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口腔组织病理题库 fIn^a3TV
名词解释 }\1IsK~P
釉板 绞釉 釉梭 釉质生长线 缩余釉上皮 欧文线 球间牙本质 原发性牙本质 前期牙本质 修复性牙本质 生发层 半月板 味蕾 篮细胞 结合上皮 上皮剩余 上皮根鞘 上皮隔 龋病 牙石 菌斑 牙周炎 腭裂 唇裂 过度不全角化 红斑 白斑 角化不良 错角化 萌出囊肿 含牙囊肿 粘液囊肿 WsT
<(1[n
pS&+
填空 xdMY2u
1、 牙釉质的基本结构是 。 .&n!4F'
2、 牙本质的基本结构是 、 和 。 AmrVxn4
3、 牙釉质与牙骨质在牙颈部相连的关系有10%的 ;30%的 ;60%的 。 Kp19dp}'b
4、 牙周膜的主纤维包括 、 、 、 4r#4h4`y|
、 。 &,* ILz
6、牙骨质有一生物学特性 ,是正畸学牙移动的基础理论之一。 PoLk{{l3
7、牙髓可分为四层 、 、 、 。 KfQ?b_H.
8、牙周膜的细胞成分包括 、 、 、 、 。 T&j:gg
9、釉柱的横剖面,光镜下观察呈 状,电镜下观察呈 状。 4h
T!DS
10、在牙颈部釉质与牙骨质相接有三种情况 、 、 。 A.(e=;0bu
11、牙髓中的细胞有 、 、 等。 At&kW3(
12、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 即受压侧 ,牵引侧 。 :Xu9`5
13、牙周膜的功能 、 、 等。 nuw7pEW@?
14、牙胚的组成包括 形成 ; 形成 ; 形成 。 @S 0mNA
28、口腔粘膜根据其所在的部位和功能分为三类,即 、 和咀嚼粘膜,其中咀嚼粘膜包括 、 。 %q6I-
29、早期釉质龋可分为 、 、 、 %eGI]!vf
四层。 arvKJmD
30、慢性牙髓炎的病理分为 、 、 。 )"_&CYnd
31、龋发病机制的四联学说是指 、 、 、 ((M>To_l
四大因素必不可少。 ^-F#"i|Cn
32、牙本质龋的病理改变分为四层 、 、 @h(Z;
、 。 |o@U
L
33、牙体的病理性吸收包括 、 。 \y+^r|IL
34、临床上根据龋发展的速度将其分为 、 、 。
j} w
35、牙釉质结构异常主要有 、 、 m%c]+Our`
、 。 ):fu]s
"
36、根尖肉芽肿可见增生的上皮条索,其可能的来源 、 、 、 。 _|#P~Ft
37、常见的牙髓变性有 、 、 等。 /v.<h*hxWy
38、急性坏死性溃疡龈炎,龈沟涂片可见 、 病原体。 L1&` 3a?pL
39、牙周炎的致病菌主要有 、 、 等G-菌。 0v``4z2Z
40、 、 、 等因素可引起非炎症性龈增生。 .pH 4[~
41、引起龈增生的原因 、 、 、 。 )(pgJLW
42、与牙周炎的发生有关的病原菌有 、 、 ;与龋发生有关的病原菌有 、 、 。 ! 6R|
43、发生在牙周组织的非感染性病变包括 、 、 。 :d~mlyFI6P
44、 和 是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主要病原菌。 7/K'nA
45、牙槽骨吸收与牙周袋形成在临床病理分为 、 、 三种情况。 SZ:R~4 A
46、 在牙周炎的病因中起基础性作用,而宿主的——决定其易感性。 B] Koi1B
47、疱按形成部位可分为 、 。
(%G>TV
48、棘层内泡多见于 疾病,基层下泡多见于 疾病。 @c
}Gw;e
49、白塞综合征是 、 、 三联综合症。 YoZd,} i
50、舍格伦综合征是指 、 ,并伴有 。 g!i45]6[Nw
51、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常见于 和 。 IDdu2HNu
52、上皮异常增生主要包括 、 、 、 i_nUyH%b
、 。 ,+x\NY2d
53、牙源性囊肿可能来源的上皮剩余有 、 、 。 S_s;foT
54、早期成釉细胞瘤病理改变(V—G标准) 、 s !II}'Je
。 y^ D3}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