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2002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地质学博士考试大纲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1-04-10   
来源于 考博资料 分类

2002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地质学博士考试大纲

2002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el.;T*Wn  
《石油地质学及其新进展》考试大纲 8G1Tpn  
石油地质学基础部分(70分)
第一章 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 ~{*FjZ`h  
一、油的成分和性质 QT9(s\u  
二、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 t}qoIxy)  
三、油田水的成分和类型 = YB3^Z  
四、重质油的成分和性质 :!N 5daK  
      五、石油沥青类中的碳、氢、硫、氧、氮同位素 u\ytiGO*  
    第二章 现代油气成因理论 5X|=qZ  
      一、干酪根热降解成烃的基本原理和模式 6WgGewn  
      二、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判识 x7t<F4  
      三、烃源岩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LbcG ^k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SvAz9>N4  
      一、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 hh{4r} |  
      二、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uMy|d  
      三、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类型、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3:Y ZC9  
      四、盖层的类型及其封盖机理 )j4]Y dJ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KU"? ZI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相态、通道和模式 ^%)'wDK  
二、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通道、方向和时期 lHV bn7  
三、油气运移的疏导体系 Jq l#z/z  
四、地下流体势分析 d@b"tb}R  
    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 u<]-%ha$  
      一、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 Vu* yEF}  
二、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与油气聚集的基本原理 7F>5<Gv:-  
三、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及油气成藏史研究 F8Rd#^9PD  
第六章 地温和地层压力及其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8HTC|_vX  
      一、地温场与古地温研究 w[uK3Av  
      二、地层压力与异常地层压力 g*N~r['dZ  
      三、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Fa/82:- "  
   第七章 油气藏的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GL cf'$l  
     一、构造油气藏 ^Gq4Yr  
 二、地层油气藏 " nq4!  
     三、岩性油气藏 js^@tgf$x&  
     四、其他类型的油气藏 - A x$Y  
   第八章 油气聚集单元 2ELw}9  
     一、油气田及其类型 ~x)Awdlu  
     二、油气聚集带及其类型、油气藏组合、在盆地中的分布 >5% o9$|z  
     三、含油气盆地及其类型 9b``l-rO  
     四、油气系统 +6B(LPxgP  
   第九章  油气资源分布 _'ltz!~  
     一、我国油气资源分布轮廓 (Q o  
     二、世界油气资源分布轮廓 =W.b7 6_  
     三、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和克拉通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we4e>)  
   第十章油气资源评价概述 0vbn!<:  
     一、油气资源概念及序列 =<YG0K  
     二、盆地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 B[Fx2r`0  
     三、区带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 G!RbM.6  
     四、圈闭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 r,(rWptf4  
  .2q7X{4=  
3!_y@sWx  
  u> XCE|D*  
Yz us=  
石油地质学新进展(30分)
第一章  低熟油与煤成油理论 g>12!2}  
JfxD-9U^>u  
第一节    低熟油气形成机理 -%E+Yl{v  
一、低熟油的概念 oS 7q#`  
二、低熟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 \hai  
三、低熟油气的性质及其判识标志 gtHWd;1&f  
四、低熟油气形成机理及地质模式 '`p#%I@  
五、我国低熟油的分布及其资源前景 X!ZUR^  
第二节    煤成油形成机理 a6wPkf7-H  
一、煤成油的概念 ;{[&&qMwU  
二、煤和煤系地层的生油潜力 ?){V7<'?y  
三、煤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FloCR=^H  
四、煤成油的形成机理和模式 es 8%JTi  
五、我国煤成油的勘探前景 [~m@'/  
第二章 油气成藏理论新进展 m^Qc9s#D  
第一节       流体压力封存箱 Jte:U*2  
一、封存箱的概念 3B8\r}L  
二、封存箱的特征 ^&F8NEb=2>  
三、封存箱的识别 o *)>aw  
四、封存箱的形成机理 P /|2s  
五、封存箱与油气成藏 ;*>Y8^K&Q  
第二节       天然气成藏机制 MKzIY:u g  
一、天然气的溶解性 P>n}\"z4  
二、天然气的扩散性 g\^7Q  
三、天然气运聚动平衡 0aj4.H*%  
第三节       非常规天然气聚集 W: R2e2  
一、深盆气 cc`+rD5I-  
二、天然气水合物 8 -]\C  
三、煤层气 D32~>J.F  
第三章  油气系统 M9so3L<N0  
一、油气系统的概念 }8tD|t[  
二、油气系统的划分与命名 3"afrA  
三、油气系统的研究程序与研究内容 ?=$=c8xw  
四、油气系统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1?+%*uoPX  
  L-SWs8  
(Klvctoy  
参考书:张厚福、方朝亮、 高先志等编,1999,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QE8;Jk-  
钟宁宁、张枝焕编,石油地球化学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张厚福编,石油地质学新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  
郝石生等著,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原理及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c*R?eLt/  
胡见义、黄第藩等,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mtfEK3?2*  
  v:. `~h/b  
j !m42  
  oY Y?`<N#  
!.\-l2f  
  P:Nj;Cxh  
J+IkTqw  
  D X|yL!4[  
8<#S:O4kA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关键词: 博士 地质学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论坛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