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资格考试试题 hpftVEB
Ppw0vaJ^
第一部分 经济学(满分20 ) P4{8pO]B
一、简要回答(每小题5分,共10分) W
U:~T.Su
1.解释GNP与GDP的异同。 \tLfB[S.5
2.说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常用工具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 Mlr\#BO"9
faqOG
Ab
二、 计算与分析 (10分) A}(&At%n4
已知某公司的总成本函数如下:TC = 200 + 5Q-0.04Q2 + 0.001Q3, _]SV@q^
(1)该公司的固定成本是多少? OT6uAm+\7_
(2)求出TVC,AC,AVC,AFC和MC函数的方程式。 {> T
r22S
!d@q T.
=
(ULfz[:
第二部分 企业战略管理(满分20 ) y be:
u
:'*;>P
.(
一、简答题(5分) [O)
Q\|k
如何利用经验曲线效应建立产业进入壁垒? _K(w&Kr
二、案例分析题:(15分) ~x:\xQti
案例 +Y7"!wYR>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已向中国海尔公司(Haier)发出警告,称海尔侵犯了它的专利。这是最近一系列涉及中国公司知识产权纠纷中的最新一起。松下电器是日本销售量最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集团。拥有“松下”(Panasonic)品牌的松下电器周一说,它已向海尔和三洋电机(Sanyo Electric)递交了一封警告信。海尔是中国销售量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三洋电机负责在日本分销海尔的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QnsD,F; /
近来,针对中国公司侵犯其专利的行为,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松下电器的警告信便是其中之一。美国通信设备制造商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最近就盗版软件问题起诉了中国的华为科技。2003年7月,中国电池制造商比亚迪(BYD)在日本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上展出了自己的产品,索尼公司(Sony)随后对比亚迪提起诉讼,控告其侵犯了索尼的专利。 I9xQ1WJc`
松下电器和索尼的行动典型地反映了日本公司的恼火情绪。很多日本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后,发现它们的技术秘密被泄露给了当地企业。日本专利局(Japanese Patent Office)对大约1500家公司调查显示,2000年有33%的专利侵权案涉及中国公司。鉴于在中国保护其知识产权有一定难度,日本公司转而在日本和其它海外市场对中国公司施加压力。中国公司一般在这些海外市场都有业务。 ~b.C[s
通常,消费类电子产品公司保护自身专利的压力尤其大,因为在它们的产品以较低价格批量生产前,它们只有很短的时间来收回开发成本。 MeD}S@H
自从2002年与三洋电机建立合资企业以来,海尔尚未在日本市场取得多大进展,但它的低价策略深受年轻家庭的青睐。海尔和三洋电机在上海还与韩国的三星公司(Samsung)成立了一个家庭网络技术合资企业。家庭网络技术能够通过个人电脑或移动电话来控制空调、视听设备等家用电器。而松下电器和东芝(Toshiba)是日本市场上家庭网络家电技术的领头羊。 FsZW,
这些又不禁使人联想到中国彩电业最近在美国市场所遇到的大规模反倾销制裁。 c&!EsMsU
请分析:
4bV&U=
1)中国家电业走向国际的“软肋”有哪些? BCH{0w^D
2)中国企业应如何正视“软肋”,扬长避短,制定正确的战略? tO0MYEx"
r_8[}|7;
T(Q(7
第三部分 财务管理(满分20 ) P?- #d\qi
VB*`"4e@b<
一、计算题(15分) ^[]q/v'3m!
一投资项目需要期初固定资产投资10万元,寿命为5年,每年的税后利润为26000元。公司A已有大量的累计亏损,在五年的时间内不大可能要交纳所得税。公司B的所得税率为35%。采用平均折旧法计算折旧,资产期末残值为零。资本机会成本为10%。如果两个公司都进行这项投资,各自的投资净现值为多少?
_!vxX]
二、简答题(5分) }n!$)W*?
规模较小的企业通常主要从银行筹集外部的资本,而规模较大的公司更多的从证券市场筹集外部的资本。请阐述其原因。 >_R,^iH"
Dt)O60X3>
第四部分 营销管理(满分20 ) %}T' 3
@xKfqKoqg
简答题(共三题,第一、二题各7分,第三题为6分) '/2u^&W
1.为什么要进行市场细分?有哪些主要的细分变量类别?指出每一类别的具体变量例子。(7分) IP
#w
2.市场需求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而是一个函数。试问这一函数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7分) wr
ORyj
3.一时装专卖店推出了以“追求个性和完美人生”为主题的系列广告。试问该店考虑了主要顾客购买行为的哪些因素? 目标群体的特点是什么? (6分) Qn=#KS8=J
[(*ObvEF
第五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满分20 ) S6Er#)k
Or {9?;G
论述题(每题10分) hn$l<8=Q_
1.试述工作分析、工作设计和组织发展策略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y!}(
2.信息技术发展对我国各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哪些重要挑战,如何以人力资源策略为主线,推进知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