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国内一般的中产白领们,目前普遍缺乏的是几个重要的理财概念——这些概念会影响他们以后的行为,假如他们能老老实实执行这些理财上的概念,至少坚持10年以上,那么,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百万富翁。 ZVjB$-do
7L!JP:v
第一个理财概念:区分“投资”与“消费” a1Fx|#!
mq
kKX' Y+
一般人消费前,没有这种概念,学经济学的人消费前会考虑,这个消费是属于“投资”行为或是“消费”行为。 QaWS%0go
Xq
TguO'
先请看一个明显的例子: '}.Yf_
KkJqqO"EL
10年前甲和乙是本科的同学,在社会工作5年后,不约而同积蓄了30万元人民币。5年前,他们都花掉了这30万元。 t<H"J__&
.U1wVIM
甲去通州购买了一套房。乙去买了一辆“奥迪”。5年后的今天:甲的房子,市值60万元。乙的二手车,市值只有5万元。 Ln+l'&_nb
U+S=MP
}:
两人目前的资产,明显有了很大差异,但他们的收入都一样,而且同样学历、基本具备同样的社会经验,为何大家财富不一样? f"MI
D6
@Cj!MZ=T
甲花钱买房是“投资”行为——钱其实没有花出去,只是转移在了房子里,以后还是都归自己。 3lP;=*m.
2dn^K3
乙花钱买车是“消费”行为——钱是花出去的,给了别人,二手车用过10年后,几乎一分不值。车跟房子不一样,房子10年后,说不定已翻了好几番。 a'J0}j!
LF dvz0
第二个理财概念:“哈佛”教条 _7Y
h[I4
#AD_EN9
在著名的美国第一学府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 n
Bu!2c
=2R4Z8G
第一个概念: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或“消费”行为。 ^m\o(R
P>/:dt'GJ}
第二个概念: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的进行消费。 }d[(kC_
e(c\ U}&
哈佛教导出来的人,以后都很富有,并非主要因为他们是名校出身、收入丰厚,而是他们每月的行为,跟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只有一点不一样: "hIYf7r##
v">?`8V
哈佛教条:储蓄30的工资是硬指标,剩下才消费。每月储蓄的钱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标,只会超额完成,剩下的钱就越来越多。 CoN[Yf3\
oi #B7
一般人:先花钱,能剩多少便储蓄多少,储蓄剩下的钱并不多。 Eb3 ZM#
)%(ZFn}
第三个理财概念:“理财三句话” _"8n&=+
&#p1ogf:
(1)每月储蓄30%工资,先储蓄,后消费(2)投资年回报10%以上(3)年年坚持,坚持10年以上 QoD_`d
5KCQvv\
理财走不出这三句话,每句话你都要吃透,完全执行,不能马马虎虎,打工一族才可以变为富有。 j7I=2xnTWu
v+ $3
巴菲特在他的书本里说他6岁开始储蓄,每月30块。到13岁时,当他有了3千块,他买了一只股票。年年坚持储蓄,年年坚持投资,十年如一日,他坚持了80年。现在85岁,是美国首富,比“微软”主席比尔·盖茨还有钱。 is.t,&H4P]
]7
HR
U6$
来源:世界创业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