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考博如何准备及复试导师最看重什么? " @v <Bk
}]lr>"~y}
这两个问题被咨询的比较多,因为二者有极强的内在联系,所以放在一起说。 +yk24
`>
tt0f-:#
考博准备之信息篇: <vONmE a
gcdlT7F)b-
1、尽早确定目标,通常是一年以上——关注目标学校的招生政策以及目标导师的科研动态等,目的在于做到知己知彼——需要提前准备的东西尽早准备起来——比如英语成绩; ]G5w6&d
}\\KYyjY
2、加强与目标学校师生的互动:交流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即使在通信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抓住每一次与潜在的导师及其同事的交流机会是极为重要的——详见我联系导师的相关帖子; y5?RVlKJ
gW)3e1a
考博准备之人际篇: Xq_5
Qv
^c^#dpn
1、积极向上,乐于助人:为别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也是拓展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Ye2 {f"F
yku5SEJ\
2、处理好和硕导的关系,获得TA的支持; RS)tO0
WST8SEzJ
考博准备之自身素质篇——准备的核心: -likj#Z
m
[~V/N3
1、多与长者交流,树立正确的三观——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估计有些战友是很不屑的,因为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而不自知,一个好的导师对学生的三观要求还是很高的——为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做事没底线的人太可怕,导师一般不敢要:实验造个假会把导师活生生毁了;或者幻想不劳而获,然后每天抱着导师的腿,和导师探讨如何自杀,导师也受不了;而某草鸡大牛面试学生的第一道题就是:假如给你10亿刀,你会怎么花? pWK(z[D
ADDSCY=,
2、理念与眼界:这个还是比较虚,但是它决定了和导师交流时你言论的整体水平:提高的方法就是多参加大牛们的讲座:本地的学术活动尽可能参加,其外地参加学术活动就一心一意——大牛们转身就跑了,旅游景点不会;多与之交流,耳濡目染,慢慢就提高了——就像武侠小说里讲的——学得高手们的一招半式也会受益终生; ="Ho%*@6
kYG/@7f/
3、专业理论的准备:临床基本的东西要掌握;科研方面长期坚持读本专业(二级学科)的专业期刊(中文+外文,这个可以请本专业前辈推荐,也可以自己选:中华牌+本专业SCI影响因子前几的杂志都是值得一读的);一本综合类的报纸或者期刊可以获取更全面及时的信息;本专业的名著出了新版或者国内同行出了专著,大约是要及时拿到并读一读的; $c]fPt"i
/Z~<CbKKl
4、科研技能的准备:硕士阶段应该注意试验技能的培养:本质上就是规范化训练,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级别,有轮转的程序,基本实验技能要掌握:没有捷径——就是勤动脑勤动手:理论准备充分,操作规范,这样提高的就比较快; gl\\+VyU
/178A;Jy
5、科研思维的培养:简单地讲就是如何解决具体的问题,也是一个相对规范化的过程; Nl^;A><u
CG0
M
6、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博士的要求,硕士如果能具备一些,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这个阶段可以尝试精读一些论文,自己选题并设计实验以及执行实验,和硕导协商进行科研选题并撰写标书,都是切实提高自己科研的能的具体途径——硕士生如果执笔过标书,特别是中标(无论是否是主持人),导师们都是很看重的; $c0h.t
AgS7J(^&3
7、发表文章:科研能力最好的证明,发文章期间也会提高很多,不赘述; -:|?h{q?u
cAY: AtD
考试内容的准备:
coW:DFX
}=<
1、外语及外语成绩:不赘述; =/s>Q l
,K9*%rW)
2、专业课:注意平时的积累+考前的新进展,联系导师也很重要; % tS,}ze
S2HcG
1J
考博当年的准备: %zG;Q@
^2Fei.?T.
1、前一年的考博结束后,很多战友会发考题的回一帖,此时收集考题信息最为省时省力; &e E=<x
G<}()+L
2、8月初国科委公布当年的国科金中标情况,可以了解到目标导师及其团队的中标情况:经费是一方面,另外很多学校规定杰青、重大项目主持人可以扩招博士;再者可以了解导师的科研方向,有利于科研计划书的撰写; B3We|oe !
]Lf{Jboo
3、根据前一年的招生简章,尽早准备材料:比如学历证明,比如英语成绩; Bt@^+vH ~
uaT!(Y6
4、积极联系导师:见相关帖子; SheM|I~de
+O8%Hm
5、尽早报名; /)YNs7gR
LInz<bc<(
6、安排好初试及复试的衣食住行; 6 eLR2
<^&ehy:7y
复试的准备及复试(导师最看重什么): `F-/QX[:
2^r<{0@n
面试前的准备: wo4;n9@I
~-ia+A6GIV
1、品行(已经就绪); RSfQNc9Z
T. }1/S"m
2、理念与眼界(已经就绪); F^WP <0C
fY{1F
3、外语(已经就绪); ;y,5k?
PY{
G [
4、基本专业知识(已经就绪); ~5NXd)2+Ks
+[M6X}
TQ
5、本专业的新进展:除了平时的积累外,一般在年底,《中国医学论坛报》以及nature review系列都会发表本专业近一年的新进展,这两篇读完再加上相关文章的述评,专业进展足矣; vmU@^2JSJ
@3) (BpFe
6、研究方向的新进展:面试的秘技+杀手锏,也是导师关心的焦点:新进展是什么?更为重要的是:新进展对导师的研究团队意味着什么?考生来了打算干什么?如果你的回答可行并能给导师带来惊喜…… |t^E~HLm,
x.]i}mt
7、可以向导师汇报已经接到通知何时复试,并咨询导师应该重点准备什么,但要注意措辞; )Q=_0;#;k
`nUXDmdwzO
复试: I5`4Al
0pK=o"^?@
1、提前到场; rNrxaRQ
lG9bLiFY
2、面试是从感知到彼此存在的那一刻就开始的,以主人的态度积极参与全过程:比如开始前面试场地的准备,结束后场地的清理等;
]3x?
gT3_RUF
3、着装正式——本无需赘述,但是听到刚听到有人吐槽:身出名门,一表人才的大美女,以高出第二名60多分的成绩杀入复试……然而,复试的现场导师告诉她:TA很反感在正式场合着装不得体的学生——美女是穿着旗袍去复试的! q_Q/3rh
i5en*)O8
4、回答问题有理有据:有想法的可以多说,想法不成熟的要声明,是自己根据一些信息推测的结论也要说清楚,不知道的要明确表示不知道——但是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比如自己搞不清楚的东西,承认自己搞不清楚,同时表示希望在导师的指导下能够把问题搞清楚; {Bk[rCl
44gPCW,u
6、再次强调研究方向的新进展:面试的秘技+杀手锏,也是导师关心的焦点:新进展是什么?更为重要的是:新进展对导师的研究团队意味着什么?考生来了打算干什么?如果你的回答可行并能给导师带来惊喜……或者,你没有感觉到时间很长,但实际上让别人等的已经上了两次厕所…… _Us#\+]_:
wVX[)E\J
7、除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外,自己既往的经历也很重要——导师凭什么相信你想做的就能做到?所以适当地评价自己既往的工作也很重要:有好文章当然好说;没有好文章,但如果做了开创(创新性)的工作,其威力不亚于好文章:比如开辟了很有研究前途的新方向,比如提高了硕导哪里的科研水平——类似于发了那里的第一篇SCI之类的——你做了那个平台上不大可能做出的工作,把平台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潜台词就是:我能做出什么,就看平台多大:给个天梯,能把月亮给摘下来! 4qO
+_!x{)
; ^*}#Xd
和导师及其团队交流应注意的事情: iNWw;_|1
*U^6u/iH
1、及时:电话及时接,短信及时回,回邮件不超过24小时; .!Qki@
<C_jF
2、回复要有质量; c>,'Y)8
t
=(!\:[D
3、不宜直接问导师考试试题——考试是考生自己要准备的事情,大牛们很反感提前准备好,然后背答案:比如有些大牛面试的时候是不要求用英语自我介绍的,并明确表示:那都是提前背好的,没有意义。 ?L5zC+c!
Gk.
ruQW"
总之,考博是一个重要的事情——要事慢做:长期的准备有利于去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