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直,〈中國古代史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考古學專題六講》台北:稻鄉,1988。 3udIe$.Q
張光直,〈從世界古代史常用模式看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同上。 lR2;g:&H
張光直,〈三代社會的幾點特徵〉同上。 GJ_)Cl+5E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1983。 6$<o^Ha*R
張光直,〈從夏商周三代論三代關係與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同上。 J6Nw-qF
張光直,〈殷商文明起源研究上的一個關鍵問題〉同上。 9v,8
OK)
李 濟,〈史前文化的鳥瞰〉《中國上古論文選集》上冊,台北:華世,1979。 Y4!q 1]TGX
楊 寬,〈古史傳說探源論〉同上。 TZyQOjUu
楊 寬,〈試論西周春秋間的鄉遂制度與社會結構〉《古史新探》北京:中華,1965。 d;:&3r|X
徐炳昶,〈我國古代部族三集團考〉《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台北:地平線,1978。 ?JTyNg4<
徐炳昶,〈所謂皇帝以前的古史系統〉同上。 h`rjD
d
夏 鼐,〈中國文明的起源〉《中國文明的起源》北京:中華,1985,或台北滄浪翻印,1986 +p<R'/
陳夢家,〈殷代社會的歷史文化〉《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下冊,台北:華世,1979。 +p6\R;_E
徐復觀,〈周初宗教中人文精神的躍動〉《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下冊,台北:華世,1979。 #R4KBXN
徐復觀,〈西周政治社會的結構性格問題〉《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1972;或《兩漢思想史》第一卷,台北:學生,1974。 BQ0P
V
丁 山,〈由三代都邑論其民族文化〉《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五本。 A0u:Fm{E
丁 山,〈封建政治社會的崩潰及典型專制政治的成立〉同上。 A"VXs1>_^
杜正勝,《編戶齊民》第1,3,4,8章,台北:聯經,1990。 b/Q"j3
西鳩定生,〈中國古代統一國家的特質──皇帝統治之出現〉《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下冊,台北:華世,1979。 %GiO1:t
宮崎市定,〈中國古代賦稅制度論〉同上。 tKGsrgoV
增淵龍夫,〈春秋戰國時代的社會與國家〉同上。 q\Kdu5x{
錢 穆,〈論春秋時代人之道德精神〉《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一)》台北:東大,1976。 <yO9j
李玄伯,〈家邦通論〉《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下冊,台北:華世,1979。 5B/\vLHg4
陳啟雲,〈中國古代神話對「元始」、「終極」的轉軸理念和心態〉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五期(1999.9)。收入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jv4N
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發展的認識論基礎〉《學叢: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學報》第四卷,1996,頁113-142。收入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WKU"To
陳啟雲,〈《論語》「正名」與孔子的「真理觀」和語言哲學〉《漢學研究》十卷二期,(1992),頁27-51。收入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cs;Gk:
陳啟雲,〈從莊子書中有關儒家的材料看儒學的發展〉《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北京:三聯書店,1988),頁95-124。收入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Ws2g*i
沈剛伯,〈齊國建立的時期及其特殊的文化〉《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下冊,台北:華世,1979。 (5;xs
沈剛伯,〈從古代禮刑的運用探討法家的來歷〉同上。 )!72^rl
馮友蘭,〈原儒墨〉同上。 =ab}.dWC
余英時,〈古代知識階層的興起與發展〉《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1980。 rdg1<Z
陳良佐,〈自然環境對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影響〉《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中冊,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10。 $,42h
勞 榦,〈論漢代的內朝與外朝〉《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 -bfd><bs
勞 榦,〈漢代政治組織的特質及其功能〉同上。 -
[j0B|cwG
勞 榦,〈秦的統一及其覆亡〉《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48本第2分。 ')RK(I
徐復觀,〈漢代專制政治下的封建問題〉《兩漢思想史》第一卷,台北:學生1974。 p?nVPTh
徐復觀,〈漢代一人專制政治下的官制演變〉。同上。 75i)$}_1B
徐復觀,〈原史──由宗教通向人文的史學的成立〉同上。 !!%F$qUd\
徐復觀,〈鹽鐵論中的政治社會文化問題〉同上。 2eYkWHi
沈剛伯,〈秦漢的儒〉《大陸雜誌》。
7?s>u937
傅樂成,〈漢儒與漢法〉《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1977。 2
&#iHv
傅樂成,〈漢代的山東與山西〉同上。 / KM+PeO
許倬雲,〈西漢政權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35本;或《求古編》台北:聯經,1982.6,pp.453-482。 "&F/'';0}E
余英時,〈東漢政權之建立與世族大姓之關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1980。 OYy8u{@U:
金發根,〈東漢黨錮人物的分析〉《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34本。 enM 3
史念海,《中國歷史人口地理與歷史經濟地理》第1章第1、2節,台北:學生,1991。 u Rg^:
史念海,〈戰國至唐初太行山以東經濟地區的發展〉《中國史地論稿》台北:弘文館,1986。 0nAS4Az
邢義田,〈中國皇帝制度的建立與發展〉《秦漢史論稿》台北:東大,1987.6。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