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91807
精华:
0
发帖: 5
流量: 1 M
威望: 15 分
介绍博友: 1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11-04-09
最后登录: 2011-04-26
|
2002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地质学博士考试大纲
200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RrLj5 Jq 《石油地质学及其新进展》考试大纲 ?taC
!{
石油地质学基础部分(70分) 第一章 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 W +Piqf* 一、油的成分和性质 "[/W+&z[~ 二、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 'RwfW|~6 三、油田水的成分和类型 *56j'FX 四、重质油的成分和性质 u;%~P 9O 五、石油沥青类中的碳、氢、硫、氧、氮同位素 *QNX?8Fm_ 第二章 现代油气成因理论 %-YWn`yEm 一、干酪根热降解成烃的基本原理和模式 Z9H2
! Cp 二、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判识 /0`Eux\ 三、烃源岩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uJ|,-"~F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np"Jk 一、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 b4$g$() 二、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g0' +DP
三、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类型、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XiV*d0
6{ 四、盖层的类型及其封盖机理 -5os0G80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90e4x3/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相态、通道和模式 j!L7r'AV5 二、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通道、方向和时期 xn=mS!"1Zo 三、油气运移的疏导体系 ^^V+0 l 四、地下流体势分析 W-D4"
G@ 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 >y}> 5kv 一、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 hQ)?LPUB 二、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与油气聚集的基本原理 ?mi}S${g 三、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及油气成藏史研究 kQ[23 第六章 地温和地层压力及其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D[ *|Qcy 一、地温场与古地温研究 V[8!ymi0 二、地层压力与异常地层压力 "SKv'*\b 三、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t[({KbIy 第七章 油气藏的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7wrRIeES 一、构造油气藏 <e|B7<. 二、地层油气藏 '*U_!RmQ 三、岩性油气藏 B|>eKI 四、其他类型的油气藏 Qc X
w - 第八章 油气聚集单元 gYpFF=7j<@ 一、油气田及其类型 _Fkb$NJ"]Q 二、油气聚集带及其类型、油气藏组合、在盆地中的分布 1"l48NL L| 三、含油气盆地及其类型 HT_nxe`E 四、油气系统 YyY?<<z% 第九章 油气资源分布 KrTlzbw&p\ 一、我国油气资源分布轮廓 kCZ'p 二、世界油气资源分布轮廓 +D h?MQt? 三、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和克拉通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f1\mE~#} 第十章油气资源评价概述 'Urx83 一、油气资源概念及序列 Q2gz\N 二、盆地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 :K*/ 三、区带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 ^Y"|2 : 四、圈闭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 m7cG]a~a Jk`0yJi$q GSGaYq 5n=~l[O YQ-V^e6 石油地质学新进展(30分) 第一章 低熟油与煤成油理论 T#YJ5Xw ?KFj=Yo 第一节 低熟油气形成机理 e1H2w?
s 一、低熟油的概念 ib(4Y%U6~ 二、低熟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 K!tM "`a 三、低熟油气的性质及其判识标志 \k%j 四、低熟油气形成机理及地质模式 E`q)vk 五、我国低熟油的分布及其资源前景 6 Znt 第二节 煤成油形成机理 [58qC: 一、煤成油的概念 k|rbh.
Q 二、煤和煤系地层的生油潜力 :w9s bW 三、煤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B'N\[ 四、煤成油的形成机理和模式 TdrRg''@ 五、我国煤成油的勘探前景 ]L!:/k,=S 第二章 油气成藏理论新进展 DLEHsbP{$ 第一节 流体压力封存箱 @=6$ImU 一、封存箱的概念 u:}yE^8 @ 二、封存箱的特征 %xN91j[" 三、封存箱的识别 bSk)GZyH\d 四、封存箱的形成机理 ga|-~~ 五、封存箱与油气成藏 oN.#q$\` k 第二节 天然气成藏机制
QjFE 一、天然气的溶解性 0?,%B?A8O 二、天然气的扩散性
C<q@C!A 三、天然气运聚动平衡 T3/Gl6f 第三节 非常规天然气聚集 ()EiBl(kWk 一、深盆气 w4;1 ('
二、天然气水合物 ?`=r@ 三、煤层气 2PEA<{u 第三章 油气系统 Qr]`flQ8 一、油气系统的概念 _iZ9Ch\ 二、油气系统的划分与命名 Mzj|57:gx 三、油气系统的研究程序与研究内容 ??? ;H 四、油气系统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oGqbk x (-hGb: >WYradLUi 参考书:张厚福、方朝亮、 高先志等编,1999,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bjB
4 钟宁宁、张枝焕编,石油地球化学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张厚福编,石油地质学新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7\ kixfEg 郝石生等著,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原理及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HcRj'e 胡见义、黄第藩等,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bv4G!21]*; 4xzoA'Mb@ N Uo n_MY69W ibQN
p Iz J(=io_\bO |lVoL.Z,0 NaYr$`
&W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