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解决不少朋友的一个疑惑:未发表科研小论文,硕士生能毕业吗? TMJ9~"IO
lC#RNjDp/~
通常一个硕士生想要参加答辩、顺利毕业并授予硕士学位,得要满足学校、学院/专业、导师的三层要求。常见情况是导师要求最为严格,如"双一流"大学明确发表1-2篇sci论文,这对于不少硕士生来说压力不小。 $!G` D=
4xm&pQo{V6
之前,不少研究生常埋怨"导师不让毕业"的主因,尤其是在自身已满足学校、专业的最低要求后。除非是学位论文盲审/送审未过,或未达到学校毕业最低标准,否则导师们都不会让硕士生延期的。因此,也就诞生了那句经典的"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 Ge~q3"
Y4#y3
4We
当然,每个学科的毕业要求不同,大致来讲还是有不少硕士生是不必发表小论文的。比如,不少学校的硕士生(部分专硕)毕业要求中没有提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的话,只要能完成一篇逻辑合理、少量创新的学位论文,走完整个答辩流程后能顺利毕业。 4\M8BRuE
XHs d-
%}C9
其次,硕士生没有发表过论文考博能成功吗? &=6%>
.f>,6?
希望肯定是有的,关键是导师是否愿意给你一个博士招生指标。但是,"没有考不上的博士"的说法已经不合时宜。 S5N@\ x
8xgJSk
之前,我多次提过博士招生在调整,985、211等名校大量引入"申请-考核制",侧重于个人申请-材料初审-面试综合选拔的模式。在整个过程中,申请人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学术论文,非常关键。 {h#6z>p"u2
@\)fzubu
比如,不少985大学部分工科明确要求申请-考核制读博的硕士生有2篇中科院三区以上的sci论文,接受导师一作、学生二作。未发表过科研论文,走申请-考核是无法过初审的。记得我们专业有个硕士,毕业后多发了一篇论文,才走申请-考核制读博。 :NuR>~
tBseqS3<
="\*h(
当然,统考依然在不少学校的博士招生中出现。和硕士生不同,很多学校博士考试报名时就要求确认导师,毕竟要求考博过线后不得变更导师。这也就经常出现几个学生选择一个导师的竞争,其他人更多的成了陪衬。 $A`xhh[
f=o4I2Y[
之前,曾有学生爆料,少量博导不厚道,告知多个学生报考。最终择优录取一个,而耽搁了其他学生。不是为导师辩解,在时间错开的前提下,同样有不少学生报考几个学校,甚至联系几个导师。只能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难。 pI>*u ]x
JA`H@qE
有导师愿意接受,且能顺利毕业,通过意向学校的博士招生初试、复试,是可以直接读博的。而且,足够的科研经费等核算出来的博士招生指标,导师自身在博士招生中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他的选择在复试中是主要因素,直接影响成绩排名。 9?
2
y"vX~LR
R2 lXTW*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考博成功的可能呢? tMFsA`ng
.+yW%~0
1.硕士阶段未发表科研论文的可能性不少。比如,实验室平台不足、导师科研经费不足等客观因素,也有可能是自己的懒散、拖延症,缺乏对科研的热爱和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入了博士的门不好出,慎重选择。 @9 )}cg
txq~+'A:+
2.找到往年的真题,认真备考。比如报考中科院体系读博,英语的要求不低,而且分数拉开差距的关键。而且,他们的招生计划不多,研究员人均一个博士指标,提早联系是关键,并非一定是大牛导师。 rJQ=9qn\
.x}gg\
3.找自己的导师或其他校内导师推荐等。往往一些熟悉导师的推荐,比自己大海捞针般地发邮件效果更为明显。比如,我的不少硕士学弟当时就在导师推荐下去他的母校浙大读博。 0|XKd24BN
2n|CD|V$ux
+`.,| |Mq
见到聊到这里,其他读博的文章我发过不少,都可以翻着看看啊。 \dcdw*v@
\9)#l#m
还有机会考博的同学要珍惜,日后"申请-考核制"是读博的主流选拔趋势。不管是门路、科研潜力,还是本科院校的层次,都不会存在绝对"公平"。换句话说,"高考"后录取的大学将更为关键,之前通过读研、读博提升自己更难。 A
WHU'
- $JO8'TP
读研期间的你,发表了几篇什么层次的论文呢? hj!+HHY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