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4年度秋季招生博士入学考试 K|:@Z
}wHW7SJ
科学技术概论试卷 准考证号 tX>
G,hw
vJ-q*qM1
标准分 参考分 b"#WxgaF
3v5%y'
第一部分、数学与逻辑 (每题6分,共30分) \kU &^Hi
>VN5`Zlw\C
1. 观察下列关系,利用Σ符写出一般的数学表达式: 5sx1Zq7
#]ypHVE
1+2+1=4 j]aoR
RIY,K*f.
1+2+3+2+1=9 Z(ACc9k6:'
](wvu(y\E
1+2+3+4+3+2+1=16 Q2F+?w;,
-8j+s}Q
1+2+3+4+5+4+3+2+1=25 DW_1,:,?7l
d\
1Og\U|A
…… %Ntcv
p)
.MJofE;Jn
2. 古罗马人以拉丁字母I、V、X、L、C、D、M分别表示1、5、10、50、100、500和1000,又结合加减原则采用5-10混合进制记数,请将如下两个罗马数字用现代记数法表示出来: OG~6L4"
3P^sM1
MCMV }5}.lJ:
NR5oIKP?
MMMDCCCXLVI IbP#_Vt
8$;=Uf,x
3. 物理学家费曼因不满对其私人通信的检查,有一次在给妻子的信中故意写下1/243的若干位小数值,被负责“曼哈顿”工程安全的陆军检察官怀疑是密码。请写出此数小数点后的18位数字。 fDvl/|62{
Xt@Z}B))pu
4. 证明直线五角星形的五个顶角和等于两直角。 !VI]oRgP
.5y+fL
5. 今有上禾三秉(上等谷物三捆),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共出谷39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九章算术〗 }Hx
d*S
I^8"{J.Q)[
第二部分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共六组,每组标准计分为5分, 共30分) f^"N!f a
Gq }U|Z
(考生请注意:以下属于同一编号的题均有甲、乙两类,你可任意选择其中一类作答,有余力也可以再回答另一类,以高分计入成绩,低分备作参考。注意以下各题不管肯定还是否定,只有一项选择是正确的,请在【 】中填上相应的字母,多项选择算错) A3iFI9Iv
&qr;IL7'
1甲.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不为零,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Fp
U
JaL%qco
A. 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随时间变化 ,H1
9`;Q
9)gC6IiW
B. 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随时间变化 Hr]h
Jc
<c,u3cp
C. 物体的动能一定随时间变化 371
TvZ4
2g>SHS@1>
D. 物体的动量一定随时间变化 q~vDz]\G
rjP L+T_
1乙. 在一个盆中生长着两种植物,当把它们分开种植后,其中一种死掉了而另一种更为繁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70;Jl).\{
4
5MLt5^|
A. 竞争 :C65-[PSdO
;Mpy#yIU.
B. 共生 $[/&74#0HX
D*F4it.
C. 寄生
eQD)$d_5
*EZHJt9
D. 种内互助 ZOQTINf
vL\&6n~M>
2甲. 以下一组人名不全是物理学计量单位的是【 】 $}=krz:r
$d)ca9
A. ①③⑤ B. ⑦⑨ C. ②④⑥ D. ⑧⑩ [-;_ZFS{
}`v~I4i
①牛顿 ②赫兹 ③伏特 ④胡克 ⑤亨利 v{jQek4
v%s`~~u%^
⑥摩尔 ⑦瓦特 ⑧帕斯卡 ⑨焦耳 ⑩高斯 ~YRDyQ:%T
jp"JafS/E
2乙. 下列说法中违背科学原理的是【 】 2GWMlI
$;/}?QY(
A. 氨基酸都是蛋白质水解的产物 vpld*TL*
L}}y'^(
B. 雷雨时空气中进行着“固氮”过程 C0
/g1;p(
Ju3*lk/j-
C. 碘化银和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X7FMNr[
2;^y4ssg
D. 一定条件下石墨可以转变成金刚石 0LfU=X0#7
KA){''>8
3甲. 将一个小球以速度V水平抛出,要使其垂直打到一个斜面上,该斜面与水平面的的夹角为α,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FcRW;e8-
v}tag#f5>?
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W0k0$\iX
=ZDAeVz3w
① V不变, α越大则小球飞行时间越长 E7CH^]x
Q`rF&)Q5
② V不变, α越大则小球飞行时间越短 |ZCn`9hvn
8 XICF
③ α不变,V越大则小球飞行时间越长 BwBm[jtP
h~p>re
④ α不变,V越大则小球飞行时间越短 59%tXiO
(d<4"!
3乙. 科学家很早就注意到火星与地球的某些地理现象相似,以下说法全对的组是【 】 X83 w@-$}
cFJ-M
kll
A.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k3Nt5t!
e89Xb;;w
① 二者都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 qWx][D"
raCi 8
② 二者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9(L)&S{4K
L
W;heO"
③ 二者距离太阳比较适中 RtCkV xaEx
h~(D@/tB
④ 二者上都有海洋与山脉 `"@g8PWe
u_'!_T L
4甲. 以下论断中错误的是【 】 2OwV^-OG
EM/@T}
A.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 G
<uyin>
$ KRI'4
B. 中子与质子质量相当但不带电荷 r.
T<j.\
9&2Vm;F_
C. 元素的同位素是以原子量或质量数来区别的 \|U l]1pO8
0k'e:AjP
D. 质子和电子互为反粒子 VL/|tL>E^
!p[9{U->o;
4乙. 由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发明的视差法可用来测量恒星的距离,与此方法完全无关的因素是【 】 #!$GH_
}?@rO`:EF+
A. 遥远处的参照恒星 0V{(Ru.O
NO0"* c ;
B. 待测恒星相对于恒星背景的自行 $F/EJ>
Fk6x<^Q<w
C. 地球的自转 $rhgzpZ!X_
8srBHslI
D. 地球绕日的公转 Kv@eI$t5
/c$\X<b);
5甲. 当电流在两根平行导线中沿着同一方向流动时,两根导线会【 】 `- \/$M9s=
o d7]tOK9
A. 相互排斥 _6k*'aT~FK
X<MO7I
B. 相互吸引 1N\D5g3
?6k}ii!c
C. 没有相互作用力 %+F"QI1~0
M@(^AK{mU
D. 偏转到彼此垂直 +@Ad1fJi
c.|l-zAeX
E. 开始自旋. teW6;O_
j6,ZEm
5乙. 以下组中不是所有内容皆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 】 YxGcFjJ
-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