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博士招生简章
级别: 博士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7   
来源于 2012年招生简章 分类

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博士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0V+v)\4FE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体育人才。 .wPI%5D  
二、学制:三年 Zg3 /,:1  
三、报考条件 1nR\ m+{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P]eK /  
2.学历要求(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YRyaOrl$<  
q4SEvP}fLx  
①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MDoV84Fh  
;)Sf|  
②应届毕业的硕士生(不含非学历教育的在职硕士研究生,如体育硕士、高师班等在读学员)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n^Q-K}!T/  
! 8|?0>3)  
③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6年以上(含六年,从获得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者:获得硕士学位培养单位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及其及成绩证明;近五年内(2006年12月30日-2011年12月30日)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五篇论文(第一作者)、或有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或近三年内(2008年12月30日-2011年12月30日)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前三位)或省部级课题(课题主持人),经审核确认已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1nEjIA  
3.身体健康,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报考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5nXmaj  
4.有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s6 VOR/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 =!FB8 .  
四、增设学术成果为初试科目 C,B{7s0-  
zFr#j~L"  
初试增加学术成果科目,纳入初试总分。以近5年为考察时间段(以报名当年为第一年,向前推四年,共计5:2006年12月30日-2011年12月30日),考察考生近5年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统一以在核心期刊(限定为SCISSCICSSCI(中文社会科学)和CSCD(中文自然科学)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为指标,考生以第一作者在SCISSCI来源期刊发表1篇论文,计20分。考生以第一作者在CSSCICSCD来源期刊发表1篇论文,计10分。学术成果分以计满50分为限,不足50分者计实际得分,超过50分者计50分。报考时,需要提供发表文章的原版期刊,并在期刊目录处作好标记。所提供的期刊在考试时退还给考生。 ]] T,;|B  
x b!&'cw  
五、科研设想及其他材料要求 ft$!u-`  
ir~4\G!  
初试通过,取得复试资格后, n2Y a'YF  
W$J@|i  
1、考生须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科研设想,重点说明某一个研究领域科研设想的学术理论性、创新性; xmejoOF  
q! WiX|P  
2、硕士学位论文一份(同等学力考生提交自己为主持人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结题报告)。 2L S91  
>VJ"e`  
六、报名及考试日期、地点 0GQKM~|H  
报名日期:2011年12月1日至21日(网上报名)。 QtLd(& !v  
考试日期:2012年3月17日至18日。 _$yS4=.  
考试地点:上海体育学院新教学楼 y24/lc  
vBV_aB1{  
七、报名手续及注意事项 |<#yXSi  
1.
进入网上报名系统,填写报名信息; \q"vC1,9  
2.下载相关表格,认真填写后于2011年12月30日前寄至上海体育学院研招办,连同250元报名费汇至上海体育学院财务处指定账号,并注明博士研究生报名费。不参加考试者或者不符合报考条件者报名费不予退还; dvLL~VP  
3 报名材料经我校审核后,准考名单于2012年2月上旬在网上公布,准考考生于2011年3月16日至上海体育学院研招办领取准考证,准考证不另邮寄; _Nf%x1m5s  
4.体检:符合复试资格的考生由我校统一安排。 L$?YbQo7  
p+CK+m   
八、考试事宜 zANsv9R~  
1.
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外国语考试不含听力部分;每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Y ^5RM  
v V>=Uvm  
2.同等学力考生须考政治理论及加试两门硕士学位课程,均为笔试。政治理论考试时间:2012年3月18日下午。加试科目在复试期间进行。 cRSgP{hy  
3.复试:时间另定。 5>-~!Mg1  
j|VX6U   
九、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初试科目只提供考试范围,不另指定参考书目。  8aVj@x$'  
@DlN;r ?Cv  
单位代码 7|<-rjz^  
10277 UW&K\P  
地址 :JK+V2B$H  
上海市清源环路650 ckbD/+  
邮政编码 <<&SyP  
200438 _r`(P#Hy  
联系部门 y 27MG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wvH*<,8V q  
联系电话 RA}Y$}^#'  
021—51253164 b7HT<$Wg  
5oR)  
E#\'$@8j  
y7LM}dH#m  
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及所在系院 o:@A%*jg  
指导教师 1r<'&f5  
招生 L7N>p4h]Xj  
人数 >t4<2|!(M  
考试科目 hmv*IF.  
备注 rR(\fX!dg  
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n2=.9k!  
, 1il&  
`9 1?^T;\F  
①2101体育社会学 :D:J_{HJ  
muKjeg'b  
②01-10方向:3101体育理论 xS_tB)C  
6W)#F O`  
11方向:3203运动心理学 K?=g IC:  
| |#+ ^p7G  
③1001英语1002俄语或1003日语 D/tFN +|P  
BsYJIKfW  
2MDY nMy  
01城市体育 #G("Oh  
KvlLcE~`o  
李建国 m!:sDQn{3  
1 }nWW`:t kx  
02体育文化传播;社会阶层结构与体育发展 &FDWlrG g  
:BUr8%l  
肖焕禹 bYy7Ul6]  
1 }z_7?dn/  
03体育与社会发展 Ryi% }!  
iuEQ?fp  
韩会君 Cx ;n#dn*  
1 ]]|vQA^  
04竞技体育的社会问题研究 |3 v+&eVi  
>('Z9<|r :  
刘志民 >~\CiV4^  
1 ~Q5 i0s%  
05体育产业管理 >FReGiK$T  
RTeG\U  
张林 Yx<wYzD  
1 (J`E C  
06体育管理与体育产业 mjbV^^>  
r r(UE  
许宗祥 aT PmW]w6  
1 *gN)a%9  
07体育经济与产业管理 w-?Cg8bq<  
nh%Q";  
鲍明晓 |BA<> WE  
1 fnudu0k  
08体育经济与管理 M7SVD[7~HM  
BI 0 A 0  
张贵敏 @3I/57u<  
1 w}``2djR'W  
09体育产业管理 Y(P <9 m:  
#BX^"J{~  
刘东锋 kS$m$ D  
1 doV+u(J~  
10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 }A'Ro/n  
5 _ a-nWQ  
刘兵 {AMoE +U  
1 =Cj N=FM  
11锻炼心理 (TFo]c  
9U~sRj=D  
章建成 +a((,wAN2  
1 1PjqXgN5p  
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科学学院 sn.&|)?Fi  
9!|+GIjn  
B5fF\N^  
①01—03方向:2201解剖学 L% ?3VW  
TkSeD P  
04-08方向:2201解剖学 2202生物化学 :T #"bY  
W05 >\Rl  
09--14方向:2201解剖学 2202生物化学 2301运动生理学 \cR e,(?O  
u#`Fk uE\}  
15-18方向:2201解剖学 2204理论力学 2205计算机原理 K5SP8<.  
B!zqvShF  
19-21方向:2301运动生理学 "/}cV5=Z  
;l>C [6]  
a5xmIp@6  
dT*8I0\+  
②01-03方向:3201生理学 3204运动生物力学 3205组织学 2>!? EIE7  
<UMT:`h1MZ  
04-08方向:3201生理学 jwd{CN%  
du k:: |{F  
09-14方向:3202运动医学 3208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auS.q5 %  
C #A\Rfi  
15-18方向:3204运动生物力学 3207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YRN"  
oK3aW6  
19-21方向:3203运动心理学 _cW6H B^j  
Ud8*yB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p&#*  
wuQ>|\Zs  
']]&<B}mz  
01运动与心血管形态和机能的研究 &RP}w%I1  
T|&2!Sh  
潘珊珊 +e6c4Tw/  
1 BLvI[b|3gn  
02力量训练对人体机能状态的影响 * (4TasQu  
2iM8V  
周里 ?$T39 U^  
1 n*oa J<o%  
03运动对脑组织代谢及功能的影响;运动与情绪调控及其机制 QF fKEMN  
Ph&fOj=pFb  
娄淑杰 gAY%VFBP0  
1 /@H2m\vBX  
04运动心脏病生理学 ]%y~ cq  
<9s=K\-  
常芸 v0dFP0.;&  
1 .2b) rKo~  
05运动训练的生理基础,运动与适应 #89h}mp'  
] _/d  
李之俊 ; -RhI_  
1 $J |oVVct  
06低氧训练、运动员控体重与训练监控的理论与方法 1@ j>2>i  
J L9d&7-  
冯连世 h]94\XQ>$  
1 I~R<}volu  
07体质测量与评价 k:4?3zJI  
T$]2U>=<J  
江崇民 K;f'&9-+i,  
1 j}R4m h  
08动性疲劳与身体机能恢复 R0<ka[+  
{zGIQG9  
田野 wS2iyrIB  
1 TKc&yAK  
09青少年体质研究;运动与免疫 %uGA+ \b  
F.=u Jdl.!  
陈佩杰 Z"gllpDr$  
1 skcMGEB  
10体质研究;女子运动与内分泌  2H<?  
ABV\:u  
王人卫 dW7dMx  
1 Z"? AaD[  
11体质研究、运动与健康促进 SEchF"KJQF  
@` .u"@  
张日辉 )C2d)(baEJ  
1 z K8#gif@  
12运动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 Re1@2a>  
|/fbU_d  
李国平 :e@JESlLf  
1 ! T,7  
13运动创伤基础 xdo{4XY^*W  
Ql*/{#$  
王予彬 *vAOUqX`x  
1 ] |`gTD6  
14运动创伤微创治疗 1]>KuXd r  
, D1[}Lr=K  
李方祥 ^YIOS]d>8#  
1 x#8=drh.:C  
15运动生物力学 3X!~*_ i C  
j [U0,]  
刘宇 8e\v5K9  
1 ?ha}&##  
体育工程 , ;d9uG2  
dY-a,ch"8p  
刘宇 k(qQvn  
1 "tj#P  
16体育工程 、体育信息技术 }\0"gM  
 <aHt6s'  
虞丽娟 kN$70N7I;  
1 8S02 3  
17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工程 blN1Q%m6  
|Gf{}  
危小焰 V[xy9L[#  
1 O^xt  
18运动生物力学理论与应用 ~Op1NE  
v4zd x)  
郝卫亚 xqtjtH9X  
1 eLYFd,?9  
19运动技能控制与学习  K?tk&0  
)g --=w3  
章建成 y%,BDyK  
1 =@w:   
20运动心理训练理论与方法,体育社会心理学 Ww(_EW  
E nvs[YZe  
张忠秋 Xp~]kRm9  
1 hjG1fgEj  
21运动与认知加工;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促进 JB(;[#'~  
Ds X>xzM  
李安民 \$C 4H  
1 W*<]`U_.  
ger<JSL%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n\.S  
DOerSh_0W  
QC4T=E]` j  
①2301运动生理学 RNdnlD#P  
faq K D:  
②01-08方向:3301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理论 W\,lII0  
OkZ!ZS h  
09方向:3203运动心理学; :xPvEK[B7  
?X'* p<`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p*HXr|o$  
nEm7&Gb  
zb/Xfu.)?6  
01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 IBkH+j  
CLfb`rF  
吴瑛 q=Yerp3~  
1 }qv-lO  
叶国雄  s7 o*|Xv  
1 l :Nxl  
张宏杰 WWcm(q =  
1 23$hwr&G\  
02网络环境下的体育信息理论与实践研究 K=x1m M+RK  
`^-Be  
司虎克 2U'JzE^Do  
1 H}V*<mg w  
03高水平运动员行为控制与运动队管理 M3@fc,Ch  
0~b6 wuFl  
邵斌 0t/y~TrBY  
1 ""'eTpe  
04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诊断与监测 *rz(}(r  
oHXW])[  
王清 `$Flgp0P  
1 /B@% p q  
05 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竞技体育组织与管理研究 T 0v@mXBQ  
3ZL7N$N}7  
吴贻刚 5rA !VES T  
1 ^xw [d}0 S  
06运动技战术分析;运动训练过程控制 *DC Nu{6  
a-A+.7  
张辉 *!]Epb  
1 #1dTM-  
07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一般理论与方法;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7R<u=U  
Na 9l#  
张庆文 zHoO?tGf  
1 EM 54  
08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 JNM@Q  
:KV,:13`D  
zGL<m0C  
[+MH[1Vr={  
刘新民 \LoSUl i  
1 gc2|V6(  
09竞技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应用 ;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应理论与应用 ^ ,Y~M_=  
?V5Pt s  
周成林 "l[ V%f E  
1 wO_pcNYZ8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 武术学院 }Cmj(k`~  
Sp`fh7d.(  
$;)noYo  
①2301运动生理学 $O~F>.*  
CdzkMVH  
②01-06方向:3401武术理论 {b-0 _  
<^*+8{*  
07方向:3202运动医学 8!&ds~?  
-@ UN]K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Oi2gPA  
=N*%f%  
07方向要求有医学教育背景 4iYKW2a  
01武术历史与文化 M\y~0uZ  
_ r^90  
郭志禹 6_9:Eb=^v!  
1 2sd ) w  
02武术与传统体育养生研究 ^:cb $9F  
KB%j! ?  
虞定海 ,Ou1!`6?t  
1 t-eKruj+  
03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 As6)_8w  
@Hspg^  
赵光圣 .y %pGi  
1 Y-Zi yy  
04武术教育与教学改革 "q9~ C  
k\+y4F8$x  
蔡仲林 so?pA@O  
1 r6F{  
05武术文化与社会 5eiZs  
`uIx/.L  
戴国斌 #L@} .Giz  
1 xecie C  
06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武术教育 Eu`2w%qz  
L~*|,h  
姜传银 b"ol\&1 #  
1 Ax5mP8S  
07民族传统体育与健康促进 +Fc ET  
Fe_::NVvk  
虞定海 fbh6Ls/  
1 Ij;==f~G  
@!z$Sp=  
763E 6,7  
初试考试大纲(不排除超出该范围的可能) 8 *4@-3Sx  
1001英语:大学英语六级及以上水平 }G>v]bV0V  
bn0"M+7)f  
1002俄语:相当于1001英语水平1003日语:相当于1001英语水平 ;jRL3gAe)  
VqcBwJ!?p  
2101体育社会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与作用;我国体育社会学的成就;体育社会学的性质与对象;体育社会学的学科视角与视域(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与学科视域、体育社会学学科视角下的课题);体育文化(体育文化的运行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化、第四节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国际社会);体育与人的社会化(体育在人的社会化中的作用、我国体育理论界关于体育社会化的各种观点);体育群体的微观分析;体育组织;家庭体育及其现状与发展趋势;单位体育的功能、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历史回顾与展望;社区体育概况及其发展;体育与现代社会、社会现代化;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与体育;社会分层与体育大众化;体育的社会问题;体育与社会控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6oa  
eP V-yy  
2201解剖学:运动解剖学部分:以骨、关节、肌肉的机能特征为主线,结合运动训练实践及运动损伤予防阐述其结构、变化及机理;系统解剖部分:结合运动能力的提高及健康促进阐述人体各器系基本结构、变化及机理;《运动解剖学》结合其他学科研究的现状、方法、存在问题及展望。 SL[rn<x|  
j4E H2v  
2202生物化学: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酶;糖代谢、脂类代谢及氨基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Pk$}%;@v  
J}x>~?W  
2204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与平衡、力矩、力偶理论);运动学部分(点运动、刚体运动);动力学部分(动力学基本定律及其微分方程、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2205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结构、微型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微处理器和指令系统(8086/8088微处理器、Pentium 微处理器、Pentium 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及编程(汇编语言程序结构与汇编语句、伪指令语句、汇编语言编程);总线和总线技术(总线与总线操作、总线操作控制、目前主流微机系统中的常用总线标准);存储器(现代高档微机系统的存储器体系结构、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与选用原则、存储器芯片与存储条的接口特性、主存储器系统的构成原理、高速缓冲存储器基本原理、外存储器、虚拟存储器管理机制);I/O接口(I/O 接口的基本功能与结构、I/O 端口的编址方式、I/O 同步控制方式、I/O 接口中的中断技术、I/O接口中的DMA技术、I/O 接口中的数据缓存技术、接口的分类);典型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应用(可编程中断控制器芯片8259、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芯片8254、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常用交互设备及接口(键盘及其接口、显示器及其接口、打印机及其接口、鼠标器及其接口、扫描仪及其接口、网络接入设备及其接口);模拟I/O 器件及接口(D/AA/D 转换器原理、典型D/AA/D转换器集成芯片、模拟I/O通道);多媒体设备及接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概述、声频设备及其接口、视频设备及其接口、光盘存储器及其接口)。 #^5a\XJb  
=jJ H^Y2  
2301运动生理学:骨骼肌机能;血液循环;呼吸;能量代谢与体温;本体感觉器官和前庭位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机能;运动技能的形成;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原则;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运动处方的生理学基础。 NzjMk4t  
,]0S4h67  
3101体育理论:欧美国家体育发展史;中国体育发展史;中西方体育比较;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体育社会化与体育现代化;英美国家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特点与模式;中国现代体育发展的历程、特点、得失与趋势;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趋势。3201生理学:生理学研究任务、机体生理机能调节方式;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能量代谢与体温; 尿的生成;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本体感觉器官和前庭位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雄、雄激素的分泌与生理作用。 *D\0.K,o  
pwa.q  
3202运动医学:运动医学的概念;体育运动的生物学基础(运动时有氧代谢和无氧化谢与运动能力、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高原训练的生理和医学问题;运动能力的测试和评定;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和妇女和体育锻炼;运动员的合理营养;竞技体育中的药物滥用及其控制;运动性疾病;运动创伤学。 ^ H'hD  
"n VK< Vd  
3203运动心理学: 体育运动中认知加工理论与方法;个性与体育运动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动机的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中注意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心理状态理论与方法;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体育损伤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理论与方法;心理技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中的群体凝聚力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中的领导理论与方法;心理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与评价方法。 f&6w;T=  
Bs_S.JP<`  
3204运动生物力学:人体运动的运动学;人体运动的动力学;肌肉力学与肌力训练的生物力学;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与测量技术(运动学测量、动力学测量、人体测量、肌电图测量);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zx ct(  
`-~`<#E[  
3205组织学:组织学绪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血液、软骨和骨、肌组织、神经组织、神经系统、眼和耳、循环系统、皮肤、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管、消化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y)4D[ z-  
)J;ny!^2  
3207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算法(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设计基本方法、算法的复杂度分析);基本数据结构及其运算(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线性链表及其运算、数组、树与二叉树、图);查找与排序技术(基本的查找技术、哈希表技术、基本的排序技术、二叉排序树及其查找、多层索引树及其查找、拓扑分类);资源管理技术(操作系统的概念、多道程序设计、存储空间的组织);数据库技术(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代数、数据库设计、关系数据库语言SQL);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软件工程概述、软件详细设计的表达、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测试与调试基本技术、软件开发新技术)。 +#0~:&!9  
aL88E  
3208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健康和体适能、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性、终身体适能计划与健康;健康评估;测量评价的基本理论;身体活动的能量消耗及其营养;身体成分与控制体重;心肺机能及其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及其改善;柔韧性和腰背功能及其改善;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个性、健身运动、应激和健康;身体形态测评;身体机能测评;身体素质测试。 E|Q{]&$;Z"  
_o\>V:IZ  
注:考试科目3301: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理论,其中体育教育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各占50%的比重,体育教育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的考试大纲分别如下: FH4u$ g+  
w2k<)3 g~  
3301体育教育理论:.1.体育发展史:中国古代学校体育;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新中国学校体育;美国、日本、苏联(俄罗斯)、德国等主要外国学校体育发展。2.我国教育发展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我国教育发展与学校体育改革目标;《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身》课程改革;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主要问题。3.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学校体育体育思想与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的区别与联系;中国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发展;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全面教育思想、体质教育思想、主动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成功体育思想、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真义体育等。4.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概述;体育课程分类;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体育课程编制;体育课程开发。5.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与性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客观规律;体育教学过程的层次及其特点;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与管理。6.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发展与分类;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基本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7.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体育教学内容的层次与分类;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改革。8.体育教材:体育教材概述;体育教材的编定;体育教材化的含义与意义;体育教材化的工作内容;体育教科书。9.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矛盾;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方面;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具体内容。10.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学评价的结构与评价内容;体育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手段。11.学校体育管理与法规:学校体育管理的机构、职能与方法;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内容;学校体育法规。 R_7 6W&  
it~Z|$  
Gv; ;!sZ  
3301运动训练理论: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概述;运动员培养系统(培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一般评述);运动训练中的一般原则和专门原则;以训练小周期为基础的运动训练安排(包括半年和全年型训练周期、多年运动训练过程等);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运动员的体能与体能训练;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与技战术能力训练;运动员的智力与心理训练;各单项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指个人所擅长或从事的运动单项);各单项运动各周期的训练课计划的制订。 wcwQjHwd  
juH wHt  
3401武术理论:武术基本理论;武术技术体系与技法;武术历史与文化;武术教育与教学;竞技武术的科学化训练;武术发展战略与传播推广;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建构与发展。 I |Z/`9T  
`{DG;J03[  
政治理论:《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曾国屛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高放主编,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c!mG1lwD.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网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