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研究所导师一览表简介
[^eQGv[S X.J$
5b xw~3x*{ @$!rgLyL[ 戴汝为??博士导师
o ^Ro 54i 系统复杂性、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智能控制及思维科学
-^&NwLEv= -5d^n\CDK 戴汝为,男,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博导。现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信息技术科学部副主任、道德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系统科学学科评审组召集人、自动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杂志主编;兼任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其它三十余所大学的名誉教授。 研究领域: 系统复杂性、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智能控制及思维科学。 主要学术成就: 长期从事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智能控制及思维科学的研究。先后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2001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1992年);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1997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1986年、1990年)。主编的《智能自动化丛书》(共6册)曾获1999年国家图书奖。 本年度招生专业: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联系方式:
ruwei.dai@ia.ac.cn, 010-62559951(O)
/DoSU>%hK 4O:y
?D/e 侯增广??博士导师
2dJP|T9H 先进机器人控制与系统
0vrx5E! eR>|1s%^ 侯增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招生专业: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机器人技术。感兴趣研究领域:机器人技术 (硬件与软件开发、理论与方法研究);智能优化与控制;神经网络理论与应用等。联系方式
hou@compsys.ia.ac.cn vhKHiw9L /SD
(g@G, 9oTtH
7% 胡包钢??博士导师
}}gtz-w 可视化技术与应用
^~J
F7u BKk+<#Ti 胡包钢, 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目前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研究生院教授。1983年在北京科技大学( 原北京钢铁学院)获工学硕士。1993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00年-2005年担任"中法信息、自动化、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LIAMA)中方主任。目前研究方向是智能系统、模式识别与植物生长建模。欢迎数学基础好并有志向作出学术创新的同学报考。有关具体学术情况可以参见个人网页:
http://liama.ia.ac.cn/hubg/ 7&3 *IWWD\U 6\vaR# 李子青??博士导师
hkl9EVO) 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
W}'l8z] jhH&}d9 李子青, 获湖南大学学士、国防科大硕士、英国Surrey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辞去新加坡南洋大学终身教职,加盟微软亚洲研究院。2004年作为“百人计划”入选者来到中科院自动化所,现为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自动化所)主任,民航安全智能监控与识别联合实验室(中科院自动化所-中国民航大学)主任。 李子青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统计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理论,以及生物特征识别、智能视频监控,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图像与视频理解。 学术研究积极活跃,发表论文 200 多篇,撰写编写著作 5 部,其中Markov Random Field Modeling in Image Analysis (Springer 1995, 2nd edition in 2001) 被誉为"图像分析领域里程碑意义的工作”。有较广泛的国际国内学术联系, 在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任程序主席或委员,现任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副主编。 李子青教授是人脸识别和智能视频监控专家,主持相关领域的多个国家科学研究项目和重大应用工程项目,在相关领域获准和申请专利10余项。与 Anil Jain 合编的 Handbook of Face Recognition 《人脸识别手册》 (Springer, 2005) 为人脸识别领域第一部权威论著。目前受Springer之邀主编 Encyclopedia of Biometrics 《生物特征识别百科全书》(Springer 2008)。在微软研发的人脸识别系统 Eye-CU,比尔.盖茨接受CNN采访亲自为之讲解。在中科院自动化所研发的“AuthenMetric 中科奥森”人脸识别系统和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已在国家重大安全部门实施并发挥作用。 个人主页
http://www.cbsr.ia.ac.cn/users/szli/ PpezWo)9 n<e1=L _
@OS,A Hb3t|<z 刘昌平??博士导师
)LTX.Kg 模式识别理论与
Nj=0bg"Qg5 PC3?eS} 刘昌平,男,1965年出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和中文信息处理。2001年获第一届“软件行业杰出青年”称号,2004年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2005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l4*vM :pvB}RYD 刘成林??博士导师
Q#zU0K*^ 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
eL88lV]I !3`X Gg 刘成林,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3月到1999年3月先后在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和日本东京农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3月到2004年12月在日立制作所中央研究所(东京)先后任研究员和主任研究员。2005年1月回国,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海外杰出人才计划)。在文字识别和模式识别领域发表国际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在IEEE Trans. PAMI, Pattern Recognition等国际权威刊物上16篇。SCI他人引用70余次。获日本专利授权一项。2004年当选IEEE Senior Member。2005年在国际模式识别协会主办的第8届国际文档分析与识别大会上荣获青年科学家奖。 招收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和文字识别方法与应用两个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联系方式:
liucl@nlpr.ia.ac.cn @]7s`? oaG;i51! &[P(}??Y\ 刘国平??博士导师
=HjC.h 智能控制与系统
}U|0F#0$
7ygz52 刘国平,博士, 博士导师,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英国格拉摩根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网络化控制和多目标非线性控制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以及工业过程控制和远程网络化控制等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 招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电子邮址:
guoping.liu@ia.ac.cn M}]4tAyT 1>L8EImx]V 刘文举??博士导师
X}g"_wN,g> 语言信息处理
>?[?W|k7V $kc cM&B 刘文举,博导,研究领域包括隐马尔柯夫模型算法及基于段模型统计方法汉语连续语音识别、声音变换算法、计算听觉场景分析及说话人识别等。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有多篇被EI或SCI索引。招生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联系方式:
lwj@nlpr.ia.ac.cn (10)82614505。
VUC_|=?dL +]p/.-Uw ~d-Q3n?zR 卢汉清??博士导师
j{YIVX
图像与视频处理
<[vsGUbc >Se-5QtLcf 卢汉清, 男。现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图象处理和图形学研究组负责人。目前是IEEE高级会员,《计算机学报》编委,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秘书长。1982年7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学士学位;1985年3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得硕士学位;1992年1月在华中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主持和参加过包括“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等多项国家项目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二百多篇,已完成的研究项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次。“封闭平面形状的快速分类”论文获湖北省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图象相似形度量,视频图象分析,多媒体技术与系统等。
mYbu1542'n w5=<}1`St !X`cNd)0Xo 乔红??博士导师
39A|6>-? 先进机器人控制与系统
p-*{x [9yd29pQ] 乔红,女,现任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中科院自动化所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乔红研究员是中科院引进的海外研究人才。她于1997年-2002年,在香港城市大学任研究助教授、助教授, 并顺利过级;2002年-2004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提前获得永久教职。2004年8月至今,作为“百人计划”入选者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工作,任研究员。 乔红研究员是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 Man and Cybernetics(B)副编辑,《自动化学报》副主编、兼任中科院自动化所-中国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副主任,IEEE 控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她是多个学会和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学术会议组织者,是香港政府课题评审人和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 乔红研究员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40余篇文章,其中包括近10篇IEEE Transactions的文章。 乔红研究员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机器人智能、机器人视觉、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
F`>qg2wO 2M)E1q|a <?%49 谭民??博士导师
#vc!SI
先进机器人控制与系统
E {UhM q7 yji>vJHu 谭民,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1年3月至今在自动化所工作,现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兼任多个学会和专业委员会委员。 近年来在先进机器人控制、多机器人协调与控制、仿生机器人技术、制造系统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负责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攀登计划项目、863项目、973课题、九五攻关课题等三十余项,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1 次,三等奖 2 次,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与受理专利20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机器人控制、仿生机器人、多机器人协调与控制、可重构制造系统分析
min.tan@ia.ac.cn n[\L6} |h6,.#n qB+OxyT& 谭铁牛??博士导师
` 5n^DP*X 图象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
}!"Cvu #)s
+I2 谭铁牛1984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学位; 1986年和1989年分别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硕士与博士学位; 1989-1997年在英国雷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计算机科学系工作,历任该系博士后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和讲师(lecturer)并获终身教职; 1996年底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7年底辞去在英国的终身教职,1998年初举家回国。 他现为IEEE Fellow、IAPR Fellow、IEEE 北京分会主席、国际模式识别联合会(IAPR)生物识别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IEEE Tra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IEEE Trans.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等国际权威期刊的编委、《自动化学报》主编、《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副主编、《计算机学报》等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 *****研究领域:图象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 *****主要学术成就:现已出版编著和专著9部,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60多篇,获准和申请专利20多项。由他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的“视觉计算理论与算法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由他主持完成的“虹膜图像获取与识别技术”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联系方式:
tnt@nlpr.ia.ac.cn 相关链接:
http://www.ia.ac.cn/new/style/amethyst/member/browse.asp?id=86 bI
8')a ?rziKT5OOC OS1f}< 陶卿??博士导师
pcQgWjfS 理论
>1HXC2 Y
n8JM
0 U- 陶卿,男,博士生导师。
qing.tao@ia.ac.cn 1982-1986: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 1986-1989: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硕士; 1996-199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博士; 1999-200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博士后; 2001-2003: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后。 2004年7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目前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统计学习理论,模式识别,支持向量机,boosting以及流形学习中国计算机学会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向量机的几何理论及其实现研究》,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统计学习理论与算法研究》(60575001)。
/#S
H`ZK `l %,4qR ,;Uf>8~ 田捷??博士导师
A@-U#UvN 医学图像处理
Yp\Y]pym {XV'C@B 田捷,男,1960年出生,汉族。主要从事三维医学图像分析与处理和生物特征识别的理论与应用工作。已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与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两百余篇和专著14本,申请和授权专利19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FVC2004国际指纹识别竞赛取得国际领先的优异成绩。招生专业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方向是医学影像、生物特征识别。 联系方式: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自动化大厦933 邮编:100080 电话:82618465 Email:
tian@doctor.com Website:
http://www.3dmed.net http://www.fingerpass.net ^1<i7u FI~=A/: -Ir>pY\! yCkX+{ki 王春恒??博士导师
rC_saHo>#R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图像处理,字符识别,人工智能
L-zU%`1{M @LSX@V
王春恒,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实验室副主任。INCOSE会员,《自动化学报》编委。 研究领域: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图像处理,字符识别,人工智能。 主要学术成就: 长期从事图像处理和字符识别研究,先后承担和参与多项自然基金课题,九五攻关课题、863课题以及企业间合作项目。在国内外核心会议和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 本年度招生专业: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联系方式:
chunheng.wang@ia.ac.cn, 010-62650820(O)
Z$%!H7w PDLps[a riRG9c | 王飞跃??博士导师
#w8.aNU+] +|x%a2?x: (*,R21<% 男,1990年于美国伦塞利尔理工学院获计算机与系统工程博士学位,后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先后任助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 现任中科院自动化所副所长,兼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和控制,是智能控制方面的国际知名学者,IEEE Fellow和INCOSE Fellow,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Society主席,中国旅美科技协会主席。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863信息与交通领域评审专家,卡耐基梅隆大学访问教授。联系方式:
feiyue.wang@ia.ac.cn.
t_Rj1U s3'kzwX 4n1 g@A=y `u_k?)lK 王阳生??博士导师
87m`K Str7 从事数字互动媒体、模式识别和生物特征认证技术的应用研究。
J|@D @\?7 P+C5
s 王阳生 博士, 博士生导师。本年度招生专业:数字媒体和智能识别。 1982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1987年赴英国留学,1989年获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做博士后。1990-94年在英国Brunel大学任高级研究员。1994-2000年2月在英国Active Image 和Nortel(北方电讯)等公司历任多个项目主持人。2000年2月受聘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任研究员、数字互动媒体实验室主任和生物特征认证与测评中心副主任,同时兼任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王阳生主要从事数字互动媒体、模式识别和生物特征认证技术的应用研究。邮件地址:
yangsheng.wang@ia.ac.cn, 电话:01062542942
0fK#:6 +q+JOS]L ooP{Q r 吴毅红??博士导师
j8]M}Q$ 计算机视觉
Ndyo)11z Mm1>g~o 吴毅红,女,1973年生,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几何不变量的计算及应用、三维视觉、模式识别等。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在PAMI、PR、ICCV、ECCV等刊物与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本年度的招生专业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中的计算机视觉。联系方式:
yhwu@nlpr.ia.ac.cn。
t<RPDQ> 7#X`D Zq H-]?)
Qstd;qE~ 徐 德??博士导师
&> R:oYN 智能控制、机器人视觉、计算机控制技术、微光机电系统等。
7|"$YV'DM 5 PP^w~n 徐 德,男,生于1965年12月。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智能控制、机器人视觉、计算机控制技术、微光机电系统等。主要学术成就:已发表和录用论文90余篇。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本年度招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联系方式:
xude@compsys.ia.ac.cn <*P)"
G 6Q{OM:L/;. G({VK 易建强??博士导师
:bL^S1et 智能控制与系统
DF-.|-^9I ~PU}==*q 易建强:1992年获日本九州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底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为自动化所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的研发工作,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的编委,已发表专著章节3篇、学术期刊及会议论文约200篇,获授权受理发明专利20余项。 本年度拟招硕士1-2名、博士1名。
3C'6
i ;ZMIYFXRqh *i!t&s 张树武??博士导师
oZdY0n h4 语言信息处理
H6G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