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辅导过的年龄最大的考生是44周岁。 TldqF BX
S&^i*R4]
HN?NY
* `1W})
$qO%lJ:
W"Mwp
V
^~XsHmcQ
北京一个私立学校的英语老师。 qy|[V
V $Y=JK@
rY yB"|
,}?x!3
R+}7]tva6C
xL&M8:
a/p}
?!\
孩子考上大学了,作为父亲也解放了,总想着干点啥,于是想考博了。 WOkAma-
JiH^N!
~FCkr&Ky3
~$w9L998+
-9)H[}.
A~0eJaq+
IPHZ~'M
当时北大规定45周岁就不能考了,现在应该是没有年龄限制了。 3&`LVhx
|f67aN
m!#'4
K)DpC* j
}aSTo"~m#
6 rp(<D/_
v=8sj{g3,3
最终考上了北大教育学院。 dQ#$(<v[
Rq@M~;p
Te d1Ky2O
M1HGXdN* B
X^o0t^
yor6h@F1
b%wm-p
48周岁的时候毕业,孩子考上了天津的研究生,就去天津的某高校当老师了。 2r^G;,{
>}H3V]
3q-Xj:FP
Ci9]#)"c
}kZ)|/]kn
ihp>cl?
}Gf9.ACQ
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 Q@(tyW+8U@
FKWL{"y
HRg< f= oz
1ir~WFP
zBjbH=
hMnJH_siY
@:w[(K[^b/
考博的主要群体还是25岁左右的硕士应届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龄考生。 ;d<RPVE:
|%$mN{
Y^ 2]*e%
K<E|29t^k
@)x8<
hQ _gOI
"w&G1kw5I
25到30岁的都不算大龄,只能说是“准大龄”,30岁到40岁之间的是标准大龄,40岁以上的算是超龄考生。 (W'3Zv'f
=z4kK_?F,
`nv82v
:O9i:Xq[QW
N
VBWF
4fL/,j/^
C^fUhLVSZ^
大龄考生想读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追求进步的权利。 #xNXCBl]O
$E6b
u4I
)uazB!X
Uu(FFd~3
[`U9
'[
`pU>9
i1ss}JJp*
只不过大龄考生考博的过程整体上肯定比应届生难。 ;Y%.m3
0Q5fX}
Av,E|C
I3" GGp3L
p?Jx2(%m
,#hx%$f}d
Kn4x_9
还有很少一部分大龄考生觉得年龄大有优势,甚至有人问我有没有导师喜欢招大龄的考生,应该是没有,最起码我没有见过。 Xw]L'+V=
e!p?~7
0
@DniYt /
!fK9YW(Im
D.Z4noMA6
'
J(B{B7|
ctT6va
实际上,考博和年龄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考博的本质是导师挑选能够干活的学生。 |^T?5=&Kt
bqSp4TI
+lED6]+%
@ !m+s~~]h
q&0I7OV
L_QJS2
> ?<C+ZHh
这就和年龄有关系了。 * vW#XDx
q}MPl 2
uBqZ62{G
*Rj(~Q/t
*\T
]Z&E"
(|_N2R!
$*z>t*{7
你是个应届生,导师就会认为你大概率是奔着踏踏实实读博来的;你是个大龄考生,导师难免会认为你可能读博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术。 J={R@}u
Z0Df~ @
I'>r
b@m\ca
5fDnr&DR
fsH=2p
4Y:[YlfD.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打消掉导师的顾虑。 < rqFBq8
A0`#n|(Ad!
c037#&Q%#
b%"Lwqdr7
,sln0
[6{o13mCWE
"JJEF2e@Z
如果你能做到让导师觉得应届生能干的活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活你也能干,导师怎么会不要你呢? }vspjplk^
i |IG
f!n0kXVu6U
hA!k
kNqV
8fX<,*#I
]> 36{k]&
mpysnKH
D`C#O
7.N
1?j['~aE
大龄读博给导师可能会造成的误解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g&oAa;~o
i9Tq h
1YxG<K]
4IH,:w=ofN
xJSK"
~qP_1()
?
%zCV>D
首先,你能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Y!C8@B$MR3
_I1:|y
K6s%=.Zi(
0`D`
Je<t
2V6kCy@V
#lld*I"d
^+'[:rE
大龄考生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工作还很忙,如果整天不见你的人,搞不好还得帮你处理鸡飞狗跳的琐事,那招你的意义何在? zA
g.,dA
!/;/ X\d
vdt ":
&ap&dM0@%a
p6Ie ?Gg
Uzzt+Iwm
k/;%{@G)
再就是,你能不能修完课程,有没有时间写出论文,这些问题都是隐忧。 6#SUfK;
:k
b2v1{\
*?v_AZ
KyQd6 1
Am @o}EC
Wq}Y|0c
RNMd,?dj
其次,你读博的目的是什么? %p t^?
gL(_!mcwu
#q
mv(VB4
+~[>Usf
km,I75o.
GVK c4HGt
Zk:_Yiki&
大龄考生很多人读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知识或者做学术。有的是现有的工作做的不开心,有的是追求更大的职业发展,有的是为了拓展人脉,有的是单纯为了博士这个头衔。。。 ~cL)0/j}
aT_%G&.
xMr=t
U1C
r>;(\_@
4Wk`P]?^
T jrz_o)
#Y%(CI
目的不纯的话,哪有给导师干活的心,导师肯定是这么想的。 9~5LKg7Ac
5I>a|I!j
@=NTr
qF3s&WI
>Hwf/Gf[
*bl|[(pP
E@J}(76VS
哪怕你也是这么想的,你为了能读也不能表露出来。 7:'5q]9
:2*0Jh3_
P/,ezVb
=
$[U:Dk}
cMoBYk
XE
S$V15
q"-+`;^7(-
最后,你具备不具备干活的能力? orZwm9#].
_+ERX[i
wJg&OQc9
(gEz<}Av.
f3SAK!V+s
4bq+(CI6
6g)
X&pZ
毕竟你离开学校时间比较久了,大概率也很长时间不读书不学习了,有能力分担导师的课题任务吗? i;<K
)5Z
wpf
iUq{c+h
+
a|u,'u
`^:
v+!
g+QNIM>
|k<5yj4?
再者,你年龄比较大了,搞不好还是个饱经社会历练的老油条,导师能不能使唤的了你? vpP8'f.
9=9R"X>L
uz@lz +
IFkU8EK&B
=`t%p1
) %bY2
pk
xz){RkVzP
上面这些问题都是导师担忧的问题,你必须把导师心中的疑虑统统打消,考博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你就是低着头走到了复试这一关,不解决导师的疑虑,照样挥挥手走人。 fvM|Jb
g.x]x#BC
V&>mD"~MP
+.|8W !h`1
h"(HDn q
p 4Y2AQ9
iYz!:TxP
如果你走的是考试制的学校,就不要提前联系导师了,等到成绩出来了,拿着成绩当做你的投名状,再联系导师。 5uD'Kd$H
UP@-@syGw
+$D~?sk
pd oCV
?Q/9aqHe;
8\rHSsP
<'<{|$Pw
因为如果你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万一这个导师由于你的大龄给了你一些消极的回复,你说你考还是不考?考的话,就是到了复试,导师心里也不舒服,毕竟要维护自己先前的判断,总不能自己打脸吧!不考的话,自己心里不舒服,惦记了这么久怎么能还没考就放弃了。 S<DS|qOo
ZH=oQV)6
3&7$N#v
{9YNv<3
M;F&Ix
&HYs^|ydrr
&ajpD sz;
你的最优策略是啥也不管,先把初试成绩考出来,用这个成绩证明你和应届生相比一点都不差,甚至更好,然后再联系导师做下文将会提到的联系导师的工作。 3qBZzM
O*
yf7$m_$C'
Pdw[#X<[`
PV/SzfvIq
1U< g
{h *Pkn1
QKtTy>5
实际上,笔试这一关还很可能帮你过滤掉很多乱七八糟的选手,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导师有潜在意向的学生都没有考过你,就剩你一个了,导师不选也得选。 |HMpVT-;j
\t
04-
1VC:o]$
#OVf2
"
b{wj4
TEi~X2u
o `N /w
如果你参加的是申请审核制的学校,就必须要提前联系导师了。联系导师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千万别像利弗莫尔说的那样“有些人在用他一半的财产冒险时,用来准备的时间还没有买一辆平价汽车考虑的时间久”。 ^z\*;
f
"iY=1F"\R
~kW[d1'c
>|@i8?|E
'lD"{^
Xv'5%o^i*
"`4V^1
因为你的大龄,这本身就不是啥优势,你如果和应届生的条件一样,导师凭什么要一个年龄大的?所以说你得在学术成果、研究计划等方面做的更加扎实和突出。 \ tx4bV#
eAD uk!Iq
o)pso\;
-*T<^G;rK
c;dMXv
A%$ZB9#zQ
GnzKDDH
'
邮件要写的更加“合情、合理、合意”,务必要充分的解决两个问题“这么多导师我为什么偏偏选择您而不选择其他导师?这么多学生您为什么偏偏选择我而不选择其他人?”这还不够,还得刻意地解释一下“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一个应届生?” MQ{.%
.sOEqwO}>
nF!6
7A mnxFC
?'$Yj>R6
/:OSql5K*<
TppuEC>
前两个问号的处理方式,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解决了。第三个问号需要着重探讨一下。 X5gI'
u
@jxAU7!
(6Tvu5*4U
AYP
*J
7(S66
d~
F4
/eO:1c
为什么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小鲜肉?这是一道证明题。 !RD<"
Y%1 94fY$
!\6<kQg#
w4fz!l]
3~o#1*->
_/>JM0
U7do,jCoa
你得证明:第一、考试的所有环节你都不差;第二、应届生都干的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你也能干;第三、你需要打消掉导师对大龄考生可能存在的疑虑。 <%iRa$i5
|W#(+m
_@5|r|P>
'
w z6Zt
5(=5GkE)>
uo8[,'
\'Q rJ ?D
只有获得了导师的支持,你材料审核这一关才能和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笔试这一关,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_]X+o;
#soV'SFG
DYDeb i6
2Onp{,'}
~N
Mx:PP
@xXVJWEU:
x:K~?c3
到了面试,你又得十分小心了,联系导师环节你只搞定了一个导师,面试的时候你还需要征服其他几位面试导师。 hm*cGYV/
OUk"aAo
?o6X_UxW!
FS)"MDs
'^.`mT'P
,g pZz$Ef(
n_
4 r'w
你的年龄问题是躲不过去的,导师们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与其藏着掖着,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讲出来。 ]9N&I/-
bp!Jjct
16ZyLt
dEZUK vo
^)(-7H
.P
<3+
k8?G%/TD
在危机管理中,有一个理论,就是当你面对危机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认错误。 4[(NxXH8M
A;<wv>T
31~nay15
pM^Z C
v\[+
&7i&"TNptP
GsmXcBzDw2
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或者企业陷入舆论漩涡中,最后搞得灰头土脸。 T](}jQxj`
ftG3!}
`BQv;NtP
9O- 2
D#AqZS>B
8IA1@0n&
RC/45:hZZ
最优的策略是,立马全部承认错误,甭管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也不管你是不是占理,是不是有苦衷,舆论认为你错了,你对也是错。 'Oj 1@0*0
8PzGUn;\
|{&M#qXe
1X[^^p~^
^$50[
gfs ;?vP
a%e`
立马跪下,大声喊“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咣咣扇自己耳光,越狠越大声效果越好,扇的涕泪横飞鲜血满面,眼睛都肿的睁不开,把自己扇的晕掉后,醒过来继续喊错了,继续扇。 Z4EmRa30 p
s/=% kCo
'S1u@p,q
~N/r;omVc
CVWT>M<
Jup)A`64
PR
Mg6
直到舆论都看不下去了,好了好了,别扇了,原谅你了,也不是全是你的错,然后说不定就反转了。 GPGE7X'
1vxRhS&FY
ejlns
~
oX;.v9a
0eNdKE
{2h*NFp
CtXbAcN2B
这是处理危机的最好方式,可惜很多人不懂,越狡辩越黑。 dgjK\pH`h
l[Z o,4*
Y>8Qj+d
8i154#l+\
b)<WC$"
hO]F\0+
yf:Vhr
你面对复试导师时,处理你大龄的危机,也要敞开了讲,当然不是要你扇耳光。 3'Y-~^ml|
.;]WcC<3
PjeI&@
byxlC?q7
[(
heE
u]Ku96!
$6a9<&LP_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我是XXX,我今年已经32周岁了,说实话,到了同龄人博士毕业的年纪我才想着读博士,时间上确实是晚了一些。但是,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想读博士是真的想明白了之后才做的决定,我真的是想余生踏踏实实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为此。。。。” YGJ!!(~r
z2iMpZ
v>]g="5}8
~.:{
Ik]
A|\A|8=b
7|5kak>=
$@L;j
我随便写了一段,类似这样,体会精神,具体表述各异,把大龄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VcrMlcnO
g8Ex$,\,
KnkmGy
~JT`q:l-q
@P7'MiP]K
^3dc#5]Xf
TRi'l #m4
其余的环节就正常进行就可以了,我们不求导师因为你的大龄就要你,只求大龄不是劣势,剩余的肯定还需要和其他竞争对手公平PK。 q-(~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