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则
<K {|#ND# ]/{iIS_ 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我校2025年
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浙江省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章程。
v(~E
O(n. C"R}_C|r)*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浙江工商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
3T~DeqAyw q_z ;kCHM 第三条 学校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录取的原则,并接受广大考生及其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Q$e%VJ(c1 BE)&.}l 7}puj%JS
/ Kj/Lcx;bh 第二章 学校基本情况
? $.x%G+ SS!b` 第四条 学校全称:浙江工商大学;招生代码:10353;办学地点及校址:下沙校区(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学正街18号),教工路校区(杭州市教工路149号)。
lY[\eQ
1: (&Mv!6] 第五条 浙江工商大学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前身是1911年创建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百余年来学校秉承商科办学传统,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经管类学科为主,理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统计学、工商管理学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2023年,学校入选浙江省“双一流196工程”院校,统计学入选省登峰学科建设名单,工商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
wo9`-o6 =55V<VI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9个一级学科
博士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经济学、管理学、
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0大门类。多年来,学校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使命,构建大统计、大管理双核驱动,理工文法协同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实施理工科振兴计划和人文社科繁荣计划,全面开展“数字+”学科行动计划,实现工商文理互为赋能。农业科学、工程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
化学、一般社会科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进入前1.63‰,工程科学进入前3.52‰,一般社会科学进入前4.31‰。
uTNy{RBD+ wowWq\euY ?KG4Z 4@=[rZb9 第三章 招生类型、计划
x\ 8gb#8 ';LsEI[ 第六条 我校所招收的博士研究生为全日制培养方式,录取类别上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允许考生从定向就业生转为非定向就业生;不允许考生从非定向就业生转为定向就业生。
&Z%'xAOGR SK5__Ix 第七条 我校2024年实际招生数为155人(含中外合作双
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10人)。我校2025年各专业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最终下达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和实际生源等情况确定。2025年直接攻博拟录取20人,最终以国家“推免服务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
2XyC;RWJ% JPpNCC.b 第八条 2023年起我校设立中外合作双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2025年该专项计划的具体招生人数以上级部门下达为准。
rh T!8dTk WnhH]WY )h1 `?q:5 \zzPsnFIg 第四章 招生方式、报考条件及程序
|#EI(W?` e?WI=Og 第九条 我校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有直接攻博、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制三种方式。其中,直接攻博在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中进行。
n1)]. ` jV' tcFr4 直接攻博:在规定的专业范围内,选拔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博。
RQ,X0pS %:y"o_X_ 硕博连读:从我校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籍全日制硕士生中择优遴选。
R^rA.7T w[J.?v&^ “申请-考核”制:符合申请条件的考生提出申请,递交
材料,各招生学院进行资格审查、材料评议、复试考核,择优录取。
KJ_L>$
]* >Sm#-4B-
第十条 报考基本条件及程序
`tm(3pJ hroRDD (一)“申请-考核”制
Nrc-@ ] \{1Vjo 1.基本条件
I bE Nq ~AR0 ,lak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aWb5w EiWd =jDm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B9oB5E #}xPOz7: (3)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a!:R_P}
7 op|x~Thf (4)学历符合以下条件: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以硕士学位同等学力报考的人员须同时满足下列① ②两个条件:
s4>xh=PoJ 0WAOA6
_x ①获国家承认学士学位满六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学位同等学力。
rE\.[mFI PSa"u5 O ②具有高级职称,且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或以上荣誉(排名前3名);或具有高级职称,且近三年来以第一作者在学校规定的A-级及以上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或近三年来以第一作者在学校规定的A-级及以上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篇以上(含5篇)。
.,SWa;[iB IF|%.%I$!U (5)外语须符合各一级学科《2025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实施方案》中所要求的外语条件。
9|//_4] kk3G~o+ (6)科研须符合各一级学科《2025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实施方案》中所要求的科研条件。考生如未达到各一级学科规定的科研报考条件,须在复试环节前参加专业能力测试,专业能力测试合格者可进入复试环节。
[E/8E
h
< N9cUlrDO (7)2025年我校原则上仅招收非定向(全脱产,转档案)博士生,与中国人民大学、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共建研究院的合作导师,或与重点企业、行业和部门的战略合作培养等专项计划可招收少量定向博士研究生。
3(La)|k {NV=k%MTmi 除以上合作导师和专项计划外,申请我校定向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考生,需符合以下一项科研条件(近三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学校规定的A+级及以上期刊发表1篇相关学术论文;在学校规定的A-级及以上期刊发表2篇与申请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1篇必须发表在学校规定的A级期刊或“科研分值”不低于1.2的A-及以上期刊。
1FmVx o^~KAB7 注:①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的,视为学生第一作者;②唯一通讯作者且取得第一作者放弃报考声明的,视为第一作者;③所发论文是否与申请学科相关,由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书面认定并报研究生院备案;④是否同意接受定向博士研究生需学科(学院)书面报请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R8R,!3 N (Y]G6>
Oa (8)申请人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须符合各一级学科制定的2025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实施方案所要求的其他条件。
MM4Eq>F/ fHwr6"DJ (9)报考2025年中外合作双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须满足“申请-考核”制上述基本条件。
P[C03a!lXg M]OZS\9.B (10)相关学术期刊目录及期刊等级认定标准严格以我校科研部门最新认定的标准为准。考生如需查询期刊等级相关信息,可咨询招生学院。
`1"Xj ^
YM :0B'
b
2.网上报名
B":u5_B \d{S3\7 (1)网上报名时间:2024年12月20日—2025年2月28日,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生报名系统在线报名,报名网址:
https://yz.chsi.com.cn。(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所有网报信息字段必须填写准确、完整。)
Q@/358.LA xu7Q^F#u (2)缴费:考生应按照报名系统提示,在线缴纳报考费150元;未网上缴纳报考费的,网上报名信息无效。报名费一旦缴纳,概不退还。在报名成功后,可在系统下载打印《2025年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
,BG
L|5?3z ,,[pc 3.提交申请材料
^J Y]w^u _l;$<]re\k 符合申请条件的考生,网上报名完成后考生需将以下材料按顺序整理好并附目录,于2025年3月3日前递交(以邮戳日期为准,要求顺丰或EMS邮寄,其他快递不接收)至各学科(招生学院):
@fxDe[J: ==pGRauq (1)《2025年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1份(可由报名系统导出打印并手写签名,应届硕士生须所在学校院系所签字盖章,往届考生须所在工作单位同意及人事部门盖章);
S
2SJFp 1WW`% (2)《浙江工商大学“申请-考核”制攻读博士研究生申请表》1份;
J#^oUq U}Aoz| (3)外语水平相关复印件1份;
m@){@i2. yl[6b1 (4)科研成果清单1份,含已公开发表论文或录用通知、国际学术榜论文收录证明(高校图书馆开具)的复印件,以及其他能证明学术能力的材料;
`vPc&.-K 5E!G
(5)《浙江工商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请熟悉工作学习情况的两位正高职称专家分别填写;
D~s
TQfWr T[YGQT|B (6)本科学历学位材料:《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1份,以及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
()>,L?y "2'p
S
<| (7)硕士学历学位材料:
oG_-a(N xrPC ①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1份,录取后须补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1份,以及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
(wRJ"Nwu \%FEQa0u ②往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1份,以及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
Uxyj\p Do&/+Ssnu ③获得国外学历学位的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认证报告》复印件1份;
=R
<X!@ /bd1Bi (8)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单1份,须加盖培养单位公章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RvP*i $C;) Tlh (9)硕士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1份;
}smPP* ;=FSpZ@ (10)同等学力身份申请者还须按报考条件相关要求提供补充材料。
f2JeXsOI /
*+P}__k 注:以上相关表格可由学校研招网下载中心下载(网址:
https://yjszs.zjgsu.edu.cn/465/list.htm),考生应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材料,或所提交的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作主动放弃处理。
J( I+?9}t 4.材料审核
v^=Po6S[{+ g.3a5#t 材料审核时间在2025年3月中上旬。各学科(招生学院)组成资格审查专家组,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认真的审查,并对其基本条件、外语水平、科研能力及培养潜质等进行评价。根据材料审核结果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报研究生院复核,复核通过,在学校研招网公示无异议后,考生方可进入复试。材料审核专家组应由不少于3名本学科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设组长1名。审核过程应规范、审慎,有关记录要存档备查。
P@m_tA% 7ktSj}7W] 审核内容:
KZ"&c~[ }W:Rg}v (1)考生本科、硕士阶段的学习经历、学科背景和学术成果;
&.zG?e. ,-11w7y\ (2)考生从事报考学科领域的学习工作经历、已取得的科研成果等;
[f^:V:){ @2LpI*]C (3)考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培养潜力和综合素质等;
7wivu*0 y h
(4)其他与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有关的因素。
1%v!8$ y_>l'{w3^ 5.复试考核
qHZ!~Kq,"' (;9-8Y&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