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g&z8t;@
u}
3D'h
“我是今年应届毕业硕士生,已经30岁了,你们单位会不会有年龄歧视啊?” +`,;tz=?
5(>SFxz"t
“30岁还很年轻啊,怎么要担心呢?” =' uePM")
|;:g7eb
ls7eypKR
类似的“经典对白”在研究生招聘会上屡次上演。研究生就业遭遇“青春挑战”成为高校热门话题。对此,记者走访了广东部分高校研究生部师生。 &^2SdF
c+D
<
当前,与用人单位还处在“相亲”阶段的研究生们也开始主动调整薪酬期望值,适应市场的变化。 [ ?%q,>F
n,U?]mr
但同时,一个新的难题——“青春不再”已经成为困扰他们的职场“准入门槛”。 IjGPiC
(\0
<|pW
激情消退择业求安稳 b9-IrR4h
_Jy7` 4B.
“读多了3年书,但就业岗位没有以前好找了,还得跟本科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真不甘心!” Jsl2RdI
WQ{[q" O
中山大学法律系阿豪是当年系里免试推研的,他坦言没想到这两年就业市场会如此“严寒”,他跟着本科的师弟师妹去投了几处简历,精心准备面试,接着就是漫长的等待。 (+c1
.h
>`r3@|UY
阿豪的不少同学也反映,经过3年“埋首穷经”的专业研究,他们的视野往往局限在某个科研领域,没有以前广了;而且对社会潮流把握的敏感度,也明显不如本科生。对于近在咫尺的就业,他们都感到“惘惘的威胁”。 h2 KI
R&9FdM3K`:
比起这些本科毕业后直接读研的25、26岁“年轻人”,大量放弃了良好工作待遇、几经艰难再度“深造”的研究生很多都年届而立了,他们患得患失的就业心态更明显。 ]?pQu '-(
ia
7<AwV
“青春就是资本。我现在冲劲确实比本科生少了。”小倩最初在一家普通高校读本科,毕业后在媒体呆了4年,再放弃了每月3000多元的“高薪”,到武汉大学读研,目前在广州一家报社见习。尽管单位有意挽留,她还是积极联系广东高校,希望到相关院系任教。 M?!@L:b[
Jy5sZ}t[
“高校大扩招除了造成就业形势严峻外,也产生了补充大量师资的需求。这就是我们就业的契机。”小倩欣喜地告诉记者,本月6日在中大召开的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传出了“广东高校3年内每年急招5000名教师”,这对她们这群“高龄研究生”真是“利好”消息。 =*&[K^
U@M3.[jw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黎启业分析说,不少研究生以前工作过几年,容易滋生疲乏心态;而且在高校呆久了,对学校稳定舒适的环境容易产生依赖心理。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就业倾向已从过去的选择企业逐渐转向相对稳定的高校等事业单位。 +? h}e
?u|@,tQ[
“妈妈研究生”抢手 ,Klv[_x7
"|h%Uy?XY
“现在有些用人单位心态很矛盾,他们既要学历高,又要求年纪轻。”暨南大学研究生部办公室主任古伟芳介绍说,经管类企业一般看重实际能力,年龄限制较少;但很多国企和公务员单位就设置了“年龄关卡”,对“高龄研究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SD1m1P
;%9]G|*{
面对学校的质询,不少用人单位都大呼“我们也有苦衷”。广州市东山区一家大型计算机企业人事处李先生向记者介绍,他们这几年新招的大学毕业生中,确实存在“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好使”的问题。他认为,部分研究生工作激情被大学教育“消磨”大半,而自我期望值又降不下来,不如本科生敢想敢拼,肯从低层做起。 7Ml4u%?
|@vkQ
女研究生遭遇“青春门槛”问题尤为突出。李先生认为,女研究生年龄多集中在25至26岁阶段,即将面临婚育高峰期。她们往往需要分心兼顾家庭,难以全情投入工作。这在客观上造成用人周期变相缩短,公司人力资源“隐性浪费”。 ;$QC_l''b
b,Oh8O;>
相映成趣的是,今年高校“妈妈研究生”非常抢手,古伟芳介绍说,目前不少人已签约。 ?@
F2Kv
]1|P|Jp
据分析,不少用人单位青睐“妈妈研究生”,是认为她们已经平稳度过婚育期,孩子多已三四岁无须分心照顾;同时事业忠诚度高,不会轻易“跳槽”。 >#w;67he2
m[^lu1\wn
专家指引 /'+>/
G3~`]qf
调整心理年龄 突破三大误区 WwDM^}e
O$<>v\NC?
“博士不如硕士,硕士不如学士”,对于外界盛传的“研究生工作起来不敌本科生”的说法,不少研究生颇为不平却也无可奈何。 )th[fUC(
d9K8[Q5^3
在研究生“含金量”频频遭质疑的今天,研究生求职的路显然远不如以往平坦,性别歧视、年龄嫌弃、就业面窄、专业不“吃香”等瓶颈让不少研究生在竞聘的过程中遭遇了“滑铁卢”。一蹶不振者并不鲜见,意气风发的也大有人在。何以出现这两个极端?专家认为,关键在于要走出种种误区,从而走出研究生就业的美好前景。 FQ]/c#J
Mfj82rHg
误区一 T3X'73M
xT%`"eM}
前景不佳悔不当初 p;O%W@n"
l4OrlS/ 5
“再读个研究生吧,到时身价就大大提高了,用人单位抢着要呢!”去年刚从广州某高校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的李云回忆起四年前亲朋好友的话不禁感叹事过境迁,“当初以为读了3年研究生之后能更吃香,现在看来却未必如此。” c.ow4
~>
j3gDGw;
李云此番感叹可谓说出了时下不少研究生的心声,不少研究生坦言,当初之所以考研,也是想凭研究生文凭这块“敲门砖”来找到更好的工作,谁知“如意算盘”失算,还引来一堆烦恼。 A&Y5z[p
Y;"k5+ q
指引:理性面对急而不躁 MUO<o
<$A,Ex94
“虽然多数研究生年龄都在25岁以上甚至年过30,但不见得就能理性看待问题”。心理专家分析,研究生们因求职不顺产生心理落差可以理解,但没必要因为就业形势不如预计的好就悔不当初,“这是不成熟的表现,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理性面对!” 54gr'qvr
CSO'``16
“其实我们的学历和能力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主要问题是心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黄敏也很认同调整“心理年龄”的重要性,她承认一下子要从多年来舒适安逸的校园走向瞬息万变的社会职场,很多研究生还需要一个调适期,所以部分人存在求稳心态,“心理年龄”偏于老化。 .ZpOYhk
WsI`!ez;D
问及对就业前景的信心,黄敏乐观地笑笑说自己虽然20好几了,但心态还很青春,激情和创劲还是很足的,也做好了拼搏几年再考虑婚嫁的准备。“其实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有想法有干劲,就业的天地是很广阔的,何须为了区区几岁的差距而过分苦恼?” l8\UO<^fY
mj~:MCC
心理专家告诫,研究生找工急无可厚非,甚至要急才对,有紧迫感可以更好地调动积极性,但切忌躁,“不可冒进,不要遇到困难就唉声叹气,研究生应该更稳重才对”。否则,在与本科生同台竞争中败下阵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RNY``J
f"ZlJV a
误区二 6':iW~iI
&Y]':gJ
遭遇歧视士气低落 ,T$ts
at: li
大专毕业考上某高校经济学研究生的小林谈起几次求职经历,两次在面试中败给本科师妹让她郁闷了好一阵,“当时我已经进入最后一轮面试了,和我竞争的都是同校师妹。我表现得挺出色,但最后两个单位都要了师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