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考条件
C$Y pk\p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N"i'[!H% (二)学历/学位条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kUl:Yj=& 1.已获得硕士学位。
zH0{S.3k 2.2022年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
博士生新生入学前必须取得硕士学位)。
8Nr,Wq 注:凡在中国大陆地区以外取得学历/学位者,最晚须于2022年新生报到日前取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WSdTP$? 2022年应届毕业的在读研究生,可凭所在高校研究生院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报考,否则不能报考。
=xs{Ov= (三)由两位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领域的专家(副教授及以上或相当职称)推荐。
$X.X_ (四)除
导师明确规定以外,不限制考生跨专业报考,但在报考前应征得所报考的导师同意。
#+1*g4m~B 二、学习形式、学制与学习年限
Q k`yK|(0= 我校博士研究生均须全日制脱产学习。有工作单位的考生,读博期间可与工作单位保持人事工作关系,但在培养期内必须全日制脱产学习。我校不招收非全日制博士生。
+["t@Q4IQ 我校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mkfU
fG& 三、学费、奖助学金与住宿条件
mUj=NRq 所有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1万元/年。
/Z:\=0` 奖助学金政策请关注学生处网站相关通知。
}&Eb {' 对北京地区定向博士研究生,我校不安排校内住宿。自2021级起,其他博士生的住宿年限不超过4年(本科直博生除外)。
Ksp!xFk 四、选拔方式
,g R9~k, (一)硕博连读
`-l,`7e'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学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者,按照研究生院的规定和学院的考核办法进行。
kf3yJP/ (二)本科直博
y;N[#hY#CD 申请本科直博者,按照研究生院的规定和学院的考核办法进行。
$K)9(DD (三)申请-考核制
8:j8>K*6 2022年度我校所有学科以“申请-考核制”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
N'L3Oa\% 五、报名办法
x(e=@/qp (一)报考须知:
$<)
k-Cf 1.报考前请认真阅读我校
招生简章中的所有内容,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造成报名无效我校概不承担责任:①不符合我校报考条件;②所提供的信息、
材料不完整或不真实。
giy4< 2.报考类别包括以下两种类型,请正确选择:
fP41B (1)非定向:考生在被录取后没有保持人事关系的正式工作单位,读博期间个人人事档案及户口转入我校(户口迁入自愿),毕业后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就业。
8^3Z]=(Q (2)定向:考生在被录取后仍与本人所在工作单位保持人事工作关系,读博期间个人人事档案及户口不转入我校,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
*QzoBpO< 注: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及对口支援专项计划的考生报考类别均为定向。
^Zh
YW (二)报名流程:
G
S^U6Xef 1.网上报名(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
!]tZE%? 报名日期:2021年11月20日至12月20日。
wo;`D 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登录教育部统一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
http://yz.chsi.cn/,或
http://yz.chsi.com.cn/,点击“考生登录”进入注册、登录界面)上填报信息,并交纳报名考试费。报名交费后,一律不再办理退款手续。
,!"\L~6 2.寄送材料至北外研招办(申请-考核制):
Z5/g\G[ (1) 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2022年博士生报名登记表》原件;
o=`FGowF A)凡有正式工作单位的考生,均须本人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填写意见并签字盖章:
%J06]FG7 a)报考定向博士研究生者:须在表中相应位置签署“同意报考全日制脱产学习定向博士研究生”意见;
`[JX}<~i b)报考非定向博士研究生者:须在表中相应位置签署“同意报考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意见;
v)(tB7&`= B)应届毕业硕士生由所在高校研究生院(部、处)填写意见并签字盖章;
~Co7 %e V C)其他未就业的非应届硕士的单位意见栏不需填写意见。
;Ry
)^5Q (2) 两位与所申请学科相同或相近的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信原件;
o@}+b}R} (3) 《体格检查表》(按要求在“二甲”<含>以上医院体检完成;或在2021年12月30日之前六个月以内的体检报告原件);
lZTD>$ (4) 硕士生成绩单复印件;
*
%p6+D-C (5) 往届生须提交: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以及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书复印件(评阅/评议书及成绩单两项可从本人人事档案、或硕士生毕业院校档案馆复印,之后加盖档案部门或研究生毕业院校研究生院/部/处公章);
M2ig iR 应届毕业硕士生需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函件(需由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原件;
]k[y#oB (6) 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双面打印;应届生可提交论文初稿);
}hOExTz (7) 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书;(按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下载专区→招生下载中所提供模板撰写);
ZbJUOa?WF (8) 外语(第一外语)等级证书复印件;
pQaP9Y{OK (9) 已发表论文的复印件(封面、版权页、目录和正文)、论著复印件(封面、版权页和目录);
EQ&E C (10) 其他能证明申请人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的材料,包括并不限于以下材料(材料涉及时间期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之间):
8$!/Zg a) 申请人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项目任务书复印件,包括项目名称、编号、立项机构、项目简介、已有或预期成果);
`F:PWG` b) 申请人参加学术会议情况(邀请函及会议宣读或发表论文);
;|v6^2H" c) 科研、学术获奖情况(获奖证书复印件);
Z7&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