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考试说明及部分参考书目(硕士):
4]&<?"LSK u oVNK >SCGK_Cr2 p!W[X%`) (一)、“专业能力”卷,其中包括翻译及英语作文,英语系不为这份考卷提供参考书目及咨询服务。
KN[d!}
W: $=aI"(3& ?IYY'fS" G '#41>q+ (二)、“专业知识”卷 标准题型
cF+ X,]=6 svhrf;3: 5EeDHsvV9 k%Vv?{g 1、英语文学方向题型 (暂包括翻译研究,美国研究方向考生):
n2ndjE$ %3=J*wj>D (1).Define the word “decorum,” and describe the cultural/historical background in which the word became a well-known literary concept. Then, use 3 works (poems, novels, or essays) respectively by 3 authors and discuss how they abide by, support, and illustrate the idea of decorum. Be specific. (50分)
,Og
4
?fS K|^wc$ (2).In praise of Mark Twain’s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Earnest Hemingway said: “It’s the best book we’ve had. All American writing comes from that.” Write o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book and its influence on later American novels.(50分)
RtV.d\ Un@\kAY 3.Write on the differences (thematic, stylistic, etc.) between the Iliad and the Odyssey. Illustrate your points by textual details from these two epics.(50分)
HW_& !ye ff cLuXa "Pc$\zJm;
w2"]Pl 2、英语语言学方向题型:
UpUp8%fCU Ewo~9
4{ 1) 术语翻译及解释(50分)
:jem~6i \,xFg w4 如:翻译:Cohesion,级阶
'jaoO9KY
K p2pAvlNoF 解释:Prosody,The Prague School
QGPw2Q Plo ,XU 2) 讨论与分析(100分)
X>l*v\F9 :Ml7G 如:讨论: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vA&Vu"}S %%}A|, 分析:Comment on the use of the performative verbs (underlined) in the following
FxU'LN<;HY B@K[3 sentences and the felicity conditions that must be met for the performatives to
d/U."V} T[uDZYx take effect.
igkz2S I x0+glQrNN I pronounce you guilty!
PpOlt.yui ClUSrSp 我任命张兰为英语系团委书记。
k
onoI&kV| tk?UX7F 8tc*.H{^+ Y
62r “专业知识”卷参考书目
>L>+2z NGTe4Crx ,=By$.rr' j}WByaZ& (一)、英语文学部分(适用于文学,翻译研究,美国研究方向考生):
JOfV]eCL F[E?A95W ^R_e U[8{_h<# 1.李赋宁主编:《欧洲文学史》4卷本,古希腊罗马,西欧,俄国部分,商务印书馆,1999年。
5K.+CO
<
Fdt
}..H% 2.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2卷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4>:M\h
'044Vm;/ 3、陈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2卷本,商务印书馆,1982年。
j\2[H^
G$=-,6kZO 4.李宜燮、常耀信主编:《美国文学选读》2卷本,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
9([6d.`~ .W.;~`EW 5.Baym, Nina, ed.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Shorter Fourth Edition. New
(B#(
Z= KD*O%@X5C York and London: Norton, 1995.
oXGZK5w<l )%j" v\0^mp %z)EO9vtr (二)、英语语言学部分:
Tg''1 Wl* 5~}!@yzc
Zu#< u0]q`u/T 1.胡壮麟、姜望琪主编:《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Y!n'" *J> ]|LgVXEpx 2. Poole, S. C. 1999/2000.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语言学入门),外研社。3.Robins, R. H. 1989/2000. General Linguistics . Fourth Edition.(普通语言学概论),外研社。
QJXdb]Y^; Rx S884 v
Ln> 4SK JlIS0hnv 三、考试说明及部分参考书目(博士):
` :5,e/5, [.3sE 从2006年开始,英语系不再设立固定的博士生导师,招生也不再以博导名义分别招生,而是按英语文学与文学理论、翻译研究、和语言学这三个研究方向统一招生。考生考取之后,第一年不设导师。通过资格考试之后再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选择指导教师。
F#1kZ@
nq ^!uO(B& 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正教授均有资格指导博士研究生。其他教师,凡具有博士学位、而且符合学校和学院相关规定者,也都可以指导博士研究生。以下是目前可以指导博士生老师的名单和研究方向(按字母顺序排列)。
t2.juoI( wAz,vq=x 程朝翔(教授):英国戏剧;美国戏剧;莎士比亚研究
-\,VGudM} 3"tg+DncC 丁宏为(教授):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英国近现代文学
eT\p-4b jt%
WPkY: 高峰枫(副教授):比较文学;早期基督教研究
bZ1 0v; _IKQ36=
高一虹(教授):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
%:
tr OR~G Ov| 辜正坤(教授):莎士比亚研究;翻译学与比较文化
g&
>mP? {~1M 韩加明(教授):18世纪英国文学;英国小说
V
*uEJ6T Cha?7F[xL 韩敏中(教授):维多利亚文学;英美妇女文学
i ~P91 44|03Ty 胡壮麟(教授):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u1~ b)y<.pS\ 姜望琪(教授):系统功能语法;语用学
oHRbAE^ c0h
dLl;5 林庆新(副教授):比较文学
pfNThMf h%|9]5(= 刘建华(副教授):美国小说
]Y$&78u8t BDnBBbBrz 刘树森(教授):美国19世纪文学;翻译研究
;?j~8 rcW#6VZ= 齐小新(副教授):美国研究
0=gF6U 7TR'zW2W 钱军(教授):英语语言;语言学思想史;语言教学
/$<JCNGv LsUFz_ 申丹(教授):叙事理论与小说阐释;文体学;翻译学
:az!H"4W/ F^[M 苏耕欣(副教授):哥特小说(浪漫主义小说);文化研究
RNl\`>Cz }]Qmt5'NI 王继辉(教授):英国宗教诗歌;英国中世纪文学;历史语言学
U8U/?zW/& JO]`LF] 周小仪(教授):唯美主义文学;比较文学
)lE3GDAPgZ cRjL3 W[@"H1bVH t>m8iS> 有关博士生考试,英语系除语言方向外其他方向目前暂不提供参考书。
8
rnb `*|LI zvWO4\ ^ON-# 语言学方向博士参考书目
VuP#b'g=|] M^
0w/ ^Osd/g qYQUr8
{ 一、 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科目
"`y W]v hXj* {vT 1) Robins, R. H. General Linguistics. (4th edn.) London : Longman, 1989.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pIM*c6 7H/!rx 2) 胡壮麟、姜望琪(主编)《语言学高级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Hv*^Bak K gR1El.r 二、 应用语言学(具体方向)科目
dw=Xjyk?
h rPrEEWS0) 1、 文体学
IIYX|;1}X PprQq_j 1) Leech, N. G. and M. H. Short, Style in Fiction.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S5YDS|K R|cFpRe 2) Fairclough, 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Longman. 1995.
=6L:Ix #!K~_DL 3) Semino, E. and J. Culperer, (eds.) Cognitive Stylistics.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2.
l7=$4As/hI * wQZ' 4) 胡壮麟《理论文体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h|$zHm ^5^
zo~^o 2、社会语言学
_s*uF_:3 sf|_2sI 1) Hudson, R.A. Sociolinguistics. (2nd ed.).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7J)a "d^e
q%)*,I< 2) Wardhaugh, R.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3rd ed.).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ijR*5#5h Bm2}\KOI 3) McDonough, J. & McDonough, S. 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f_"`FH0d AQ_#uxI'oa 3、语言与文化
;Wp`th!F P(W\aLp 1) McDonough, J. & McDonough, S. 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zU#2| da7x 1n$D 2) Sapir, E.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h&^/, G IhFw {=2* 3) Samovar, L.A., Porter, R.E., & Stefani, L.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c^q O@%s *T}dv)8 4) Whorf, B. L.《论语言、思想和现实——沃尔夫文集》(高一虹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FKvO7? K N]P*6sf-6 5) 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EJSgTtp2 tMs|UC 4、功能语言学
P.2.Ge| V
'BZ=.= 1) Jakobson, Roman O. On Language. Ed. by Linda Waugh and Monique Monville-Burst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f#V 1:~m)"?I_^ 2) Kuno, Susumu. Functional Syntax: Anaphora, Discourse and Empath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TVEF+t n46PQm%p 3) Luelsdorff, Philip A., Jarmila Panevova, and Petr Sgall. (eds.) Praguiana: 1945-1990.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重印本。
e]y=]}A3{ qI/r_ 4) Wierzbicka, Anna. The Semantics of Grammar.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8.
,`B>} =S7C(;=4 5、 系统功能语法
t1_y1!uQ K=^_N
dz 1)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n.) London : E. Arnold, 1994.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0~# eRWF7`HH+ 2)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X-&yGY d=u%"36y 3) 胡壮麟《语篇衔接与联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gH.st
1:l&
&/Wy 6、 语用学
TKs@?Q,J @42lpreT 1) Verschu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London : E. Arnold, 1999.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CndRKx [q|Q]O0 2) 姜望琪《语用学——理论及应用》(英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L,r}1N a\j\eMC 3) ----《当代语用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 N<-
Ta5iY
} 4)
eOnl
sx/ vBQ?S2f u2Z^iY .`8,$"`4)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Q
X5#$-H@ o2UJ*4
3ncvM>~g Am^O{`r41 一、硕士招生考试说明
YY>Uf1}*9 4Tw1gas. 1. 俄语语言文学及文化
\$Qm2XKrK ^)]*10 包括三方面:
%cif0Td
0r&9AnnWu+ (1)俄语(100分):(不设参考书目),主要考察考生的俄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内容包括词汇语法(30分)、阅读理解(20分)、俄汉互译(30分,分俄译汉和汉译俄两部分)以及俄语作文(20分);
i(;u6Rk |*| a~t (2)文化国情知识(20分):参考书目包括《苏联概况》、《独联体国家概况》等,试题类型为客观题和简答题;
6_
0w> 9&FV=}MO (3)文学(30分):参考书目包括《俄苏文学史》(第一卷)、《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等,试题类型为简答题。
j`pR;XL1[ 1:Gd{z 2、综合考试科目:“综合考试”由外国语学院统一命题。有关综合考试的内容请详见“综合考试说明”。
9
3I9`!e V zx(J) zt%Fvn4/pF DLM9o3/*J 二、博士招生考试说明
31 ;T$5 v1 Q]:%Jj2 目前俄罗斯文学专业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有三门,一门公共课《英语》,执行北京大学的统一要求;两门专业课《俄语》和《俄罗斯文学史》:前者主要考察考生的俄语语言应用能力,考试类型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双语互译和作文;后者考察考生对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的深层理解,运用文艺理论剖析文学现象,考试类型为三或四道论述题。
+Y[+2=lO 2=
mD 三、博士生导师介绍
muq|^Hfb 1qN9bwRO 任光宣:男,教授。1982年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俄罗斯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俄罗斯文学与宗教、俄罗斯文化艺术、俄罗斯当代文学。主要著作:《俄罗斯文学与宗教》、《俄罗斯文学史》(主编及主要撰稿人,俄文版)、《俄罗斯艺术史》、《俄罗斯:解体后的求索》(合著)等。
a[r
UU'8 nU *fne? 招生方向: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当代文学
e)(| @zq{#7%z 联系方式:
rengx@pku.edu.cn x)5v8kgf ]vFmY 4!qDG+m $8}'6, 赵桂莲,1965年生人,教授。198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外文系俄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0年以公派形式赴俄罗斯学习,1994年获得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副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7年正式进入该校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该系系主任。
_x{x#d;L3 F'*&-l 除教学以外,主要从事古代俄罗斯文学、19世纪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传统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两部:《生命是爱——〈战争与和平〉》,《漂泊的灵魂——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传统文化》;独立完成的译著一部:梅烈日科夫斯基的文集《先知》;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博士后基金项目“白银时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辨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19-20世纪之交的文学评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外国神话史诗研究”之子课题“俄罗斯神话、英雄史诗和壮士歌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其文学特征研究”。
9F4|T7? rT) R*3 O~xmz!?= mjHY-lK 查晓燕,1965年生人,教授。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考入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硕士,方向为俄罗斯文学与中俄比较文学(为俄语系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文学所联合培养)。1991年获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并于同年留系任教。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博士,1996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培养的第一位博士。曾担任俄罗斯语言与文学系文学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
m m`3-F| (Mh\!rMg 讲授过本科生的基础必修课,如“俄罗斯文学史”、“实践俄语”、“俄语视听说”;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如“俄罗斯文学史”、“中俄比较文学研究”、“中俄文化交流史”。在“俄罗斯文学”与“俄罗斯文化国情”两个方向指导硕士研究生。除教学外,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主攻诗歌、普希金)、中俄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一部《普希金——俄罗斯精神文化的象征》;主编(与他人合作)《普希金专刊》(《俄罗斯文艺》1999年第2期);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发表译文(含论文、俄罗斯当代小说)近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