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 法 学 X]2Ib'(
1999年 aM1WC 'c&)
^Ss<< 1、从罪刑法定原则论述犯罪的实质定义与形式定义的关系。 Z L0k
ujE~#b}X 2、我国减免刑事责任的根据和事由 ^`dMjeF
42hG}Gt 3、评费尔巴哈心里强制说 F=5vAv1
CdCY#$Z 2000年 g'T L`=O
~H?v L c;> 1、报应刑与教育刑之争及其对刑事政策的影响 {wt9/IlG1
*
L>usLh 2、从罪刑法定原则角度评价空白罪状的刑法规范 +/%4E %
oNl-!W 3、原因自由行为 UHi^7jQ
qFDy)4H) 2001年 ;sf'"UnL
W^ask[46R 1、刑法的公正与功利的关系 I
Gb'ii=A
+kxk z"fP 2、法条竟合及其适用原则
#z.\pd
Vu~fF@
| 3、法益侵害说 >2}*L"YC
:18}$
2002年 T
Q/#
]k1N-/ 1、罪刑均衡与刑法个别化关系 ;9=4]YZt
{O!;cI~ 2、正犯与共犯的关系 Sqmjf@o$>
PiR`4Tu 3、期待可能性 p{r{}iYI
AC fhy[, 2003年 GLV`IkU %
3+U2oI:I 1、试论罪刑关系 Xe/7rhov
+{)V%"{u: 2、片面共犯 ND 8;1+3
'e
x/IqbK 3、持有型犯罪 iHo0:J~
MI8c>5? 2004年 m Ub2U&6(
<sGioMr 1、中国犯罪构成理论与德日之比较 Qej<(:J5
AucX4J< 2、强奸幼女罪司法解释置评 FW<YN;
E@="n<uS 3、刑罚目的综合理论 oX/#Mct{s
R ta_\Aj! 2005年 *K=me/
3
1、罪刑法定原则与刑事政策的关系 kRz qgVr%
2、客观未遂与主观未遂 4Gy3s|{
3、责任犯的刑事责任根据 cC,gd\}M
2006年 Rmh,P >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其立法体现与司法表现 MS%h`Ypo
2、过失危险犯 !P _'n
3、简评(日)大土家 仁的“人格刑法学” FCYZ9L5uF
2007年 Fko
N+\d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刑罚改革 jCt[I5"+z
2.论商业贿赂 h"Q&E'0d
3.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理论 /#?i +z
2008年 s0'Xih sw6
[font=ˎ̥]1、论法益的概念及其在刑法学体系中的作用[font=ˎ̥] r\{; ~V
[font=ˎ̥]2、论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机能的关系[font=ˎ̥] ~48mCD
[font=ˎ̥]3、许霆案件的法理学分析 nr{}yQu
+f?xVW<h
hLLg
qUp DmH
UbV} !
o
#&;,9
犯罪学、监狱学 9Fxz9_ i
1999年 0bk094
#9Dixsl*Q 1、简析20年中国社会变迁对犯罪的影响 E%+1^
L
-T-h~5 2、加洛法罗的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分类的理论 zc-.W2"Hu
e c`3
Qw 3、服刑犯人的法律地位 m)?cXM
5gbJTh<JU 2000年 4E& 3{hnp
A5gdZZ'x 1、评龙布罗梭 nPUq+cXy]C
5lC "10 2、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 F Cr
L
hzc2 c.gcF 3、狱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RyxIJJui
]7^YPFc+ 2001年 G}\E{VvWh
A{hWFSv 1、刑事社会学派对行刑制度的影响 =`rESb[
%zB
`Sd< 2、社会控制与犯罪发生的相关性 #.%;U' #O
@hWt.qO
3s 3、20世纪美国的犯罪学理论及萨瑟兰的贡献 eW+z@\d9Gz
q $s0zqV5 2002年 M(S:&GOU
e p;_' 1、评述标签理论 (a1 s~
y)!K@ 2、刑事执行权的合理配置 VHB5
O&irgc! 3、论经济结构调整与犯罪预防 aC$hg+U$G
(
_E<? 2003年 WrL&$dEJ?M
(6fh[eK86 1、加洛法罗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观点 %Sfew/"R0
Wgdij11e 2、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犯罪变化特点 Ry0n_J:7
Qg9 N?e{z 3、制约监狱效能的主要因素 Cjsy1gA
=g$%. 2004年 ep Eg6
&jf :7y 1、行刑社会化(冯卫国) d?*=<w!A
](@Tbm8 2、流动人口犯罪原因 a}+|2k_
O!kBp(?] 3、菲利的犯罪饱和说 DnP>ed"M!
9#iu#?*B 2005年 6fQN
F22E
gEMxK2MNXj 1、迪尔凯姆的犯罪学思想 KZ
pqbI Z
E=3<F_3W 2、黑社会犯罪(刘守芬) 2}[)y\`t3
>Q#_<IcI 3、犯罪加害人与被害人的互动关系 x-+Hy\^@|
m@R!o 4、累进处遇制度 DZ
|0CB~
"m.j cKt 2006年 N2vSJ\u
J1T_wA_ 1、网络犯罪的特征与预防 T$)&8"Xya
#!l\.:h% 2、评犯罪原因的经济学理论 j{U?kW{o
UmcPpZ 3、试评罪犯矫正对综合治理的意义 }9<pLk
8e:J{EG~ 2007年 oW3j|V
$'}rBPA/ 1.被害人国家补偿 ;fw}<M!6
'/%]B@! 2.有组织犯罪的特征 +Kw:z?
:rd{y`59>& 3.监狱行刑理论的社会化变迁 >M=_:52.+
_GS_R%b 2008年 p'{B|ujj6
mQdF+b1o [font=ˎ̥]1、试论古典犯罪学和实证主义犯罪学的异同。[font=ˎ̥] q#B=PZ'NA
[font=ˎ̥]2、试论赫希的社会约束理论。[font=ˎ̥] /k8Lu+OJ
[font=ˎ̥]3、试论我国监狱分类制度及其完善[font=ˎ̥]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