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查有梁 m-HBoN
b}Wm-]|+
^2"3h$DJfS
2\9OT>
一、备课的经验 .t$1B5
Aw=GvCo<
5 8gkE94
J6g:.jsK!
1. 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70%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 #P;vc{ Iq
3(=QY)
$B?IE#7S4
{i/7N
x
2. 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包括各次考试的题目,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 .[S\&uRv
lcEU
K
FUs57
V
/gq\.+'{
3.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 yIqRSqM
GLa_[9 "
c->?'h23)
7x)32f"
二、上课的经验 G u#wH
%QFeQ(b/(
Fz^5cxmw
CzG/=#IU
4.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决不压堂。 Y!3i3D
Ql?>,FZ
HC(o;,spO
qz.WF8Sy2
5.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Ad |*~
:0(:}V3 z\
(V#*}eGy
wo_iCjmK
6.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 vKTCS
yvV]|B@sO
G33'Cgo:,
xQ\S!py-
7. 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 0m'tPFQ|
4/E>k <MA
'T*h0xX
m9Hdg^L
8. 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XMm(D!6
Y\
{&chuF
三、考试的经验 8 qwOZ
d
&1ss
@-
.$s=E8fW
9. 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一定要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建构的、主动的、体验的、合作的进行学习。 uU#e54^
5MS5 Q]/
,[)f-FmcU
znu[i&\=
10. 要从“逻辑”、“操作”、“艺术”、“交往”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试。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年中都曾有获得前三名的经历,对你的教学留下美好的回忆。 99&PY[f:{
cK6IyJx-
i0*6o3h
5'"l0EuD
11.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有效的促进方法,是让他们深切地知道:“不进则退”。考试要让他们感受到一定压力,保持必要的张力。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Dv-ubki
hwdZP=X
pQOT\- bD
zqAp7:
12. 每次考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要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当天知道作业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J)a^3>
EPL"H:o5%<
xgv&M:%D-
iJ 8I#
j+N
四、提问的经验 lv0}d
] !:0^|
"ba>.h,#'
oEnCe
13. 设计教案的核心是设计问题。问题要深浅适度,利于启发学生;问题要有生活背景,能激发兴趣;问题要有实际意义,为今后学习奠基;问题解答要及时反馈,真正巩固。 PR*qyELu
JBvP {5
Ncle8=8
x\2N
@*I:
14.提问与思维。“选择思维”的问题是:“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增加思路。“前瞻思维”的问题是:“如果那样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要有预见。 \,G7nT
/\|AHM
-p2 =?a
k&8&