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浙江大学、厦门大学 中国古代史考博资料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7-07-06   
来源于 考博试题 分类

浙江大学、厦门大学 中国古代史考博资料

浙江大学1999年中国古代史 yvB]rz} i  
   一、名词解释    [bh?p+V  
1、五刑 2、合纵连横 3、王莽 4、《水经注》   5、牛、李党争 6、锄社 7、开中法 8、改土归流   二、论述    z0 9Gp}^;  
1、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制度演变的主要内容入及其实质。    Zex C3LD"  
2、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及其一生的实践,并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   +_] Ui| l  
浙江大学2000年中国古代史   JH.XZM&  
 一、名词解释    CQWXLQED>  
1、共和行政 2、更戍法 3、党锢之祸 4、玄壮   5、三长制 6、斡脱钱 7、多伦会盟 8、乾嘉学派   二、论述题    gRY#pRT6d  
1、西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及作用。    s>>&3jfM  
2、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表现。   |}G"^r  
浙江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    (K[{X0T  
一、名词解释   1、马陵之战  2、上计  3、尚书台  4、齐民要术   5、 讲与变  6、差遣制度  7、猛安谋克  8、马可波罗   三、 论述    0>|q [SC  
1、评析曹操的统一北方    +VUkV-kP  
2、论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改革——以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为中心。   D :@W*,  
JQM_96\  
doanTF4Da  
厦门大学1999年中国古代史—通史   &ivU4rEG  
 一、名词解释   1、敬天保命  2、文景之治  3、屯田客   4、鉴真  5、行省   lM\dK)p21O  
6、摊丁入亩   二、论述题    &hWELZe0vv  
1、试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并分析及其意义;   2、试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Dmh$@Uu#F  
厦门大学1999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gs I:-Xo  
 一、名词解释   1、牛李党争  2、容闳   3、靖难之役   4、“投下”  5、改土归流  6、《 胜之书》   二、论述题    x@  =p  
1、试述明朝嘉靖时期政治的腐败与张居正整顿政治、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   2、试述清朝前期(康熙至乾隆)强化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措施和手段;   3、试析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   4、简论“九品中正制”。     i V{_?f1jo  
1`8s "T  
JT 7WZc)  
一、名词解释 d8wGXNd7B  
   1、卿大夫  2、约法三章  3、厂、卫   4、乾嘉学派  5、《瀛寰志略》  6、《筹办夷务始末》  @)b'3~ D  
二、论述题    K&[0`sH!  
1、简述元朝的对外关系;    *ra)u-  
2、试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3、试析张居正改革    )w].m  
4、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对外态度和观念的变化。     )q<VZ|V  
厦门大学2000年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2O kID WcM  
一、名词解释   1、二里头文化  2、郑国渠   s,_+5ukv  
3、田租户调令    g (&cq  
4、周世宗改革 5、郭守敬   二、论述题    t=7Gfv  
1、试析李悝变法的内容及其意义;    ?A@y4<8R|  
2、试析唐宋明清四朝中央行政运作体制的主要变化.   aqSOC(jU  
厦门大学2001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v/ry" W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长平之战  2、党锢之祸  3、魏晋玄学   4、《元和郡县图志》  5、张格尔  6、五族共和    ["nWIs[h  
二、论述题(中外关系史、华侨史方向考生必答1、2题;其他方向考生可在2、3、4题中选答两题。每题35分,共70分。)    wiI@DJ>E  
1、试述宋代商业的发展    a#1r'z~]}  
2、简述清代(鸦片战争以前)西方传教士的活动    R,T0!f  
3、试述北宋中期(庆历——熙宁)变法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效果   4、简论康熙帝     CAc]SxLh  
厦门大学2001年古代史—中国通史   'pA%lc)  
 一、名词解释   1、周公东征  2、黄老无为政治  3、三省六部制   4、《梦溪笔谈》  5、土木之变   二、论述题    $PM r)U  
1、试析二里头文化对于研究夏史的意义;   2、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3、试析清前期的主要经济政策。   _&= `vv'  
厦门大学2002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nDn+lWA=g  
一、名词解释   1、百家争鸣  2、《通典》   >.SO2w  
3、五均六管(莞)   4、葵丘之盟  5、萨尔浒战役  6、《天朝田亩制度》   二、论述题    cs2-jbRn  
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GIla J!/  
2、试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3、试析元代兴衰的历史教训;   4、简评清末新政。   Y's=31G@  
7Ydqg&  
;* 5z&1O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40分)    ta&z lZt  
1、郡县制 2、均田制 3、五代十国 4、三言二拍   5、《天朝田亩制度》 6、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7、护法运动 8、赫德   二、问答题: (每题30分,共60分)   1、试析明清鼎革的原因。    (U5XB [r_P  
2、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史实,试论资产阶级在近代中国的历史特征和作用。   Cnpl0rV~5  
:/6:&7s  
6%EpF;T`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30分)    ydD:6bBX  
            1、胡服骑射 2、颜氏家训 3、贞观之治               4、牛李党争 5、大明律 6、改土归流   二、问答题:(共70分)。    QY+{ OCB  
            1、西周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2 (30分)               2、论王莽。 (20分)    N_D=j 6B  
            3、简述清前期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 (20分)     d)48m}[:  
eZ) |m  
Rq1 5AR  
一、简论题(每题l O分,共计40分):    + o< 7*  
            1.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 魏晋玄学的特点及在当时的影响。    ^/2O_C  
            3.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以及研究唐代科举制度的意义。               4.宋代编纂的“四大部书”及其价值。    +4t \j<T  
二、综述题(结合史实,论述下列问题, 并谈出白己的看法,每题30分,任选2题,共计60分。)               1.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               2.清代乾隆时编纂《四库全书》的情况及其对古代文献整理的影响。               3.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情况及其与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史的关系。     {(-TWh7V  
^p4`o>  
34k(:]56|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2+6=? 正确答案: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