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u"7!EhX&
1-1、土壤:土壤就是陆地表面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1jzu-s,F
1-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期间,土壤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热量、空气和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 9k9}57m.i
s4f{ziLp
2-1、矿物:就是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 \O~/^ Y3U!
和内部构造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iSOy
p\E|
2-2、原生矿物:地球内部岩浆岩冷凝时形成的、存在于岩浆岩之中的矿物 _@)-#7
2-3、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各种风化因素的作用下,改变了形态、成分和性质而形成的新矿物。 ntPX?/
2-4、岩石:岩石就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qM3NQ8Rm
2-5、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 lOb(XH9
2-6、沉积岩:各种先成岩的风化剥蚀产物、火山作用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产物经外力搬运后重新沉积胶结而形成的岩石。 'Zex/:QS
2-7、化学或化学岩:由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沉积岩。 l*CCnqE
2-8、变质岩: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热气热液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 S&l [z,
2-9、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形态、组成和性质变化的过程。 1x##b[LC
2-10、物理风化:指岩石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fV6ddh
2-11、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作用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jc!V|w^
2-12、水解作用:矿物中的盐基离子被水所解离的H+置换,分解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gD,]2x8
2-13、水化作用: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化合成为新的含水矿物的过程。 2"}Vfy
2-14、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 :1"k`AG
2-15、残积母质: 就地风化而未经搬运的岩石风化产物。 j}J=ZLr/V"
2-16、坡积母质:在重力或流水作用下移动沉积在较低处的沉积物。 ]w4?OK(j
2-17、河流冲积母质:经过河流长距离搬运而沉积的沉积物 v/v PU
2-18、风积母质:由风力搬运而堆积成的沉积物。 s`v$r,N0
2-19、洪积母质:在山洪的作用下移动沉积在山前的坡麓、山口及平原边缘的沉积物。
Jko=E
2-20、浅海沉积母质:堆积于海岸边的沉积物。 rY@9nQ\>g
2-21、湖泊沉积母质:湖水泛滥时产生的沉积物。 k3Puq1H
2-22、机械组成:土壤中土粒的大小及其比例状况就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 /74h+.amg
2-23、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Wknm%
&U([Wd?E2
3-1、土壤腐殖质: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在土壤中新合成的一类分子量很大的、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称为腐植质。 w7q6v>
3-2、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gg#lI|
3-2、腐殖质化系数:单位重量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碳的分数,称为腐植化系数。 Qs#;sy
W@~
3-4、有机质矿化率:每年因矿化作用而消耗的土壤有机质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率。 {(tR<z)
3-5腐殖质化过程: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进行的生化过程和一些纯化学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腐植质的过程。 /3sX>Rj
PJ<qqA`!
4-1、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中带负电荷的胶体所吸附的阳离子,在静电引力、离子本身的热运动或浓度梯度的作用下,可以和土壤溶液或其它胶体表面的阳离子进行交换。 !\Cu J5U
4-2、交换性阳离子:能互相交换的阳离子就称为交换性阳离子。 _^ n>kLd$
4-3、离子的解吸过程:吸附的离子从胶体表面转移到溶液去的过程。 zYWVz3l
4-4、离子的吸附过程:离子从溶液转移到胶体表面的过程。 6o(.zk`d
4-5、永久电荷:指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晶格中的同晶替代作用所产生的剩余负电荷。这种负电荷不受介质pH值的影响。 2FO<Z %Y
4-6、可变负电荷:指随介质pH的变化而变化的负电荷。 _~P&8
4-7、土壤胶体吸收交换性能:一部分被吸附的离子,可以和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的现象。 y4=T0[
V
4-8、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率。 @$%.iQ7A;
4-9、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简称CEC。 a^[s[j#^,
4-10、阴离子配位体交换吸附: 指阴离子取代氧化物表面羟基而被吸附的过程。 Zz'g&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