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因为各种理由加入了水寨,走上了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路。我2006年从南京大学本科毕业以后,耳闻目睹了数百位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他们选择读博士的理由可以说比梁山好汉更为复杂。 WZ*&@|w
X;]3$\F
FsY`nWwg
Z;J`5=TS
OqEHM%j
l $ Zs~@N
X[{\3Av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从小就对编程不感兴趣,高中毕业时一心想报的志愿是数学或者物理专业,但被做数学教授的父亲逼着填报了计算机专业——他出于很多理由,不想让儿子走他的老路。后来我听说计算机专业居然也有一种不需要编程的职业——做教授!从此我对做教授无限向往,于是坚持读完了博士。 t>oM%/H
4vGbG:x
)"~=7)~<^
Y[,U_GX/R
GfNWP
W_D%|Ub2X
\S5V}!_
图片 |wJ),h8/
Iq@IUFpc7~
d#Wn[h$"
w6v1 q:20
{4)5]62>u
WiwwCKjSa
eo]a'J9(
我的硕士生导师倪明选教授(现任澳门大学副校长)曾经有一位及门高弟,在倪教授问其为何读博士的时候回答:“我妈妈要求我拿到博士学位,我博士毕业以后就去赚钱。”这位传说中的师兄如今已是国内某著名IT公司的高层领导。 4SBLu%=s%
ugRV5bUk
nu(eLUU
LA>dkPB
X)Ocn`|
9XY|V<}
^
M8k
与形形色色的读博理由相对应,这些博士(生)人生的道路也各不相同。有成为国内外大学教授者,有在公司做技术骨干者,有做一般的工程师者,也有读博期间遇到困难及时退学去工作者,也有苦苦支撑到毕业然后去工作者。当然,他们都比梁山好汉们的结局好得多了。 ur`}v|ZY
AF
QnCl Of
>sB=\
+-",2d+g
#d$d&W~gE
^>t-v
r)(i{:@r`
经常有朋友或者学弟学妹问我:“你觉得读博士好不好?”“你觉得我是否应该读博士?”这些都是相当难回答的问题。 }%
FDm@+
<w%Yq?^
i"ck`6v"8
(#CBq
Qdh"X^^
m]
EDuW
5J?bE?X
而我们在选择是否读博的时候,往往是对这个专业还没有足够的了解,比如大三、大四时。在中国学生中有一种典型的“羊群效应”:如果周围同学(尤其是学习标兵们)都在准备出国或准备在国内读博,那大家都会效仿,觉得读博很有面子。如果大家都说读博没意义,即使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也可能会因为面子问题而不去读博士。 38OIFT
OME!W w
Y^T-A}?`
X*43!\
Fwg#d[
:u
=kyJaT^5[
K[`4vsE
10年前,我也曾经与同学一起去面试微软的工程师职位,甚至宝洁的销售经理职位。现在想想,那些职位既不是我所长,也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可当年我又如何去判断呢? w;z@py
O1l4gduN|i
5EVB27k
4'd;'SvF
@#G6z`,
(UbR%A|v;
./aZV
我想通过对一些博士人生道路的回溯分析,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些建议,帮助他们选择是否要读博士,鼓励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来选择自己的道路。 UEx(~>
L|dab{9
Q#d+IIR0gK
z|oA{VxW>
q(w1VcLZ
Bh.6:9{
64IeCAMVo
对于读博士的一些误解 Q_UCF'f;}
61t-
Hzk1LKsT#
6c;?`C
A[wxa
年轻学生由于消息渠道不灵通,或者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对读博士有一些误解。 K!$\REs
3P<Zzt%e T
7J)a "d^e
:&\E\9
).O\O)K
e!L sc3@
l[x`*+ON:2
1.“读博和科研只适合绝顶聪明或成绩非常好的人。” UJyiRP:#]>
yx`r;|ds}
t9=|* =;9)
=*U%j
d/-0B
<ts
2EI m
Vq;{+j(
这个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如同“演员只有非常有表演天赋的人才能当”一样是个伪命题。你如果认为大家心目中的学术大牛都是绝顶聪明的人,就好比说经常出现在新浪首页或者微博热搜的那几位明星的演技都非常好一样。 B@~eBU,$
O#89M%
6iAc@
pCud`
:o"
J{'zkR?Lr
z2EI"'4\9
q;He:vX
在我所认识的博士中,做出顶级科研的并不都是同辈中超级聪明的人,也不一定是平均成绩点数(Grade Point Average, GPA)最高的人,更不一定是参加ACM编程竞赛的高手们,而恰恰是那些有耐心有毅力坚持去钻研的人。 ~{]m8a/ `6
V
'BZ=.=
p~{%f#V
B?zS_Ue
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