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 法 学 #docBsHX&s
1999年 c%uhQ62
\ 0<e#0-V 1、从罪刑法定原则论述犯罪的实质定义与形式定义的关系。 |G%MiYd
5l(;+#3y/ 2、我国减免刑事责任的根据和事由 TTy1a:V
lD C74g 3、评费尔巴哈心里强制说 <;U"D.'
!lu$WJ{M 2000年 6e~+
@S
h)A+5^:^ 1、报应刑与教育刑之争及其对刑事政策的影响 >u4uV8S
sBSBDjk[ 2、从罪刑法定原则角度评价空白罪状的刑法规范 aty
K^*aX
+m>Kb edl 3、原因自由行为 -F5U.6~`!
%
)|/s%W 2001年 \=5CNe
AvV.faa 1、刑法的公正与功利的关系 @
)}Vk
w;#9 hW& 2、法条竟合及其适用原则 Q g"{F},4
D=dY4WwG 3、法益侵害说 9sT?"(=
SXod r}
2002年 8Q6il-
t-E'foYfr` 1、罪刑均衡与刑法个别化关系 <D4)gRRo
/H3,v8J@ 2、正犯与共犯的关系 n+!.0d}6
1W/=
=+%I 3、期待可能性 Fg,[=CqB[
Ap97 Zcw 2003年 LI
nN-b#
%@BQv4oJ 1、试论罪刑关系 -rH3rKtf~
L>@6lhD)x 2、片面共犯 qc`_&!*D
CMF1<A4] 3、持有型犯罪 ^|sQkufo
{) .=G 2004年 n%?g+@y,^
$[|8bE 1、中国犯罪构成理论与德日之比较 FS@SC`~(
m' aakq 2、强奸幼女罪司法解释置评 :))AZ7_
_5X}&>>lhF 3、刑罚目的综合理论 ,-{j.
YTGup]d 2005年 1-qQp.Wj
1、罪刑法定原则与刑事政策的关系 ;N/c 5+
2、客观未遂与主观未遂 Ri-I+7(n!
3、责任犯的刑事责任根据 @FbzKHdV/
2006年 2cmqtlW"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其立法体现与司法表现 `i.f4]r
2、过失危险犯 wLgRI$_Dm
3、简评(日)大土家 仁的“人格刑法学” |]I?^:I
2007年 |MBnRR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刑罚改革
Cw+ (,1
2.论商业贿赂 !
4s$93
3.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理论 P!vBS"S
2008年 /`'50Cj
[font=ˎ̥]1、论法益的概念及其在刑法学体系中的作用[font=ˎ̥] hwXp=not(
[font=ˎ̥]2、论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机能的关系[font=ˎ̥] QOP*vH >J
[font=ˎ̥]3、许霆案件的法理学分析 ,)Q mQ^/
cw^FOV*
>PYe"
^X_%e |
-9Can4
fx}R7GN2
犯罪学、监狱学 vw(};)8
1999年 Bf-&[ 5N}
AG9U2x 1、简析20年中国社会变迁对犯罪的影响 w?5b: W,
BHK_=2WYz 2、加洛法罗的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分类的理论 (Q'XjN\#
R]r~TJ o 3、服刑犯人的法律地位 U}5uy9A
M.128J+xfS 2000年 M9N|Ql
$]T7Iwk 1、评龙布罗梭 :J<S-d=
LD6fi 2、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2
Sr'B;`p
Dho~6K}" 3、狱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Y Jv{Z^;M
'Gc6ZSLM 2001年 e
)iVX<qb
/!9949XV 1、刑事社会学派对行刑制度的影响 I|PiZ1]2Y
F^w0TD8 2、社会控制与犯罪发生的相关性 :._O.O
LCdc7 3、20世纪美国的犯罪学理论及萨瑟兰的贡献 "~Eo=R0
O
lz>5bR' 2002年 B]hZ4.B1
8^~ljf]6 1、评述标签理论 dk.da&P
Zc"]Cv( 2、刑事执行权的合理配置 i&l$G55F
PEBQ|k8g& 3、论经济结构调整与犯罪预防 7i'vAOnw^
dXOjaS# ~ 2003年 m\VJ=
(0k0gq; 1、加洛法罗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观点 PC3wzJ\\S
q| j;dI& 2、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犯罪变化特点 aN7u
j
vCi:cIp/ 3、制约监狱效能的主要因素 "zv+|_ZAfd
P(Lwpa,S
2004年 'N}Wo}1
r
J=Jw"? f 1、行刑社会化(冯卫国) p@^2.O+
jRBx7|ON 2、流动人口犯罪原因 /wK7l-S
;J`X0Vl$ 3、菲利的犯罪饱和说 %k2zsM
0!?f9kJq 2005年 L,:U _\HQ
,<[os 1、迪尔凯姆的犯罪学思想 ;1y\!f3#V~
Tq?W @DM* 2、黑社会犯罪(刘守芬) >:K3y$]_
EZ=M^0=Hpf 3、犯罪加害人与被害人的互动关系 Uligr_c?
-ss2X 4、累进处遇制度 <Q8bn?Z
kP| !!N 2006年 U%#=d@?
R0+m7mx#E 1、网络犯罪的特征与预防 Sj*H4ZHD<&
|n~v_V2.0 2、评犯罪原因的经济学理论 ?K]k(ZV_+Y
6tzn% ? 3、试评罪犯矫正对综合治理的意义 7eO8cPy
|;].~7^ 2007年 j9,X.?Xvx
~q9RZ#g13J 1.被害人国家补偿 m]%cNxS
/)G9w]|T 2.有组织犯罪的特征 Z86
[sQBg
%GIla* 3.监狱行刑理论的社会化变迁 HsXFglQ
3) 7'dM 2008年 4bKZ@r%
;uJVY)7a [font=ˎ̥]1、试论古典犯罪学和实证主义犯罪学的异同。[font=ˎ̥] EUNG&U
[font=ˎ̥]2、试论赫希的社会约束理论。[font=ˎ̥] '3xSzsDn
[font=ˎ̥]3、试论我国监狱分类制度及其完善[font=ˎ̥] .h6h&[T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