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免除正常学习期间的学费。
8[f]9P/i ezwcOYMXK 一、招生人数
H|F>BjXn5 lhQ*;dMj%" 2008年浙江工业大学共有14个博士点招生,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00名左右(含公开招考、硕博连读、提前攻博)。拟招生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u%9@}Oo> z2!
NBOv 二、报考条件
+
qpD>5# p`{<q
-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Z@yI2#e ]t0?,q.
$7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9jaYmY]~ ),bdj+wr78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门规定的体检要求。
J;m[1Mae& 3zWY%(8t4? 4.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F1Egcx/$V qK|r+}g|& 5.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gADt%K2#Z _z,/!>J 6.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J>hl&J ?/#HTg)!B 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在与所要报考专业相近的岗位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
EW2e k^ \FVR'A1 ②已取得所报考专业硕士阶段八门主干课程成绩(需有研究生培养单位出具成绩证明)。
ODv)-J 1%EY!14G+ ③已获得高级职称。
,iSs2&$m q;kMeE* 7.获得国外硕士学位的考生在资格审查时必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1+
#Vj# /"iYEr%_ 8.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Mv4JF(,S '^Sa|WXq 三、报名
)}WG`
& k1Ez 1.考生报名一律采用网上报名。
3kYUO-qw [&+wW 2.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于2007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登录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网站(
http://www.gs.zjut.edu.cn)进行网上报名。报名考试费120元请通过邮局汇到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研招办。
XHpoaHyx [gv2fqpP 3.考生网上报名后必须在2008年1月10日前提交下列材料:
dC,F?^ ;2dhue ①浙江工业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要求考生单位填写同意报考意见)。
,dh*GJ{5 % j^= ②两位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填写的专家推荐书。
3$HFHUMQsk TC R( ③硕士期间课程成绩单;同等学力考生须提供本科成绩单及所报考专业硕士阶段八门主干课程成绩证明。
Nu9mK bd)A6a\h ④已获硕士学位的考生提供研究生毕业证书(无研究生毕业证书的考生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生证明;同等学力考生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职称证书复印件。
R_@yj]%H= NaVZ) 4.学校研究生院研招办进行考生报考资格审查,并于2008年1月底对审查通过的考生寄发准考证。
<'GI<Hc +8BH%f}X 四、考试
fep#Kb%"e \f{C2d/6j (一)初试
25YJH1x dAAE2}e 1.考试时间:2008年3月中旬(具体时间以准考证通知为准)。
\W1?Qc1] y@_4OkR@ 考试地点: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VcTSY@<L 0Y!Bb2m 2.初试科目为英语、政治理论(已获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申请免试政治理论)和两门业务课。每门课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所有科目均由学校自行命题。
VK?,8Y !vett4C* K (二)复试
Wb*d`hzQ} rcQ?E=V2O 1.复试要求:由国家教育部确定参加复试的基本要求。
XM8C{I1 `^w5/v# 2.复试时间:2008年5月(具体以实际通知为准)
;o8cfD .z M%B]f2C 3.复试内容:复试是入学考试的一部分,是对初试达到参加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进一步的考查,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阶段学位主干课程。
9"<)DS S)Ld^0w 五、录取
PU-;Q@< E 0 ]NsT0M 1.录取原则:学校在经过复试和政审后,根据“德、智、体、能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
`9$?g|
rB *M KVm)Iv 2.录取为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博士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前须签订相应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协议书。根据教育部规定:“考生须征得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单位的同意。考生与所在单位或定向、委托培养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调档、复试、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负责任。”
Vw)
\#6FL 44_n5vp,T 六、其他
e#W@ep|n g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