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UID: 3
精华:
10
发帖: 10276
流量: 9959 M
威望: 10673 分
介绍博友: 5940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群组: 考博英语
注册时间: 2006-03-20
最后登录: 2025-05-10
|
2013考博英语专项备考技巧
一、 考博英语词汇 G>q16nS~KP ZKT~\l O*d4zBT
由于博士生入学考试英语科目是没有统一大纲的,因此并没有绝对通用的词汇手册。一般情况下,考博英语词汇量在7000—8000左右。部分院校,如社科院,对词汇量的要求会比较大,大约会达到10000以上。虽然不推荐盲目的扩大词汇量,但是足够的单词储备还是会对应试起到比较积极的作用。根据自身的复习时间和实际需要,可以选择考研词汇、六级词汇、托福词汇、专八词汇、或者GRE词汇进行备考。 aTx*6;-PH 推荐一种单词记忆的技巧: :1O1I2L0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l*+5WrOS 有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忽视了记忆中的更大的问题——即记忆的牢固度问题,那就牵涉到心理学中常说的关于记忆遗忘的规律。所以我们一直在向强调反复记忆单词,但是如何反复记忆却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Mn 记忆规律可以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如果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但是普遍的记忆规律是: 6uAo0+-k 在5 分钟后重复一遍,30 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2 小时后,1 天后,2 天后,4 天后,7 天后,15 天后重复记忆,就会记得很牢。 RC']"jpW 二、 考博英语语法 O^AF+c\n uv,_?x\' 语法的复习是比较枯燥的,同时对于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的学员来说,基础语法的学习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要想在短期内提高语法基本功,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做题”。但这不是说搞“题海战术”。做题是要讲究方法的,要通过题目温习语法现象,发现自己的语法薄弱环节,进而各个击破。可以采用如下语法复习步骤: Z_F}Y2-w9 1. 搜集考博真题或者具有相应难度的英语语法试题。 ;Q0WCm\5 2. 独立完成题目解答,并核对答案。 (
^ Q:zU 3. 通过查阅语法参考书,解析语法习题中做错的、似是而非的、蒙对的题目(自己研究出来的题目记忆更加深刻)。 (DW[#2\. 4. 对于自己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再咨询相关老师。 {MaFv 5. 将所有解析及题目整理到一个语法笔记中,要条目清晰。 )E2^G)J$W 6. 定期更新错题集并且反复查阅,直至烂熟于心。 F$QAWs 三、 考博英语阅读 4p%=8G| N2~q
\BqA 阅读能力不是通过集训可以提高的,但是应试技巧却可以在短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YyN-C 对于平时的积累,建议经常看看英文网站,看看英文杂志,比如Nature、Science就很不错,以上为英文泛读,用于增加英文阅读的兴趣及增加话题的广度。同时,可以在平时精读一些文章,即学习其语言、语法结构、行文结构、主题思想等具体内容。这类文章可以选择考博真题中的阅读理解,也可以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些英文美文,但是建议难度要与考博试题难度相当。 f~3_Rv! 以下是考博英语阅读的解题策略: P2+Z^J`Y> (一)阅读的步骤 NNt,J;
4ZZ/R?AiK A. 通读全文,抓住中心。需要特别关注首段和末尾段以及每一段的首末句。 G\?q{ 1. 文章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Z{|U!tn 2. 作者持什么态度? #jja#PF]7 B. 仔细审题,返回原文。 搜素题干中的核心信息,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应的位置。 B`/cKfg C. 核定答案。 'e3[m (二)各种题目的对策 S&C
J:YFy-[w( A. 细节事实题----回到原文,找准出处。选项中符合一般常识,意义深刻富有哲理,属于普遍现象的往往是答案。干扰项的特点: 3KF[ v{ 1. 与原句内容相反。 qGE?[\t[6 2. 与原文内容一半相同一半不同。 tsFwFB* 3. 与原句内容相似但过于绝对化。 l+>&-lX' 4. 原文没有提到。 [S}o[v\ B. 判断词汇和短语的意义题---- u= |hRTD= 1.内容全面、概括性强的一般为答案。 y<G@7? 2.与文章主题相近的一般是答案。 9M)N2+hkZ 3.通过连接词关系判断被考词汇含义:And 表示接近和递进; Or表示相反或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uM8YY[b 4.与被考单词在含义上肤浅相近的一般不是答案。 $Q[>v!!X C. 推理判断题 2/9P&c-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