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考试说明及部分参考书目(硕士):
gAD f9x"b },8|9z#pyB kG/1 4
neZw'm (一)、“专业能力”卷,其中包括翻译及英语作文,英语系不为这份考卷提供参考书目及咨询服务。
N;3!oo4 K,g6y#1" 9<u&27. IU8zidn& (二)、“专业知识”卷 标准题型
G`!,>n 3 f6Y?),` #&'S-XE+ i{fw?))+ 1、英语文学方向题型 (暂包括翻译研究,美国研究方向考生):
@&m [w'tn z:-{Y2F (1).Define the word “decorum,” and describe the cultural/historical background in which the word became a well-known literary concept. Then, use 3 works (poems, novels, or essays) respectively by 3 authors and discuss how they abide by, support, and illustrate the idea of decorum. Be specific. (50分)
p6- //0qb -dM~3' (2).In praise of Mark Twain’s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Earnest Hemingway said: “It’s the best book we’ve had. All American writing comes from that.” Write o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book and its influence on later American novels.(50分)
TB>_#+: X"TL'"?fo 3.Write on the differences (thematic, stylistic, etc.) between the Iliad and the Odyssey. Illustrate your points by textual details from these two epics.(50分)
=78y*`L jA,y.(mR 1'hpg>U 2!6hB sEr 2、英语语言学方向题型:
sccLP_#Z 2?ue.1C 1) 术语翻译及解释(50分)
)j8'6tk)Z ^6l5@#)w 如:翻译:Cohesion,级阶
>J9Qr#=H2 \*MZ1Q*x 解释:Prosody,The Prague School
570ja7C:
iYLg[J" 2) 讨论与分析(100分)
;ab[YMkH OkRb3} 如:讨论: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EZWWvL !"hlG^*9 分析:Comment on the use of the performative verbs (underlined) in the following
MTwzL<@$ N n_b sentences and the felicity conditions that must be met for the performatives to
}D1?Z7p s[4 qC take effect.
<1vogUDW R UCUEo63 I pronounce you guilty!
VKPsg *vNAm(\N 我任命张兰为英语系团委书记。
k Jz^\
Re ^d>m`*px 1^AQLOiRE1 `_&vvJPn@! “专业知识”卷参考书目
#+i5'p(4 {%2p(5FB `m V(: DFwiBB6 (一)、英语文学部分(适用于文学,翻译研究,美国研究方向考生):
C^?/9\
l(MjLXw5 MHE/#G ?5G;=#
I 1.李赋宁主编:《欧洲文学史》4卷本,古希腊罗马,西欧,俄国部分,商务印书馆,1999年。
0 Swu]OE _+}o/449 2.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2卷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g6gwNC:aF )REegFN@ 3、陈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2卷本,商务印书馆,1982年。
CT\rx>[J.6 W T @XHwt 4.李宜燮、常耀信主编:《美国文学选读》2卷本,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
ZXj*Vu$_4 njNqUo> 5.Baym, Nina, ed.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Shorter Fourth Edition. New
]:#W$9,WL tPk>hzW York and London: Norton, 1995.
p=[I;U-#H xxgdp. ( 29z@ ! >N0L (二)、英语语言学部分:
Nbf>Y
J6
A3Hrg s=R^2;^ N7q6pBA"E 1.胡壮麟、姜望琪主编:《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qMzQw2 !h^_2IX 2. Poole, S. C. 1999/2000.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语言学入门),外研社。3.Robins, R. H. 1989/2000. General Linguistics . Fourth Edition.(普通语言学概论),外研社。
-23sm~`
Ln4Dq[M 5o^\jTEl^ U@}r?!)"f 三、考试说明及部分参考书目(博士):
MHCwjo"
/BS yanro 从2006年开始,英语系不再设立固定的博士生导师,招生也不再以博导名义分别招生,而是按英语文学与文学理论、翻译研究、和语言学这三个研究方向统一招生。考生考取之后,第一年不设导师。通过资格考试之后再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选择指导教师。
fndH]Yp Rx@0EPV 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正教授均有资格指导博士研究生。其他教师,凡具有博士学位、而且符合学校和学院相关规定者,也都可以指导博士研究生。以下是目前可以指导博士生老师的名单和研究方向(按字母顺序排列)。
7Zft]C?|@ x45F-w{ 程朝翔(教授):英国戏剧;美国戏剧;莎士比亚研究
NiVZ=wEp, $GD
Q1&Z 丁宏为(教授):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英国近现代文学
0\1g-kc!v Gg^gK*D 高峰枫(副教授):比较文学;早期基督教研究
~'Korxa _Q*,~ z~ 高一虹(教授):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
cVaGgP}\ rLp0)Go 辜正坤(教授):莎士比亚研究;翻译学与比较文化
~T=a]V :?gp}. 韩加明(教授):18世纪英国文学;英国小说
4=njM`8Y' ^ b{~]I 韩敏中(教授):维多利亚文学;英美妇女文学
\mFgjPz Jb|dpu/e 胡壮麟(教授):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X|Nb81M NC"X{$o2 姜望琪(教授):系统功能语法;语用学
+@+*sVb `cFNO: 林庆新(副教授):比较文学
%/r:iD xeRoif\
4c 刘建华(副教授):美国小说
3g3Znb !dwa. lZ&X 刘树森(教授):美国19世纪文学;翻译研究
: !wt/Y r_Pi)MPc 齐小新(副教授):美国研究
1+Q@RiW XrGP]k6.^ 钱军(教授):英语语言;语言学思想史;语言教学
H6MG5f_ cJ'OqV F 申丹(教授):叙事理论与小说阐释;文体学;翻译学
3
5p)e c V17!~ 苏耕欣(副教授):哥特小说(浪漫主义小说);文化研究
T@ zV O0sLcuT$ 王继辉(教授):英国宗教诗歌;英国中世纪文学;历史语言学
;IR.6k$; xC 4L`\ 周小仪(教授):唯美主义文学;比较文学
2I_~]X53[ 8Q73h/3 2CV? cm 4i+H(d n 有关博士生考试,英语系除语言方向外其他方向目前暂不提供参考书。
2~%^y6lR /1b7f' gvFCsVv<{ Yb%#\.M/y 语言学方向博士参考书目
L fZF /])P{"v$^ x!n8Wx
ur[^/lxx0 一、 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科目
N{uVh;_ s133N? 1) Robins, R. H. General Linguistics. (4th edn.) London : Longman, 1989.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f'TEua_` P7$/yBI U 2) 胡壮麟、姜望琪(主编)《语言学高级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2 feYm| ;?%_jB$P
二、 应用语言学(具体方向)科目
x
kdC-S o_03Io
~Bf 1、 文体学
z#2n+hwE \jx3Fs:Q 1) Leech, N. G. and M. H. Short, Style in Fiction.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e(Rbq8D w@LLxL>Y 2) Fairclough, 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Longman. 1995.
#\\|:`YV /y(0GP4A 3) Semino, E. and J. Culperer, (eds.) Cognitive Stylistics.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2.
wOsg,p;\' -F MonM 4) 胡壮麟《理论文体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pInF
Qh6 <,\U,jU_ 2、社会语言学
`\f 3Ij, U>DCra; 1) Hudson, R.A. Sociolinguistics. (2nd ed.).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gFsqCx<q "F[7b!>R 2) Wardhaugh, R.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3rd ed.).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B<0Kl.V w^U{e
xo 3) McDonough, J. & McDonough, S. 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Xt
+9z ?wFL\C
3、语言与文化
s;$f6X {8h[Bd 1) McDonough, J. & McDonough, S. 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by+hXk W#=,FZT 2) Sapir, E.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h.5.af B{*{9!(l9 3) Samovar, L.A., Porter, R.E., & Stefani, L.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u@CQ+pnf:( " m13HS 4) Whorf, B. L.《论语言、思想和现实——沃尔夫文集》(高一虹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8KYI Hw x0WinLQ 5) 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0eW&e 6?;z\AP& 4、功能语言学
8g
Z)c\ 2`TV(U@ 1) Jakobson, Roman O. On Language. Ed. by Linda Waugh and Monique Monville-Burst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8;r #HtFM
Hf\sF(, ( 2) Kuno, Susumu. Functional Syntax: Anaphora, Discourse and Empath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WKa Fj]06~u 3) Luelsdorff, Philip A., Jarmila Panevova, and Petr Sgall. (eds.) Praguiana: 1945-1990.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重印本。
{/H<_ WTJ{
M$ 4) Wierzbicka, Anna. The Semantics of Grammar.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8.
lo(C3o' +`_0tM1 5、 系统功能语法
6 dV )pJd _OyQ:>M6P 1)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n.) London : E. Arnold, 1994.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E6ZkO/ `$S&:Q, 2)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V 7X mO;QT 3) 胡壮麟《语篇衔接与联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6-fv<Pn (+[%^96 6、 语用学
0o"aSCq8t _io'8X2K% 1) Verschu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London : E. Arnold, 1999.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U/^#nU., yV )fJ_ 2) 姜望琪《语用学——理论及应用》(英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eNK[P=-
9K/EteS 3) ----《当代语用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YnRO>` HyVV,q^E 4)
$_E.D>5^%7 &hI!mo )q-NE) rZJJ\ , |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t]@>kAA>2L _&BK4?H@b "!V`_ S; c
'
wRGMP 一、硕士招生考试说明
%m\:AK[} 95z|}16UK 1. 俄语语言文学及文化
*k62Qz3 LSou]{R 包括三方面:
FL^ _)` tfGs|x (1)俄语(100分):(不设参考书目),主要考察考生的俄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内容包括词汇语法(30分)、阅读理解(20分)、俄汉互译(30分,分俄译汉和汉译俄两部分)以及俄语作文(20分);
0BlEt1e2T p{^:b6 (2)文化国情知识(20分):参考书目包括《苏联概况》、《独联体国家概况》等,试题类型为客观题和简答题;
]yf?i350 RTcxZ/\"# (3)文学(30分):参考书目包括《俄苏文学史》(第一卷)、《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等,试题类型为简答题。
1"ZtE\{
" QIGU i,R 2、综合考试科目:“综合考试”由外国语学院统一命题。有关综合考试的内容请详见“综合考试说明”。
DJ, LQj >,{sFc
:@[\(: 0vm> *M*p 二、博士招生考试说明
:S0! d^aVP 目前俄罗斯文学专业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有三门,一门公共课《英语》,执行北京大学的统一要求;两门专业课《俄语》和《俄罗斯文学史》:前者主要考察考生的俄语语言应用能力,考试类型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双语互译和作文;后者考察考生对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的深层理解,运用文艺理论剖析文学现象,考试类型为三或四道论述题。
.P)lQk\ iQgg[
) 三、博士生导师介绍
H~+A6g]T 6e+'Y"
v 任光宣:男,教授。1982年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俄罗斯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俄罗斯文学与宗教、俄罗斯文化艺术、俄罗斯当代文学。主要著作:《俄罗斯文学与宗教》、《俄罗斯文学史》(主编及主要撰稿人,俄文版)、《俄罗斯艺术史》、《俄罗斯:解体后的求索》(合著)等。
?IVJ#6[ sE% $]Jp 招生方向: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当代文学
*vD.\e~ \"a{\E,{; 联系方式:
rengx@pku.edu.cn GEWjQ;g z$%twBg}# Food<(!.> Jbu2y'zE
赵桂莲,1965年生人,教授。198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外文系俄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0年以公派形式赴俄罗斯学习,1994年获得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副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7年正式进入该校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该系系主任。
k XSX<b <% Z10Vx2B 除教学以外,主要从事古代俄罗斯文学、19世纪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传统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两部:《生命是爱——〈战争与和平〉》,《漂泊的灵魂——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传统文化》;独立完成的译著一部:梅烈日科夫斯基的文集《先知》;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博士后基金项目“白银时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辨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19-20世纪之交的文学评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外国神话史诗研究”之子课题“俄罗斯神话、英雄史诗和壮士歌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其文学特征研究”。
YZg#H)w% p'K`K\X l{k_;i!D XIdh9)]^} 查晓燕,1965年生人,教授。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考入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硕士,方向为俄罗斯文学与中俄比较文学(为俄语系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文学所联合培养)。1991年获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并于同年留系任教。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博士,1996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培养的第一位博士。曾担任俄罗斯语言与文学系文学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
dz_S6o ] =fcg4h5( 讲授过本科生的基础必修课,如“俄罗斯文学史”、“实践俄语”、“俄语视听说”;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如“俄罗斯文学史”、“中俄比较文学研究”、“中俄文化交流史”。在“俄罗斯文学”与“俄罗斯文化国情”两个方向指导硕士研究生。除教学外,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主攻诗歌、普希金)、中俄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一部《普希金——俄罗斯精神文化的象征》;主编(与他人合作)《普希金专刊》(《俄罗斯文艺》1999年第2期);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发表译文(含论文、俄罗斯当代小说)近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