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犹豫要不要写写自己的考博经历。总觉着,凡经历了,都是人生!我曾听过别人很多的故事,也乐意分享自己的故事给他人。如果对读者有帮助,我想,我会非常欣慰;如果没有,那我深感抱歉。 >5 i8%r
=E,*8O]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考博”?我可能不知道怎么回答。在这里,得先说说我“为什么读研”,可能才能更好的回答“我为什么考博”。 t;4{l`dk
IGbQ L
zCco/]h
k*n5+[U^tP
说来话长,我没有考研的打算,稀里糊涂地就考上了研究生。说起考研的初衷可能就是英语老师的一句话——“要不你去考个研究生吧”。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虽然不太认可老师这个建议,但还是照做了。之所以不认可此建议是因为考研要考英语,我一个独立三本院校的学生,高考英语也就考了50多分,CET-4考了整整大学四年(考上研之后才考过四级的,还曾和老师调侃“我都没有刷分的机会”),这样看的话,“考研”这个词似乎和我“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之所以决定去考,是因为我信任这个老师——她说的肯定错不了。而且当时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考研只不过是大学四年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C"F(kgL
e{?~m6
如果给“我为什么考博”一个真诚点的回答——考博可能是我接受教育至今最主动的一次求学经历。下面就来说说我的考博动机、自身条件和每一个院校的考试情况: U|y+k`
Q p<6qM35
我的考博动机非常的简单和纯粹。本人对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非常感兴趣,写完毕业论文后,总感觉没有研究透彻,就像一口饭没吃饱。所以,萌生了继续做研究的想法。当然,我并不是以一种理想主义者的姿态来考博,我也觉得博士毕业后可能有利于就业,但是我把就业放在一个次要地位,因为我非常坚信——成功(好的就业)只是最优化过程(读博三、四年以学为本)的一个附加产品。 ,m:MI/)p
Z&21gN
我本、硕在北方的“双非”院校就读,而且两个阶段的专业跨度非常大(就是因为专业跨度太大,导致考博被歧视不是科班出身)。读研期间遇到好导师,共发表8篇文章,其中有4篇中文核心(一作),有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而且我们那一届研究生可以申请校级和市级科研项目,非常幸运的是,我也申请到了(据老师分析,她说我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才申请到的。说实话,我就是抱着 “重在参与”的心态去的,也没有想到能中。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Seriousness is very important.)这一课题的结题要求迫使我不得不发核心——因为不想被撤项,觉得非常丢人。现在想来,能考上博,还得感谢这一课题! \.*aC)
N}^\$sVu_
4K4?Q+?
z}pdcQl#
我出生在南方,一直想去北方看看,所以,选择了北方院校报考,一路从南方杀到北方,考了两年,共报考了11个院校,去参加了7个院校的考试(部分放弃了)。 hx:x5L>
>Ks| yNJ
第一次考博,报了三个院校。2所北方的985院校和1所中部城市的985院校。这次考博都是提前联系了导师的。因为研究生期间成果较多,所以不太担心考不上的问题。我按照导师回复邮件的态度和自己的目标院校,依次给所报考的院校排序。 0mCrA|A.
<)"Mi}Q[)p
第一所985院校完全是去练手的,而且和我专业不太对口,结果可想而知,有一门专业课挂了(完全没有学过,只看了一遍,55分),英语和另一门专业课考的不错。 g8B@M*JA
QR
a>W/N
第二所985院校是我的目标院校,提前联系了导师,导师给的邮件回复如下: ya|7hz {
{E!$<A9
^Dd$8$?[
~xzRx$vU
这是一封让人看了有点激动的邮件,我确实也激动了好一会儿。按照官网上“申请-考核”的要求一一提交资料,一个月之后审核通过,来年只等面试。非常幸运的是,我在12月底的时候考过了六级,所以连英语都可以免考了。(我提交资料的时候是要进行英语考试的,我也认真备考了,由于六级成绩在审核名单公布后出来的,于是在现场审核时我特意问了老师能不能免考)关于英语免考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样也好,我可以安心准备我的面试。 nC2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