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UID: 3
精华:
10
发帖: 10451
流量: 10137 M
威望: 10851 分
介绍博友: 5956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群组: 考博英语
注册时间: 2006-03-20
最后登录: 2025-11-19
|
贵州医科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r,b-c }g _#.>D+ 贵州医科大学原名贵阳医学院,建校于1938年。学校自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198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获得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开始博士招生,2011年获批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2年获批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毕业研究生1万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86人,为贵州和全国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医药卫生高层次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_B|g)Rdv 一、培养目标
n/UyMO3=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学术和专门技术上取得创新性成果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 \J
v6Igu 二、培养类型 58MBG&a% (一)学术型: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毕业时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Ph.$]yQCc] (二)专业型: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和临床医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毕业时授予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U>
)SvF 三、招生方式与招生计划 +3t(kQ (一)招生方式 5NeEDY2%# 1.直博生。 .6OE8w
1 2.硕博连读。 F/RV{} 17E 3.“申请-审核”制。 Yq)
wE|k/ 4.普通招考。 |TEf? <"c (二)招生计划 +\.gd L) 2024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74名,包含直博生计划、硕博连读计划、“申请-审核”制计划、普通招考计划,最终招生计划数以教育部下达数量为准。各学科(专业)的招生计划数将根据招生工作实际适度调整。 R^_/iy 1.直博生计划 ~`mOs1 d 详见《贵州医科大学2024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章程》(网址:https://yjsxy.gmc.edu.cn/info/1118/1767.htm)。各学科(专业)未完成的直博生计划数将继续用于招生。按国家规定,直博生仅招收学术型。 Ty#L%k}-t 2.硕博连读计划 cKK
1$x 各学科(专业)未完成的硕博连读计划数将继续用于招生。 O&\;BF5:R 3.“申请-审核”制计划 -jFt4Q7}8 《贵州医科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网址:https://yjsxy.gmc.edu.cn/info/1117/1837.htm)中公布的各学科(专业)拟招生人数包含普通招考计划数和“申请-审核”制计划数,其中“申请-审核”制计划数为各专业拟招收的最大上限,非实际招生数。各学科(专业)“申请-审核”制实际招生数以2024年3月底公布的“申请-审核”制拟录取名单为准,各学科(专业)未完成的“申请-审核”制计划数将继续用于普通招考。 tX Z5oG7 4.普通招考计划 i6(y Bn 详见《贵州医科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网址:https://yjsxy.gmc.edu.cn/info/1117/1837.htm)。 ~XQN4Tv- 四、报考条件 s'fHhG6 (一)基本条件 `2d ,=.X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积极向上。 !lL21C6g+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科研失信行为记录。 $0sUh]7y 3.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K;p+( <6 4.身心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x"5/1b3aq (二)直博生 % nP13V] 申请直博生,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ezCsbV;. [ 1.申请人须为202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推荐手续完备,材料齐全。 :kflq 2.英语水平须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a` 95eL} (1)大学英语六级成绩达到475分及以上; \qi=Us|= (2)托福(TOEFL)成绩达到85分以上; :_i1)4[! (3)雅思(IELTS)成绩达到6.5分以上; *" >ek k (4)PETS 5成绩合格; g
O,X (5)新GRE成绩达到310分及以上。 = %\;7 3.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培养潜质。 {(Drw~/@ (三)硕博连读 |Ah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