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文学专业考研笔记——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壮鹰)(目录) G?-27Jk8
fgFBOpG%Gq
绪 论 ld1t1'I'
myH:bc>6
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意义。Ⅲ(7-9) T:0X-U
^RkHdA
试述如何从文化诗学的角度把握古代文论的意义与价值。Ⅳ(9-16) bwM>#@H
W38My j!
试述中国古代文论三大话语体系的成因、特征及其对现代文论的影响。Ⅳ(20-28)(谈谈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三大系统。Ⅳ07) fys@%PZq
p$}iBk0B(z
GY4:9Lub7
.<v0y"amJ
第一章 先秦时代的文学观念 2F-!SI
h$ M+Yo+
第一节 概述 ~\hA-l36
zW%-Z6%D
先秦时期值得关注的文论观点主要有哪些?Ⅲ(35) >q
<,FY!A
}M
f}gCEW
简述中国古代“诗言志”说的主要内涵。Ⅲ(张)(7-9)(朱自清先生认为,“诗言志”的主张是中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Ⅲ98)(“诗言志”说出自哪部典籍,请阐释它的理论内涵。Ⅲ03) 5(>m=ef"
DVD}
!.L%kw7z
}.gDaxj
第二节 孔子的文论 po"M$4`9
简述孔子“兴、观、群、怨”说产生的原因。Ⅲ(46-47) 5<4njo?k
HeGGAjc
简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主要内涵。Ⅲ(张)(15-16)(请阐释孔子“兴观群怨”说。Ⅲ03) /'E+(Y&:J
j]J2,J
Mim 9C]h(
^]wm Y
第三节 孟子的文论 S=[K/Kf-
5#d"]7
试述孟子的主要文论观点。Ⅲ(52-56) xQ1&j,R]
' n4zFj+S
nUmA
/RmLV
第四节 荀子的文论 JS&l
h
XpOs
nvW
荀子之学对思孟之学的反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Ⅲ(59-60) Yl8tj
q}iC
.d8) *
简述荀子诗学观念的主要特点。Ⅲ(62-64) ,PRM(n -
^ 9;s
nr
SL%4w<
DKIDLf
第五节 先秦道家思想的诗性特征 $C#~c1w
~ D3'-,n[
简述庄子“言不尽意”论的内涵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Ⅲ(74-75) nkN]z
^j
Dvd.Q/f
Y ;&Cmi
+/Y)s5@<
n=rPFpRLF
第二章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6mRvuJ%
Wt8;S$!=R
第一节 概述 Q.\+
XR_|
i7 p#%2
简述汉代经学神圣化对文论的影响。Ⅲ(81-82) db#y]>^l
C?hw$^w7T
试述两汉文论发展概况。Ⅳ(82-88) uY
"88|
{Qw,L;R
&,)9cV /
yRieGf1'SD
第二节 《乐记》与《毛诗序》 -QZped;?*
h ?p^DPo
简述《乐记》的主要理论贡献。Ⅲ(88-91) Itz_;+I.Mp
Yj0Ss{Ep
《毛诗序》的诗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Ⅳ(92-95)(《毛诗序》的基本文学观点。Ⅳ04) aNXu"US+Sp
zD) 2af
lZ_i~;u4@v
X.T.^}=
第三节 司马迁、班固的文学思想 VnIJ$5Y
i 3?zYaT
司马迁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Ⅲ(95-97) ~Dkje
*y N,e.t
班固在文学批评方面有哪些贡献?Ⅲ(97-98) ld2\/9+n
>_&+gn${
LClPAbr
q)!{oi{x(
第四节 扬雄的文学思想 NrL%]dl3/
\=83#*KK
扬雄文学思想的核心是什么?Ⅲ(99-101) uOBpMAJ
GbNVcP.ocP
e@X~F6nP
<pPI:D@G
第五节 汉人对屈原的评价问题 :.sK:W("v
]bS\*q0Zf(
试述汉代文人对屈原的不同评价及其原因。Ⅳ(103-106) )EcF[aO
9$d (`-&9p
第六节 王充的文学思想 mXa1SZnE
c"0CHrd
王充的文论观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Ⅲ(106-110) 3-_4p8OK
_
k>j?j-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3HfT9
wV(_=LF
第一节 概述 V#sANi?mpo
g=Qj9Z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论取得哪些重大成果?请择要述之。Ⅳ(117-126) I@x*>
6%fU}si
,
9$Hgh7'hvs
4$y|z{[<
5
i>0bI^H
Be}Cj(C
Q OdvzVy<
7$b78wax
第二节 曹丕的《典论"论文》 2"%d!"
m~X
:KwK4
曹丕的《典论"论文》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Ⅳ(127-132) PRf2@0ZV
k.0$~juu
I,q3J1
K
>5
XE*9
a*??!
u*PN1E
&
o)j@5Y?
9g "?`_
第三节 陆机的《文赋》 Riu0;U( \
^bS&[+9E
陆机的《文赋》中包含了哪些重要的文论观点?Ⅳ(133-139) -CxaOZG
}JvyjE
Q- j+#NGc
+FyG{1?<
陆机的《文赋》在哪些方面体现了魏晋之际审美风气的转变?Ⅲ(140-142) 7pr@aA"vgj
r@k&1*&
I?5#Q0,b
42X[Huy]
第四节 刘勰及其《文心雕龙》 \vojF\
sIg{a(1/
刘勰《文心雕龙》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试述之。Ⅳ(145-157) ?v `0KF
Tig`4d-%
第五节 钟嵘的《诗品》 </Q<*@p?
ocGqXDg3
简述钟嵘的“吟咏情性”论与传统诗论的联系与区别。Ⅲ(158-160) -hyY5!rD
8^^Xr
x4R[Q&:M
0P&rTtU6
简述钟嵘“滋味”说的主要内涵。Ⅲ(160-162) @6(4}&sEdm
0x[v)k9"0
QUwSnotgU
.G4
(Ryh
钟嵘的《诗品》是如何评价历代诗人诗歌的?Ⅲ(163-166) 7 S(5\9
+*mi%)I
$wub)^
ezgP
\ct
9jCn|+
q`{crY30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T:q!>"5
B_aLqB]U
第一节 概述
S bc
4l <%Q2
试述儒、释、道三教并行对唐代文学和文论的影响。Ⅲ(172-175) /2Y t\=S=
&"p7X>bd
D
C{l.a.
8
'
M43n
第二节 皎然《诗式》的诗学理论 kc
Q~}uFB
Oe:+%p
简述皎然《诗式》的诗学理论内容。Ⅲ(179-186) 3x@t7B
P|`pJYe
X0wvOs:
Lq:
!?)I
第三节 韩愈的文学思想与“解构”倾向 { }Q!.
/5
<H03i"Z/S
简述韩愈的儒学思想和文道合一的理论。Ⅲ(188-191) jrJ!A(<)
X`
r~cc
1-JdQs6
`>'%!E9G
简述韩愈“不平则鸣”理论的主要内涵。Ⅲ(195-198) +||y/}1
`#J0@ -
第四节 白居易批判现实的诗歌理论 7-S?\:J
2E7vuFH4c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对前人的发展和超越?Ⅳ(199-208) "]H_;:{f
A><w1-X&=o
第五节 司空图的诗学思想 \;#T.@c5
[{@0/5i
简述司空图诗论的主要观点。Ⅲ(210-218) uUmkk
U0X,g(2'
第五章 宋金元时代的文学思想 Vd%%lv{v
bEvlk\iql
第一节 概述 IZ2(F,{o
*.F^`]yz
第二节 苏轼的创作理论 STln_'DF'
*h([ai"1-
试述苏轼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Ⅳ(230-240) &AUtUp
kOo
h;C/} s
第三节 黄庭坚的诗学理论 :o"9x,
;URvZ! {/Z
试述黄庭坚诗学理论的主要内容。Ⅳ(241-248) HP,sNiw
F9}j iCom
第四节 理学家的文学观 %noByq,?
VY1&YR}Y
宋代理学家的文道观与唐宋古文家的文道观有何区别?Ⅲ(251-253) #lDW?
Tf*DFyr
“以物观物”说Ⅱ(254-255) ybY[2
g2QJ
chC= $(5
t
“涵泳”说Ⅱ(256-258) hj4mbL
~[@gu,Wb
第五节 严羽的《沧浪诗话》 %iq8dAW%
G^%FP!'D?
简述严羽“妙悟”说的主要内涵。Ⅲ(259-262) 6k9cvMs%H
8\BGL
CqVeR';2
Rp0`%}2
o
简述严羽“兴趣”说的主要内涵。Ⅲ(262-265)(宋人严羽的兴趣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Ⅲ96) cp_<y)__
Fm#`}K_
第六节 王若虚与元好问 sS{!z@\Lf
`i5 \(cdl
简述王若虚文学观的主要内容。Ⅲ(268-271) /UG]hJ-wn
kxH`
c
,CxIA^
5q,ZH6\
{
简述元好问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Ⅲ(271-276) 7U1^=Y@t}
OK" fFv
第六章 明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5V*R
Dh
`lcQ
Yd<,4
第一节 概述 gp<XTLJ@>
cd._q2
R~"&E#C
hS'!JAM>Q
第二节 李贽与汤显祖的文学思想 *X /i<
hem>@Bp'V
简述李贽“童心”说的主要内涵。Ⅲ(282-286) Aa+<4
R
DX_?-jw})f
简述汤显祖“至情”说的主要内涵。Ⅲ(287-290) 8?hZ5QvA(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