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R2
中央民族大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高级专门人才而创建的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扎根中国大地创办民族高等教育的成功典范,是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批准,1951年在北京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2004年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现有海淀、丰台、海南三校区,形成了“一校三址”办学格局。 .cHgYHa
学校现有12个学科门类的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入选四部委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拥有一大批国家级人才和省部级创新团队。经过70多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已经成为践行政治立校的重要高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民族理论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 C6;2Dd]"N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秉承“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校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好,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勇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各民族优秀人才。 >,{sFc
无论从延安走来,还是面向未来,中央民族大学始终是一所交织着光荣和梦想的大学,欢迎广大考生报考! n9+33^ PT
一、招生专业与招生人数 Q:(mK* _
(一)我校2024年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313名(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18人)。我校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各博士生导师实际录取人数将根据国家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等进行适当调整。 PlzM`g$A
(二)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一带一路”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将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转化成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2024年继续开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国家安全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区域国别学”“民族语文翻译”等5个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以上专项计划除国家安全学单独设立招生专业外,其他专项计划根据招生导师所在专业进行招生。 7z4k5d<^_
(三)招生专业及博士生导师招生信息详见《中央民族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招生名额分配表》(附件1)。 \dtiv& x
(四)2024年,我校录取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不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援疆博士师资”考生)比例不超过普通计划招生总数的15%。经学校推荐的我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报考我校定向博士研究生,不占用各学院定向普通计划。 <#C,66k
二、招生方式与选拔模式 lLTqk\8g
(一)招生方式
[P`e@$
我校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有直博、硕博连读、普通招考三种方式。 aZ4EcQ@-$]
1.直博:从本年度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遴选为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报考时只能选择非定向就业类型。我校已完成2024年直博生的录取工作。 f$xXR$mjf
2.硕博连读:从我校在读的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中进行选拔,通过考核后,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报考时只能选择非定向就业类型。我校已完成2024年硕博连读的录取工作。 :snO*Zg
3.普通招考: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所有考生招生。 =9jK\ T^
(二)选拔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