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辅导过的年龄最大的考生是44周岁。 YL_!#<k@
3Ro7M=]
^?JEyY
eo-XqiJ,]
#I
cT
@(
]g>T9,)l
L+`}euu5
北京一个私立学校的英语老师。 ?d,ac
m
N$L&
|4r
\["1N-q b
X*D5y8<
WcQ
ZFtW
rQAbN6
\:18Uoe7
孩子考上大学了,作为父亲也解放了,总想着干点啥,于是想考博了。 _,Io(QS
$]`'Mi
JRcuw'8+q
1-ndJ@Wlz
M?:f^
&)/H?S;yN
bE%mgaOh
当时北大规定45周岁就不能考了,现在应该是没有年龄限制了。 U(=f5|-
Mf,Mcvs
x Jj8njuq4
)x5$io
d(dw]6I6
!ktA"Jx
S{r)/~/
最终考上了北大教育学院。 IU;pkgBj0Y
?yd(er<_f
<8xP-(wk;
Vzv.e6_
cB9KHq B
1x<rh\oo
\Lh<E5@]
48周岁的时候毕业,孩子考上了天津的研究生,就去天津的某高校当老师了。 C">=2OO
Ot:\h
@|*Z0bn'
"T=3mv%S
Vp0GmZ
7{/:,
>p+gx,N
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 F|ML$
eG)/&zQ8
b<H6D}
}_D5, k
keq[6Lv
nN]vu
@p'v.;~#
考博的主要群体还是25岁左右的硕士应届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龄考生。 aw@Aoq
fkUH]CdaB
pnw4QQ9
<`p'6n79
Tb6x@Mo
rP
9}Ave:X^
vo<#sa^,j
25到30岁的都不算大龄,只能说是“准大龄”,30岁到40岁之间的是标准大龄,40岁以上的算是超龄考生。 Zdg{{|mm
c]0
`Qk
R
jmzvp6N$8
OQ*. ho
y#0Z[[I0
>f05+%^[
大龄考生想读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追求进步的权利。 `i^1U O
[
bVP2j
TB[2!ZW
s H[34gCh;
,#;ahwU~s
H)fo4N4ii
O5*uL{pvT{
只不过大龄考生考博的过程整体上肯定比应届生难。 k<hO9;#qpL
OHvzK8
8~+Msn:
UVU*5U~
LMzYsXG*[
e(5R8ud
% 7:
还有很少一部分大龄考生觉得年龄大有优势,甚至有人问我有没有导师喜欢招大龄的考生,应该是没有,最起码我没有见过。 2`eu3vA
41D[[Gh
HJrg
}`]^LFU5
?`}U|]c
3Ab$
Wm_-T]#_
实际上,考博和年龄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考博的本质是导师挑选能够干活的学生。 _{);n$ `
46`{mPd{aO
~epkRO="
% m$Mnx
$OuA<-
|u=57II#xK
zqn*DbT
这就和年龄有关系了。 qQryv_QP
5=e@yIr'#
T]k@g_
;kA2"c]m
?y
kIi/
Rk^&ras_
C5FtJquGN)
你是个应届生,导师就会认为你大概率是奔着踏踏实实读博来的;你是个大龄考生,导师难免会认为你可能读博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术。
sj2+|>
u/WkqJvw#
J3v uh#
K[Kc'6G
]RJ2`xf
&40dJ~SQ
lU3wIB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打消掉导师的顾虑。 JM0)x}]+
j\<S 6%p#R
54-x 14")
420K fVA
L;;x%>
[;}c@
? IWS
如果你能做到让导师觉得应届生能干的活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活你也能干,导师怎么会不要你呢? ,;g:qe3D$
TM9>r :j'
dBkB9nz
a&JAF?k
%"tf`,d~3
BehV
:M
D UeT
#&
^+hx|
1Pbp=R/7ar
大龄读博给导师可能会造成的误解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QJ
QQ-
Nt)
9-\T
%(i
(ZW "
IkupW|}rc
8164SWB
XHV+Y+VG
rq=R},p
首先,你能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BJ
vVZl2h
ls=<c<
Mc.KLz&,FC
g&"Nr aQM9
|Q$C%7
$*tuv?
#ws6z`mt
大龄考生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工作还很忙,如果整天不见你的人,搞不好还得帮你处理鸡飞狗跳的琐事,那招你的意义何在? s;A]GJ
=w8*n2
wH<S0vl
d;f,vN(
*H;&hq
g?`w)O7v
Kl^Yq
再就是,你能不能修完课程,有没有时间写出论文,这些问题都是隐忧。 UHXlBH@
0DN:{dJz
GU!|J71z
seJc,2Ex
"<=^Sm
fY>\VY$>
1cUC>_%?
其次,你读博的目的是什么? j J9|
VGTo
$RH
"|f ;
#*w$JH
5^pQ=Sgt
a29mVmi >
|]Ockg[
大龄考生很多人读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知识或者做学术。有的是现有的工作做的不开心,有的是追求更大的职业发展,有的是为了拓展人脉,有的是单纯为了博士这个头衔。。。 &H*F
${`\In_?O
P||u{]vU
}P^{\SDX
y![h
\,~gA
eQzTb
91
目的不纯的话,哪有给导师干活的心,导师肯定是这么想的。 !iIT
X,'8
vVE^Y
NH4EsV]
l@##
Ex9
Zuwd(q
(gz|6N
vw3%u+Z&
哪怕你也是这么想的,你为了能读也不能表露出来。
MiN68x9
O=ci"2!\-
==Ju2D?%
rY88
xh^
+STT(b Mn
61CNEzQ
{{:MJ\_"h_
最后,你具备不具备干活的能力? Z$Qlr:7
Nqz-Mr`
R~)c(jj5
LKztGfy
d7P|
x
7?b'"X"
4TUe*F@
ML
毕竟你离开学校时间比较久了,大概率也很长时间不读书不学习了,有能力分担导师的课题任务吗? IN),Lu0K
<"aPoGda
V<P@hAAr
i5V ly'Q
9
bGN5.5
naW}[y*y;
d(42ob.Tr
再者,你年龄比较大了,搞不好还是个饱经社会历练的老油条,导师能不能使唤的了你? ytr~} M%
866n{lyL
: E]A51
n+j'FfSz
`fc2vaSH =
&nTB^MF
/
k(0}g=\
上面这些问题都是导师担忧的问题,你必须把导师心中的疑虑统统打消,考博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你就是低着头走到了复试这一关,不解决导师的疑虑,照样挥挥手走人。 EivZI<<a
1/JgirVA
PtwE[YDu
Sh}AGNE'
lRX*\M\`
)#M*@e$k
2y v'
DS
如果你走的是考试制的学校,就不要提前联系导师了,等到成绩出来了,拿着成绩当做你的投名状,再联系导师。 2Pasmh
>Ix)jSNLgo
7-Fh!=\f/
+Q8Bin
%)?$82=2
_Z
@- q
(]0ZxWF
因为如果你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万一这个导师由于你的大龄给了你一些消极的回复,你说你考还是不考?考的话,就是到了复试,导师心里也不舒服,毕竟要维护自己先前的判断,总不能自己打脸吧!不考的话,自己心里不舒服,惦记了这么久怎么能还没考就放弃了。 y!)Z ^u
KPs5? X
lX;2~iW{/
xW#r)aN]p
Y_xPr%%A
v](7c2;
/`Yp]l
你的最优策略是啥也不管,先把初试成绩考出来,用这个成绩证明你和应届生相比一点都不差,甚至更好,然后再联系导师做下文将会提到的联系导师的工作。 Kisd.~u8j
9=&LMjTQ
bWW$_Spr
.UU BAyjm
'/Hx0]V
XA-DJ
HUfH/x3zj]
实际上,笔试这一关还很可能帮你过滤掉很多乱七八糟的选手,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导师有潜在意向的学生都没有考过你,就剩你一个了,导师不选也得选。 wh<+.Zp
> 't=r
%S]H
"Rf8#\Y/<
_iO,GT=J-
$RuJm\f
Ont4-AP
如果你参加的是申请审核制的学校,就必须要提前联系导师了。联系导师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千万别像利弗莫尔说的那样“有些人在用他一半的财产冒险时,用来准备的时间还没有买一辆平价汽车考虑的时间久”。 i<YatW~Pu
xVao
3+r
j{C+`~O
(A}##h
eva-?+n\q
z)='MKrEt-
#D
XC6f
因为你的大龄,这本身就不是啥优势,你如果和应届生的条件一样,导师凭什么要一个年龄大的?所以说你得在学术成果、研究计划等方面做的更加扎实和突出。 :<YcV#!P
h3$.`
>l
iov55jT~l@
{0+gPTp
oe}nrkmb
dq%7A=-
:vz_f$=
邮件要写的更加“合情、合理、合意”,务必要充分的解决两个问题“这么多导师我为什么偏偏选择您而不选择其他导师?这么多学生您为什么偏偏选择我而不选择其他人?”这还不够,还得刻意地解释一下“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一个应届生?” <03 @c s
*y9 iuJ}
rR@ t5
3/RmJ`c{
lJP6sk
,ilVt
`c ~Va/Yi
前两个问号的处理方式,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解决了。第三个问号需要着重探讨一下。 rl qn39
*lRP ZN
L
']EYK5
uh*b[`e
Qctm"
g|
p:U9#(v)
Gnop
为什么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小鲜肉?这是一道证明题。 FVNxjMm,
h~)oiT2v
Kf2Ob1
fEf",{I
p8o
~
Y4e64`V)
4:RL[;
你得证明:第一、考试的所有环节你都不差;第二、应届生都干的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你也能干;第三、你需要打消掉导师对大龄考生可能存在的疑虑。 Ymk
k"y.w
vU0j!XqE
N>!RKf:ir
0Po",\^
Bh$hgf.C
+a_eNl,
=Bo (*%
只有获得了导师的支持,你材料审核这一关才能和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笔试这一关,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pt .0%3
ikf!7-,
N+%E=D>
RO"c+|Py
ZnSDq_Uk
H'|b$rP0@
rt)70=
到了面试,你又得十分小心了,联系导师环节你只搞定了一个导师,面试的时候你还需要征服其他几位面试导师。 6!7LgM%4
Y^$^B,
n*~=O '
!N:!
x[5
Lsv[@Rl
#ky]@vyO
\o3)\
e]o
你的年龄问题是躲不过去的,导师们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与其藏着掖着,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讲出来。 Mqc"
?Iy$'am]L
'X&sH/>r
,5^XjU3c=
}9yAYZ0q{b
Y^DS~CrM
%&m/e?@%I
在危机管理中,有一个理论,就是当你面对危机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认错误。 1Q1NircJ
F|p&v7T
EUH&"8
L
DZo7T!
:L gFd
C-!!1-Eq?:
[iVCorU
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或者企业陷入舆论漩涡中,最后搞得灰头土脸。 x_Zi^ ]
-U/"eVM
W>3[+w
B
wGdnv}#
-4ityS
@
QHOA__?
G"w
?{W@
最优的策略是,立马全部承认错误,甭管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也不管你是不是占理,是不是有苦衷,舆论认为你错了,你对也是错。 9gP-//L@
|iN!V3#S
4qMqAT
wh4ik`S 1
7<{g
+Q~7*
[vM ksHk4
iSDE6
立马跪下,大声喊“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咣咣扇自己耳光,越狠越大声效果越好,扇的涕泪横飞鲜血满面,眼睛都肿的睁不开,把自己扇的晕掉后,醒过来继续喊错了,继续扇。 *J^l
r"%c
Q9,H0r-%
:
|cC7,S
Hy4c{Ij
:`('lrq
Ik[aiz
<T] BSQk
直到舆论都看不下去了,好了好了,别扇了,原谅你了,也不是全是你的错,然后说不定就反转了。 ;',hwo_LBf
#E35%7*
M "QT(u+
dkTewT6'
SN
w3xO!;&
n~~0iU)
.Up\ 0|b
这是处理危机的最好方式,可惜很多人不懂,越狡辩越黑。 ]O%wZIp\P
c6 O1Z\M@\
J<K-Yeph
P#e1?
uZ[7[mK}n7
iWCR5c=
w[`2t{^j
你面对复试导师时,处理你大龄的危机,也要敞开了讲,当然不是要你扇耳光。 CM$q{;y
ZR
|)+W;
TVaD',5_V%
+7yirp~`K
:X1~
)8BGN'jyi
um/2.Sn>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我是XXX,我今年已经32周岁了,说实话,到了同龄人博士毕业的年纪我才想着读博士,时间上确实是晚了一些。但是,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想读博士是真的想明白了之后才做的决定,我真的是想余生踏踏实实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为此。。。。” Xr?(w(3
.MoOjx?
~3]ZN'b\
&b!L$@6
x3./
E
c
S+/
!Q-h#']~L
我随便写了一段,类似这样,体会精神,具体表述各异,把大龄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o+9b%I^1V
h$F.(N IYe
.Vohd@s9l
/O,>s
G9`;Z^<L
tyEa5sy4
HR.^
y$IE
其余的环节就正常进行就可以了,我们不求导师因为你的大龄就要你,只求大龄不是劣势,剩余的肯定还需要和其他竞争对手公平PK。 Z*AT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