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高校化学学科排名全面分析 Ka
V8[|Gn,
By4<2u38u
大陆高校化学学科排名全面分析: B%6)}Nl[
`dN@u@[\ks
1.北大 WP'!*[z
北大当之无愧在高校化学排名第一,各个方向都不错。 7[XRd9a5(
`1fY)d^ZS
2-5 复旦,南开,清华,南大 \Uq(Zga4)
复旦,南开,清华,南大处于第二梯队,其中复旦上升速度非常快,光从这两年发表的 ]GkfEh7/J
论文高分子和物化都处在最前列。南开,南大都是传统化学强校,南开的有机,南大的 {_p_%;
无机都是强势学科,南开的无机上升很快Inorg.Chem.已经超过南大。清华也是强在物化 :*9Wh
,清华高水平的文章不少,但相对规模较小。 S;#'M![8
yYA$I'Bm\
6-7 吉大 科大 aj{Y\
3L
科大化学因为内乱,IF>7的文章不多但整体实力还是挺强;吉大化学不如从前但整体实 r52gn(,
力还是不错,尤其是理论计算化学。 _F|Ek ;y%
<}9lZEqY
8-9 厦大 浙大 ?J~_R1Z
厦大化学的年轻院士很多,文章却不是很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批评浙大高水平的 z5*'{t)
文章不多,但IF>3的化学文章远多于厦大,而且高分子发展神速,仅次于复旦。 )=_,O=z$K
MeZf*'
J
10.中山 #BH*Z(
应该是中山大学,不温不火。但中山大学是大陆化学学科明显的分界线,中山肯定不如 59;KQ
前9所学校,而又比后面的学校强不少,后面学校唯一的特色是兰大的有机。 pG;U2wE
7a<DKB
11-14 上海交大 山大 武大 兰大 e^1Twz3z
上海交大不仅工科好医学也有了,理科文科都飞速发展,大概工科发展高分子比较容易 suDQ~\n
,像浙大一样高分子不错。 88wa7i*
l}K37f
山大IF>3的化学文章是非前十名学校里最多的,和厦大差不多,但好像没什么特色, _u QOHwn
CRY WOL:IZX%
STALLOGRAPHY还不错。 FXkM#}RgNm
R~q]JSIC@
武大的理科一直没有起色,文科也越来越差,如果没有合并学校武大就变成3流了。理科 PALc;"]O
除了生物外,就算分析化学还行。 4
"'~NvO
d>qY{Fdz
兰大化学出去的牛人太多了,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不少兰大毕业的,这点和吉大很像,有 VRB;$
机很好。 0YDR1dO(*
TAW/zpps$
15-17 华东理工 川大 北师大 #?:l b1
华东理工 川大 北师大都一般化,华东理工的化工还是很强,北师大的化学不想数学和 JDT`C2-Q
物理那么强。 r\^b(rNe
>pe.oxY
cSV aI
新一轮重点学科遴选: #S"nF@
@E
|}Y
高分子 )\$|X}uny&
复旦肯定没有问题,浙大科大南开属于第二梯队,然后上交大、北化工、南大、北大、 -nV9:opD
吉大都不错,中山比较够呛,在广州华南理工和中山差不多。 o?\?@H
~Z'?LV<t
分析化学 <wD-qT W
北大应该是第一,其他的几个学校武大、复旦、南大、厦大都差不多,接下来湖大,然 qUb&
后南开的分析也有所起色。 8
KzkB;=n
b4N[)%@
无机化学 8YSAf+{FtK
南大以前是绝对第一,但现在南开可以与之一比高低,吉大也很强,接着是北大,再下 LZxNAua
来科大和苏州大学都有一定的竞争力,然后东北师大,山大,厦大都差不多。 @f3E`8
O?#7N[7
有机化学 J5,9_uo]
前三名优势明显,北大和南开并列第一,感觉北大稍强,第三兰大。 F*ylnB3z
接下来应该是浙大和清华,再次厦大和科大。 BnF^u5kv %
H3-hcx54T
物理化学 19%imf
物化强校很多,因为物化是化学最容易发好文章的方向,处于上升期的学校也不少。 SNk=b6
`9
第一梯队的数量就很多:科大、北大、清华、吉大、南大,复旦也很好,浙大物化处于其 F#5~M<`.o
下。 h^P#{
W!e\
接下来南开厦大,厦大物化以前不错,但近几年很一般,感觉名大于实,姑且放在这一 }3WxZv]I}
档次。 m+z&
Q
然后山大武大上海交大都不差,福大也还行,整个福建的物化还是不错的。大连理工、 qwAT>4
北化工也过得去。 l,aay-E
k$:|-_(w
sU^1wB
Rj
重点学科预测: y$M%2
mh`
:7;@ZEe
无机化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 VuZr:-K/
候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RyH
9}
.z;prz
分析化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hOK8(U
0
候补:复旦大学、湖南大学 WUTowr
j![\& z
有机化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 >y+B
候补: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5*jzQ
GTxk%
物理化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 uhq8
候补: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南开大学 +aAc9'k
IdN41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 (^>J&[=
候补: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1{.9uw"2S
asqV~
n
z'7]h
TA
z0Z%m@
补:2005-2006年化学类(IF>7)文章第一通讯单位统计(2005年1月1号-2006年7月23号 ?&uu[y
) dgP
3@`YS
1.包括所有IF>7化学类杂志,而不是有选择性的选取或忽略某些杂志 *=xr-!MEk
2.只统计文章的第一通讯单位 hCo|HB
K.yb
^dg5
1.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 28篇 iJ|uvPCE
2.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 23篇 DIUjn;>k8
3.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 19篇 'E.w=7z&
3.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19篇 OB}Ib]
5.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18篇 &>}5jC.I
6.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 15篇 ~bpgSP"
7.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9篇 %N_%JK\{@
7.中山大学(Sun yat sen University) 9篇 E<*xx#p
7.中国科技大学(Univ Sci & Technol China) 9篇 ,v}k{( 16{
11.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 5篇 AT|3:]3E
13.华东理工大学(E China Univ Sci & Technol) 4篇 r,2g^K)6
13.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 4篇 >c}u>]D
13.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4篇 k~z Iy;AZ
16.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 Technol) 3篇 l}M!8:UzU
16.山西师范大学(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3篇 ,9
a
16.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 3篇 o3}3p]S\
16.苏州大学(Suzhou University) 3篇 w@fi{H(R
20.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 2篇 g<
.qUBPKX
20.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2篇 Z;)%%V%o
20.华南理工大学(S China Univ Technol)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