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2000-2003考博试题 ]O]GeAGC2
2000年: v%fu
西哲: 中哲: QR1{ w'c
1.亚里斯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说的批判与继承。 1.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PssMTEf
2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2.《坛经》的心性论综述。 b$Vz2Fzx
3.休谟因果学说述评。 3.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述评。 }N*_KzPIa
4.斯宾诺莎唯理论的认识。 4.章太炎儒学观的演变。 =b/L?dR.-
5.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批评和继承 5.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UQTEdc{
2001年: n_'s=] ~
西哲: 中哲: 3Kn_mL3V-
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1.离间白和合同异的异同。 1AU#%wIEP
2.康德的感性 2.郭象的独化论述评。 % rxO_
3.经验论的。 3.王阳明的“四句教”的哲学意义。 23h
%
< ,
4.托马斯•阿奎那的理性和信仰的关系 4.谭嗣同的仁学。 .jj$ Kh q]
5.黑格尔的矛盾 5.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 d9q(xZ5
2002年: 48Mpf=f`
西哲 中哲 IKi5 v~bE
1.柏拉图的理念论。1.先秦天道观的区别。 X$yN_7|+
2.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思想。 2.张载的气学。 |m2X+s9
3.休谟的习惯性联想。 3.密宗《原人论 》的基本思想。 P LueVz
4.托马斯阿奎拉关于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4.严复的中西观。 ;INW`b~
5.康德的知识如何给信仰留地盘的。 5.中西哲学思维模式的比较。 aJcf`<p
2003. Mb]rY>B4
西哲: 8HP6+c%
1.简述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 eGX%KT"O
2.简述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学说的异同。 &-mX ,
3.论述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思想。 FHC\?Cg
4.论述黑格尔的辨证思想。 wR^ RM(1
中哲: L@gWzC~?Q
1.试论道家的道论及其现代意义。 'z$Q rFW
2.试论葛洪对道家思想的改造。 fXc m|U,ho
3.试论二程思想的异同。 ?`4+cx}n
4.试论孙中山的进化学说。 |<GDUwC_;
5.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oNhl^JC
D
S'n
zF`c8Tsx])
04年 M{*Lp6h
马哲原理 3%E74 mOcD
1、如何从哲学角度理解社会发展。 zA1lca0HK
2、实践在现实生活中的超越意义。 D)d~3`=#
原著 qu-/"w<3$
1、《提纲》的伟大变革。 8:/e
GM
2、列宁三者统一思想。 PZ*pQ=`
3、毛泽东《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内在联系。 smry2*g
05年 fF V!)Zj
马哲原理 ?G-e](]^<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点、主要经验及其意义。 kJ Mf
2、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B}&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