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91807
精华:
0
发帖: 5
流量: 1 M
威望: 15 分
介绍博友: 1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11-04-09
最后登录: 2011-04-26
|
2002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地质学博士考试大纲
200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R<0Fy =z 《石油地质学及其新进展》考试大纲 [GtcaX{Zz
石油地质学基础部分(70分) 第一章 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 DY)D(f/&3 一、油的成分和性质 >}-~rZ 二、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 fUb1/-} 三、油田水的成分和类型 fm3(70F\ 四、重质油的成分和性质 ]XmQ]Yit 五、石油沥青类中的碳、氢、硫、氧、氮同位素 _L$)2sl1R 第二章 现代油气成因理论 J9g|#1G 一、干酪根热降解成烃的基本原理和模式 K5P Gi# 二、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判识 IM@"AD52a 三、烃源岩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6NO-T; -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x$~3$E 一、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 1v;'d1Hg; 二、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5i^ `vmK 三、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类型、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uZ@-e|qto 四、盖层的类型及其封盖机理 q_-ma_F#s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7rH'1U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相态、通道和模式 yPSVwe|g 二、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通道、方向和时期 |a%B|CX 三、油气运移的疏导体系 $2Ka u 1 四、地下流体势分析 64?Pfir6 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 lco~X DI 一、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 ])eOa% 二、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与油气聚集的基本原理 I"B8_ 三、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及油气成藏史研究 }6<)yW}U 第六章 地温和地层压力及其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Mt&p#y 一、地温场与古地温研究 oBb?"2 ~9 二、地层压力与异常地层压力 \N? 7WQ 三、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3!>/smb! 第七章 油气藏的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l"kxr96 一、构造油气藏 F%Kp9I* 二、地层油气藏 {H+?z<BF< 三、岩性油气藏 l^ARW
E 四、其他类型的油气藏 7^Na9]PY 第八章 油气聚集单元 o!=WFAi[pX 一、油气田及其类型 kymn)Ea 二、油气聚集带及其类型、油气藏组合、在盆地中的分布 2yvVeo&3 三、含油气盆地及其类型 *o!l/>4g 四、油气系统 5Q|sta! 第九章 油气资源分布 "?P[9x} 一、我国油气资源分布轮廓 G,=F<TnI' 二、世界油气资源分布轮廓 sXiv, 三、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和克拉通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9qr UM`z$g 第十章油气资源评价概述 7-X/>v 一、油气资源概念及序列 p-,Iio+ 二、盆地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 9#B
x]wy 三、区带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 R]Ek}1~? 四、圈闭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 W^k,Pmopy LQqfi
~ 7TpRCq# g_vm&~U/' dMV=jJ%Y 石油地质学新进展(30分) 第一章 低熟油与煤成油理论 O |WbFf (ii(yz| 第一节 低熟油气形成机理 *T1~)z}j< 一、低熟油的概念 '_0 二、低熟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 Yb6q))Y 三、低熟油气的性质及其判识标志 "r. . 四、低熟油气形成机理及地质模式 L M
/Ga 五、我国低熟油的分布及其资源前景 J{tVa(. 第二节 煤成油形成机理 2+:'0Krc 一、煤成油的概念 -zKxf@" 二、煤和煤系地层的生油潜力 _mk5^u/u 三、煤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Ri @`a 四、煤成油的形成机理和模式 q@ZlJ3%l, 五、我国煤成油的勘探前景 6D/tK| 第二章 油气成藏理论新进展 rwgsXS8W6 第一节 流体压力封存箱 X#ZgS!Mn 一、封存箱的概念 si(cOCj/ 二、封存箱的特征 [/$N!2'5 三、封存箱的识别 +EkW>$ 四、封存箱的形成机理 !d8A 五、封存箱与油气成藏 [@G`Afaf 第二节 天然气成藏机制 ; )llt
G 一、天然气的溶解性 *aRX \TnN 二、天然气的扩散性 0^
&!6R 三、天然气运聚动平衡 #SnvV 第三节 非常规天然气聚集 g_z/{1$ 一、深盆气 ~pz FZ7n4 二、天然气水合物 r}
W2 Ak\ 三、煤层气 &=Y e6 f[ 第三章 油气系统 Z<"K_bj 一、油气系统的概念 f$F*3 二、油气系统的划分与命名 op @iGC+ 三、油气系统的研究程序与研究内容 $$1qF"GF 四、油气系统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H`>4( T3 pdx~66 xs!p| 参考书:张厚福、方朝亮、 高先志等编,1999,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8C7Z{@A 钟宁宁、张枝焕编,石油地球化学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张厚福编,石油地质学新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o6L9UdT 郝石生等著,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原理及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b)Q5dw@1 胡见义、黄第藩等,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c/aup rU2iy"L Vrp[r *V@E 2]WE({P + WDq=S '2nqHX
D io%')0p5q
WsOi,oG@
HeA{3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