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181978
精华:
0
发帖: 3
流量: 0 M
威望: 13 分
介绍博友: 1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17-03-01
最后登录: 2017-03-08
|
第八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一.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vDvGT<d 二.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NM.B=<Aw* 三. 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f.>@Wb 四. 主体因素和非主体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Jo <6M' @D=`iG% 展开: B,,d~\ 
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 理性) gwT,D.'Ut 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特点。 >oDP(]YGg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 P.DWC'IBN ①关系的表现 wgrOW]e ②学习这一关系的意义 wP?q5r5 
到实践中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 ^^uD33@_ 3. 实现第一次飞跃的条件 +to9].O7y 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 P^W47
SO 
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理性 实践) n4y6Ua9m{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y/eX(l<{ 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更加重要 'U$VOq?!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T]-~?;Jh8 2.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A"iD4Q 第一,理性认识应该是正确的 d<nB=r!* 第二,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CWzk? 第三,理论要与群众相结合 LfXr(2u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无限发展 Qp&ySU8 1.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Zp!AV 2.为什么人类认识运动要不断反复、无限发展? eH/\7)z 3.人类认识运动辩证过程说明了什么? [;YBX]t 四.主体因素和非主体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0
MshgM (学生读书,参看教材P146—P148) 0.+eF }'H 9$@ g;?}Ps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及检验真理的标准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gJ~ {tA: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及其关系 X`QW(rq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05I39/T% 四.认识论与思想路线的一致性 G2{ M#H 展开: *oX]=u& 
一. 真理及其客观性 mCNf]Yz 
1. 真理的含义及其本性 2*wO5v `pd 
内容客观 {F+M&+`` 2. 真理的客观性 j[J@tM# 检验标准客观 lH@E % 3. 真理和谬误及其相互转化 ~{,vg4L 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Lr?4Y ②产生谬误的原因 @Gn?8Ur% ③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e?X}4 对立: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D@;i 统一: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kx 
第一,真理是具体的 &J^4Y!gt 
真理 谬误 第二,真理是过程 U!\2K~ 第三,真理是全面的认识 % L ># uh5Pn#da^ 
第一,谬误是具体的 ,5\2C{ 
谬误 真理 第二,谬误是真理的先导 i+)}aA
第三,在批判谬误中发展真理 :>P4L,Da]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a/
QtJwIV 1.真理的绝对性 QY~<~<d+G 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的相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第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e=tY> 2.真理的相对性 11)/] ?/j 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某一过程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在广度上总是有限的,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还有许多领域和许多事物没有被认识。第二,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该对象及其本质和规律一定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即对事物的反映的深度总是有限的,具有近似正确的性质。 ;-KAUgL2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 )-+\M_JK5 对立:二者是同一真理的两重不同属性 {W5ydHXy 统一:相互渗透 n7IL7?!o 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 4F05(R8k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_0'm4?" 第一,它指导我们树立起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态度 =?/N5O( 第二,是我们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思想武器
<^lJr82 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k
?3S 1.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Q4_WKI0T a.是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Zimh_ b.正确的理论和逻辑证明都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又决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hSW~i~ 2.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的意义。 nD7|8,' 四. 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4L8z>9D 1.党的思想路线的含义 ,zQo {. 2.思想路线与认识论的一致性 z"tjDP 第一,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lAD
q|$ 第二,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WgqB 3.实事求是的哲学体现: qD#VbvRc9+ 第一,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22yvT.;[ 第二,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0:i<`qv#g 第三,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in<}fAro6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MM?`voj~`p (学生读书,参看教材P175—P183) Q.+|xwz 一. 辩证思维方法是理性思维的基本方法 *XbI#L%> 二. 归纳和演绎 S_v(S^x6 三. 分析和综合 S:q$?$ 四. 抽象和具体 fr[3:2g-_ 五.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BI2; ex 15{Y9! 本章思考题 YE}s 1、 如何理解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C`V)VJM 2、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怎样? 93O;+Z5J 3、 简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Pu-A"5~ 4、 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和特点。 B[5r|d' 5、 实现第一次飞跃的条件是什么? }_
mT
l@* 6、 为什么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AVw%w&
|% 7、 什么是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该原理有何意义? 8、 什么是真理?为什么真理是客观的? 9、 简述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0、简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 1"#*)MF 11、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eG=u H 联系实际的问题 8>WVodv 1、 试用实践与认识相统一的原理,说明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clw%B 2、 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明1978年对实践标准问题讨论的历史意义。 +;}#B~: 3、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关系的原理说明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llV3ka^! 6 15s5ZA >>i@r@ :u8(^]N E37<"(; ~ 9)"! &!aAO(g
##Q/I| 第五章 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本章共有两节 I+>%uShm 第一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c)~015`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B_iQ 重点:第一节,第二节的第三个问题 "YdEE\ Le<wR
第一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E0%~!b 二. 唯心史观的表现形态及其局限性 D+_oVob\ 三. 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yaq'Lt` 四. 劳动发展史是解开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yV_4?nh z'uK3ng\hH 展开: x.8TRMk^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K\XH4kic 1.什么是历史观 JXyM\}9-X 人们对社会历史中根本性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WNf
M+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lA>D
S#_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pb#?l6x$+ 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r}uz7}z %" 3.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的关系 gJ2>(k03y 二. 唯心史观的表现形态及其局限性 \GHiLs,! 1. 唯心史观的表现形态 o]
mD"3_ 唯意志论 +la2n(CAK 宿命论 $H+VA@_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唯心史观独占统治地位 F<!)4>2@ a.旧的历史理论的缺陷 eds26( b.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根源 97ql5 三.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cI=(\pC 第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成完备的彻底的科学体系。 {dmj/6Lc 第二,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V*W;OiE_3 第三,唯物史观的创立,为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kY0 LY 第四,唯物史观的创立,对工人阶级政党正确地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情况,把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发展要求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成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l@xsJn 四.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YsLd 9^4 1. 劳动的含义 [H=) 劳动是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其根本的标志在于制造工具。 QcgfBsv96 2. 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源泉
8stwg' 第一,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