k\  
10239 a RV<y8{9  
10240 6};Sn/ 8  
10758 }>j$Wr_h  
10760 @=9QV3D  
11150 W] lFwj  
11702 ZK;HW  
11957 i,~{{XS<  
10963 wC[J=:]tA5  
10211 ,+JAwII>O  
11930 A}%sF MA  
11937 刘盛纲 ;%U`P8b!  
邬劭轶 |OC6yN *P)  
滕保华 ]@'YlPU  
熊彩东 zRz3ot,|  
杨华军 q H+~rj  
姚列明 j3FDGDrg  
王治国 lAoH@+dyA+  
向  霞 8U-}%D<a  
付  浩 {RzlmDStV  
付永启 [1s B  
陈树强 <)rol  
刘  晓 j/9'L^]  
肖海燕 d`Wd"LJ=  
张  岩 YpAjZQZ,  
周  涛 %=GnGgu  
祖小涛 9XS'5AXN  
包吉明 pN?  
Roberto 03/04/06 (pAGS{{  
04 D].1X0^hp  
04 Xbfn@7m  
07 A9[l5E  
02 3]V" 9+  
02/06 5*~G7/hT  
04/05 edA.Va|0  
04/05 |E|d"_Ma  
04/05 XO219   
02/03/04 yw2sK7  
02/03  w;)@2}  
01 iFpJ /L  
04/05 }ufH![|[r  
04/05 >/ GVlXA'  
08 '`^`NI`  
04/05 R0 AVAUG  
03/04/06 p"3_ u;cN  
02/03/04/07 ①1002英语 D&$%JT'3  
②2002数理方程和复变函数 !Yd7&#s  
③3053普通物理学(开卷) xV}-[W5sr'  
070208 m&cVda/  
无线电物理 01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 CB\E@u,  
02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 7:<co  
03天线与电波传播 [ lW~v:W  
04超宽带电磁学及其应用 12 004 XhhV 7J_F  
004 @WED XB  
004 F=bX\T7  
004 aOIE9wO  
004 +a 0q?$\  
004 G&y< lh  
004 2= S;<J  
004 \("|X>00  
004 f_I6g uDPz  
004 8 6y)+h`  
004 $qO%lJ:  
004 W"Mwp V  
004 ^~XsHmcQ  
004 qy|[V   
004 10050 =Kqb V{!  
10212 rY yB"|  
10220 ,}?x!3  
10222 R+}7]tva6C  
10224 xL&M8:  
10225 a/p} ?!\  
10248 gn,D9d+  
10249 QPr29  
10250 {B|)!_M#  
10251 apy9B6%PJ+  
10763 tr?U/YG  
10940 >x'R7z23  
11242 X3mHg5zt  
11463 rlMahY"C  
11545 徐建华 '/O >#1  
孙久勋 Tew?e&eO  
王秉中 V)<Jj  
徐  军 C6` Tck!  
贾宝富 k7ye,_&>  
王清源 {(#2G,  
杨雪松 .s-V:k5  
肖绍球 Nl$b;~ u  
洪劲松 kD*r@s]=  
赵德双 % H/V iC  
邵  维 Gv\39+9 =  
李家林 lD9QS ;  
陈晓东[兼] 0^('hS&  
卿安永 }z,f8Yz  
马凯学 01/02/03 Ah :d2*SR4  
02/04 Ht4A   
01/02/03 2]:Z7Ji  
02/03 4ux^K:z  
01/02 IeN~ E'~  
02/03/04 2I$-&c]  
01/03/04 qbx}9pp}g  
03/04 .dPy<6E  
01/03/04 +bdj ZD3  
01/03 $97EeE:{M  
01/03 D}T+X ;u)K  
01/02/03 ?v,4seRuz  
02/03/04  ]j:aO  
01/02/03 ~5:-;ZbZ  
02/03/04 ①1002英语 FR^(1+lx&  
②2002数理方程和复变函数 3[Z7bhpV  
③3003电磁理论(开卷) 6 K-jje;)  
080200 x5(B(V@b  
机械工程 01可靠性设计与多学科设计优化 ]I: h4hgw  
02机构学与机器人 )-\[A<(  
03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V`[;~49  
04机电系统测控理论与技术 A(1d q  
05传感器及驱动器 5Y#~+Im=[@  
06微纳机电系统 "JpnmE[`  
07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sor;;T  
08制造装备的检测、控制与自动化 14 008 u.ub:  
008 k.6(Q_TS  
008 n-x%<j(Xf  
008 X;QhK] Z  
008 q~6((pWi|  
008 `KHP?lX  
008 (( {4)5}  
008 ;t5e]  
008 Uu(FFd~3  
008 (0!U,8zz  
008 &pN/+,0E  
008 2[~|6 @n  
008 ] : n! \G  
008 !_pryNcb  
008 =x-@-\m  
008 $zD}hO9  
006 10427 n+H);Dg<8  
10428 VhX~sJ1%Gp  
10429 G21cJi*  
10431 ,_!MI+o0  
10432 ST25RJC  
10436 _ su$]s  
10453 <Kt;uu>  
10710 99u 9L)  
10727 {3){f;b  
10843 U9%#(T$  
10956 4 t< mX  
11037 +/Qgl  
11177 2Pic4Z  
11178 K-,8~8[  
11468 p}9bZKyf  
12069 d,*#yzO  
10881 黄洪钟 q<>aZ|r  
黄大贵 >'e(|P4  
杜平安 |n q}#  
李迅波 -Gn0TA2/C  
丁杰雄 VtzX I2.2  
范守文 ^E= w3g&  
徐尚龙 _NkbB"+L  
彭  倍 61=D&lb  
于亚婷 6%t>T~x  
左明健 18];fC  
王立平[兼] <P #]U"?A  
朱煜[兼] \SQwIM   
刘  宇 zcE[wM  
汪忠来 8oVQ:' 6  
王  伟 i! DO  
李  康 ,+hH|$  
葛树志 01/03/07 V Mb r@9  
02/04/08  }J-+^  
03 :qL1jnR^  
02/04/07 - }2AXP2q  
04/08 W&Pp5KR  
02/03 C)8>_PY[M  
03/06 %YbcI|i]<0  
05/06/08 @EV*QC2l;Y  
05/08 S=.7$PY  
01/07/08 ;Uv/#"r  
02/03/08 *D6X&Hg&5  
04/05/08 8O_0x) X  
01/07 ?OFl9%\ V  
01/02/03 ic]b"ItD  
03/08 oo{3-+ ?  
02/03/08 TE!+G\@  
05/07 ①1002英语 g7r_jj%ow  
②2003随机过程 TEYn^/n~  
③3032最优化设计方法 r}]%(D](v  
080300 Vim*4^[#L  
光学工程 01光通信与集成光学 vl67Xtk4  
02激光技术及应用 F:B 8J4/  
03光电材料与集成器件 >*FHJCe  
04显示与成像 }aC@ov]2  
05微波光子学 ;"N4Yflz  
06真空电子学 . vJlTg  
07光电测控与仪器 <yq kJ  
08光纤传感 i`hr'}x  
09太赫兹光电子学 UB Z37P  
10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技术 27 005 2MQ XtK  
005 *eLKD_D`!C  
005 k6b0& il  
005 CfMCc:8mL  
005 Zl4X,9Wt  
005 VsJ4sb7  
005 C ks;f6G  
005 m2|%AD  
005 5zf bI  
005 :fx^{N!T  
005 AIU=56+I\  
005 .4&pi  
005 (<ZpT%2  
005 ??u*qO:p  
005 _< LJQ  
005 |3{"ANmm'  
005 &h<\jqN/  
005 XTro;R=#  
005 !CGpE=V  
005 yRyUOTK  
005 ALY3en9,  
005 q4y sTm  
005 s'4%ZE2Dr  
005 qvs&*lBY  
005 L}M%z9K` h  
005 F +Dke>j  
005 W Yo>Md 8  
005 :6[G;F7s  
005 ^(+@uuBx  
005 [fZhfZ)<  
005 N eC]MW  
005 |QHIB?C?`  
005 O/b1^ Y   
005 &WJ;s*  
005 I1 +A$<Fa  
001 *ORa@ x  
001 ]MmFtdvE  
001 W1 \dGskV  
001 ecMpU8}rR  
001 q${+I(b,  
031 +#Ga} e CM  
031 pqD lg  
031 10259 xFA+Zj BC  
10263 cXIuGvE&=  
10264 pebNE 3`#  
10265 ;-quK%VO!  
10267 nU23D@l  
10268 Zfc{}ius  
10269 },%, v2}  
10270 FvyC$vip  
10273 tpQ8 m(  
10275 nn8uFISb  
10279 7e:7RAX  
10289 Eyh(257  
10290 ,GMuq_H  
10293 B*^8kc:)L  
10294 EASN#VG  
10295 GiKmB-HO  
10299 ch)#NHZ9F  
10300 7!A3PDAe  
10716 X=[`+ =  
10770 1i 7p'  
10839 ;5:3 =F>ao  
10962 e^h4cC\^  
11039 D' `[y  
11040 z<u@::  
11269 (P 9$Ei0fv  
11433 Q@- h  
11437 f/pr  
11675 XB+Juk&d  
11788 (@cZmU,  
11910 j12khp?  
11915 qViolmDz  
11916 6@J)k V  
11918 t**o<p#)f  
11942 FQw@ @  
12079 S*a_  
10002 oT[8Iu  
10737 Q);^gV  
10826 h7[PU^m  
11090 BCw0kq@  
11274 'fIirGOl  
11929 $jNp-5+Q;  
11931 ['_G1_p  
11933 蒋亚东 r?wE;gH  
吴志明 'E~[I"0  
于军胜 ^r0mx{i&  
周晓军 e"6!0Py#*  
李  伟 [9xUMX^}  
饶海波 3NC-)S  
张晓霞 ?#_]Lzn'  
刘  永 K;#9: Z^+  
邱  琪 06~HVv  
王亚非 ]BBL=$*  
李和平 nK5FPFz8  
刘  爽 Z}4 `y"By  
陈泽祥 h`,!p  
谢光忠 Z4@GcdZ  
徐建华 f S(IN~  
杜晓松 L/n?1'he  
高椿明 $E]W U?U  
许向东 JJ$q*  
陶斯禄 ULIpb  
张尚剑 01" b9`jU  
李剑峰 m6oaO9"K  
王卓然 }Pn]j7u!  
刘  霖 ^E(:nxQ6s  
王  军 zVU{jmS  
李世彬 PhOtSml0  
陈  志 26Jb{o9Z<  
李  春 ;VAHgIpx;  
刘志军 (+ibT;!]  
严  群 kKP<K+hH  
李新阳[兼] EFNi# D8s  
熊效李[兼] oe{K0.`  
Mandelis[兼] nD5 1,1>  
范斌[兼] O>H'o k  
李斌成 ckTk2x PQ  
叶  茂 qu:nV"~_  
饶云江 wfXm(RYM  
冉曾令 E'O[E=  
陈开鑫 :]hNw1e  
王子南 Ghb Jty`  
郑建成 shAoib?Kw:  
宋海智 %P2l@}?a  
王  浟 yxx'g+D*  
Harry 03/04/09/10 T 7bD t  
03/09/10 rV0X*[]J>  
03/04/10 RMvq\J}w!  
01/02/05 C@3`n;yZ=  
03/10 v{[:7]b_=  
03/04 74p=uQ  
01/02/05 0mMoDJRy  
01/02/05 &xYO6_.  
01/02/05 !|#W,9  
02/07 Lq6R_ud p  
01/02/05 CVy\']  
01/03/09 4Nun-(q  
04/06/09 QK`5KB(k'  
03/10 P\lEfsuR  
03/09/10 !JGe .U5  
03/10 R0A|} Ee*  
02/07 ' %&gER  
03/07/10 ``?79MJ5  
03/04/10 Z)^1~!w0  
01/05 u$38"&cmA  
01/02/08 Pb`Uxv  
01/02/07 6D&{+;  
01/02/07 Q_r}cL/A  
03/04/09 >_J9D?3S  
03/10 n(h9I'V8)F  
03/07/08 yt @7l]I  
03/07/10 vk0b b3){D  
02/03/09 ,` 64t'g  
04/06/09 Fc6o6GyL|o  
01 ,6EhtNDu  
03/08 M '#a.z%  
02/03/08 xWnOOE$i  
04/06/09 #PkZi(k hv  
07/02 7,lnfCm H  
03/04 y '[VZ$^i  
01/02/03/07/08 }6_*i!68"U  
01/02/05/08 Xwo%DZKN  
01/05/07 D"V(A\sZ  
02/07/08 )Yu  
01/02/07 8<)ZpB,7  
01/03/10 ^B)f!HtU  
01/02/07 ; ,}Dh/&E  
01/03/10 ①1002英语 U4.$o ]58  
②2002数理方程和复变函数 f DwK5?  
③3003电磁理论(开卷)或3009固体物理 @ry/zG#  
080400 #CV]S4/^  
仪器科学与技术 01宽带时域测试技术及仪器 ]h?q1    
02电子系统综合测试诊断与预测 \%|Xf[AX  
03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及遥感 i\,I)S%yJ  
04集成电路测试与可测性设计理论及技术 b'W.l1]<-  
05新型传感技术与精密测量 6 007 : eCeJ~&E  
007 lSg[7lt  
007 lA pZC6Iwk  
007 wRvh/{xB  
007 " Lh&s<[  
007 nwp(% fBo  
007 kO5lLqE  
007 10389 a%A!Dz S  
10391 EV?U !O  
10392 DXo]O}VF  
10412 hrm<!uKn  
10424 |r*)U(c`  
10779 Wqkb1~]#Y  
10888 Y hQ)M5  
11271 师奕兵 pCDN9 *0/  
童  玲 lxm/*^  
王厚军 TF%Xb>jy[  
谢永乐 6\ yBA_ z  
龙  兵 ^DN:.qQ  
叶  芃 R{fJ"Q5'  
程玉华 d=n@#|3  
田贵云 01/02/04 A#6zI NK#B  
02/03/05 \"1>NJn&k)  
01/02/04 MoE&)~0u&  
02/04 veHe   
02/04 37$ ^ie)  
01 ni&|;"Nt-  
01/02/05 *X(:vET  
01/02/04/05 ①1002英语 | DV?5>>  
②2003随机过程 bx(@ fl:m  
③3006电子测试技术及仪器 4WJY+)  
080500 QYMfxpiC  
材料科学与工程 01电子材料与工程 t&xoi7!$  
02磁性材料与工程 eD?&D_l~6  
03半导体材料及器件 ~PI 2G 9  
04材料化学与工程 | L8 [+_m  
05纳米及低维结构材料与器件 ? Bpnnwx  
06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 0k5-S~_\  
07材料分析表征 \y5lYb,*c_  
08有机电子材料与工程 !,$#i  
09能源材料 Xj 1Oxm 42  
10印制电子技术 &h0LWPl  
11特种高分子材料 Tb$))O}  
12大分子科学与工程 27 003 @"@|O>KJ  
003 bGCC?}\  
003 o{G*7V@H  
003 M bWby'  
003 =mO5~~"W+v  
003 ^e8xg=8(  
003 \ZZ6r^99  
003 AH#mL  
003 ?> }p'{I  
003 "pM >TMAE  
003 Z)s !p  
003 7GOBb|  
003 m$p}cok#+S  
003 E`o_R=%  
003 ?6CLUu|7n  
003 N1Vj;-  
003 Uj7YTB  
003 Y~vk>ZC  
003 ZaYiby@Ci  
003 gADf9x"b  
003 UjI./"]O  
003 ~6f/jCluR%  
003 -TF},V~  
003 AkQ(V  
003 nK;d\DO  
003 U4"^NLAq  
003 9WG=3!-@  
003 3N_KNW  
017 l$gJ^Wf2gY  
017 @} r*KF-  
017 t{] 6GlW  
017 nX!%9x$3  
031 ! V.]mI  
031 +ywz@0nx  
031 :zU4K=kR  
031 10131 ?ES{t4"  
10132 R|RGoGE6g  
10138 k M /:n  
10139 ._0$#J S[  
10140 <#:iltO  
10141 &E]) sJ0  
10143 Vx!ZF+  
10144 @wXYza0|d  
10147 vu.ug$T  
10148 [\ku,yd%0  
10155 U9]&K Nx  
10162 i|h{<X7[  
10166 }!K #  
10167 !S<p"   
10172 '@24<T]  
10173 ]4O!q}@Cd  
10174 _oZ3n2v}@  
10175 s1OSuSL>  
10181 HHx5 VI  
10683 !v3d:n\W8  
10690 F4=X(P_6  
10750 AIP0PJI3  
11327 |3k r*#  
11440 Y3|_&\ v6  
11829 GfgHFv  
12016 k7JC~D E#  
12051 [ !~8TF  
12076 yu#m6K  
10622 1&h\\&ic  
11215 A/zAB3  
11221 5bZ0}^FYF  
11471 bz:En'2>F  
11140 9a:(ab'  
11928 ^!m%:r7Dr  
11932 W^W.* ?e`  
12082 李言荣 <&+0  
张树人 4{,!'NA  
包生祥 >xRUw5jN  
邓  宏 uEsF 8  
兰中文 asW W@E  
刘孝波  0{!-h  
刘兴泉 Ct(^nn$A  
高正平 W T @XHwt  
唐先忠 ZXj*Vu$_4  
何  为 njNqUo>  
胡文成 ]:#W$9,WL  
杨仕清[兼] tPk> hzW  
谢建良 p=[I;U-#H  
朱  俊 xxgdp. (  
蒋书文 }Oe4wEYN)  
蒋洪川 >N0L  
贾春阳 Nbf >Y  
冯哲圣 J6 A3Hrg  
王  宁 DEPsud;  
李晶泽 &[ |Z2}  
郝建原 H.Z<T{y;  
陈远富  u7&5t  
王  超 z2A,*|I  
毕  磊 (76tYt~I=  
牛晓滨 $7O3+R/=  
李雪松 U @}r?!)"f  
刘明侦 @E> rqI;`  
王金淑 /BS yanro  
廖家轩 fndH]Yp  
刘焕明[兼] Rx@0EPV  
郑直[兼] 7Zft]C?|@  
何伟东 7<*g'6JG[  
王志明 Jg&f.  
邓  旭 $GD Q1&Z  
康毅进 F:Yp1Wrb<  
崔家喜 01/03/06 jU{~3Gn?  
01/04/05 ~'Korxa  
01/03/07 _Q*,~ z~  
01/04/05 FW4#/H  
02/04/06 - ^>7\]  
04/11/12 [KEw5-=i@  
01/04/09 G1SOvdq  
02/06 0<Rq  
04/08 Om8Sgy?  
04/09/10 "!#KQ''R  
04/09 q^}iXE~  
05/09 Ki[&DvW:  
02/04/06 @ n$/2y_.  
01/03/06 G#.q%Up  
01/05/06 O}z-g&e.U  
01/02 F{eI[A  
03/05/08 FD8d-G  
05/09/10 L}t P_ *  
01/05/09 rDLgQ{Sea  
04/06/09 :!wt/Y  
04/09 r_Pi)MPc  
03/05/09 1+Q@RiW  
06/07/09 =AX"'q  
02/05/06 }u;`k'J@  
03/05/09 l-8rCaq& J  
03/04/05 -=2V4WU~  
03/04/09 +DYsBCVbag  
05/06/09 mv#*%St5  
01/06/09 eI/5foA  
01/04/09 zCmx1Djz  
01/04/09 KAnq8B! h  
05/07/09 Pk`3sfz  
03/07/09 se29IhS!e  
04/05/12 *_K*GCy  
04/05/09 /sdZf|Zl  
04/11/12 ①1002英语 7Q?^wx  
②2019材料学综合 vU9:` @beu  
③3002材料化学 ;]W@W1)$  
080900 4-oaq'//BT  
电子科学与技术 01太赫兹科学与技术 k\-h-0[|  
02毫米波电子学与技术 YRU95K [  
03微波电子学与技术 <4582x,G  
04生物医学电磁学及成像 14 004 ]l, ,en5V  
004 !i\ gCLg2_  
004 & mm!UJ  
004 #tA/)Jvi  
004 P+DIo7VTX  
004 0!M'z  
004 rl]K :8*  
004 s%1Z raMvJ  
004  BO.Db``  
004 y2=yh30L0E  
004 Nt/hF>"7  
004 .aR9ulS  
004 t8`wO+4@  
004 d{Owz&PL  
004 ilAhw4A  
004 10208 V)P8w#,  
10209 =nqHVRA  
10210 5]n\E?V'L  
10217 W6B"QbHYz  
10218 qw{`?1[+  
10229 Udq!YXE0  
10230 QNH3\<IS  
10233 mhB2l/  
10235 buT6 )~lw  
10253 Z B`d&!W>  
10254 d</F6aM\  
10255 qHvUBx0  
10256 J_?v=dW`  
10258 b'Km-'MtH  
10764 _ j`tR:  
11042 刘盛纲 k8 1%$E  
蒙  林 #'0Yzh]qc  
赵  青 keFH CC  
杨梓强 {Ay dt8  
荣  健 i1!1'T8  
宫玉彬 /(.:l +[w[  
魏彦玉 } `5k^J$x  
罗  勇 |0Xf":  
鄢  扬 1GqSY|FSGp  
喻  胜 Fk^N7EJ:$  
李  斌 dDIR~ !T  
李建清  6su~SPh  
段兆云 U7 ?v4O]D[  
李天明 .ESvMK~x  
巩华荣 ts9wSx~[+  
蒋华北[兼] 01/02/04 x~vNUyEN)  
02/03 @XX PJq;J  
01/02/04 40pz<-B  
01/02/03 ;81,1 Ie<~  
04 U||GeEd  
01/02/04 YWvD+  
01/02/03 b^Re947{g  
02/03/04 `Z8k#z'bN  
01/02/03 }Sbk qd5  
01/02/03 ninWnQq  
01/02/03 zh*D2/ r  
01/02/03 f?51sr  
01/02/03 9$HBKcO  
01/02/03 Rd5_{F  
01/02/03 FV/t   
04 ①1002英语 DZtpY {=Z  
②2002数理方程和复变函数 L_RVHvA=M/  
③3003电磁理论(开卷) HFZ'xp|3dn  
080901 Xt<1b  
物理电子学 01太赫兹科学与技术 8c+V$rH_  
02毫米波电子学与技术 ds9 'k.  
03微波电子学与技术 hdH z", )  
04生物医学电磁学及成像 14 004  3Iv^  
004 eIY`RMo (  
004 10231 8O9^g4?  
10232 R ~kO5jpW  
11156 吴坚强 Sv{n?BYq  
曾葆青 t{jY@J T|  
张雅鑫 01/02/03 _&hM6N  
01/03/04 d X cbS<  
01/02/03 ①1002英语 Q_0+N3  
②2002数理方程和复变函数 b;UBvwY_  
③3003电磁理论(开卷) Ne1Oz}  
080902 S F*C'  
电路与系统 01电路理论及电路CAD ,bl }@0A  
02电子器件及器件建模 6I +0@,I  
03电子电路及系统集成 7qB4_  
04非线性系统及系统控制 Hyy b0c^=  
05射频、微波电路系统及应用 (yq e 4  
06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 TjTG+u Q  
07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 11 002 ]u|v7}I4  
002 ?l/6DT>e  
002 Bdw33z*m  
002 ^[x cfTN  
002 a.Z@Z!*  
002 I/Vw2  
002  @./h$]6  
006 10048 RVatGa0  
10061 +twoUn{#  
10065 DO*U7V02  
10095 XGx[Ny_A2  
10105 \FVfV`x  
10108 p0@^1  
10950 ^z{szy?Fg  
10881 唐宗熙 13X}pnW  
杨晓波 ^?VQ$o2  
鲍景富 Gaix6@X6'  
杨  涛 M/?,Qii  
何松柏 Z10Vx2B  
张洪斌 ' P?h?w^T  
康  凯 |3'  
葛树志 02/05/06 _? gCOr  
03/05 ~lw9sm*2v2  
03/05 JXB)'d0  
05/06 8<6H2~5<  
06/02/01 L^sjV/\oW  
03/04/07 ?_NKyiu95  
02/03/06 N[e,){v  
01/02 ①1002英语 >pv.,cj  
②2003随机过程 ~ b Lx2=-"  
③3029信号与系统 sey,J5?  
080903 n= .P46|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1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功率器件 IO\4dU)  
02功率集成电路与系统 1$>+rW{a  
03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 Q\$3l'W  
04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 ETp?RWXX  
05SOC/SIP系统芯片技术 80=0S^gEZ  
06微电子学理论与技术 K zWo}tT  
07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 VfoWPyWD#  
08ESD器件与电路 (\AN0_  
09射频、微波、毫米波、太赫兹集成电路与系统 23 003 _ \D %  
003 n:5M E*  
003 }Le]qR9Y]  
003 39X~<\&'  
003 J&xZN8jW   
003 76nH)^%l<  
003 6r)P&J  
003 51|ky-  
003 cQU/z"?+  
003 SVCh!/qe\  
003 ]fyfL|(;  
003 >US*7m }  
003 "=h1gql'  
003 /"{d2  
003 ]E`<8hRB  
003 lTx_E#^s  
003 4V+bE$Wu  
003 i ^s Vy  
003 fUT[tkb/!  
003 !_Lmrs  
003 v3-/ [-XB:  
003 <FT7QO$I  
003 +}:Z9AAMy  
005 "5hk%T '  
017 GP} ;~  
017 T+Oqd\05.+  
031 ?@64gdl wq  
031 eaw!5]huu  
031 10130 Kd\0nf6  
10131 .;? Bni  
10132 =KE7NXu]-  
10133 bZu'5+(@  
10135 g4?2'G5m?  
10136 GBJ L B  
10137 "HOZ2_(o  
10151 ]!hjKu"  
10159 i ;FKnK  
10194 ;n&95t1$  
10198 r%,?uim#  
10200 {cK<iQJ  
10748 @*;x1A-]V  
10754  rj4@  
10755 DB vM.'b$  
10827 +=tdgw/  
10914 w-|Rb~XT h  
11046 15:9JVH3D  
11137 Iiy5;:CX:q  
11816 zJDHDr  
11913 JPI%{@Qc^  
11992 8hGyh#  
11999 oz!)x\m*H  
10263 F`D$bE;|  
10909 ZFZ'&"+  
11219 z "@^'{.l  
11140 ;dIk$_FN  
11934 ;lMvxt:  
11936 陈星弼 5`h 6oFxGp  
李言荣 Fa("Gok[  
张树人 u>>|ZP e  
张怀武 %\'=Y/yP  
邓龙江 prJd'  
李  平 ]E9iaq6Z  
张  波 ,,H5zmgA  
李  威 .6y+van  
徐世六[兼] C[FHqo9M?H  
罗  萍 @A[)\E1  
于  奇 v :pT(0N  
李泽宏 C HnclT  
林  媛 &xGdKH  
刘  洋 EjP;P}_i K  
罗小蓉 [6VB&   
李  强 TXImmkC  
宁  宁 \M`qaFan5^  
陈万军 =~:IiK/#  
刘俊杰 [ycX)iM  
谭向东 7Kw'Y8  
Axel L;V 8c  
罗  讯 Q<sqlh!h  
俞  滨 &2ED<%hH`  
吴志明 *fN+wiPD  
向  勇 1I%u)[;>  
项晓东[兼] e#[Klh$]EW  
王志明 gWj-@o\  
Alexander )+ <w>pc  
Arup 01/02/06/08 5=o^/Vkc  
07 R3B+vLGX  
07 xvl$,\iqE  
05/07 8maWF.xq  
07 'jt7H{M  
03/04/05 rXB;#ypO  
01/02/04 '#6e Ub  
02/03/04 r;Sk[Y5#  
02/03/05 OnTe_JML  
02/04/05 ]\*^G@HA2  
02/04/05 oSCaP,P  
01/02/06 U[wx){[|  
07 iil<zEic  
03/04/06 R"W}\0k  
01/02/06 --$* q"  
03/04/05 svpQ.Q  
02/04/05 y_m+&Oe  
01/02/06 a=2.Y?  
01/04/05 zYzV!s2^  
02/03 |62` {+  
02/03/04 3;>ls~4  
03/05/07/09 Fi``l )Tt  
01/06/07 Qx)b4~F?  
07/09 "\wMs  
01/05/07 k8D _  
01/07 o]1BWwtY&  
01/07 9@|52dz%  
01/07 <Y yE1 |  
01/07 ①1002英语 l*l*5hA  
②2004线性代数和概率论 aqON6|6K  
③3001半导体物理 w<(ubR %$  
080904 U}w'/:H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1微波理论与技术 =UKxf  
02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 wtS*-;W  
03天线理论与技术 D0Q9A]bD;  
04电磁场计算机辅助工程 O,r;-t4vYU  
05电磁散射与逆散射 nXT`7  
06微波测量理论与技术 neFwxS?  
07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 *L^W[o  
08微波遥感理论及应用 P) vD?)Q  
09电磁兼容 kyHli~Nr"  
10太赫兹固态技术 COw"6czX/  
11电波传播 33 002 (4FVemgy  
002 YYQvt  
002 gWr7^u&q@|  
002 Sp\TaUzg  
002 /S]$Hu|  
002 72, m c  
002 <&\ng^Z$  
002 h%EeU 3  
002 YdhV a!Y  
002 'C5id7O&  
002 )Q=u[ p  
002 Wep^He\:  
002 'J?{/O^  
002 w'TAM"D`  
002 -m^- p  
002 "}71z  
002 aBC5?V*e%  
002 Bc8&-eZ ,  
002 RiTL(Yx  
002 &@6xu{o  
002 y_9\07va<  
002 "lt<$.  
002 t~L4wr{B  
002 Q^ W,)%  
002 7{<v$g$  
002 10045 [l-o*@  
10046 {YiMd oMhg  
10049 i "V.$|,  
10051 wXUR9H|0(  
10052 d dgDq0N1j  
10053 ;y(;7n_ a  
10054 %1 )c{7  
10055 {|oWU8. l  
10057 f(y+1  
10059 >12jUm)  
10087 uBts?02  
10088 N)mZ!K44  
10098 -Y524   
10099 .'=S1|_(  
10100 vP,pK=5  
10741 uzxwJs'fz  
10865 lZAGoR;0Ra  
10966 9"^ib9M  
11088 Osz=OO{  
11111 x=H{Rv  
11119 bqH [-mu6  
11311 o1#3A  
11530 C]Fw*t   
11771 koT 3~FK  
11951 _ uOi:Ti  
12047 聂在平 _xAru9=n^  
唐小宏 W^09tx/I  
潘  锦 ;#zteqn  
胡皓全 rL\}>VC)  
杨仕文 HIw)HYF 2  
樊  勇 8G)~#;x1  
杨  峰 8qkQ*uJP  
赵志钦 #8XmOJ"W3k  
徐锐敏 5@l5exuG*m  
柳清伙[兼] :g$"Xc8Zn  
胡  俊 ->pU!f)\X  
赵延文 +E9G"Z65iP  
张永鸿 \\EX'L  
李  恩 f~l pa7  
张  勇 RCfeIHL  
宋开军 W\j'8^kI9  
林先其 KRGj6g+  
夏明耀 `\:Ede  
屈世伟 6v{&,q  
程钰间 *b~8`O pa`  
欧阳骏 jh z*Y}MX  
徐跃杭 bX[ZVE(L  
陈志璋 \x$`/  
孙  胜 9Znc|<  
陈益凯 R-$w* =Y  
鲍学元 03/05/04/07 f\?Rhyz  
02/10 [pms>TQ2  
03/07/08 O6e$v I@  
02/03/09 % dFz[b  
03/04 tMd SdJ8  
01/02/10 <gX({FA  
03/05/11 kqX %y  
04/05/08 N (\n$bpTt  
01/02/10 C<C^7-5  
04/05/08 c{`!$Z'k<  
04/05/07 C&@'oLr  
04/05/07 GYy8kp84  
01/02 ?.ObHV*k  
02/03/06 T/u61}'U{  
01/02/10 G \a`F'Oo  
01/02/10 |H8C4^1Rq  
01/02/03 (MqQ3ys  
03/04/05 f@9XSZ<.71  
03/04 KN@ [hb 7%  
01/03 rpEIDhHv  
03/04/06 G]xYQ]  
02/10 ?$I9/r  
02/03/04 vnf2Z,f%  
01/02/04 GGLSmfb)  
03/04 m0 W3pf  
01/03/11 ①1002英语 1foG*   
②2005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 g<DXJ7o  
③3013电磁场理论 Qa9@Q$  
0809Z1 ~tL:r=  
*****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 01信息材料与元器件 67H?xsk@n  
02纳米电子学及自旋电子学 $M,Q"QL  
03LTCC材料及片式元器件设计技术 "7fEL:|j  
04新型微波器件 M4;M.zxJv  
05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 c9@3=6S/  
06隐身材料与技术 12 003 4a!%eBhX"K  
003 {&Rz>JK  
003 5D-as9k*  
003 O\oRM2^u}  
003 Vnb@5W2\  
003 -=lL{oB1  
003 W! |_ hL  
003 W4#DeT  
003  MkdC*|  
003 ;K4=fHl  
003 p.MLKp-'  
003 >#;_Ebl@  
003 Jv%)UR.]  
003 VWYNq^<AT  
003 'F*OlZ!BWy  
003 uHZj pMoM  
003 !K=$Q Uq  
003 vy7?]}MvV  
003 &liFUP?   
005 c8_,S[W  
031 wpNb/U  
031 10133 %Zfh6Bl\X  
10135 !6#.%"{-  
10142 )\W}&9 >  
10145 U(~Nmo'  
10146 m<;MOS  
10154 J!Rqm!)q  
10157 xvWP^Qkb  
10158 l r~>!O  
10165 tqt~F2u  
10169 wk=s3^  
10170 X Cez5Q1  
10177 AXo)(\  
10185 6@d/k.3p  
10187 Sl \EPKZD  
10188 wSALK)T1{  
10752 'I[xZu/8yg  
11097 |^w&dj\,  
11994 2@&"*1(Xu  
12075 UU#$Kt*frR  
10259 e&m TaCLG  
11677 :X1Y  
11935 张怀武 ;>]dwsA*P  
邓龙江 pC&i!la{o}  
杨成韬 h`tf!MD]  
刘兴钊 eI -FJ/CJ  
石  玉 mm | *  
刘颖力 Xs2B:`,hh  
钟智勇 eW_EWVH  
肖强[兼] Wl,I%<&j}  
张万里 fKs3H?|  
韩满贵 (<|1/^~=  
唐  武 Y~OyoNu2  
文岐业 ?Xp+5{  
余  忠 {Q 0DHNP(G  
苏  桦 z+?48 }  
张继华 2bpFQ8q  
唐晓莉 T zHR  
徐华蕊[兼] :O*62olC5  
王向荣 M !rw!,g  
严  鹏 mldY/;-H!1  
蒋亚东 Z1DF)  
Jagadish u z:@  
Federico 01/02/03 B=i%Z _r]w  
01/05/06 T%2%*oa  
01/05 ^cojETOv  
01/05 &([yI>%  
01/05 XP@&I[J3sI  
01/03/05 Dr#V^"Dte  
01/02/05 h)?Km {u%  
01/02/03 I#CS;Yh95  
01/04/05 #Xun>0  
01/04/06 xb^M33-y  
01/05 6IL-S%EGK1  
01/05 I]N!cEr;@-  
01/05 C2K<CDVw  
01/03/04 d%ncI0f`  
01/04/05 bY=Yb  
01/02/05 h &IF ?h  
01/05 j(Tk6S  
02 ] iiB|xT  
02/06 -"n8Wv  
01/05 f.U.(  
01/02/05 X#u< 3<P  
01/02/05 ①1002英语  lJBZ0  
②2018电子材料 %lN4"jtx  
③3030信息材料与器件基础 8BM[c;-{g`  
081000 >tV:QP]Y  
信息与通信工程 01无线与移动通信 *(Us:*$W.  
02通信网络 V4x6,*)e  
03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_1HEGX\  
04抗干扰与安全通信 ZvW&%*k=  
05通信集成电路与系统 [E/^bM+  
06光纤通信 u BBW2  
07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Q%3WD  
08信息对抗系统及信号处理 Gjf1Ba  
09图像与视频信号处理 0Ewt >~n  
10雷达系统及信号处理 11 001 lyrwm{&  
001 x\6i(k-  
001 #.~lt8F  
001 1 ,4V8gp  
001 Xw9"wAj  
001 5%(xZ  6  
002 i]n ?zWo_h  
002 aOo;~u2-=  
002 Q##L|*Qy  
018 7!E7XP6,~>  
018 Z~Z+Yt;,9a  
022 10003 v_ W03\  
10013 >d#6qXKAU  
10646 4xNzhnp|  
10655 <\5Y~!)  
11241 z6J fu:_N!  
11940 TANt*r7  
10083 I`}<1~ue  
10084 $5m_)]w4a  
10085 ;Cqjg.wkB  
11919 =D~RIt/D  
12048 #NLLl EE  
10015 胡光岷 iVGc\6+'  
马  争 yS:1F PA$_  
毛玉明 yD9<-B<)  
冷甦鹏 tqo!WuZAj  
于富财 -"e$ VB  
杨  鲲 R]{AJ"p  
杨建宇 `L=$ ,7`  
唐  斌 #%i-{t+_>  
万  群 pJ1Q~tI  
余  刚 35[8XD  
梁兼栋 #D{//P|;  
蔡竟业 02/03/07 O/=i'0X v  
01/07 /8` S}g+  
01/02/03/04 Uwqm?]  
01/02/03/04 h7S&tW GU  
01/02/03 q:1_D>  
01/02/03 o[!g,Gmoh  
10 "HQH]?!k  
08/10 y[l19eU  
03/08/10 E@_M|=p&  
07 &,Xs=Lv mq  
07/09 1+^L,-k!  
01/04/06 ①1002英语 9R"bo*RIS  
②2003随机过程 " =W7=V8w  
③3029信号与系统 ntSPHK|'  
081001 F62arDA  
通信与信息系统 01无线与移动通信 p5~;8Q7  
02通信网络 %XqLyeOS  
03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Wq`q F(;  
04抗干扰与安全通信 9k^;]jE  
05光纤通信 .O'gD.|^N  
06通信集成电路与系统 34 001 m//(1hWv7  
001 &:-`3J-  
001 T!hU37g h?  
001 2I'\o7Y  
001 (0q dU;  
001 d& @KGJ  
001 `\&qk)ZP  
001 w>X33Ff]8@  
001 s&lZxnIjc  
001 T"Wq:  
001 ;1cX|N=  
001 fj 19U9R  
001 +gOCl*L  
001 fh \<tnY  
001 6kjBd3  
001 Us YH#?|O  
001 oa`,|dA"  
026 ?}B9=R$Pi  
026 ~]A';xH&  
026 \nx ^=4*yk  
026 x-U^U.i@  
026 5gV8=Ml"V  
026 L"tj DAV  
026 $RKd@5XP  
026 cCU'~  
026 :M ix*NCf  
026 ZH`6>:  
026 H U$:x"AW  
026 !HqIi@>8  
026 $&k2m^R<  
026 E] t:_v  
026 n`68<ybl5  
026 r em&F'x0V  
026 JO7IzD\  
026 D Z ~|y H  
026 L|6clGp  
026 o|l)oc6{  
026 w>H!H6Q  
026 10001 tmK@Veb*a'  
10002 :'Imz   
10004 MY9?957F  
10005 %r6~5_A  
10009 1uMnlimr  
10011 i n#qV  
10017 vT%rg r  
10021 n?Gm 5##  
10023 =#T6,[5  
10035 gA2\c5F<  
10036 2d<ma*2n(  
10039 '$1-A%e$1  
10669 &E {/s  
10738 i]hFiX  
10965 #5G!lbH  
11236 k@4]s_2  
11967 wzo-V^+q  
10640 4(u+YW GX  
10641 kfm8F8sxl  
10642 \+Qx}bS{  
10643 5>}L3r>a;  
10644 [_-CO }>  
10645 i7e{REBXb  
10647 GsqrKrbJ  
10651 A8c'CMEm  
10652 <po(7XB  
10657 _Mq@58q'  
10659 @] )a  
10660 g"# R>&P  
10662 T {sw{E*  
10663 ! ~&X1,l1*  
10810 JO+ hD4L  
10811 6],5X^*Y  
10814 qZ_^#%zO  
10853 3gv>AgG  
11089 jn)~@~c  
11906 :l3Tt<  
11912 G_j` 6v)  
12058 李乐民 iKp4@6an  
饶云江 QdC>fy  
李兴明 20%xD e  
文光俊 ix7N q7!N  
王  晟 bmt2~!  
李晓峰 2+"#  
邱  昆 tV# x{DN  
许  都 Gt6$@ji4u  
邝育军 oxcAKo  
徐世中 s`H}NjWx  
虞红芳 ~73YOGiGJH  
武保剑 j24BB}mBB  
邵振海 RMLs(?e  
张崇富 s'} oVx]  
易兴文 mKxQ U0`  
王文钦 n/^wzG  
王红刚 @BW~A@8  
李少谦 'Ur$ jW  
郭  伟 [[[p@d/Y  
唐友喜 =P0~=UP  
胡剑浩 J,+| Fb  
周  亮 Bz7T1B&to  
冯  钢 +uv]dD *i  
张忠培 RUO,tB|(_;  
唐万斌 Du[$6  
朱立东 .D)'ZY  
文  红 5&+ qX 2b  
雷  霞 lm]4zs /A  
董彬虹 4HkOg)a  
凌  翔 sl/#1B   
史治平 XQlK}AK  
陈  智 bnUd !/;  
王  军  R:i7Rb2C  
李  强 '>2xP<ct!&  
肖  悦 ]hv4EL(zi  
方  俊 0P%(4t$pd  
梁应敞 "{L%5:H@  
黄  川 yy/wSk  
肖  鸣 02 3x 'BMAA+  
02 $S=lm {  
02/03/05 dO rgqz`e  
01/02/03/06 Ou 8@7S  
01/02 EV2whs2g  
01/03 EvQN(_  
02/05 K^s!0[6  
01/02/04/06 !t~S.`vF  
01/03 V0ulIKck  
02 gWgYZX  
01/02/03 QfT&y &  
05 ZZzf+F)T  
06 :6N{~[:4  
01/02/05 \W}?4kz  
03/05 aq,&W q@  
01/03/04 )#IiHB F  
01/02/04 Fu{[5uv  
01/04 KzI$GU3  
01/02/04  V:F)m!   
01/03/04 552c4h/T  
01/03/06 "A,]y E  
01/03/04 ,? <jue/bd  
01/02 'hf-)\Ylf  
01/04 mY#[D; mUe  
01/03/04 Wi hQ j  
01/03/04 )MmMs"Um  
01/02/04 uTBls8  
01/03/04 "4&HxD8_ih  
01/03/04 =TwV_Dro~  
01/03/06 y<8)mw  
01/03/04 9I+;waLlB  
01/03/04 i1\xZ<|0  
01/03/04 9@:H9" w  
01/03/04 9 )e`mO*n  
01/03/04 FFK79e/5  
01/02/03 UN_lK<utF  
01/02/03 K:465r:  
01/03/04 "7l p|0I  
01/03 ①1002英语 QE=Cum  
②2003随机过程 E)NH6 ~  
③3029信号与系统 I8 8y9sW  
081002 ^$`xUKp`pn  
信号与信息处理 01高速实时信号处理 =LZj6'  
02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 `a3q)}*Y  
03自适应及阵列信号处理 `P)1RTVx  
04雷达成像及目标识别 [o*u!2 r  
05数字图像及音视频处理 p%]* I?  
06非合作信号处理 z%`Tf&UL  
07通信信号处理 35 002 RR75ke[Hs  
002 nyw,Fu  
002 ^.nvX{H8~=  
002 Kbg`ZO*  
002 jE&kN$.7j  
002 .%U~ r2Y(  
002 dV<M$+;s]  
002 wI1[I  
002 5#80`/w^U  
002 &oWWc$  
002 B(:Kw;r?  
002 lqF{Y<l  
002 U^+9l?ol  
002 d?v#gW  
002 nxsQDw\hy  
002 hIXGfvUy  
002 /raM\EyrlP  
002 1 _f Fbb"  
002 T!"<Kv]J  
002 pnxjuDN7}x  
002 >-s}1*^=oD  
002 d;m Q=k 1  
002 j72cS Rv  
002 Te[[xhTyw  
002 W#u}d2mP  
002 @Sq=#f/=  
002 \#LKsQ a  
002 J}._v\Q7P  
002 smIZ:L %  
002 7/PHg)&  
002 K[~Wj8W0  
005 -fL|e/   
009 10055 0 WF(Ga/o  
10061 tborRi)  
10068 AA>5h<NM  
10069 iN`/pW/JE  
10070 Pk8L- [&v  
10071 %bDd  
10072 <Cg;l<$`b  
10073 5CU< ?  
10075 D.*JG7;=Z  
10083 ni2H~{]z  
10084 "MoV*U2s,  
10085 M#<x2 ojW  
10116 Sw5H+!  
10119 ei\X/Z*q%P  
10123 hZ2PP ^  
10675 +QldZba  
10747 \?3];+c9  
10870 X@~sIUXx9  
10874 y{j>4g$:z  
11096 xZ;';}&pj  
11115 ngm7Vs  
11120 XJ?@l3D:  
11299 J,7_5V@jJ  
11672 _^P>@ ^  
11676 >$R-:>~zN  
11769 (/@o7&>*50  
11770 V 8n }"  
11835 =602%ef\  
11838 TS UN(_XGW  
12054 OVj,qL)  
12067 YLFTf1G9  
10306 }\gpO0Ox  
10457 赵志钦 8\I(a]kM`  
杨晓波 !. 0W?6yo  
汪学刚 6?,r d   
解  梅 \[D"W{9 l  
皮亦鸣 NEGpf[$  
魏  平 G 8NSBaZe  
何子述 `q xg  
韩春林[兼] ,%,}[q?]d  
张晓玲 mS%D" e  
杨建宇 ~?L. n:wu  
唐  斌 F'*{Fk h  
万  群 Q7Dkh KT  
贺知明 qY0Ic5wCY  
江朝抒 90ORx\Oeo  
孔令讲 F`3 8sq  
李宏亮 M~"K@g=Wr  
李会勇 ,$*IJeKx  
刘光辉 L~0B  
甘  露 YE^|G,]  
刘欣刚 &j>`H:  
何  茜 O^IpfS\/  
师  君 GJ((eAS)  
朱  策 VTV-$D u[}  
崔国龙  F-ijGGL#  
曾  兵 M"V?fn'  
凌永权 f-23.]`v  
李纯明 A46y?"]/30  
殷光强 U9;AU] A  
颜庆义 D vK}UAj=  
陈  彦 WJg?R^  
陈建文 ,Z52d ggD  
彭真明 M/#<=XhA  
尧德中 02/04 yCm iW %L4  
01/02/04 C$?dkmIt  
01/02/07 Dpof~o,f  
01/05 J.*dA j  
02/04/05 hDfsqSK0 /  
03/06/07 QZd ,GY5{  
02/03/07 +=:CW'B5  
02/03/07 9?]4s-~  
02/03/04 B'&%EW]  
01/02/04 /tV)8pEj  
02/03/06 Pirc49c  
02/03/04 ~KCOCtiD  
01/02/07 P~=|R9 t  
02/03/07 -x7b6o>$  
01/02/04 s_VP(Fe@K  
05 EAx@a%  
02/03 ,qt9S0 QS  
01/05/07 &|55:Y87  
01/03/06  :3u>%  
01/05/07 Xgc@cwd  
02/03/07 j@Z4(X L  
04 bf::bV?T  
05/07/01 Ean@GDLz8  
02/03/04/06 ZOfyy E  
04/05 ^P\(IDJCo  
05/06/07 X8p-VCkV  
05  [v#t  
02/03/05 b`fPP{mG  
05 _KC()OIeC  
05/07 05.^MU?^U  
05 ErHbc 2  
01/04/05 i\2~yXw\  
05/06/07 ①1002英语 ]xfu @''  
②2003随机过程 @9-z8PyF  
③3029信号与系统 [C9->`(`  
0810Z3 Ztr,v$  
*****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 01定量遥感 O| ) [j@7  
02遥感图像理解与解译 +r"{$'{^  
03地理空间大数据挖掘 g,r'].Jg  
04微波遥感 VE6 V^6SL  
05自然灾害监测技术 5 018 $&I##od  
018 4(f[Z9 iZ]  
018 Zchs/C 9{  
018 /Z94<}C6b  
018 10423 4%0eX]  
10426 pPuE-EDk  
11298 Oca_1dlx  
11357 T6*naH  
11945 何彬彬 s=h  
许文波 5IE2&V  
王  勇 3pl/k T.\  
周  纪 hOx'uO`x(  
崔  鹏 01/02/03 0,1:l3iu1M  
02/05 M,7A|?O  
01/02/04 >7[. {Y  
01/04 oi^2Pvauh  
05 ①1002英语 CkKr@.dV  
②2003随机过程 ^mz&L|h  
③3049遥感科学与技术 a{v1[i\  
081100 F[BJhN*]a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现代信号处理与检测技术 [*GIR0  
02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yV,ki^ ^  
03测控通信与导航控制 a|Io)Qhr  
04新能源系统及控制技术 `$vTGkGpY  
05复杂系统与智能优化 (Z;;v|F.i=  
06定量遥感与遥感图像处理 r~&"D#)sy  
07微波与通信导航测试 \ 'G%%%;4  
08计算机视觉与大多媒体数据挖掘 0*^ J;QGE  
09机器人理论与应用 18 007 3z';Zwz &X  
007 6A&e2K>A  
007 A{3Aw|;  
007 m7}PJ^*b  
007 3omFd#EP  
007 #-*7<wN   
007 . J[2\"W  
007 A(zF[\{]  
007 *y<Ru:D  
007 ^L#\z7  
007 E^B*:w3  
007 29]-s Utqv  
007 k]?M^jrm  
007 =2!AK[KxX  
007 `7_=2C  
007 GPlAQk   
007 DY1?37h  
007 64xq@_+  
007 e[_W( v  
007 $Lg% CY  
007 5dOA^P@`,M  
007 m| 8%%E}d  
006 D>"U0*h  
017 L(tS]yWHw  
017 N'hj  
017 10377 {.F``2  
10378 3l5rUjRwj  
10383 KQ'fp:5|/@  
10391 t95hI DtD  
10392 ^ei[#I  
10393 K8E:8`_cx  
10394 @?ntMh6  
10418 cy)b/4h@  
10625 Yc;cf% c1  
10780 1o)Vzv  
10834 )US|&> o8  
10942 0_JbE  
11217 f:iK5g  
11288 W}B 4^l  
11438 ), `MAevp  
11563 0 [6llcuj  
11792 T=7V+  
11946 :H[E W3Q  
11947 6GzmzhX4  
11948 !fdni}f)  
11949 YLk; ^?  
12040 _DfI78`(  
10881 1xK'T_ [  
10380 N>i1TM2  
10399 ^EU& 6M2  
10887 陈东义 Bv"Fx* {W  
陈武凡 L;.6j*E*  
金建勋 h`&@>uEiq  
童  玲 S8j; oJ2 d  
王厚军 R =HN>(U  
徐红兵 #f]R:Ix>  
朱  宏 EVmQ"PKL'  
赵  辉 "hz(A.THi  
黄显核 Jl3l\I'  
邹见效 Z91gAy^z<  
胡江平 sw*k(i  
程  洪 aA%$<ItH  
宋永端[兼] <Xw 6m$fr:  
贺威[兼] !$h%$se  
曾庆川[兼] "Ks%!  
高  斌 mh44  
林  鹏 3hR7 . /  
李  耘 #c4LdZu9  
邹清泽 O60jC;{F  
景建平 5WP[-J)  
刘  征 G%ycAm  
汤  浩 3f's>+,#%  
葛树志 5`oor86  
侯晓荣 n i@D7:h  
黄  琦 i#lvt#2J0  
陈  勇 01/05/08/09 &m8B%9w  
02/05/06 3D\.S j%  
04 y5a^xRDw  
01/06/07 lGG1d  
01 U'-MMwE]  
01/04/05 ABhza|  
02/05 Ms1\J2  
01 r_)-NOp  
01/03 HT?`PG  
01/04/05 8f^URN<x  
05 pI(FUoP^  
02/08/09 4)Pt]#Ti  
05/08 .[cT3l/t  
02/05/09 |&n dQ(!l  
04/05 O-T/H-J`  
01/04/09 V<4)'UI?k9  
02/04/05 tY# F8a&  
01/05/08 fil6w</L  
01/05/08 T>f-b3dk  
06/04/05 _%zU ^aE  
01/02/04 sef!hS06  
04/05 {z F  
02/03/05/09 RB &s$6A  
01/02/04/05 M!X@-t #  
01/04/05 >MQW{^  
02/04/05 ①1002英语 82/iVm1  
②2003随机过程 +'#d*r91@  
③3026线性系统理论 tQ&#FFt,)  
081105 7gQt k  
导航、制导与控制 01空天地一体化测控通信与导航定位技术 aO<d`DTyJ  
02飞行控制与空间运行管理技术 V;:A&  
03空间系统建模、仿真、验证及其故障诊断 0e7v ?UT  
04声、光、微波探测与精确制导技术 N@d 4)  
05空间光通信 HPCA ,*YR`  
06智能制造与过程控制 A1'IK.  
07鲁棒与非线性控制 6 019 J| DWT+$#Z  
019 *M`[YG19!e  
019 Ppp&3h[dW)  
019 w^p2XlQ<  
019 A23Z)`  
019 0>?mF]M  
019 10242 (6A{6_p  
10624 ix/uV)]k`  
10626 [X=eCHB?  
10636 >C&!# 3  
10637 m76]IN q  
10841 "1nd~ BBOw  
11260 李晓峰 =VSieh  
秦开宇 Uis P 8/k  
徐利梅 Ebk@x=E  
李  辉 l3MH+o  
李  波 M1>a,va8Zq  
戴跃洪 s`TBz8QO$  
杨元杰 01/05 xAO ]u[J  
01/02/07 He@= bLLa  
03/04 z>&D~ 0  
03/06 jGWLYI=V2  
03/06 @Uu\x~3y  
03/06 0qZ)$ YKq  
01/05 ①1002英语 2U+&F'&Q  
②2003随机过程 t. TQ@c+,J  
③3046空间信息与控制工程基础 ;|%r!!#-t  
081200 %)e+w+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计算理论 &ar}6eO  
02机器智能与模式识别 aD^MoB3  
03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D0P% .r"v  
04计算机系统结构与高性能计算 |q>Mw-=  
05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W,Y_8:  
06网络与系统安全 +OmSR*fA0  
07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 LKZI@i)  
08嵌入式系统 32 006 oGqv,[$qN  
006 *LVM}| f  
006 cmeyCyV*  
006 w;(gi  
006 MD)"r>k  
006 6b|`[t  
006 a< EC]-nw  
006 M&FuXG%  
006 t;]egk  
006 {Jc!T:vJ  
006 [ lW "M  
006 U VKN#"_{  
006 u^9c`  
006 ^IH1@  
006 cZ>W8{G  
006 q@9 i3*q;  
006 ;Y^RF?un  
006 =@ZtUjcJx  
006 xW =$j|  
006 pG6-.F;  
006 [R>   
006 ]Qr8wa>Z  
006 <h=M Rw,l  
006 1,QZnF!.x  
006 0)5Sx /5'  
006 @3c#\jx  
006 `uA&w}(G  
006 "ru1;I  
006 &o@5%Rz2/  
006 - >I{ :#  
006 *^6xt7  
006 p0y?GNQ  
006 uk  f\*  
006 ,jsx]U/^  
006 YBIe'(p  
006 sDm},=X}  
007 Os 2YZ<t  
009 G@EjWZQ  
031 j :Jdwf  
031 10315 *9Js:z7I  
10321 ysJhP .  
10322 ' 5 qL  
10327 `AHNk7 t=  
10332 _8pkejg  
10333 <VR&= YJ  
10335 >m6,xxTR  
10351 SA 4je9H%  
10361 rI66frbj  
10363 T>Rf?%o  
10369 -_*XhD  
10373 Doc'7P  
10375 D3AtYt  
10689 o p5^9`"  
10705 +6)kX4  
10722 @1-GPmj-  
10822 LOUKUReE  
10823 t2%@py*bU  
10829 y#Za|nt  
10878 b:5%}  
10880 QRZTT qG  
10881 grfdvN  
10884 L5qCv -{  
10885 sEJ;t0.LX  
11006 vl{_M*w ;  
11054 S}p&\w H  
11682 %)hIpxOrX  
11705 s?;<F  
11706 o`T<}z26  
11708 Q~Sv2  
11750 NZ+?Ydr8k  
11753 W "\tkh2  
11754 }!yD^:[ 5  
11789 3{I=#>;  
11791 7k#${,k  
12042 +?5Uy*$  
10377 ND55`KT4  
10944 hKzBq*cV  
10514 tp0!,ne*  
51611 吴  跃 j zmSFKg*  
傅  彦 6aF'^6+a  
罗  蕾 g"dZB2`C  
汪文勇 "U5Ln2X{J  
陈雷霆 2 ) /k`Na  
符红光 leb^,1/D6  
杨国武 \BbOljM=  
陈文宇 X\3 ,NR,  
罗光春 il>x!)?o  
叶  茂 e2-70UvW^  
高  辉 (4{ C7  
侯孟书 UU;-q_H6  
鲁  珂 R Z<+AX9R  
龚海刚 Vr/` \441  
刘  明 Ot2zhR )  
向艳萍 AK~`pq[.  
吴立军 &` 00/p  
张景中[兼] q(jkit~`A  
徐  杨 .n)!ZN  
戴元顺 S-M)MCL  
段翰聪 V'Z&>6Z  
葛树志 /XW&q)z-Hl  
肖鸣宇 iBtjd`V*  
杨  波 * Y%<b86U  
屈  鸿 p29yaM  
鲁  力 c+Q.?vJ  
荣智海 j5,^9'  
申恒涛 nI`f_sp  
文勇刚 T]Tdx.B  
邵俊明 x!"SD3r=4>  
吴卫平 QX/X {h6  
闵革勇 9k=U0]!ch  
杨  阳 LL= Z$U $  
邵  杰 #K :-Bys5v  
徐增林 wDT>">&d  
James M1/M}~  
陈东义 rP^TN^bd|  
蒋田仔 H[ BD)  
张翼成[兼]  (kWSK:l  
祝  峰 02/05/07 ?Do^stq'4  
07 _KB{J7bs<a  
08 T~i%j@Q.6  
05 ^wx%CdFm'P  
03/07 h`wMi}q'D  
02/07 H&w:`JYDL3  
01/02/07 u*t,i`  
01/02 8 uDerJ!  
04/05/07 csH2_+uG  
02/03 !_ CX2|  
02/07 ?S (im  
05/06/07 H~A"C'P3#  
02/07 w)+wj[6 E  
05/07 J>rka]*  
02/05/07 D(y+1^>  
02/07 wP[xmO-%  
01/06/07 V ]79 vC  
02/07 )v[XmJ>H~o  
02/05/07 c_ La^HS  
07 PG{i,xq_B{  
02/04/05 9n1ZVP.ag  
02/03/08 95=g Y  
01/02/07 q@(1Yivk  
02/05/07 f}^I=pS&  
02/07 "jMqt9ysN  
05/06/08 _ Yfmxn8V  
07 MkwU<ae AB  
02/03/07 Q"40#RFA  
03/05/07 vxZg &SRK  
01/02/07 '"y}# h__T  
07 -<_QF82  
05/07 zj<ahg%z  
02/03/07 (8.{+8o  
02/03/07 Yu'a<5f  
01/02/03/07 74+A+SK[  
02/07 +b^]Pz5  
02/03 1BJ<m5/1%  
02/03 Gav"C{G  
07 YTK^ijmU6x  
02/03/01 ①1002英语 hq=,Z1J  
②2003随机过程  OF[?Z  
③3015计算机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网络 LN4qYp6)G  
0812Z1 H3 , ut  
*****信息安全 01密码理论与技术 DECB*9O ^  
02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 ef=K_, _  
03网络安全技术 >{C\H.N  
04软件安全与可靠性技术 Tzzq#z&F  
05云计算安全与物联网安全 3GF2eS$$P  
06大数据安全 3 006 Tk*w3c"$  
006 dH\XO-Z7v  
006 mk!Dozb/  
006 }u%"$[I}  
006 KB!5u9  
006 UL( lf}M  
006 10311 %T!J$a)qf  
10312 WkP +r9rT  
10318 d--'Rn5  
10364 i%-Ld Ka}"  
10365 S|em[D[Y^  
10882 `]=oo%(h  
11248 范明钰 tnz+bX26  
李建平 yHeEobvb  
许春香 -oyO+1V  
张小松 >Kivuc  
周世杰 \K iwUz  
李发根 ;apzAF  
李洪伟 02/05/06 jjzA .8?(7  
01/05/06  En6H%^d2  
01/05/06 t *G /]  
03/04/06 w%y\dIeI'  
06 C/=XuKE-t  
01/03/05 O( z}H}Fv  
01/05/06 ①1002英语 W_`A"WdT.  
2011近世代数 ]m4OIst  
③3031信息与网络安全(含密码学) yX!HZu;j  
083100 jS.g]k  
生物医学工程 01神经信息工程 F {+`uG  
02基因工程与育种技术(小麦、水稻) /) 4GSC}Gg  
03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 (ljF{)Ml+=  
04内分泌生理学 "2?l{4T\  
05基因组定向修饰及合成生物学 d[ D&J  
06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 U]|agz>  
07基因表达调控与细胞信号传导 q Zv =  
08数字化医疗设备关键技术 #R0A= !  
09分子神经生物学 Lw1EWN6}_&  
10脑机接口 `d]IX^;  
11纳米生物医学 ~PWSo%W8  
12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学 20 009 i_R e*  
009 epHJ@W@#  
009 !$;a[Te  
009 I){\0vb@  
009 (>4aibA'P  
009 H5CR'Rp  
009 J5p"7bc  
009 "@A![iP  
009 7uorQfR?  
009 vbx6I>\Y  
009 1=sXdcy;  
009 .d;Iht,[  
009 H=*5ASc  
009 {Gq*e/  
009 %J:SO_6  
009 v~3B:k:?l  
009 p.I.iAk%G^  
009 fj7|D'c  
009 tWTKgbj (  
009 /-bF$)vN  
009 p.}Ls)I  
009 ih,%i4<}6m  
009 10455 dkgSvi :!  
10457 iovfo2!hD  
10459 %75xr9yOP  
10460 alh >"9~!  
10461 -9RDr\&`(  
10465 Mb3}7@/[  
10466 }X GEX:1K  
10468 ReiB $y6  
10470 SN4Q))dAU  
10471 izh<I0  
10474 .@ xF6UZ  
10475 t8^m`W  
10476 +&zYZA8v  
10483 $^u} a   
10791 E?(xb B  
10944 eC5$#,HiC  
10949 tm7u^9]  
11192 1ygpp0IGJ  
11890 iU6Gp-<M ,  
11891 eEhr140  
11927 n|GaV  
12052 ^(viM?*  
12080 李朝义 V\(:@0"  
尧德中 Sq:0w  
饶妮妮 qY\f'K}Q*  
周  红 L[5=h  
杨足君 Z|RY2P>E  
李永杰 eY{+~|KZ  
李  科 Ltjbxw"Qd  
颜红梅 [r/k% <  
李  凌 '+j} >Q  
刘贻尧 'zh 7_%  
郭锋彪 npRS Ev  
游自立 %e*@CbO$  
黄  健 S*AERm   
陈华富 e.c3nKXZ q  
张  勇 p}[zt#v  
蒋田仔 t4?DpE  
徐  鹏 OT'[:|x ;  
Kendrick |lv|!]qAma  
邹学明 A)ipFB 6K  
张  涛 Vb BPB5 $q  
BENJAMIN 43V}# DA@  
pedro " vtCTl~t  
廖  伟 01/09 !nAX$i~  
01/03/10 v9T_ &  
06/08 ^k<o T'89  
04/07 FZ8b7nJ)4m  
02/07 G9JAcO1  
01/03 ,]b~t0|B  
01/02 ?)e37  
01/09 =_0UD{"_0  
01/12 S;]*)i,v  
07/11 7=(Hy\Q5xH  
06 1{P'7IEj  
07 F`9]=T0  
06 `Qeg   
01/03 0@AAulRl  
02/05/07 ~Ch+5A;  
03/06/09 J:skJ.Wx  
01/10 '}Ri`  
12 n[(Qr9  
03/08/09 2<}NB?f`N  
03 DfKr[cqLM  
12 SB)5@ nmS  
01/03 2YDM9`5xs\  
01/03 ①1002英语 cYqfsd# B  
②2017生物医学及工程基础 "9n 3VX)  
③3045生物医学及工程综合 O eL}EVs8=  
083500 : >>@rF ,  
软件工程 01软件理论与技术 ]7e =fM9V;  
02嵌入式软件理论与技术 B,{K*-7)MX  
03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 M}!2H*  
04多媒体理论与技术 Q~T$N  
05网络软件与操作系统 6&/T@LQYrh  
06移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ZWo:,r~q  
07数据挖掘 Xn{1 FJX/  
08移动数据处理理论与技术 v,ju!I0.  
09先进计算理论与应用 7 022 oJfr +3I  
022 -a-(r'Qc(  
022 `]W| 8M  
022 tPF.r  
022 QqU!Najf  
022 mrw=T.  
022 F >rH^F  
022 )Eo)t>  
022 D gaMO,  
022 mWvl 38  
022 O6OP =K!t:  
022 10310 1@-Ns  
10316 0vw4?>Jf@  
10324 @/31IOIV]`  
10326 .p(T^ m2A*  
10329 *I0T{~  
10337 5@BBo eG  
10339  \*<d{gZ~  
10371 X93!bB  
10830 N}t 2Nu-  
10932 BT"XT5@  
11499 _/tHD]um  
11712 秦志光 Uw7h=UQh  
朱清新 %B.yW`,X  
张凤荔 K9up:.{QQ  
佘  堃 ] @u6HH~^  
雷  航 w {3<{  
魏正耀[兼] AnX%[W "  
杨义先[兼] =UfsL%  
刘勇国 m+T;O/lG0{  
田文洪 u@cYw:-C  
赵有健[兼] fNW"+ <W  
熊  虎 TtTj28 k7  
唐金辉[兼] 03 Vo'T!e- B  
01 z\%67C  
03/06/08 [UWd W  
03/07 8p:e##%  
02 <"my^  
03 z?*w8kU&>  
03 :x4|X8>  
01/07 7E79-r&n  
05/07/09 #PH~1`vl  
05 aGtf z)  
03 9\mLW"  
04 ①1002英语 b((M)Gz  
②2015随机过程与排队论 @v)p<r^M">  
③3052软件理论与网络安全 1;Cyz)  
083900 D"2& P^-  
网络空间安全 01网络与数据安全 xg;+<iW  
02安全通信 ?kH8Lw~{5W  
03电磁空间安全 pS'FI@.'{  
04密码理论与应用算法 fPR1f~r  
05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 8 006 zck#tht4 n  
006 i%#+\F.&  
006 IYS)7`{]  
006 kwo3`b  
006 gM u"2I5  
006 Mh:L$f0A%O  
006 W14 J],{L  
006 >,$_| C  
001 j7$e28|_n  
002 ?mFv0_!O  
002 e.7EU  
002 bYpnt V  
026 N`5,\TR2f  
026 10311 tl,.fjZn  
10318 (|:M&Cna]  
10321 c[wla<dO*  
10333 .w=/+TA  
10361 iNtaDX| %/  
10364 `scR*]f1+  
10878 &C, 'x4c"  
11248  (C-{B[Y  
10738 ^84G%)`&  
10052 \o}xF@sM5  
10071  Ch&a/S}  
10874 n$x c];j  
10644 W>Y@^U&x`  
10657 范明钰 &=Ar  
许春香 @r/#-?W  
傅  彦 "CSsCA$/  
符红光 L-jJg,eY  
罗光春 &gVN&  
张小松 +%zAQeb  
戴元顺 fxgPhnaC>  
李洪伟 @| M|+k3  
张崇富 \\PjKAsh  
杨仕文 1-%fo~!l  
魏  平 9_L[w\P|4  
甘  露 Y}t \4 di  
周  亮  8{wwd:6  
文  红 04 lGV0 *Cji  
04 `slL %j^"  
01 M>wYD\oeg  
04 _GXk0Ia3`  
01 3QV*%  
01 ?J%1#1L"/  
05 V/%>4GYnC  
05 Sz%t JD..  
02 (yu/l 6[  
03 9v;Vv0k_  
03 :8L8q<U  
03 !^^?dRd*v  
02 Lz`E;k^  
02 ①1002英语 @)UZ@ ~R  
②2011近世代数 G! ]k#.^A,  
③3031信息与网络安全(含密码学) sd,J 3  
085271 X\`_3=  
电子与信息 01信息与通信工程 6%'.A]"  
02电子科学与技术 3)F |*F3R  
0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D8inB+/-  
04光学工程 ebm])~ZL  
05相控阵天线 13 001 $*SW8'],`  
002 [=" e ziM{  
002 J4QXz[dG  
003 a H 4c02s$  
004 LM$W*  
004 TlXI|3Ip  
005 SFB~ ->db  
006 w&$`cD  
019 &qMPq->  
026 7R`M,u~f2^  
026 cWEE%  
026 =q>'19^Jx  
026 10655 #Vl 0.l3  
10057 kjW+QT?T&  
10083 W 0(_ ~  
10137 | h`0u'#  
10229 L; T8?+x  
10233 |S_T^'<W  
10259 qHsUP;7  
10322 ?5U2D%t  
10624 )i~cr2Hk  
10640 d_AK `wR  
10643 `k=bL"T>\  
10645 3!3 xCO  
10647 冷甦鹏 VcAue!MN  
徐锐敏 X'wE7=29M  
杨建宇 V_>\ 9m  
张  波 2Gz}T _e  
宫玉彬 =7-9[{  
罗  勇 t2EHrji~  
蒋亚东 vh "R'o  
罗  蕾 9!f/aI  
秦开宇 $u7; TW6QD  
李少谦 r^h4z`:L  
胡剑浩 F ;{n"3<  
冯  钢 xgABpikC^  
张忠培 01 K2 he4<  
02 @*}D$}aR'V  
01  '/`= R  
02 7bqBk,`9  
02 MJ7Y#<u  
05  i7 ] 4W  
04 -0?~  
03 :Mb%A  
01 >G);j@Q  
01 ^9^WuSq  
01 T~QWRBO  
01 'I_Qb$  
01 ①1000考核 zfI>qJ+Nqt  
②2000考核 , 3,gG "  
③3000考核 D|@/yDQ  
107200 }~#pEX~j*  
生物医学工程 01基因表达调控与细胞信号转导 }MRd@ 0-?!  
02疾病基因研究 "u6`m?  
03临床医学生理与医疗技术 Ge,;8N88  
04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 !xP8# |1  
05口腔基础与临床 iOwx0GD.n  
06细胞与分子药理学 |o,8V p  
07组织修复与重建 $}lbT15a  
08干细胞移植 5 021 XD|E=s  
021 Wm_4avXtO  
021 ,$;yY)x7U  
021 ]d,S749(s  
021 (ohq0Y  
021 *F ? 8c  
021 NLS%Sq  
021 8aO~/i:(.  
021 GKvN* SU=  
021 JAAI_gSR3  
021 XEn*?.e  
021 AK\$i$@6  
021 AgV G`q  
021 gN24M 3{C  
021 6fd+Q  /  
021 @?=|Y  
021 YhOlxON  
021 V m(1G8 a  
021 2R=DB`3  
021 11596 A;/-u<f  
11597 p!sWYui  
11598 x%+aKZ(m)  
11599 $ "E).j  
11603 uHAT#\m:  
11605 f 1w~!O9  
11612 9Xl`pEhC  
11617 #{ k|I$  
11619 h3*Zfl<]  
11624 %Eb%V($  
11628 jV? }9L^;  
11633 k]5Bykf`Ky  
11634 kGd<5vCs  
11638 F1jglH/MF)  
11644 w3=%*<  
11648 pGf@z:^{*-  
11650 N@Y ljz |  
11652 ^ <Pq,u%k  
11654 ]8icBneA~'  
11884 鲁  芳 iCW*]U  
石  毅 a@\D$#2r  
杨正林 EhO|~A*R  
陈和平  .&9 i  
邓绍平 ^5A t?I8  
朱献军 AX= 1b,s  
何  刚 Y`o+XimX  
黄  翔 ~mO62(8m  
李贵森 ~=KJzOS,S  
刘文英 %I-+Ead0i  
牟雁东 [5uRS}!  
王  莉 q^A+<d  
王  跃 -T&.kYqnb$  
童荣生 -S$1Yn  
曲  超 mcn 2Wt  
尹立雪 LwhyE:1  
余  茜 D K=cVpN%s  
张侯斌  qNm$Fx  
张丰雪 :.?gHF.?  
黄孝伦 02 4<cz--g  
02 1fo U  
02 ^':!1  
02 F:D orE  
01 Kh4$ wwn  
02 wWSdTLX  
03 k6Uc3O  
07 =xsTDjH>  
03 GEEW?8  
03 <L{(Mj%Z  
05 wtT}V=_  
03 K]U;?h&CZc  
07 Qb! PRCHQ  
06 hzI|A~MFB  
04 q~@]W=  
04 $t5 V=}m>  
07  .AYj'Y  
01 F  q!fWl  
01 ?6nF~9Z'  
08 ①1002英语 $5v0m#[^  
②2006分子生物学或2020医学综合或2022药学综合或2023口腔综合 Qj3a_p$)P  
③3024细胞生物学或3047小儿外科或3051超声心动图学 ATy*^sc&"  
120100 8)kLV_+%  
管理科学与工程 01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4Q IE8f Y  
02决策分析 _:+ KMR  
03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DAwqo.m  
04宏观经济系统与管理 7 011 U`o^mtW.  
011 t6BHGX{o  
011 f5 0L,4,  
011 bW ZbG{Y.  
011 i5 >+}$1  
011 O$kq`'9  
011 LTJc,3\,  
011 []0mX70N  
012 10505 lCF `*DM#  
10508 \m=?xb8 f  
10513 .[u> V  
10531 U!XS;a)  
10537 K^rIG6  
10544 *WE1;msr  
10711 l{VSb92f  
10837 "lNzGi-H  
10576 唐小我[兼] YUQtMf9  
马永开 N~g :Wf!  
陈  旭 u*7Z~R  
艾兴政 xyH/e* a  
倪得兵 577:u<Yt  
陈光宇 dr{y0`CCN  
彭  怡 .Hc(y7HV  
石勇[兼] ^). )  
汤志伟 01/02 OzT#1T1'c  
01/04 !:LJzROh  
01 PuxK?bwC  
01 eQO#Qso]  
01/02/04 Wk^RA_  
02/03 w6 2=06`@  
02/03 XYx 6V  
03 e75UMWaeC  
03 ①1002英语 Gjz[1d  
②2004线性代数和概率论 aFY_:.o2k`  
③3010管理经济分析 u)Q;8$`  
1201Z1 ^D@b;EyK  
*****金融工程 01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 rVQX7l#YI  
02投资管理与交易策略 v&g0ta@  
03金融产品创新与定价 E?PGu!&u  
04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分析 6 011 Bn]K+h\E  
011 ,J mbqOV?!  
011 10508 ,pq{& A  
10518 kE;O7sN   
10519 马永开 {+("C] b  
田益祥 y?30_#[dN  
房四海 01/02 G>T')A  
01/02/04 ;52'}%5  
01/03 ①1002英语 2aNT#J"_  
②2004线性代数和概率论 Nq8@Nyp  
③3010管理经济分析 < /p 8r  
120200 xPmN},i'R$  
工商管理 01战略与组织 F.q|x|9j  
02创新与创业管理 ,:v&4x&=  
03服务与运营 @?B6aD|jE  
04营销管理 7 011 "oc$  
011 0vs0*;F;  
011 /jD-\,:L}  
011 ~hN~>0O  
011 'bW5Fr>W  
011 +1{fzb>9_  
011 9$d.P6|d>  
011 2BB<mv K4  
011 ,8K'F  
011 10509 A{,n;;  
10510 ~o15#Pfn/  
10511 KI&:9j+M)  
10515 -rY 7)=  
10516 J?712=9  
10520 {E,SHh   
10523 QocQowz  
10538 @Jv# fr  
10539 z?.(3oLT  
10800 李仕明 ` ti8-  
井润田[兼] ]EL\)xCr  
陈  宏 !s IwFv )  
银  路 +g\;bLT  
鲁若愚 .gD km^  
邵云飞 r+g jc?Ol  
谭劲松[兼] VuWib+fT  
慕银平 W,NL*($^  
杜义飞 E 5kF^P  
何  铮 01 <f%/px%1  
01 >[3X]n,0  
03/04 9m!7|(QV  
02 {\We72!  
02/03 YOw?'+8  
01/02 dB)9K)  
01  X4I]9 t\  
03 XS/n>C  
01/02 1xC`ZhjcD  
01/02 ①1002英语 ~%P3Pp  
②2004线性代数和概率论 `p|[rS>  
③3025现代管理学 |\{Nfm=:%  
qY}Cg0[@g  
常见问题 oyQ0V94j  
uC[d%v`  
什么是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oFyeH )!  
FfXZ|o$;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是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生源范围: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民族自治地方,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湖北恩施自治州,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考生报考资格由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负责,未设民族教育处的由高等教育处等相关处室负责。我校只接收非汉族考生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SsRVd^=;x  
kH2oK :lN  
初试和复试有没有指定参考书目? 4WG= m}X  
n_;S2KM  
参考书目详见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参考书目”,仅供参考,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不提供,也可参考内容与之相近的其他书目。考试大纲详见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考试大纲”。 Oxj(g;}  
|8'B/ p=  
是否有辅导班或辅导材料? -$L(y@%X^  
>;}] pI0T  
1、学校不开设任何辅导班,有关报考的具体问题可咨询各学院研究生科。2、请仔细阅读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公告栏”招生简章。3、参考书目详见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参考书目”,仅供参考,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不提供,也可参考内容与之相近的其他书目。考试大纲详见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考试大纲”。4、不提供博士入学考试历年真题。硕士入学考试初试自主命题历年真题详见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公告栏”。不提供硕士入学考试复试历年真题。 `oPLl0  
Y eO-gY [b  
报考其他单位的博士可以调剂或转学到电子科技大学吗? $kv[iI @  
D"` [6EN[  
目前不能调剂,也不能转学,必须重新报考电子科技大学。 2:~cJ k{  
3.~h6r5-  
有公费博士生吗? xH@'H?  
19w_tSg  
我校从2008级研究生新生开始实行培养机制改革,每年评定学业奖学金。 /x O{ .dr  
We\Y \*!v  
博士生可以获得哪些资助? S|) J{~QH  
DA= qeVBg  
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助学金:助研、助教、助管;贷款: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具体政策请咨询研究生院学生管理科或学院研究生科。 AtT"RG-6  
zM\IKo_"  
有哪些出国交流机会? mCK],TOA:  
*@~`d*d  
国家公派留学出国,包括“博士研究生(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和“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攻读博士期间赴国外从事课题研究)”两种方式,每年名额各40人,具体政策请咨询国际教育学院。 >*{:l,LH  
<oZ(ng@X  
博士生学制几年? *f?S5 .  
Eh {up  
直博生5年,其他博士生(含硕博连读生)4年,可视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但最长直博生不得超过8年,其他博士生(含硕博连读生)不得超过6年。 unJ iE!  
hi0XVC95  
如何咨询博士报考相关问题? J+0/ :00(  
1O23"o5=  
1、首先请仔细阅读《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招生简章》,大部分政策问题或共性问题已有明确说明。2、有关博士招生的普遍性问题请咨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可通过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留言咨询”提问,或发送电子邮件至主任信箱yzb@uestc.edu.cn,或电话咨询028-61830153,电话咨询仅在上班时间开放,即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上午9:00—12:00,下午1:00—5:00。3、有关博士招生的专业、导师等具体问题请咨询各学院研究生科。 tr5'dX4]  
U-1VnX9m  
V*>73I  
t( wZiK}  
学院介绍 E`(5UF*>  
学院代码及名称 :|zp8|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gF2(iK6  
001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012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ruz Mag)  
002 电子工程学院 013 外国语学院 g(KK9Unu  
003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016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FVKX  
004 物理电子学院 017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kHGeCJe\{  
005 光电信息学院 018 资源与环境学院 3Hy%SN(  
00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019 航空航天学院 N/(ofy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021 医学院 ?rAi=w&c  
008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022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8I<_w4fC  
009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024 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SgyqmYTvZw  
010 数学科学学院 026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Th.3j's  
011 经济与管理学院 031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H U:1f)a a  
001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x`Vy<h 33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于1994年10月由学校批准成立,其前身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无线电技术系。学院建立至今,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无线电技术、通信与信息工程的优秀人才,成为我国通信与信息技术领域的一支中坚力量。 %uh R'8"  
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6年建校(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初期的有线电设备系,其主体是有线电、电报电话和通信三个专业。1958年在专门化基础上建立了电视、微波多路通信、电子测量技术专业。自1977年恢复高考和高校秩序正常化以来,学校对专业重新进行了调整,成立了无线电技术系,为人们熟知的老一系。设有无线电技术、广播电视工程、通信工程、电子测量专业。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通信产业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进行大规模的改造,1995年3月25日正式挂牌成立由三个系(无线电技术系、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系)和两个国家级实验室(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战术通信抗干扰技术)和信息系统研究所组成。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涉及现代通信技术、通信系统与通信网、各种信息的传输、存贮、变换、处理、检测与可视化等领域。 CM`x>J  
今天教学和科研已成为通信学院发展的两个中心,拥有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信与信息系统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通信与信息系统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通信与信息系统中的信号处理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一个部级研究所(信息与系统研究所)。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树立了教学科研并重共同发展,以国家、国防建设需求为牵引、为国家输出一流的通信合格人才为最终目的,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的研究型学院为目标的指导思想,使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成为了电子科技大学最具知名度、最受学生欢迎的学院之一。同时通信工程本科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方向均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国家重要的通信与信息技术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基地。几十年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的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赏。他们中涌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华为技术公司总裁孙亚芳等杰出校友,以及众多著名教授、工程技术专家和知名企业家。近年来学院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的教学科研奖若干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2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若干部,对于我国电子科学、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6.k^m&-A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世纪的朝阳中,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正伴随着全球通信与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长风破浪,直济沧海! Z`^ K%P=  
002电子工程学院 ~o}moE/ ;O  
电子工程学院是学校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学院。由微波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集成电路与系统系和电子实验中心组成。 <GSQ2bX[  
学院师资雄厚,学术氛围浓。拥有IEEE Fellow 3人, “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长江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四川省百人计划6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16人。学院现有正高级职称51人,副高级职称127人。“计算电磁学及其微波工程应用”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myf\$  
    学院拥有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与通信工程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电子信息工程科学”和“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极高频复杂系统”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和“新型微波探测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已建成大型微波暗室(群)、半导体元件射频参数提取与建模及射频/微波单片集成电路在片测试等高水平学科平台;设有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按大类招生,包含电子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信息对抗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四个专业);拥有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电子类)两个国家级教学基地。 (qNco8QKu3  
    学院科研实力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算电磁学及其工程应用、天线工程、微波毫米波技术、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电子侦察与信息对抗、数字音频与图像处理、非线性电路与复杂系统、集成电路与系统等相关领域。近年来,学院的科学研究快速发展,科研获奖29项;2014年授权专利68项,年均SCI收录论文150余篇,2014年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基本形成了“军事电子”、“基础研究”和“企业合作”三足鼎立的科研格局。 <+ -V5O^  
    电子工程学院毕业生遍布海内外IT领域,在国防科研战线,航空航天、电子领域,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处处都有要学院校友的风采。以香港城市大学薛泉教授(IEEE Fellow)、网易公司创始人丁磊、 “神舟载人飞船”测控系统总工程师席政少将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国内外电子信息领域的中坚力量,为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l;yr @  
003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8W(<q|t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的前身是电子科技大学建校初期的无线电零件系,2001年11月由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与信息材料工程学院合并成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下设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信息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 1-4   
学院是“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依托单位,拥有2个国家级研究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基地研发培训中心、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通信应用单晶材料);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电磁防护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功率器件与智能功率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3个“211工程”建设的研究机构(电子信息材料及应用基地、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应用实验室、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心);4个研究平台(材料与器件制造工艺平台、微细加工平台、电磁性能测试与微结构表征平台、集成电路设计平台)。此外,学院还拥有从事教学、研究、开发、设计的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材料微观分析中心、纳米技术中心等多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和研究实验室。 -OHvK0~  
学院拥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其中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及“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及4个本科专业。以上学科均具有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实力,在本学科所涉及的主流方向上具有综合优势,并被国内外同行所认可。 (3)C_Z  
学院现拥有一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星弼教授、工程院院士李言荣教授领衔的具有雄厚科研、教学力量的师资队伍,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授59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82人,9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目前,各类毕业生供不应求。 \a{Aa  
004物理电子学院 i)A`Vpn  
物理电子学院组建于2001年10月,现设有应用物理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真空电子技术系、高能电子学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现代物理研究所和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OI)&vQ5k  
学院现有教职工203人,拥有一支以中科院院士刘盛纲教授领衔,由120余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组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师资队伍。其中还有一批由“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四川省“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以及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入选者组成的杰出人才队伍。 ~5-~q0Ge  
    学院在学科设置上形成了理工渗透,协调发展的明显特色。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中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在“物理电子学”(国家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无线电物理”、“光学”、“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等七个学科点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应用物理学”(四川省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川省特色专业)、“真空电子技术”(国家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和“数理基础科学”(实验班)等四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学院现有各类全日制在读学生2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700余人。学院实施了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班导师制等学生管理机制,学生工作的各项指标(英语四六级、毕业率、就业率等)一直名列学校前茅。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xKg }cO  
学院拥有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863计划”强辐射重点实验室、太赫兹科学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太赫兹科学与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基地、激光与毫米波系统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室,拥有国内高校中唯一能进行大功率微波电真空器件的理论研究、计算模拟、制管到测试的系统研制基地。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进入了国家的“拓展提高序列”。学校由此被总装备部确定为电真空器件研究的“两厂、两所、一校”中的一校。 trID#DT~  
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学院在太赫兹技术、微波电真空器件、等离子体电子学、新型受激辐射器件、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计算电磁学及应用、固体光学和热学、空间光学等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的特色优势,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ITER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和攻关项目以及对外引进等大量高水平科研项目。“十一.五”以来,承担了我国第一个太赫兹技术的“973”项目,独立承担国家重大专项1项,多学科参与国家重大专项8项,参与国家支撑计划2项,参与国际ITER计划,参与重点型号项目多项,科研项目类型多样化,在国内已具有较好的影响力;科研总经费超3亿元,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申请和授权专利100余项,发表SCIE检索收录论文1000余篇。2003年,刘盛纲院士获得了毫米波、红外线领域的国际最高奖K.J.Button奖,成为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学院还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研制出了国内第一支220GHz太赫兹回旋管、8毫米高功率回旋行波管、3mm回旋振荡器和8毫米高功率回旋速调管。研制的毫米波接收前端、毫米波高放混频组件、毫米波开关均己列装,研制的微波管CAD软件已成为我国微波管CAD设计的首选软件。 wJ;9),fL  
学院重视校企合作,建有“电子科技大学·美的微波管技术及微波能应用联合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云科电子器件工程中心”、“电子科技大学·警用装备研究联合实验室”等6个校企联合实验室或工程中心。 ,\.YJD>z  
学院十分重视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十一五”以来,举办了中国—英国/欧洲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学术研讨会(2008年)、首届IEEE MTT-S(微波理论与技术协会)国际微波研讨会(2008年)、国际微波毫米波技术会议(ICMMT)(2010年)等国际会议。2010年,举办了由16位院士、国内众多科研院所的学者以及企业界人士等参加的中国太赫兹科学技术及应用发展研讨会。派出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合作研究、考察访问达100余人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1000余人次,邀请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及国内相关专家来短期讲学、交流200余人次。 [X0k {FR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物理电子学院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把握机遇,开拓创新,为把学院建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二级学院而努力奋斗。 Ws2prh^e(  
005光电信息学院 a7QlU=\  
光电信息学院是我校最早设立的院系之一,是国家“985”和“211”工程我校重点建设的单位。学院目前由光电子技术系、光信息科学与显示工程系以及光电工程中心构成。 ?7rmw y\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已形成了一支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的高水平学术队伍。现有教授30余人,副教授50余人,其中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 7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EM#Hc,  
学院具有高水平的学科平台。现拥有“电子薄膜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聚合物与微结构传感器室)、4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光电探测与传感集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传感与信息处理”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显示科学技术”、“信息光电子技术与器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平台。通过“985”、“211”工程的建设,学院新建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设计平台、制备工艺平台、测试表征平台,形成了光电薄膜集成器件一体化研究平台。现有科研、教学实验室6000平方米,仪器设备2000余台,价值6000万元。 eY 0Ly7  
学院科学研究工作,紧跟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要。在光纤通信、激光技术与器件、新型敏感材料及传感器、信息显示、光电成像、集成光学、光电子测量、微波声学、光纤传感与光信息处理等研究方向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处于前列,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十一五”以来承担科研任务500余项,科研经费充裕,并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部(省)级科技奖励16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00余项。学院还注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目前与德国康米尼茨大学、澳大利亚伍伦共大学、荷兰埃因霍温技术大学、美国康宁公司、荷兰菲利普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lc^4  
目前我院拥有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一级学科的硕博学位点,并设有相应的博士后流动站。 5Ws:Ei{R  
光电信息学院在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不断突破传统领域,优化专业设置,以科研促进教学,注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了严谨的治学风格和积极进取的学术范围。历年来,我院培养的人才,以素质全面、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后劲足等鲜明特点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赞誉。光电学院将大力倡导“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争取把学院建设成为光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 )?= kb  
006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AxG?zBTFx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首批建立计算机专业的高校之一。1979年成立计算机系,1984年建立微机所,同年成立计算中心,1995年整合系、所、中心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aVp  
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具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四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2012年国务院学科评估名列第12,进入ESI前1%;美国US NEWS公布的全球工科学科排名95。 aufcd57   
学院设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系、信息安全系,拥有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NPl2\o.  
学院以培养具有计算观、系统观和工程观以及具有疑证力和协作力的计算机工程创新人才为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国际竞争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安全两个本科专业,且均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000人,其中本科生近2000人,博士研究生220人,硕士研究生1200人,留学生80人。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创新创业,2010年至今,学院开展学生科技讲座115场,支持学生项目456个;学生获的国内外各项科技创新奖项207项,学生发表论文46篇;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知名企业对口招聘我院毕业生数持续增加,学生素质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E-*>f"<h  
近年来,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国家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双语课程2门,教育部-IBM精品课程6门,教育部-Intel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1门,四川省资源共享课3门,四川省精品课程13门;出版教材60余部。其中9部教材入选国家“十五”规划教材,11部教材入选“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教材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一个,四川省教学团队2个。 $S"zxEJJ Y  
近年来,学院科研工作发展迅速,“面向数字化医疗的医学图像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和“分布式计算的平台与应用”分别获2011年度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973子项、863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水平国家项目10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00篇,其中被SCI/EI检索640多篇,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0余项,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余项,建有数字媒体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数据处理技术四川省工程实验室。 g/n"N>L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现有教职工180余人,专任教师140余人,拥有一支包括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7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含青年千人),2位长江学者,4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位四川省教学名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95%,一年以上海外学习和访问经历的72%。 (o6A?37i  
学院大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每年邀请包括IEEE FELLOW在内的数十位国外知名专家进行交流访问,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外知名大学留学或进修,召开高水平国际会议,派出数十名学生参加各类海外交流项目。自2010年实现留学生规模招生以来,学校已招收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留学生。 Q@3ld6y  
007自动化工程学院 _zVbqRHlw  
自动化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建校之初成立的电子自动化设备系。1986年,学校重建自动化系,由电子测量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自动控制三个专业组成。2001年,以自动化系为主体,与校内相关专业进行整合,改建为自动化工程学院。 r`mzsO-'  
目前学院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以及“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气信息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为国家特色专业,自动化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学院现有在读学生25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生800余人。 A61-AwvF8-  
学院现有教师140余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65人,博士生导师28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1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百人计划”2人,四川省“千人计划”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 L@^ !(  
长期以来,学院形成了“宽带时域测试技术及仪器”、“电子系统综合测试诊断与预测”、“ 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及遥感”、“现代信号处理与检测技术”、“新能源系统及控制技术”、“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拥有电子测试技术与仪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军用电子测试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依托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组建的“电子科技大学测试技术与仪器研究所”,是总装备部定点的军用测试仪器骨干承制单位,十余年来承担军事预研和型号任务50多项,在我国武器装备的维护保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五年来,学院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600余篇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 A7I8Z6&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层次人才培养,设立了“雄鹰计划”、“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等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五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各类毕业生,涌现了以李小文院士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有300余名毕业生在大型企业和研究机构担任重要职务或做出重大贡献。近五年,研究生就业率达98%以上,其中70%的毕业生到国有大型企事业、高校、研究所等单位就业。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拥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V.E.~<7D\  
学院与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utgers,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Birmingham University, Stanford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以及Agilent, Intel, Motorola,德国PTB,美国NIST等国外著名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联合培养学生、互派留学生、互派访问学者等协议。近五年,主办具有影响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数10余次;邀请150多名海内外学者讲学或作学术报告;派出学术骨干出国访问或参加学术会议60多人次;派出学生到国外公派留学或做文化交流300余名,招收留学生20余名。 u:{. Hn`  
008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n ^O)|Z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精密仪器与机械”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精密仪器及机械”、“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4个校级研究所。目前学院教职工1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1人,拥有长江学者2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人选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防科工委专业组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15人,副教授36人。在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经费的投入下,学院已构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平台,拥有ANSYS、eMpower、CoventorWare、I-DEAS、Pro/E、Relex、iSIGHT等软件系统和Dspace、动态信号分析仪、阻抗分析仪、自动探针测试台、DSP运动控制实验平台、振动与控制实验平台等硬件系统,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 lN]X2 4t  
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精密仪器与机械”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精密仪器及机械”、“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9个校级研究所。 *I;Mp  
学院每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国防科工局技术基础、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以及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研究课题项目50多项,同时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导师年均科研经费逾50万,每年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研究生导师中绝大部分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学习经历,治学严谨并具备丰富的研究生指导经验。 v~W6yjp  
我院研究生培养工作注重专业知识、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每位研究生都能得到实际科研课题的锻炼和系统培养,广泛涉猎当前国内外科研和技术发展的前沿,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部分同学还能在国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专利以及软件版权登记等成果。我院研究生科研工作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和重用,历年来我院研究生就业供不应求,就业率高达100%,其中90%以上的学生高薪进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著名外企、大型国企、研究所及高等院校,从事产品研发、科研教学与技术管理等工作,如Intel、Autodesk、德尔福、甲骨文(中国)有限公司、联想国际、联合汽车电子、中兴通讯、海格通信、华为、中电集团、中航集团各研究所、中石油或到美国的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等。学生就业满意度很高,事业发展态势好,多数学生成为单位技术带头人和骨干。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通过在我院的学习与研究为职业生涯和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ovdf{  
009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Z1?t%1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原无线电系1980年成立的生物电子学研究室,1986年该研究室并入自动化系更名为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教研室。2001年11月,学校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基础,整合校内相关师资成立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g'l7Jr3  
经过多年努力,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已经汇集了一支包括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等为代表的师资队伍。构筑了能够从基因、分子、细胞、动物等多层次的研究,能够从脑机制、脑成像到脑模拟进行神经信息过程分析的现代化研究平台,能够进行医学信息系统开发到多种医疗电子仪器设计的医学信息研发架构;学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已建成磁共振影像研究中心(fMRI)、信息医学研究中心,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63等重要项目,依托学校在信息科学领域的综合优势,以及近三十年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积淀,深耕信息科学与生物及认知科学的交叉领域,形成了以神经信息、生物信息、遗传信息和医学信息为特色方向的学科构架,学院目前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0年)、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和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四个硕士授权点。学院在国家“985”和“211”工程的支持下,先后建立了“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生物物理与生物电磁学”和“智能信息处理”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四川省网络化医学仪器人才培养基地”。 aV92.Z_Ku  
010数学科学学院 z;@S_0M,Z  
数学科学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拥有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其全部二级学科,即: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5个二级学科)、“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一级学科为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2013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的数学学科世界两百强。同时,学院为全国七个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之一,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国家教学基地。 X~/ 9Vd g  
在工程硕士方面目前设有“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在本科生培养方面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川省特色专业)两个本科专业。现有本科生近550人,在读硕士生、博士生、工程硕士200多人。 Vv* 5{_  
学院目前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数值代数与科学计算及在复杂电磁计算中的应用、图像与视觉计算的模型算法及应用、动力系统与控制、微分/积分方程数值解、偏微分方程与调和分析、概率论与金融数学、随机模型方法及工程应用、统计学及应用、不确定性数学理论及应用、经济数学、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应用软件、代数组合等。 a}+ _Yo(Q  
学院现有教职工10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1人、博士生导师8人。多人曾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师德标兵、校“百人计划”和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主持承担了一批国家和部省科研项目,包括一批国家973计划课题、四川省科技支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教育部科研重点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自然科学理论类)等多项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和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在国际顶级/一流学术期刊发表了大量论文;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级教学改革项目,获得三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具有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两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两门国家精品课程、一门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多门四川省精品课程,多部教材入选“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r:S5x.P2  
本科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多次获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一系列一等奖、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多项赛区冠军并多次进入世界总决赛并获全球第16名、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多项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在曾获佳绩,多位毕业生入选“成电杰出学生”。博士生获中国计算数学学会青年学者优秀论文竞赛二等奖和优胜奖、美国“百人会英才奖”,多位博士和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入选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四川省优秀硕士论文,一批博士生、硕士生入选四川省优秀毕业研究生。每年都有一批本科毕业生去国外国际名校(如英国牛津大学等)、中科院和国内名校深造。培养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受到大型IT和金融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和其他著名高校的欢迎和赞扬。 dsft=t8s  
011经济与管理学院 Lh5+fk~i~8  
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于1993年,前身系1982年建立的管理工程系,是一所年轻、充满生机活力、特色鲜明的学院。学院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形成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三个相互融合渗透的一级学科群,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优秀师资队伍,是莘莘学子孜孜以求的学术殿堂。 BfO}4  
——学科与专业 5E!|on  
经济与管理学院设置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现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企业管理、金融工程4个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金融工程、应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8个硕士点和MBA、EMBA、IMBA、项目管理、物流工程、金融、软件工程7个专业学位的硕士授予权。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和数量经济学是四川省重点学科。 KTS7)2ci  
——师资力量 f<x t3  
经济与管理学院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任课教师,为研究生精品化教育提供坚实的师资基础。学院现有教师109人,其中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17人,副教授7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到了教师总数的79%,具有海外学习和访问研究背景的教师占60%。教师中有7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原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多人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长江学者”称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近5年来学院承担了4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得了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20项奖项。 !un"XI0`t<  
012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s13 d*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前身为人文社会科学系,1993年建院,2006年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基础上扩展、更名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以公共管理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文科学院。 ?)ZLxLV::  
学院现有公共管理、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国际政治、新闻传播学、应用心理学5个硕士点及公共管理(MPA)、新闻与传播(MJC)。其中,公共管理学为一级学科、特色专业,拥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文科综合实验中心。在校统招研究生近400人。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学校、公务员、企业、科研机构等。 l>Oe ,`9O  
学院研究生导师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15人,博导6人。现拥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名,四川省学术带头人2名,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名,四川省教学名师1名,四川省师德标兵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1名,政府津贴专家2名。 e[Ul"pMvS`  
近年来学院科研实力迅速提高。三年来,学院完成科研项目150余项。2008、2009、2010年共承担国家级基金项目11项,省部级课题21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ISTP、ISSHP检索200余篇。 UW~tS  
学院不断扩大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韩国等国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自2005年起,已成功举办6届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9cHNwgD>v  
专业简介: m]b.P,~v  
公共管理: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位权。培养具有较强的管理学理论基础,深入掌握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专业基础知识,深刻理解电子政务的理论及其实务,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能胜任政府部门,社团组织、高等院校、公司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 (4/`@;[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位权。培养具有宽广的学科基础和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司法机关、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理论研究、教学工作以及法律实务工作。 #p^pvdvh3  
国际政治: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位权,是我国西部高校和科研院所最早设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硕士点之一。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入掌握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战略、中国外交等基础知识,具有较强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专门人才。能胜任高等院校、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外资企业、社会团体的理论研究、教学工作或管理工作。 Tr+Y@]"  
新闻传播学: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位权。2011年升为一级学科。研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在新闻传播、网络传播、区域和国家形象传播以及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了研究特色。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新闻传播、网络传播、文化产业和媒介经营管理的知识、理论及技能的专门人才,能胜任大众传媒机构、宣传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网络传播和文化产业领域的理论研究、教学和实践工作。 l[ OQo|_  
应用心理学: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位权。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理论基础、具备解决心理学实际问题能力的专门人才。毕业生能独立从事应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能胜任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服务机构的科研、教学、教育、训练、咨询等工作。 =dJEcC_J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MPA):2007年获得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授位权。旨在为公共部门、政府机关和非营利机构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具备较高的公共管理理论素养以及较强的现代公共政策分析和公共事务管理能力的、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和技术的领导者、管理者及其他公共服务人才,培养适应电子政务、地方政府治理、人力资源管理、教育行政管理所需的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 N/SB}F j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MJC):2010年获得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授位权。旨在为传媒机构、宣传机构及网络传播领域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新闻与传播基本研究方法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 G/QJH{I  
013外国语学院 1F%*k &R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前身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外语科,始建于1956年,1984年组建为外语系,2001年11月正式成立外国语学院。学院下设英语系、翻译系、日语系、法语系、汉语国际教育系、翻译专业学位(MTI)教育中心、公共外语教学部、多语种教研室8个教学单位;学院现设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语言学研究所、翻译与跨文化研究所、神经语言学研究所、外语教育研究所、语言培训中心、TOEFL-GRE-雅思考试中心等科研和对外服务机构。 b+fy&rk@-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办学体系完备。学院拥有1个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下设英语文学、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翻译与跨文化研究、比较文学及海外汉学研究、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英语、日语)、日本语言文化、认知神经语言学等研究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点招收英语和日语两个语种的笔译和口译方向的硕士生。学院开设英语、日语、法语、翻译4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136人,其中专任教师116人,教授、副教授5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人,在读博士8人,博士后4人,教育部名师奖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学院65%的教师均有在海外名校留学、访学的经历。 doUqUak  
学院教学科研设施齐全,办学条件完善。目前,拥有可容纳近1000多人的电化教学语音实验室、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室、数字化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和外语云计算中心等,音像设备齐全,影视资料丰富;建有学院图书基藏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文献检索系统;拥有中、英、日、法等语种书刊2万多册。外语语言工具书、各类专业文献和中外文期刊齐备。这些先进的教学设施为现代化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全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近60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社科项目、省厅社科规划项目、校级和各类横向课题80多项,获得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学科优秀成果奖2、3等奖5项。 SX<>6vH&  
学院历来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重视师德建设,学风严谨,坚持教学与科研同步发展。在人才培养中 “以学生为本,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及地方外语大赛频频获奖,每年都有多人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一等奖,多次获得全国外研杯英语辩论大赛全国二等奖、三等奖等,多次获得“CCTV 杯”、“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西南特等奖”、“全国二等奖”等,多次获得全国“中华杯”日语演讲比赛二等奖。英、法、日语系与英美及日本知名大学开展学生交换项目。学院与国外许多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国际友人之间的学术交流频繁。常年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著名专家、教授来我院短期讲学或担任兼职教授;学院教师有多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支持,赴国外访问或进修。 w[7HY@[  
秉承“团结求实,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校训精神,外国语学院已成为以外语学科为主、发挥电子科技大学工科优势、注重相关学科互相交叉渗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的外语学院。 D"><S<C\C  
01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5Rw~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现拥有教育部重点学科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拥有2个二级博士学科授位权,2个一级硕士学科授位权,在校博士生、硕士生近120人,近五年来博士、硕士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集中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行政机关。 "MKsSty  
学院现有博导7人,教授11人,副教授20人,其中博士19人,并拥有首届全国高校百名“两课”优秀教师1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名,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四川省教学名师1名。学院设有五个教研室、一个研究中心和两个服务于学科建设及教学的实验室。 EwJn1Mvq  
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方面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和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三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视频公开课1门、四川省精品课程1门;承担40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与重点项目、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撰写专著50余部,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学院科研成果获得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8项、三等奖18项。 5|H(N}S_  
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点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 S| ?--vai_  
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与教育对象的特点,把握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能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现实问题,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 uTF EI.N  
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学两个硕士点采取一级学科招生,实施一级学科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以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基础设置五个研究方向,以有效实现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该专业着力培养具有坚定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学和实践等方面的人才,政治学专业以学院科研优势和国家发展需要为依据设置四个研究方向,以有效实现学科建设与服务社会的相互促进,着力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政治学研究、宣传、教学和实践等方面的人才。 1 jd=R7  
017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Z)>a6s$ih<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1年6月,是电子科技大学为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拓展新学科而建立的从事电能源科学技术高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新学院。 rs)aEmvC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与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集中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光电信息学院和电子工程学院中长期从事电能源领域研究的中坚力量,致力于解决电能源短缺和电能源利用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 C#bW <T  
学院充分发挥交叉学科优势,在智能电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功率电子学、微波输能等研究方向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省部委的重大科研项目,已逐步形成涉及电能源科学与技术“材料—器件—系统—应用”各环节的高水平科学研究体系,在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与控制、太阳能电池、电力电子应用、新能源汽车等相关研究领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资助达100多项,累计申请专利120多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已经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中。 ]$%4;o4O  
学院以能源科学与工程为背景,综合电气工程、能源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等相关领域,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基于交叉学科的宽口径、复合型能源专业人才。 -|UX}t*  
学院拥有多个专业教学实验平台及教学实验室,充分结合学校电子信息领域优势与能源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工程硕士、软件工程硕士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电能源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o".O#^3H%  
学院拥有一支以“千人计划”和毕业于哈佛大学、亚利桑那大学等知名大学学者领衔的师资队伍,专职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师资力量雄厚起点高,在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M(gWd8?#  
锐意进取的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将以特色鲜明的电能源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优势,在国家能源战略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 {@`Uf;hPAX  
018资源与环境学院 <{~UKi  
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12年1月,是电子科技大学为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而建立的新学院,由国际著名遥感专家、中科院院士李小文教授担任首任院长。 Fd=`9N9  
学院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庞大的信息科学优势学科群,确立了以“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资源探测与信息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为核心的学科体系,突出“3S(RS-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资源探测、环境监测、国防等方面的应用,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设“环境工程”和“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两个本科专业,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时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招收硕士和博士生,并自主设置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博士点,在读硕博研究生100余人。 tWy<9TF  
学院发展势头强劲,已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拥有环境工程基础实验室、数字环保实验室、空间信息工程实验室、公共卫生领域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资源环境遥感综合观测与处理系统实验室、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等实验教学和科技创新平台。 JH,fg K+[  
资源和环境是二十一世纪全球发展的共同主题,是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之一。以此为契机,年轻的资源与环境学院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国家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积极推进我国资源与环境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发展。 z:? <aT  
019航空航天学院 nqW:P$  
航空航天学院(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7月,是电子科技大学为拓展航空航天科研领域、建设空天信息新学科、开展多学科融合型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培养本硕博各层次高素质创新人才组建的研究型学院。 Ol^EQLO  
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导航、制导与控制”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工程”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覆盖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完整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在测控通信与导航控制技术、空天信息科学技术等方向上拥有雄厚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0人,副高32人,博士生导师6人,航空航天重大专项及863等领域国家级专家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的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46人具有航天航空专业背景的博士学位,50%的教师在35岁以下。此外,学院还聘请三十余位航空、航天领域杰出专家担任分别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及协议教授,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3名。 -s84/E4Y*  
在国家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学校完整、强势信息学科群,学院发展迅猛,在导航制导与控制、空天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建院以来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450项,累计到款近2.2亿元;撰写专著4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0余篇、申请及授权专利60余件;荣获省部级及军队科技进步奖4项。形成了以总装备部为代表的重点部门,以航天和航空军工集团为代表的重点行业,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广泛的科研任务渠道;构建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为代表的基础研究、以863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研究、以重大专项、重大工程为代表的工程型号研制的科研任务体系;凝练了测控通信导航及其无线宽带测试、空间微波、空间光通信、声波定向、智能协行助力机器人以及空间信息系统仿真测试等特色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并成功应用于载人航天、新型无人机和民航安全等领域。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国际交流,与国际知名大学、企业及国内航天航空重点研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七院、INTEL、美国微芯公司、日本东京电气通信大学等共建了一批高水平联合实验室,其中包括空间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导航制导与控制研究中心、临近空间技术实验室、精确制导工程中心、机器人远程控制国际联合实验室、智能机电控制联合实验室、先进半导体制造与工业工程联合实验室、空间运行技术研究中心、变频节能混合电源系统实验室等。 |I<-x)joIK  
航空航天学院主要面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工学以及其他相关理学一级学科下各专业方向,如导航制导与控制、空间信息系统、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光学工程、系统工程等,招收优秀推免生及本科毕业生,在空间信息科学技术方向上培养以多学科融合为特色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式将以国家重大高水平科研项目为牵引,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系统总体设计与工程开发能力,为我国航空航天及相关领域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研究人才。 ho=]'MS|  
学院现有全日制研究生48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57人,博士研究生26人。 +=xRr?F  
近年来,我院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其中1/3左右进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下属军工科研院所工作;约1/2进入Intel、IBM、爱立信、摩托罗拉、朗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部分进入金融、电力等行业相关单位,还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进入高校执教或到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1 6v4 R  
九州生气携风雷,春华秋实谱新篇。今后,航空航天学院将不断开拓创新,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开放式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复合型高层次空天信息科技人才的培养摇篮。 '%7]xp  
021医学院 jiD8|%}v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医学越来越强调医学成果的创新突破和研究成果的产业转化。在此大背景下,转化医学、医工结合、信息医学已经成为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特点。2013年9月29日电子科技大学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医学院正式签约,标志着电子科技大学与四川省人民医院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和国家医疗改革要求,探索创新医学人才培养,进行跨学科医学研究进入了新的里程碑。 fXQRsL8 ]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医学结合在交叉学科领域备受关注,承载着五十余年历史的电子科技大学是电子信息领域的全国重点大学,电子信息学科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四川省人民医院是四川省医学科学研究及临床技术指导中心,拥有一批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省级医学重点学科为代表的优势学科,拥有包括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在内的高层次人才,是四川省医疗龙头单位。四川省人民医院一直坚持临床、教学、科研齐头并进,在以临床服务为主体的情况下致力于科研和教学的全面快速发展。     ml/O  
以信息医学为切入点,在电子信息、生命科学和医学等学科领域寻求交叉、渗透和融合,是电子科技大学拓展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科层次,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多科性发展道路的重大举措。 )}lV41u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将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科学的优势和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临床优势,以信息医学为切入点,促进信息科技与医学学科的渗透融合,增强医学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医学科技创新中心。 {it eC  
022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S("- 3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是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我院软件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现拥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  S,>n'r[  
学院拥有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成都)、IBM大型主机系统教育中心(成都)、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校外实践基地)等机构。其中,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成都)是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联合批准的全国首批基地之一;IBM大型主机系统教育中心(成都)是全国首批建立的五个中心之一,拥有西南地区唯一一台IBMe Server Z900大型计算机。  |ZzBCL8q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高、经验丰富的教学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9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2人,约60位企业及国外兼职教师。近年来,学院承担了8项国家级及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各级精品课程20门,出版教材近20部。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横向科研项目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8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收录100多篇,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D'+8]B  
学院建立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配备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目前在校内拥有2500㎡供本科和研究生使用的教学、科研实验场地。与IBM、长虹、中软等建立教育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德州仪器(TI)、腾讯、百度、青牛软件、东方通等1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ytkq(  
学院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求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专业知识厚、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拥有国际视野和社会竞争力强的工程型软件人才。自建院以来,共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5000余名各层次复合型软件人才。学院共设软件技术、嵌入式系统、大型主机、网络安全工程、信息工程、数据获取与控制、工业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等七个本科生培养方向,拥有软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和在职硕士研究生、软件工程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含留学生数十人),其中博士70余人,硕士250余人。 <5^(l$IBj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国际化培养。与美国、英国、爱尔兰、比利时、印度等国的30余所著名高校开展联合办学项目,每年选派本科生赴荷兰、印度、新加坡等国开展实训,并招收海外留学生来校攻读学位。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专业知识厚、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拔尖软件人才。  9D21e(7X  
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建立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设立学生创新基金。学生在海内外高水平科技竞赛中成绩突出,曾获“IBM大型主机技术全国应用大赛”最佳作品奖和最佳团队奖、“Imagine Cup微软全球学生大赛”西南地区获得第一名、“2012趋势科技校园程序设计大赛”中国区冠军等佳绩。  ZJm^znpw6  
学院将以“工程化、国际化、系统化”为办学思路,以“交叉性、拓展性、实验性”为指导原则,发挥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区位优势,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努力把学院办成满足社会需求、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 !X_~|5.  
024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1MSu ]) W  
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电科院)成立于2003年,是顺应电子科技大学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需要而特别建立的专职科研机构。主要承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及工程任务,小批量多品种订货生产以及高水平特色人才培养任务。 y?hW#l~#X  
成立以来,电科院以科研为核心,以学校为依托、面向社会、汇集资源、广纳人才。到2012年8月,科研人员规模发展到百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博士(含在职博士)26人,兼职教授12人(博导8人),已成为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工作的生力军。 {P+[C O  
电科院凝练了三大技术方向:综合电子系统技术、高密度集成封装系统技术、安全信息技术;其研究内容涵盖了雷达仿真、一体化电子系统、卫星导航技术、空间集成电路设计、LTCC技术、微波毫米波组件、无线传感网络及监控、无线音视频技术和新一代三维显示技术等多个技术领域,逐步成为了学校学科汇聚、科研协作的平台。科研工作不断发展,科研项目逐年增加,近五年来累计承担了百余项各类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累计上亿元。经过几年的积累,在雷达、预警和探测,导航、监控与定位,微波毫米波器件与组件,T/R组件及其测试系统、LTCC片式电容和滤波器,空间集成电路以及高新工程技改等项目领域取得了一批成果。获省部级鉴定成果数十项,大部分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属世界首创;获省部级奖两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检索7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共100余项,其中专利授权30项。 _J!mhU A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电科院建成了优良的工作学习环境科研实验条件。拥有国家信息安全中心成都研发中心、综合电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SIP工程技术中心等重要的科研和技术发展平台;与民航空管公司等多个单位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并取得了重要合作成果;拥有了四川省信产厅“四川省信息系统工程测评中心”、“中国赛宝(四川)实验室”等资质,全力推动软件测试业务的开展。 _ RYZyw   
电科院积极探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面向工程应用的总体技术人才培养为主,鼓励在读研究生全面发展。接收优秀推免研究生进入课题实习,并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其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对进入课题的研究生按照正式员工、采用灵活激励机制进行管理;除有学校奖学金外,还特别设立电科院奖学金,奖励的各个方面做出成绩的研究生。 *RM'0[1F4  
电科院积极创造条件资助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参加学术会议,每年均有在读优秀研究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因材施教,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培养管理制度确保培养质量;通过与科研和生产的无缝连接,使研究生科研能力得到快速有效提升,近年来多人次获得ADI设计大赛奖励。 B.jYU  
截止2012年8月,在我院实习和工作的研究生累计超过500名,成为电科院重要科研力量。近年来,毕业研究生主要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各大工业集团下属科研院所以及Intel、Marvell、华为、中兴、百度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这些研究生毕业后深受国内同行业相关科研院所和公司的欢迎,年均一次性毕业时就业率超过99%,  {xH@8T$DX  
我院招收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光学工程等专业硕士生。招收规模逐年扩大,到2012年9月在读统招研究生已超过300人;培养的硕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人才培养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xx8na8  
创新成就梦想,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热忱欢迎有志从事相关专业研究和学习的同学到电科院一展才华! E]Q)pZ{Jb  
026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Awh)@iTL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国家在无线与移动通信领域,从事探索性、创新性和重大关键性技术的机理、应用基础、实现和验证的研究,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开展国际前沿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开放式科学技术研究平台,取得了达到国际先进与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与技术成果,为我国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eW%jDsC  
实验室是电子科技大学的二级行政结构,独立招收和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学院代码为026。 .EwK>ro4  
实验室现有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57人,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电子与通信工程” 学科和“密码学”学科同时招收和培养研究生。 a/fYD2uNo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无线网络与云技术、扩跳频与抗干扰通信技术、通信中的信号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纠错编译码技术、通信与信息安全技术、卫星通信技术、无线通信专用芯片设计技术。 <rs]@J'p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第四与第五代移动通信、60G赫兹与太赫兹通信、超宽带无线电、无线宽带接入、自适应扩跳频、短波与超短波通信、综合抗干扰通信、无线协同通信、空时频多维信号处理、通信大数据处理、高速信号处理与实现、编码与调制联合设计、高效纠错码与网络编码、认知无线电与认知网、自组织网、无线专用网络、传感器网与物联网、卫星通信组网、无线定位、密码与认证及其应用、安全移动通信、移动网与移动云安全、移动网与终端数据安全、无线通信系统级芯片(Soc)设计等。 DAi[3`C  
实验室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主体是:在参与国家和企业重大高水平科研项目的背景下,着力培养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及工程实现等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 b.&YUg[#  
实验室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绝大部分毕业生进入电子与电信、航空与航天等领域的国家级研究所或管理机构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为、中兴、腾讯、阿里巴巴、因特尔、阿尔卡特-贝尔等大型企业工作,并逐渐成为我国无线与移动通信领域具有优良声誉的高素质的复合型研究人才。 KMcP!N.I  
031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i2  
定位 ;*p} ~#2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以下简称基础院)成立于2014年5月,是电子科技大学为汇聚从事基础研究的优秀人才,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整体基础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而特别建立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主要开展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与前沿科学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工作。由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明担任首任执行院长。 J;dFmZOk  
基础院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 5年内将围绕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数学、化学等一级学科,涉及电学、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等领域的共性基础理论开展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信息系统的数理基础理论、复杂场与波的物理基础理论、量子信息及量子计算、纳米材料与器件、信息医学。 S{6u\Vy  
目标 mr? ii  
五年内围绕各研究领域成立6-10个研究所,初期重点建设小尺度信息科学、量子信息与控制、光子信息科学、移动信息科学、交叉信息科学、统计信号处理6个研究所。在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以及相关学科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一批ESI高被引学术论文,产生标志性的学术成果,打造为在国际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基础前沿交叉科学研究基地和独具特色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KMZ`Wn=  
师资队伍 v},sWjv  
基础院拥有一支国际化师资队伍,由从海外引进的国家青年千人及以上层次和水平的人才组成。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19名,其中千人计划入选者4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名,青年千人计划学者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授1名,美国协议教授2名,加拿大协议教授2名,美国博士后1名,英国博士后1名,中国博士后3名,外籍研究人员占总人数比例达42%。作为电子科技大学“学术特区”,基础院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管理模式(PI制--项目负责人制)和长周期考核评价机制(年度进行工作交流,五年接受国际评估,评估不合格者流出基础院)。 ^(R gSMuT`  
国际合作与交流 ,fn=%tiUk  
基础院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国际青年论坛和基础论坛,邀请国(境)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参加。同时与国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如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美国休斯敦大学等建立密切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 z?xd\x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8M{y D9#  
基础院立足于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基础研究人才,仅招收全日制硕/博士。基础院和导师团队设立研究生奖学金奖励优秀学子,并每年选派优秀研究生前往欧美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交流或联合培养。目前,已与加拿大INRS大学签订协议,双方互派博士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在达到相关毕业要求后,将同时获取电子科技大学和INRS大学博士学位,为有志于基础研究的学子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基础院提供国际化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每位学子在硕士期间均有机会到国外著名高校交流学习。博士研究生招生采用“申请考核制”,由基础院成立博士生招生与培养工作组,对申请者通过综合评审和面试进行选拔,而无需参加学校统考。 m`~ Qr~  
基础院希冀汇聚海内外从事基础研究的优秀人才,形成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为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做出重要贡献。 26A#X  
"5Mo%cUp  
yyc&'J  
=[kv@ p  
{$^|^n5j  
mwxJ#  
xlAaIo)T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论坛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