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概况 hIv8A_>@`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9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
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9akIu.H 上海硅酸盐所紧密围绕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围绕先进制造、能源、信息、环境与健康、国防工业等重点应用领域,聚焦“三重大产出”,在基础与前瞻性研究、高技术研究、产业化关键技术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建设以及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年来,累计取得科技成果近1200项,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奖项426项,其中国家发明奖3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6项。历年来申报专利4193项,批准专利2439项(截至2022年6月)。
N9A#@c0O 上海硅酸盐所独立建所以来,汇聚和造就出一大批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包括周仁、严东生、殷之文、郭景坤、丁传贤、江东亮、施剑林、董绍明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大批新一代科技领军人才。上海硅酸盐所是国内首批
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首批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完善综合素质培养与评价制度,深入推进国内外联合培养机制,建立研究生科研成果培育计划,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向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8Mf{6&F= 上海硅酸盐所学科方向是先进无机
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领域覆盖了高性能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透明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能源材料、生物材料、古陶瓷以及先进无机材料性能检测与表征等,是国内该领域科学研究单位中门类最为齐全的研究所。主办发行的《无机材料学报》是核心学术期刊,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与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出版的
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计算材料学(英文)》)是中国首个“自然合作期刊”(Nature Partner Journal, NPJ),被SCI、DOAJ、Scopus等收录, SCI影响因子12.256(截止2022年6月)。
bI"_hvcFp 二、主要研究领域 k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