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闻学专业、传播学专业和广播电视学专业 5"U7I{\
博士生招生考试“新闻传播史论”考试大纲 $P_Y8:
@$]h[
“新闻传播史论”是新闻学专业、传播学专业和广播电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中的必考科目,试题包括新闻史、新闻理论和传播史、传播理论四个方面的内容。考虑到是三个专业用同一份试卷,试卷中会有一定数量的选择题供选择。 ,PYe7c
该科目考试的目的:(一)检验考生对本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二)检验考生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实践的能力,重点考察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严密性;(三)检验考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了解程度及对中外新闻传播史发展特点的理解情况;(四)检验考生对新闻史实的评析能力,重点考察考生唯物史观具备的情况。 <*P1Sd.
8z"Yo7no
第一部分 考试形式和参考书目 :|Cf$2k7
(一)考试形式 Ai;Pht9qi
1、 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TBM^
2、 题型:史、论简答题各一(各10分),史、论论述题各一(各40分) U' Cp3>
S5JnJkNn
%~~Q XH\
(二)参考书目 EZ4qhda
根据国内绝大多数同专业招考博士研究生的惯例,本科目不指定参考书目。鼓励考生在广搜博览的基础上,表述自己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的见解,表现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O/Nn0,
{+;8dtZ)x
第二部分 考试范围 ryN-d%t?
(一)新闻学考试范围 <9"i_
d%
1、 中国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与沿革特征; "<n{/x(
2、 中外新闻史上著名人物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 H\T
h4teE
3、 中外新闻史上著名新闻媒体的历史与特点; ?
4_;9MkN
4、 新闻学的基本原理,及中外新闻理论的比较; ?k#%AM
5、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qBPN{'a"
6、 中外新闻法制与新闻道德; 'py
k
7、 新闻媒介与社会; o9/P/PZ\X
8、 中国新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4[?Q*f!
(二)传播学考试范围: [kCn6\_<V
1、传播研究的历史; z,)Fvs4U.
2、对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人物; k(MQ:9'|
3、传播学的主要理论; q~qig,$Y
4、传播模式; 7Ny>W(8
5、传播学重要著作评析; f*Kipg
p
t5&$ y`
z, OMR`W
6、中国的传播学研究。 Y, P-@
(
7、传播研究方法部分 "-a>Uj")%
(1)传播研究的实证方法与解释、批判方法; ,"D1!0
(2)传播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T/H*Bo*=5
(3)传播研究的方案设计、实施及结果的表述。 \1tce`+
vOqT Ld
第三部分 考试样题 ?}W:DGudZ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uuq?0t2Z
1、何谓“两级传播”? 62W3W1: W
2、梁启超“耳目喉舌”的主要内涵。 ^#G>P0mG%
L9x,G!
(二)论述题(每小题40分,共80分。) 2-$R@
SVy
1、 论述中国新闻史上的“文人论政”现象(发展历史、代表人物、文化根源、历史功过等) ^!A{ 4NV
2、评介拉斯韦尔对传播学形成与发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