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心情不错,今天也还好——虽然昨天的天气是晴朗的,今天显得有点阴沉。武大的成绩出来了,昨天上午出来的。 R. sRH/6
7q>Y)*V
上个星期一直在等,等得身心交瘁。刚考完的时候,觉得一点感觉也没有。有人说,对于考试来说,没有感觉是最好的感觉。很好。考试一结束,生杀大权就全在别人手里了,你所能做的就是祈求有个好的运气。除此以外,就是等待。也许好,也许糟,你都得有准备。至于哪个占得成分多一些,那取决于你的性格是乐观派还是悲观派。我常常是后者:总是希望有好运,但一定要往坏处想。如果你已经准备承受最坏,那还有什么是更坏的呢?结果当然全都是好的,而且往往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好——虽然其实它也本来也是意想之中的。 Hh_Yd)
X=i^[
?C
这次我报考武大中哲,考三门课:英语、西哲和中哲。武大的英语结构是这样的:40分阅读,20分英译汉,20分汉译英,20分作文。阅读是我的强项,当然也是全中国学英语的人的强项,至于翻译和作文的水平,只有天知道。阅读文章很难,生词特别多。考前我做过过去几年的题,自己的水平不行,读起来如读天书。更恐怖的是那翻译和作文,只是叫个“无从下手”了得!常常是捧着试题,叹声连连。上了考场可就什么也管不了了,真是“见魔杀魔,见佛杀佛”。 0w0\TWz*
EJM6TI"
阅读文章难,但题目似乎不难,总之大意理解了,答案从文章找。大部分都能找到对应的部分,剩下的就是一个字——“蒙”。蒙完赶紧往前冲,要跟时间赛跑,否则就你输定了。当然,如果你还是不放心,那你就在题目旁边点一个小点,等试题全部答完回头重点攻破。但其实这不过是个心里安慰,因为时间从来没有那么充裕过,后面的题目总会正好把你的时间占完,一分都不多。除非你是真的高手,或者你根本就一窍不通,这就另当别论。我的阅读时间一共用了一个小时左右,第一篇文章不长,但占去了25分钟,而且还有两道题不会做,原因是进入不了状态。第二篇就找到感觉了,做的很快,也觉得不难。一口气把第五篇做完,回头又做第一篇,竟然发现原来这么简单,痛惜费了那么多时间。 <5R`E(
O
"jX|5
今年的英译汉很容易,大概是因为去年的太难了。去年是一篇关于海啸产生和预防机制的文章。你知道“海啸”用英语怎么说吗?你知道“预防机制”有多少种表达方式吗?如果你不知道,那你做这道题时,你绝对不会很爽。文章里出现大量的专业术语,根本不认识,猜都没法猜。如果你认为每年的英译汉一定都是这么难,那你今年就有福了。今年是关于世界和平和发展主题以及潜在威胁的。是不是一听到题目就很熟悉?是呀,小平同志的慧眼二三十年前早就看到了。后来我国忠实的思政工作者就不断地重复,电视里,报纸上,文章中,历次大中小型考试中。我看了今年的英译汉文章前两句话就实在不想看了,看了前两句就知道后两句了,我想肯定是中国人写的英语文章,估计是China Daily上的。但是还是得忍着看,后面还有些新内容,毕竟二十一世纪了嘛。可是对于做翻译题,那就爽呆了。唯一很难的生词是霸权主义,我一猜就猜到了。于是,虽然我事前就知道翻译题根本拉不开差距,我还是决定好好译一下。这一决定不要紧,时间看着就过了一个小时了。光写字就得二十分,加上琢磨修辞,到后来虽然译得一点不满意,也只能忍气往上写了。 t%
-"h|
<oweLRt
时间只剩一个小时了,我根本就没对汉译英报希望,先写作文。写作事前背过几篇范文,当天早晨还有看了看,可是没用上。我历次英语考试,范文从来没用上过,也是想起什么写什么,啰嗦加错词一堆,可也顾不了,写够二百字为原则。总之在三十分钟成功告捷。剩下的汉译英,就是两个字“胡写”,想不起来的单词就找最弱的代替,再不行就“转译”,反正就“不空”为原则。内容是关于卫生改革的,所有的卫生我都译成了形容词healthy,我意识到可能错了,可没时间细想。“步伐”应该是step,太简单了不是?可我硬是想不起来,只好用progress代替。 0b)^#+
y4%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