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辅导过的年龄最大的考生是44周岁。 vKNxL^x
u"M^qRhD
Ix'GP7-m_
bL18G(5
D_Cd^;b
' $X}' u
cLCzLNyKl
北京一个私立学校的英语老师。 qVmG"et'J
)ia$pes
Wy,Tf*[
O8S"B6?$~'
N^&T5cAC
oi}\;TG
Oz_|
pu
孩子考上大学了,作为父亲也解放了,总想着干点啥,于是想考博了。 &y=~:1&f
~`x<;Ts
LuIs4&[EW
B~2\v%J
ij~023$DTt
haMt2S2_B:
YKs^aQm#
当时北大规定45周岁就不能考了,现在应该是没有年龄限制了。 l<#*[TJ
K# dV.
/R44x\nhr
gKGM|0u|r
|);-{=.OdQ
,ZLg=
y-c2tF@'v
最终考上了北大教育学院。 \aG:l.IM0
N2^B
g+98G8R
1RF?
dv
m*S[oy&
"*E%?MG
icPg<>TQ
48周岁的时候毕业,孩子考上了天津的研究生,就去天津的某高校当老师了。 $lMEZt8A
z2QZ;ZjvRS
C,xM)V^a
P]G`Y>#$r
w&7-:."1i
>9.xFiq<
iZ3%'~K<3J
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 Z)zWfv}
B|Rnh;B-
f:h.O# d>
+89s+4Jn
I~$LIdzw
ji[O?
;$y(Tvd;
考博的主要群体还是25岁左右的硕士应届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龄考生。 ]r{-K63P{!
xPY/J#X$
2>3gC_^go
D/w4u;E@
RrkS!E[C
,))UQ7N
d))(hk:
25到30岁的都不算大龄,只能说是“准大龄”,30岁到40岁之间的是标准大龄,40岁以上的算是超龄考生。 bN$!G9I!,
:4"SJ
VJX{2$L
-}m#
uUqI
6EhRCl
-~A7o3k35
YWSo:)LY
大龄考生想读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追求进步的权利。 "msCiqF{z
h94SLj]
`~hAXnQK=
BYEqTwhT&
5r<%xanXW/
Sq&*K9:z
UAT46
只不过大龄考生考博的过程整体上肯定比应届生难。 C|Bk'<MI
`e0U-W]kF
V#1_jxP)Q
<JHU*Z
"_ b
Sy
xDu11W+g
=y8HOT}8
还有很少一部分大龄考生觉得年龄大有优势,甚至有人问我有没有导师喜欢招大龄的考生,应该是没有,最起码我没有见过。 sJX/YGHt
!arcQ:T@G
bCk_ZA
Z!C\n[R/
;h_"5/#
?6B)Ek,'X?
sMli! u
实际上,考博和年龄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考博的本质是导师挑选能够干活的学生。 2GcQh]ohc
/`0*!sN*5
.G1NY1\
?]f+)tCMs
je.jui"
-:m;ePK
knpb$eX4
这就和年龄有关系了。 skdSK7 n
$} l0Nh'Eu
;=hl!CB
[+gX6
2Y&z}4'j
}_0?S0<#
A) p}AEBc
你是个应届生,导师就会认为你大概率是奔着踏踏实实读博来的;你是个大龄考生,导师难免会认为你可能读博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术。 :q;vZ6Xd
(iGk]Rtzt
k\Oy\z@
I'BoP
{8Hrb^8!
gnNMuqt
Vfp{7I$#6"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打消掉导师的顾虑。 B c*Rn3i@
<|B
h;;
nWbe=z&y8[
>AV-i$4eQ@
h -+vM9j
it5].A&
r
YeFYPS
如果你能做到让导师觉得应届生能干的活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活你也能干,导师怎么会不要你呢? g$?B!!qT
C$aiOK-]+
%D\TLY
B y6:
J@H9nw+Q
Sq UoXNw
!a~>;+
+J]3)8y+
k:Uyez
大龄读博给导师可能会造成的误解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4kT| /bp
=
YB3^Z
:!N 5daK
5(%+8<2
JQ%e'
7cr+a4 T33
#|GP]`YT
首先,你能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P@lExF*D1:
zr\I1v]?1#
#v=hiL
Dvo.yn|kB
zW!3>(L/
p` B48TW
fR~_5pt7
大龄考生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工作还很忙,如果整天不见你的人,搞不好还得帮你处理鸡飞狗跳的琐事,那招你的意义何在? Aw;~b&.U{_
{|^9y]VFu
&%>l9~F'~
gJ+MoAM"
Fm`hFBKW
WT;=K0W6&
S3MMyS8
再就是,你能不能修完课程,有没有时间写出论文,这些问题都是隐忧。 zM|d9TS
..Zuy|?w
aM9^V MOb
(VO)
Q
IwZn%>1N
']ya_ v~e
#@;RJJZg
其次,你读博的目的是什么? V);{o>%.K
=IkQ;L&
up=4
B
zQ(li9
d0Py[37V
e=o<yf9>Q
(8?t0}#t
大龄考生很多人读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知识或者做学术。有的是现有的工作做的不开心,有的是追求更大的职业发展,有的是为了拓展人脉,有的是单纯为了博士这个头衔。。。 GLB7h9>
jJQ6]ucwa
_'ltz!~
(Q o
h1z[ElEeoP
JX7_/P
TbXp%O:[W
目的不纯的话,哪有给导师干活的心,导师肯定是这么想的。 7m~+HM\
}y(1mzb
cWl
$ii/Q:w T"
"diF$Lj
I5mnV<QA^
Gw:8-bxS
哪怕你也是这么想的,你为了能读也不能表露出来。 +7U$qEG
fJBp,{0
KS!mzq-
3V?JX5X\
1\z5[
_
OIGu`%~js
n2zJ'
最后,你具备不具备干活的能力? jAB~XaT ,
W=|sy-N{2
X!ZUR^
wb~#=6Y
NYA
,
}dQW-U
pUutI|mt/
毕竟你离开学校时间比较久了,大概率也很长时间不读书不学习了,有能力分担导师的课题任务吗? J.W0F# ?
qF C0$:z&
as=Z_a:0N
8fRk8
ZX[@P?A+-
b-ZC~#?|b
~,3+]ts='\
再者,你年龄比较大了,搞不好还是个饱经社会历练的老油条,导师能不能使唤的了你? L}5nq@Uu)
m>B^w)&C
c}v>Mx
)65 o
P>n}\"z4
g\^7 Q
,j\1UAa
上面这些问题都是导师担忧的问题,你必须把导师心中的疑虑统统打消,考博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你就是低着头走到了复试这一关,不解决导师的疑虑,照样挥挥手走人。 TR}ztf[e
RG[b+Qjn
Qau\6p>^
t)o!OEnE
<*k]Aa3y
;%wQnhg
4UP#~
如果你走的是考试制的学校,就不要提前联系导师了,等到成绩出来了,拿着成绩当做你的投名状,再联系导师。 U0>Uqk",
H{qQ8j)
P5,X,-eG
|hGi8
9?W!E_
*O6q=yg;K:
6[wAX
因为如果你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万一这个导师由于你的大龄给了你一些消极的回复,你说你考还是不考?考的话,就是到了复试,导师心里也不舒服,毕竟要维护自己先前的判断,总不能自己打脸吧!不考的话,自己心里不舒服,惦记了这么久怎么能还没考就放弃了。 3>O
=d>
cvSr><(
CjeAO 2
hHXT
Sk2
lO)-QE+
leY fF
3" B$M
你的最优策略是啥也不管,先把初试成绩考出来,用这个成绩证明你和应届生相比一点都不差,甚至更好,然后再联系导师做下文将会提到的联系导师的工作。 aG&ay3[&
N5m+r.<;
gxa@da
ZP*(ZU@j=Z
)o51QgPy
%v)m&VUi%
b
Is@CDB
实际上,笔试这一关还很可能帮你过滤掉很多乱七八糟的选手,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导师有潜在意向的学生都没有考过你,就剩你一个了,导师不选也得选。 s}m.r5
7R4xJ H
Gh.@l\|tf
;`CNe$y
;Nfd
U`25bb1Wj
Rq,ST:
如果你参加的是申请审核制的学校,就必须要提前联系导师了。联系导师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千万别像利弗莫尔说的那样“有些人在用他一半的财产冒险时,用来准备的时间还没有买一辆平价汽车考虑的时间久”。 aNcuT,=(?8
Qx{[#[Da
xW hi>
c+_F}2)
cbHb!Lbg
Tw)"#Y!T
#"3az8u
因为你的大龄,这本身就不是啥优势,你如果和应届生的条件一样,导师凭什么要一个年龄大的?所以说你得在学术成果、研究计划等方面做的更加扎实和突出。 {\
87]xJ
|izf|*e
ptcG:
v<2B^(i}VB
3aK/5)4|B
!uno!wUIYd
0lyCk} c
邮件要写的更加“合情、合理、合意”,务必要充分的解决两个问题“这么多导师我为什么偏偏选择您而不选择其他导师?这么多学生您为什么偏偏选择我而不选择其他人?”这还不够,还得刻意地解释一下“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一个应届生?” `U~Y{f_!H
L.]mC !
.JJ^w!|>#
^Z9v_qB
y
8./)W&/
Q302!N
/p&)bL
前两个问号的处理方式,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解决了。第三个问号需要着重探讨一下。 |B0.*te6
wn$:L9"YN
zF
F=v7[j
jE&Onzc
E?&
x5?
#=MQE
jJ' LM>e
为什么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小鲜肉?这是一道证明题。 8J-;/
>QusXD"L>
Z~Mq5#3F
z~g7O4#
&<u
pj b
B) 81mcy
@QAyXwp
你得证明:第一、考试的所有环节你都不差;第二、应届生都干的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你也能干;第三、你需要打消掉导师对大龄考生可能存在的疑虑。 9u 'hCi(
3xW;qNj:!l
TwZvz[u
\bh3 &Z'.
|\/0S
/WDz;,X
oE&Zf/
只有获得了导师的支持,你材料审核这一关才能和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笔试这一关,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C { }s
5k`[a93T
tVhY=X{N?
TsPO+x$l
M} IRagm
B;8YX>r
}P$48o VY
到了面试,你又得十分小心了,联系导师环节你只搞定了一个导师,面试的时候你还需要征服其他几位面试导师。 ? OBe!NDf
%J`;
IbpE@C
DytOS}/^9
_%s _w)
Y2Mti-\
o'Q)V
你的年龄问题是躲不过去的,导师们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与其藏着掖着,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讲出来。 Ep}KIBBO
gKg2Ntxj
I~S`'()J
vi6EI
wZG
[;VNuF
J+&AtGq]u
M[_~7~4
在危机管理中,有一个理论,就是当你面对危机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认错误。 rsfA.o
>b-rAO\{}
#;H,`r
f?F
i{
m
}i/&m&VU
+D4Nu+~BSN
UhY
)rezh
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或者企业陷入舆论漩涡中,最后搞得灰头土脸。 -3VxjycY
U:MkA(S%c
)?pin|_x
5vYh~|
1q~U3'l:$
"JVzv U]
(eJr-xZ/
最优的策略是,立马全部承认错误,甭管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也不管你是不是占理,是不是有苦衷,舆论认为你错了,你对也是错。
$7)O&T*q'
S
M98 7Y!B
Q|gu
n}
~<v.WP<:
'A!Dg
o^&;
`XOd
(L|SE4
立马跪下,大声喊“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咣咣扇自己耳光,越狠越大声效果越好,扇的涕泪横飞鲜血满面,眼睛都肿的睁不开,把自己扇的晕掉后,醒过来继续喊错了,继续扇。 'xStA
4g\a$7r
PBn(k>=+
M|d[iaM,
Y hLtf(r
o;];ng
1V+1i)+
直到舆论都看不下去了,好了好了,别扇了,原谅你了,也不是全是你的错,然后说不定就反转了。 .&@|)u
jI;bV
G
GeHDc[7
=#Vdz=.
ts?b[v
1LPfn(
yH#;k:O=
这是处理危机的最好方式,可惜很多人不懂,越狡辩越黑。 4#2iL+
i+&="Z@
Go`omh
b
3sp*.dk
m\Tq0cT$
&2xYG{Z
[0 &Lvx
你面对复试导师时,处理你大龄的危机,也要敞开了讲,当然不是要你扇耳光。 LG<lZ9+y
"BFW&<1
iBo-ANnK9
4uftx1o
+:'Po.{"
)<^ ~${$U
M9&tys[ KX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我是XXX,我今年已经32周岁了,说实话,到了同龄人博士毕业的年纪我才想着读博士,时间上确实是晚了一些。但是,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想读博士是真的想明白了之后才做的决定,我真的是想余生踏踏实实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为此。。。。” 1MahFeQ[
_r8A
O>
so8-e
NXmj<azED
_b5iR<f
[ThzLk#m
I9Sh~vTm=u
我随便写了一段,类似这样,体会精神,具体表述各异,把大龄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8U(a&G6gn
AQV3ZVP
hT]p8m
aRZ
;<][upn
A!Yqj~
ttKfZ0
VuBp$H(U
其余的环节就正常进行就可以了,我们不求导师因为你的大龄就要你,只求大龄不是劣势,剩余的肯定还需要和其他竞争对手公平PK。 uf>w* [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