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是从事水利水电科学研究的公益性科研机构,是国家级综合性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心。从20世纪50年代起,本院开始研究生教育培养,是国务院学位办首批授予的“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培养单位。现有4个国家级研究中心、9个部级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36个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共1.8万余台(套),实验室等科研办公面积达36万平方米。研究领域覆盖水文水资源、水环境与生态、防洪抗旱与减灾、泥沙与水土保持、农村水利、水力学、岩土工程、水工结构与材料、工程抗震、水力机械与机电、自动化、工程监测与检测、遥感技术及应用、水利史与水文化、牧区水利等18个学科、93个专业方向。研究生导师共计38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7人、硕士生导师25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万人计划”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4人、“杰青”4人、“优青”5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等一大批科技骨干以及包括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1个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在内的若干科技攻关队伍。现有在读国内和国际研究生500余人。良好的科研条件和优秀的导师队伍将为研究生教育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欢迎有志于水利 _YVp$aKDR
水电科学研究的优秀学子报考中国水科院! N?`-$C ]
一、培养目标 IY$H M3t7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或技术研发的基础理论、前沿探索和应用推广等方面做出创新性成果的高层次学术人才。 [}s nKogp
二、招生计划 n[Jpy[4g
我院2024年国家计划招生人数为64人(含与河海大学联合培养计划4人),具体招收人数视报考情况而定。 V:?exJg9
我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招生总人数是根据教育部2023年下达的招生计划,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24年招生计划文件为准。 yLfb'Ba
三、学习方式和学制 f?O?2 g
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基本学制为3年,在学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 'bN\8t\S
四、报考方式及条件 mSSDV0Pfn
(一)报考方式:公开统一招生考试。 I$@0FSl
(二)报考条件: cPcp@Dp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E?>
ERO3
2.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其中获得国(境)外硕士学位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证书认证,国(境)外硕士未获学位者不得报考;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r`&[
同等学力考生应符合以下条件: __Kn 1H{
①已修完所报考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 \W5fcxf
②具有副研究员及以上(或相当职称)专业技术职务; rwb7>]UI"d
③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排名第1或第2),或获得2项及以上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或三等以上的奖励(排名前5)。报考后证件查验时须交验论文原件或获奖证书原件。 $q`650&S*
3.有2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正高级职称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v(}@zcB|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1\rf$l8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军委有关规定执行。 m[~fT(NI
6.硕士所学学科、专业属于与报考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学科、专业。 ~>:uMXyV2t
五、报名程序 |l)z^V!
考生报名前要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不予准考或录取,相关结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p8CDFLuV
(一)报名 sem:"
1.报名时间:2023年11月20日-2023年12月20日。 :q_(=EA
⒉报名方式:我院博士研究生报考一律采用网上报名方式,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请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网址为http:/lyz.chsi.com.cn/bsbm,逾期不再受理。 z;? 32K
3.提交纸制材料: Ke0j8|
(1)网报时下载填写的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需本人人事档案所在的部门盖章)﹔网络报名完成后自动生成的《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不需人事档案部门盖章); 'CiV=&3/
(2)两位专家推荐书(从网上报名系统下载,内容可打印,签名需要专家本人手签); 9os>k*
(3)硕士课程成绩单(须盖院校公章方为有效)﹔ '1|FqQ\.
(4)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rr/0pa$
(5)已获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硕士毕业证书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硕士学位证书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在线验证报告; I"TFj$Pg
(6)硕士学位论文情况:已获硕士学位者提供硕士学位论文概要和创新情况等,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位论文开题报 `acX1YWh5
告及研究进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