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考 须 知 3'*SSZmnOB
G^j/8e
一.培养目标 `ag>4?7?
[C/h{WPC-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人才。 #ZF|5r +
=Tb~CT=
|cUlXg=
uRwIxT2
二、报考条件 h7kGs^pP
H2|&
bU(t5
[
fqFE GyeNr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X=mzo\Aos
RY&Wv
kjh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rh?!f(_@
k9'%8(7M: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ah
M($dh9 A_
4.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可适当放宽; uXNJ{]o
8yA: C
5.有两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9{?C4NQ
Ojr{z
6.对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TOeJnk
9)3ok#pQ/
1)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要报考专业、学科或相近的领域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 N9Y,%lQ|B8
WojZ[j>
2)已修完所报考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 `BdZqXKG
g\OPidY
3)已在所要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两篇以上(含两篇)的学术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技成果奖励(排名前五名)。 Jou~>0,/j
QjVP]C}p
三、报名 F!tn|!~
#3f\,4K5
1. 报名方法:我校2008年博士生招生只招一次,实行网上报名,报名时间为2008年2月1日至2月28日.。 dNB56E)5`J
mrS:||,_
2. 提交申请材料:考试前三天,考生提交以下报考材料到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同时核发准考证。 "AS;\-Jk
#(?EL@5
(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报名情况表;自行下载并填写的《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生报名登记表》; / 9/=]
&|LZ%W0Fb
(2)学位、学历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信); DO'$J9;*
RM|<(kq
(3)硕士课程成绩单的原件; ]/XNfb
JVD#wwic
(4)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6!
\a8q'z
s_yY,Z:
(5)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研究成果证明书; {*bXO8vi((
?{mFQ
(6)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想致力研究的问题和设想的陈述书; -5l74f!i
40<ifz[7
(7)两位与所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5a~xlBjD
MM"{ehd{^a
(8)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还须提交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两篇(含两篇)以上学术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五名)的证书; Edj}\e*-J
<v&>&;>3
(9) 报名费200元。 _f
z-fG 1
q%i2'yE
四、考试 {<5rbsqk
ev7Y^
入学选拔分为初试、复试二部分。 @[D-2s
LGGC=;{}
1.初试 Ouc=4'$-
T.HS.
(1) 考试时间:2008年3月22日、23日两天。具体地点在准考证上注明。 X3
D(2W
!>W _3Ea
(2) 考试科目:外语(,其中听力占20%、基础外语占80%,听力和笔试同堂进行)、两门业务课。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两门硕士阶段专业基础课和政治理论课(文科加试哲学,理科加试自然辩证法)。
3#}5dO
>_XRh
2.复试 ]fg?)z-Z
c&z@HEzV7
( 1 ) 复试时间另行通知,一般安排在3月23日下午或24日。复试将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对学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口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申请人应向复试组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的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理由等。 {]]qd!,
Rm`_0
}5
( 2 ) 对于经过初试和复试仍不能确定是否录取的考生,我校将进一步组织复试。 jk,:IG
@JVax -N
( 3 ) 参加复试的考生需缴纳100元复试费。 T|`nw_0
PB*mD7"
五、录取 _PZGns,u
gTc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